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客运站咨询电话:琉球的主權歸屬爲何變成“懸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07:18

琉球的主權歸屬爲何變成“懸案”?

 

〈解題語〉一百三十年前的今天,琉球國被大日本帝國正式吞併,並易為「沖繩縣」。其後中國對琉球的主權地位究竟持何種立場?圍繞在此一問題上,近年來尤其在大陸網絡廣受關注,並引起熱烈的討論。有鑒於此,筆者特撰此文,嘗試對此一問題作一梳理。

在中華世界秩序(華夷之序)下,一百三十年前的琉球與「上朝天國」的中國(明、清)維繫著分外密切的關係。在衆多朝貢國之中,琉球是中國最忠誠的屬國,不僅對中國朝貢的次數最多,其地位亦僅次於朝鮮。同時,琉球也是大清屬國之中唯一一個在中華世界秩序瓦解後,沒有成爲現代獨立國家的王國。

據本月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與日本之間展開的航約談判已於日前結束。其中最受媒體關注的,是該協議首次將琉球(沖繩)納入台日航約。長久以來,台灣與琉球的航約,有別於台灣與日本本土的航約,因此本次變更,意味著實施了二十九年的台琉航約將走進歷史。

 誠然,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主權歸屬的立場,是導致台琉航約之所以一直以來獨立於台日航約之外的原因。然而,究竟此一立場如何形成?一九四九年後,兩岸對琉球地位的認知有何區別?而早已成為「沖繩縣民」的琉球民衆又是如何看待此一立場的呢?     

                                            琉球向大清求援

  說到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主權歸屬的認知,可追溯到一百三十年前日本對琉球的吞併,時為前清光緒五年,即一八七九年。     

前往中國之琉球朝貢船(沖繩縣立博物館藏)。                   

 

 一八七九年三月二十七日,日本維新政府以武力對琉球國進行解體,並將國王尚泰趕出王宮首里城。尚泰王早在四年前已查知日本要求琉球與清朝斷絕關係,遂遣使向清朝求援。亡國後尚泰王再度派遣向德宏等人經福州前往北京總理衙門求助。李鴻章獲悉日本滅琉消息後一度大怒,並透過駐日公使何如璋向日本抗議並提出交涉。

代表清朝主持“琉案”的李鴻章

 

然而,明治政府卻指何如璋措辭強硬的照會為「暴言」,如不道歉,則不予與談判。正當兩國爭持不下之際,前來亞洲旅行的美國卸任總統格蘭特,在與李鴻章會晤後,受託居中斡旋。其後,日本為了獲得中國同意修改1871年簽訂的《通商章程》,賦予日本最惠國待遇之特權,遂遣使前來協議「分島改約」。所謂「分島」是指琉球群島南部的宮古、八重山群島歸屬中國,琉球本島以北歸屬日本。

美國前總統格蘭特

 

                          「琉案」成爲「懸案」?

  其時,清朝正為伊犁問題而内外交困。經過幾番交涉後,清朝最後為存琉球宗祀,被迫接受日本的建議,與日本於一八八〇年十月草拟了條約。根據該條約,日本將於一八八一年二月於八重山將上述地區之領土與人民移交清朝。然而,後來因中俄關係緩解、張之洞等主戰派強力反對,以及前來求援的琉臣林世功憤而自刃殉國抗議,導致李鴻章最終改變初衷,拒絕簽署。

  歷史總是充滿弔詭。換言之,倘若當年李鴻章簽署了該條約,歷史或將重寫。不僅宮古、八重山群島歸屬中國,由於其後日本將新佔據的釣魚台列嶼,劃歸八重山石垣市管轄,因此,如條約生效,如今圍繞在釣魚台的領土紛爭,或許就不會發生了。

  後來,清朝與日本未再回到談判桌,而至一八九五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敗北,並簽署《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與日本後,「琉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清的其它藩屬國如安南(越南)和朝鮮後來脫離中國都有條約可循,如法國在中法戰爭後於一八八五年迫使中國簽署《中法新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而日本則在一八九五年迫使中國放棄朝鮮的宗主國地位。然而,由於中國最終未就琉球主權之變更與任何國家達成協議,因此其後的中國學者多視琉球主權問題為「懸案」。

 其後,此一「懸案」未再有下文,直至近半個世紀後,二戰末期的一九四三年的開羅會議才有新的轉機。會議中,蔣介石如何回答羅斯福就中國是否有意要求接收琉球的問題?而一九四九年後,兩岸政府對琉球的主權歸屬持何種態度,其間有何變化。請續閲下文:〈中國對琉球主權歸屬立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