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阅读器 公安部:预防裂头蚴病,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6:35
预防裂头蚴病,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发表时间:2010-03-08发表者:欧强 (访问人次:276)

2009年10月,安徽一名17岁女孩因反应迟钝1月在父母的陪同下来我中心就诊。这名女孩2009年8月底反复恶心、呕吐,并出现晕厥1次,约30分钟后神志转清,但感觉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反应变得比以前迟钝,并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没有查出病因,父母很是着急,带她来上海看病。入院后化验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可能感染了寄生虫。详细询问病史,原来发病前2个月,女孩曾多次吃过烧烤的青蛙肉。后来我们检查了患者血清寄生虫抗体,发现曼氏裂头蚴特异性抗体阳性,头颅MRI也提示大脑左半球有扭曲条索状多发病灶,最终确诊为一例因食用未烤熟的青蛙肉而引起的“脑裂头蚴病”。经过我们积极抗寄生虫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记忆力和计算力较入院明显好转,最终康复出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欧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笔者作为感染病专业医生,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因生吃鱼虾泥鳅而感染上寄生虫病的患者。因此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生吃或食用末煮熟的青蛙、泥鳅和鱼虾等,以免感染上裂头蚴病。下面介绍一些裂头蚴病的防治知识。

什么是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裂头蚴可在体内移行,并侵犯多种组织器官,产生的症状远较成虫严重。被侵袭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囊肿包,致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脓肿。曼氏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也有记录。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也有报道,以广东、吉林、福建多见。
    裂头蚴病临床类型有哪些

根据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型:1、眼裂头蚴病。最常见,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疼,瘙痒或有虫爬感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2、皮下裂头蚴病。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结节可呈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直径长约0.5~5cm,局部可有瘙痒和虫爬感等。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常在口腔粘膜或脸部皮下出现硬结,直径约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4、脑裂头蚴病。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常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昏迷、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上述安徽女孩就属于脑裂头蚴病。5、内脏裂头蚴病。有的可经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应,有的可经呼吸道咳出,还有见于脊髓、椎管、尿道和膀胱等处。

人体怎样感染裂头蚴?

裂头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是人体感染裂头蚴的主要途径。具体方式为以下3种:1、局部敷贴生蛙肉。在我国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作用,常用生蛙肉敷贴伤口或脓肿,包括眼、口颊、外阴等部位。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即可经伤口或正常皮肤、粘膜侵入人体。2、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3、误食感染的剑水蚤。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湖塘水,使受感染的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

裂头蚴病要防治得当

裂头蚴病只要能够及时确诊,预后较好。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只有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才能根治。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驱虫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裂头蚴病主要通是食物传播。不卫生的“吃法”是传播裂头蚴病的主要方式,比如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作用,常用生蛙肉敷贴伤口或脓肿;吞食活蛙治疗疮疖和疼痛的陋习,或喜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青蛙或蛇肉类;常饮用生水等。因此,在流行区做好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此病的传播途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裂头蚴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总之,只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就可以避免感染裂头蚴病。万一感染了,也不要惊慌,只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