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黑哨吕斌落泪:婴儿哭闹背后的积极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09:27

婴儿哭闹背后的积极意义

文/韩三奇

 

一切人际关系都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亲子关系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交往质量,一个人能够跟其父母良性互动,那么,跟别人的关系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假如跟父母关系紧张,那么,跟别人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亲子关系的灵魂是——信任。没有信任感的亲子关系是空壳关系,亲子之间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情感,是负面情绪滋生的温床。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期,是2岁之前,最迟别超过3岁。

2岁之前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被动的,无条件信任父母,父母如果不信任孩子,会伤害孩子的信任感。不过,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尤其刚刚出生的几个月,他们最经常的表达方式是哭。哭,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听了之后内心不会舒服,甚至长时间听孩子的哭声,容易烦躁不安,但孩子并不知道哭的社会意义,他只是用哭来表达自己的生理感受,从这个角度说,孩子的哭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孩子的伤害并不大。但是,父母消极应对孩子的哭闹,伤害不少。换句话说,孩子的哭没有什么真正的社会意义,只是表达躯体不适感的一种方式,可父母应对孩子哭闹的方式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直接影响亲子关系质量。

假如以成年人的心态理解孩子的哭闹,越听越不好受,越听越烦躁,尤其当父母尝试了各种方法仍然不能平息孩子的哭声,内心慢慢焦虑起来,抱孩子动作会不耐烦,说话的语气带着不少负面情绪,这些都不经意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不良的亲子互动中,感受着亲子关系,在内心埋下怀疑和不信任的种子。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在跟婴儿互动时,最容易把成年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带到亲子关系中,希望婴儿能够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体谅父母的辛劳,别半夜三更地哭闹,要乖乖的,吃饱了就睡觉,便便之前要及时给信号。你叫一个婴儿怎么可能明白呢?

我记得有一个年轻夫妇,孩子出生后每天哭得天昏地暗,他们被弄得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后来,同事提醒他们,孩子可能是饿了,他们说,不可能啊,每天喂三顿,怎么会饿呢。他们不知道孩子出生后的最迫切需要就是吃,成年人一日三餐就够了,可是,怎么能以成年人的吃饭节奏来对待刚刚出生的孩子呢?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孩子的哭闹,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被孩子的情绪感染,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无助的孩子,不会说话,不能自由行动,有本能需要却无法得到满足,你会怎么办?内心好受么?

另外,对于婴儿来说,哭是一种能力,是婴儿与外界互动的唯一能力,也是婴儿自己能够把握的唯一能力,尤其对于初生婴儿来说更是如此,婴儿通过哭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想想吧,如果婴儿出生以后,一直保持安静,不哭不闹,你觉得正常么?你还会关注他吗?

婴儿哭闹的主要原因有:饿了渴了、想睡觉、便便了、消化不良、生病了、衣服不合身、睡姿势不舒服、身体感觉不舒服、心理不适、感到无聊、做恶梦、被外界声响惊动等等。简而言之,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关注孩子的哭闹,先排除有无生理的原因,若没有,则给予孩子及时的心理支持。

最有效的心理支持手段是:(一)爱抚孩子,这是最直接的,见效最快,能跟父母的身体保持温暖又安全的接触,让孩子内心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亲子关系极其有利。喜欢被爱抚的感觉,是动物的本能需要,家里养过猫咪或者狗的人,想想抚摸它们时,它们那副舒服放松的样子,甚至任由你摆布它们的身体,这是它们充分信任你的表现。(二)语气平缓地安慰孩子,尽管孩子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他能感受到语气里的积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