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实木床:漫談漢人與華夏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6:01

漫談漢人與華夏文化 

 

中原地區的漢族祖先通過與周邊族群的交往、通婚,再通過文字的發展與文化認同的促進,構成了漢族與華夏文化。嚴格說來,漢族的最早定型期應當始於秦漢,但 其後隨著周邊民族的入侵和社會動盪,民族成分以及文化認同又變得模糊起來。於是,到了宋朝,輾轉進入第二個穩定期。元朝蒙人入侵之時,非止把漢族定為賤 民,還要以淮河為界,把漢族劃分為地位較高的北方人和最底層的南方人。漢族最後一次穩定期,始於明清並延續至今。從這裏,大概可看出漢族或華夏民族的形成 歷程…

文◎俞力工

“中國”之稱,有點自我中心之嫌。華夏之“華”,根據《春秋左傳.正義》的“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大概可知,漢族祖先衣飾較華麗,因此自稱“華人”,這也有點矯情。

另據考證,凡受華夏文化影響的地區,如日、韓、越,歷史上也經常自稱為“中國”與“華”,而其周邊文化較落後地區,則稱為“夷”。回頭看這文化嫁接史,的確很難斷定是與非。

就漢族祖先的來源,近數十年隨著分子遺傳學研究和考古發現的互相驗證,學界傾向於認為當前的漢族並非北京周口店的後代。原因是十萬年前中國大陸進入冰川時期,這批百萬年前由非洲移居中國大陸的人種多已自然消滅。此後,大約兩萬年前冰川期接近尾聲時,一批於十萬年前自非洲東部經中東,來至緬甸地區,並在此滯留相當長久的所謂的黃種人“西部內陸支”,便開始向黃河上游及渭河流域進發,並在半坡一帶形成仰紹文化和隨後的華夏民族(“蒙古人種北方遠東類型”)。大約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不足以滿足部分群體,其中一部分便遠走西藏。這也就是漢、藏分家、兩語言之間有系統性關係的淵源。

若干考古學家對以上理論不表贊同,提出北京周口店人就有鏟形門齒的漢人特徵,因此認為漢人是北京人後代的可能性仍舊存在。情況究竟如何當然有待繼續考證,不過,可能性大體只有兩個,一是冰川期還有一批大難不死的北京人漏網之魚;二是,先後兩批非洲移民都屬同一血緣,而且都有移民中原傾向。

漢族的祖先毫無疑問最早在中原定居(河南、山西、蘇西、徽北之間),其周邊自然也有一些沿其他路線移民至此的蒙古種亞群,如阿勒泰族(突厥、蒙、滿、朝等)、東夷(湯)北狄(黃帝、炎帝)、西戎(周文武、秦)、以及南部的先越、先蠻。還有一些屬於棕色人種的移民,他們更早於黃種人沿著海岸線前往南亞、東南亞、東海岸,並繼續北上白令海峽,直奔美洲。

總之,中原地區的漢族祖先通過與周邊族群的交往、通婚,再通過文字的發展與文化認同的促進,構成了漢族與華夏文化。嚴格說來,漢族的最早定型期應當始於秦漢,但其後隨著周邊民族的入侵和社會動盪,民族成分以及文化認同又變得模糊起來。於是,到了宋朝,輾轉進入第二個穩定期。元朝蒙人入侵之時,非止把漢族定為賤民,還要以淮河為界,把漢族劃分為地位較高的北方人和最底層的南方人。漢族最後一次穩定期,始於明清並延續至今。從這裏,大概可看出漢族或華夏民族的形成歷程。在這漫長的兩千多年中,儘管分分合合,卻始終留著一炷燒不盡的香火。

眾所周知,約在北緯30度長江流域東部地區還發現了規模很大的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舊址。該文化的古老至少與中原文化一度並存,但是因為沒有文字可考,其真正地位還有待發掘。

華夏文化與漢民族的社會發展在全球範圍的確獨樹一幟,而其獨特性就在於他的擴張、壯大依憑的不是武力,而是文化認同。筆者以為,這社會現象必須符合幾個特殊條件:一,漢族主要以農耕為生,而周邊多為遊牧民族。漢族在戰鬥力不如人的情況下,只能依靠防守、科技與文化融合。因此,漢族不得講究血統,必須習慣於與異族通婚、共處;二,必須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數,才能夠一口口地把侵略者“吃掉”。基於此,歷史上的其他大帝國的人口多受限於自然增長,而中國則不斷超限增長;三,西元五百年前,中國與其他社會分道揚鑣,走向一條自由經濟道路,因此其自由性對周邊奴隸制、封建體制社會的人民具有甚大的吸引力;四,中國同時走的又是政教分離的道路,凡受宗教迫害或精神壓力的周邊民族都可在中國獲得解脫;五,漢族不講究血統、階級而重於文化與教無類。因此只要認同華夏文化,俱能接受為自己人,甚至跨進權力中心;六,中國文字發展得早,而且特點在於表意,而周邊民族語文多屬表音,無法輕易對漢族造成幹擾和影響。

雖然就人類學意義,今天已找不到“純種”漢人,但漢民族的大多生理特徵卻仍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口中佔主要地位。當前漢族人口約佔全球的19%;大陸佔92%;台獨分子自稱受頻繁“國際嫁接”的臺灣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