适合男生跳的现代舞:教育改革艰难行进 需谨防社会断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42:00
2011年01月17日 08:37:26  来源: 半月谈网综合


日前,国家教育改革试点启动。作为突破口,十大试点按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高等教育有3项,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

教育改革艰难行进
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改革存在许多深层复杂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并未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而是根据地区差异相应的设立试点及改革课题,以开放的方式将改革的操作权下放。这种“下放”使得改革全由基层的推进情况决定,其结果以区域性的成败呈现。
这种具有探索性质的试点改革,承载着国家及社会大众共同的寄望。然而,改革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仅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来看,两者的改革均存在深层桎梏。
此次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投入相当大的力度,另列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针对民众关心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也一如既往地放在显著位置。
事实上,基础教育的改革某种程度上存在动力不足。基础教育与高考相对应,换句话说,基础教育的改革取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制度如果不改革,以高考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很难独善其身。几年来,各地施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并不少见,以武汉的初中课程改革为例,将物理化学生物合并为《科学》课,中考以位置值计分的政策在施行几年后最终取消,理由在于该做法与高考不同轨,课改后学业负担更重。不从根本上松绑基础教育与高考间的必然联系,地方性基础教育改革便无法彻底进行。
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通知》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期望。欲培养独立之人格,增强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性是题中之意。但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受制于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在两者管理主张相悖时,高校难以确保真正的拥有自主权。南方科技大学的立校之难,已可见一斑。
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机会均等,完成阶层间的正常交替是良性教育机制所包涵的要旨。正因为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最有效途径,民众热忱期待教育改革能打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通知》提及的改革方向与民众关心的问题基本吻合。试点改革不存在与民意不符,关键取决于能否落实到位。
教育改革很难,但回首历史,还很难说难得过从科举制到新式教育。国家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可能性。《通知》并没有明确教育改革的目的为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民教育、“合格公民”的标准设定者,将不仅仅是国家。(长江日报/付小为)
难点在哪里
教育领域诸多问题的形成,与历史背景和教育体制有着密切关系,也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试点方式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可以打破坚冰,也可以积累经验,进而为问题的整体解决提供思路,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首先,应明确教育领域的问题出在何处。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大学教育出不了大师等,这些问题看似不相关,但其实有内在的联系,那就是权力在其中扮演了过于强势的角色:择校费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不均衡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受权力影响过大;同样,大学教育缺乏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在学术面前一言九鼎,干扰了教育和科研的应有规律。
其次,应看到教育改革中的阻力来自何方。以择校费为例,其实只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择校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尽管有人强调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但只要实现教师资源的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就可以平均分配,择校费问题自然就会得到解决。可问题是,优质资源的集中给一些群体带来了直接利益,一些人主观上并不愿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虽然教育领域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如果真的能够理顺权力与教育的关系,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一步步地解决。遗憾的是,虽然教育改革的动议此前已有,但是改革的步伐一直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公众的舆论和意见难以成为启动和监督改革的真实力量。而如果教育改革忽视了公众的意见,则可能因为博弈的不充分导致教育改革偏离原有的轨道。
教育改革能否给力,取决于改革的路径是否正确,以及改革的决心是否坚定。前者依赖于对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阻力的分析,后者依赖于公众的力量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到改革过程中。(工人日报/乾羽)
最期待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笔者注意到,各大媒体在转载此条新闻时,均把“多途径解决择校问题”作为标题加以突出。但是读罢全文,人们不难看出,教改解决的远不止于择校问题,只不过择校与百姓生活联系更直接,媒体以这样的信息更多吸引眼球罢了。
教育改革,是涉及教育的系统化改革,着眼点当然要放在与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但是,再错综复杂的难题,也要围绕着其中的核心问题来解决。本次教育改革方案发布之前,温总理曾邀请各方面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座谈中温总理特别强调,制定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不难看出,就教改面临的最大问题来看,上述四个原则,恰恰是当前绕不开、躲不过教育领域的两对最尖锐矛盾: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当前教育行政化盛行、教育家办学失位形成很大矛盾;办学自主权与教育公平,在现实中也是一对很难处理的矛盾。
对于前一个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弊端,是行政权力以非常直接的手段体现在教育实践中,而对教育的特有规律有所忽略。短期政绩观,使教育变得浮躁;过强的市场化思路,使教育变得太过功利。教育的价值观、评价体系都与教育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产生对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失去了拼教育质量,拼学术成果的动力,转而对本地区、本校、小团体及个人利益更感兴趣。学术造假,很大程度上就是外部推动和内在动力都在围绕“利益”动心思的结果。如果不通过教改,使教育变得相对纯净起来,教育就很难让人看到希望。
对于后一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自主”,到底是为追求办学特色的努力,还是居心叵测的滥权,目前尚没有严密有效的机制来保证。社会公众最怕的,就是“学校有了自主,百姓没了公平”。自主的含金量高了,公平的含金量低了。因为来自社会的“公平”压力太大,去年知名高校的“校长推荐”改革,没有招到令人满意的偏才、怪才,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反映。
人民最希望看到怎样的教改?上述两大矛盾的存在,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未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最该在宏观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解决两大问题,一要建立“以教育家为中心办学,行政为教育家服务”的全新模式;二要建立“有效监控自主办学”的组织程序。切实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才是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教改。
教改试点不宜回避高考改革
就重要性与紧迫感而言,高考改革一点也不亚于其他领域。像高考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审慎行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好过迟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公布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及试点地区、学校。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其中基础教育有3项: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剑指存量改革时,没有什么比教育改革更能牵动公众的神经,本次教改试点方案也不例外。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等等,都关乎亿万公众的切身利益。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相对此前的几次教育改革来说,本次改革的触须伸得更长,加之此前已在不少地方开始破题的教育改革,可以相信若干年后,许多时下的困扰将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如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
要说本次试点方案尽善尽美也不客观,未把高考改革列入试点,便是美中不足。虽然,就目前教育之种种纠结,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就重要性与紧迫感而言,高考改革一点也不亚于其他领域。舍高考而重其他,让人颇感遗憾。客观地说,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愈行愈远,我们惊觉现行高考制度之弊也相当刺眼。“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负激励是种种“教育病”之渊薮,应试教育、名校现象、择校费、创新能力不足、大学生就业难……莫不与此有关。
以分数论英雄,单一的分数评价和升学率导向,致使基础教育陷入“为考试而教”的“应试教育”泥沼,何来素质教育?学生“为考试而学”,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业负担焉能不重,身体焉能康健,心智焉能健全?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强度之高、难度之高、时间之长、书包之重、学业负担之大、活动和娱乐时间之少,对身心健康之危害,人格发展之单薄,令人咋舌;不少地方政府将高考升学率视为政绩,不惜血本树“名校”,教育严重失衡,家长哪能不择校?教育一条龙培养出来的都是考试型人才,读死书,死读书,缺乏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国家竞争力何在?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除了在相对公正公平上差强人意之外,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公众对高考改革期盼之切,心情之亟,从不久前教育部长一句话触发的反应可窥一斑。袁贵仁部长本月初在媒体撰文说“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立即引来无数围观,随即教育部发言人出面澄清。
既然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上下共识,人心已齐,就应该听民意、顺民情,早作筹划,而不应该再搁置,以至耽误时机。更重要的是,撇开高考改革这根“指挥棒”,其他教育领域单兵突进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难以修成正果。试想,高考录取只认分数不认人的大前提不变,你叫学校不搞“应试教育”,学生不死记硬背,可能吗?作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中学生都成为考试机器,大学再办培养创新人才的学院还有多大作用?
改革总是痛苦的,它触及到利益分配与规则重构,尤其像高考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审慎行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好过迟改。集思广益,多想办法,相信总能在形式公平与实体正义之间找到平衡点。(广州日报社评)
教育改革要注意防止社会断裂
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都是在不断地进行过程当中。这些改革,总的来看,是在两个原则的指导下展开的:一是优中选优的精英教育,强化竞争性,强调培养“高、精、尖”的优秀人才;二是市场化,强调要把教育办成一个能够盈利的产业。
不能说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成就不够辉煌,比如高等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再到高收费,弥补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就跨越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门槛,高中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超过了50%以上,达到了和发达国家相类似的水平,这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但是,在这两个原则指导下的教育改革,也导致了一点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加剧了社会的断裂。什么叫社会断裂?就是社会下层民众基本失去了改变命运,晋身社会中、上层的可能。中国自隋唐时期确立了科举制度以后,教育就一直是社会下层子弟进入社会中上层的主要通道,但是这些年来,这条通道开始变得困难重阻。
这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已经变成了一个开价不菲的收费教育,中小学教育由于择校费的存在,也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收费教育,这就等于说,金钱成了打开教育通道的第一把,同时又是最重要的钥匙。在中国贫富差距很大的背景下,这就必然会使大批社会下层的子女,尤其是农民的子女,丧失进入教育通道的可能,“清华自主招生通过初审学生七成来自大中城市”就证明了这一点。
“自主招生”无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改试点”,但这个试点,却是站在大学本位的立场上,仅仅把如何招收英才作为出发点,至于如何弥补社会断裂,却没有被纳入视野。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缺陷,就连教育圈内的人士也看不下去。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厦门坦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杨玉良问,“偏远农村学生有多少机会?有多少人能获得自主招生信息?有多少人能有钱长途跋涉到学校参加考试?”显然,杨校长点到了问题的要害。
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莫不以增强社会认同,加强社会团结,使社会能够浑然一体为主要目标。中国的教改试点应以此为主要目标,这是体现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中国网/常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