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大决战完整版:认准的路,坚定不移走下去!——大众日报数字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2:58

认准的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来自山东农村社区建设一线的调查(上)

  农村社区建设,是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的兴起,以2007年诸城市率先集中连片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构建“2公里社区服务圈”为重要标志。2009年初,全省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契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0年达到高潮。本报对此持续予以关注,及时、详尽地进行了报道。
  与任何一项改革一样,农村社区建设有成功的经验和美好的前景,也有不尽完善或不为人理解之处,难免因此产生误读。农村社区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建?它给山东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3月底至4月下旬,本报再次派出记者深入山东农村社区,访农户看新居,与农民和基层工作者倾心交流,写出这组调查,以期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不是过头是开头

  先从诸城的实践说起。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化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诸城每一步都走在前列,因此备受关注——
  2007年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在社区中心村设立服务中心,70万农民全部纳入“2公里社区服务圈”;
  2008年起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鼓励农民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形成新型农村居住区;
  2010年6月起,撤销社区内各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原行政村(即建制村)变为自然村,社区成为农村基层新的建制单元。
  “步子迈得这么快,有人担心走过头呢!”记者把一些人的疑虑转告诸城市委书记陈汝孝。
  “不是过头,只会继续深化完善。”履新不久的陈汝孝坦然一笑,“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我们认准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陈汝孝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民意。枳沟镇是全省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试点镇,这个镇的一项调查就是有力注脚:今年,枳沟镇计划在薛家官庄、乔庄、北杏等16个自然村中开展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亦即合村并居、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一期工程共涉及3375户,需要搬迁至社区中心村集中居住。经逐户调查,目前同意搬迁的有3222户,占总户数的95.5%;不同意搬迁的106户,仅占3%;另外46户无法联系或保留意见。调查同时显示,有意住多层楼房的2631户,占同意搬迁户总数的81.6%;愿住三层楼房的591户,占同意搬迁户总数的18.4%……
  经过3年多的农村社区建设,诸城农民从享受跟城里一样的公共服务,到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农村的“社区认同度”和社区内“村庄融合度”不断提高,行政村的概念渐渐淡化,“撤销”于是水到渠成。目前,208个社区党组织已经取代原1249村党组织,成为诸城农村的领导核心。眼下,农村社区居(村)委会换届选举正在诸城顺利进行,到6月份将全部取代原村委会。
  “依法撤销社区内各村民委员会,成立社区居民或村民委员会,改的是建制,而不是消灭村庄。要彻底打破传统村庄界限,真正实现聚集融合、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才刚刚‘开头’。”诸城市委组织部部长鞠进增说。

      “不愿进社区的,一户也不勉强”

  在枳沟镇驻地,7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南侧有一片居民小区,名叫聚和苑,意取“聚集融合”之意。其长期规划是让东、西枳沟两个社区的10个村、2600多户人到此集中居住。
  2010年初,聚和苑一期5栋楼房主体竣工,镇政府决定优先让镇驻地6个村中相对较偏、居住条件较差的枳沟二村81户村民搬迁入住,每户免费安置80平方米,超出部分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价格购买,分别低于成本价100元、市场价400元。从2010年3月初开始宣传政策,开村民代表会、全体村民会,到5月初,78户村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
  因为期望值高于安置补偿标准,郭良等3户没有搬。眼见左邻右舍不花钱或少花钱就搬进了精装修、配套全、环境美的新楼房,郭良后悔了,托人找镇领导,回答是:一期已经住满,拆迁政策不变,但要多等两年。
  “不愿进社区的,我们一户也不勉强!”枳沟镇党委书记王洪发对记者说,“不仅如此,像后寨社区西寨、后寨两个村,同意集中居住的户分别占100%和97%,但考虑到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暂时还没列入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计划。”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郭良这样起初不认同,后来眼见为实主动进社区的农户为数不少。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安仙村78岁的“老荣军”张建孝,2009年3月莲花河社区二期工程兴建时,为腾出建设用地指标,他的平房需要拆迁复垦。但住惯土坯房的张建孝,却从民政部门申请了3000元资金翻盖旧房。村妇女主任段明芹上门做工作,张建孝把着门说:“要喝茶进来,要拆房子快点出去!”多次劝说无果,
村支书咸保友也很无奈:“他盖他的,咱建咱的,啥时想通了再说!”2010年春,拆了旧宅院的360户村民搬进新楼房,腾出136亩土地复垦为农田。过年串门,张建孝被他们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新生活打动了,主动找村干部要求拆迁。今年5月份,老人也要搬进新楼房,去过“新生活”了。和他一起“迟到”的,在安仙村还有60多户。
  民意如山,民心如镜。
  在济宁,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两年多来,共启动农村住房建设30.61万户,竣工25.26万户,其中实施整村迁建项目382个25.45万亩,涉及村庄1359个。去年11月中旬,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组成4个视察调研组,实地查看了16个农村社区建设现场,期间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收回1280份,对这项工作的满意、基本满意率达到98%。
  在德州,2009年3月起全面推行合村并居至今,全市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123个社区(村),85%的选民踊跃参加投票,选出了新的社区(村)领导班子;开工建设农村社区并居点629个,有7.8万农户搬进了新楼房。两年多来,全市没有因此出现一起上访。“咱为老百姓办好事,犯不着跟百姓拧着呢!”夏津县委书记杨同军诙谐地说。
  为民谋利而不争利
  衡量一项事业功过、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汶上县是山东30个欠发达县之一,但他们的农村社区建设却走在前列:2009年至今,全县开工建设农村社区并居点42处,涉及200个村。其中13处已初步建成,入住2万农户,住房以4层楼为主,加上配套设施,总投资25亿元。
  在汶上县较偏远的杨店乡滨湖社区,57岁的王村村民王成福2009年底就告别了平房迁入新楼房。5间平房经评估补偿了6.7万元,政府又补助了1万元,18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只交了3.1万元。“要是选120平方的房子还不用掏钱呢!”王成福说,“社区环境好,还有服务中心和文体活动广场,幼儿园、小学、医务室、警务室就在家门口,跟原来脏乱的旧村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折旧村建社区,王村一下子节省出210亩建设用地,这些指标一部分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获得了1500万元收益,成为旧村拆迁补偿和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指标卖出去了,农民的耕地一分也没减,村集体还增加了210亩,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租给了果树种植大户,这些收入用于补贴农户和社区服务中心运行。
  滨湖社区党委委员、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振伟介绍,社区将迁并10个行政村,容纳1.2万人、2400多户,目前在建楼房31栋,1288户5月份起将陆续迁入。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复垦土地2000多亩。省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部分争取置换出去获取直接收益,部分留下发展二三产业。现在,他们已跟青岛的一家服装企业初步达成协议,入驻后,一期即可吸纳500名当地人就业,整个滨湖社区无工业项目的历史即将结束。
  “汶上现象”引起省内外的关注,去年以来,有1300多个地方组团前来考察。问起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的诀窍,县委组织部长、新型乡镇新型社区及农村住房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卫星说:“这本来是为民谋利的事业,政府想从中挣钱、与民争利可不行!这个底线坚持住了,工作就好做了。”
  这两年,汶上县积极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2个项目区被批准实施,挂钩建设用地指标6000多亩,已完成1400多亩,每节约出一亩指标一开始补助10万元,今年提高到20万元,全部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农村社区建设和补贴农户;这两年,县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奖补、扶持资金,加大信贷扶持力度,2010年一年就争取各类建设资金1.4亿多元,协调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村社区建设贷款3200余万元;
  这两年,由县领导和32个部门、单位一把手组成的指挥部靠上抓农村社区建设,从各职能部门抽调的20多个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更是没休过一个周末……
  前来学习的外省某地级市领导惊叹于“汶上速度”,更叹服“汶上力度”,当场表示要派干部来此挂职;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烟台市牟平区大姚镇的镇村干部考察后得出结论:合村并点建社区,有利于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有利于集中财力尽快改善居住条件,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腾出发展空间。这样的好路子,人家能走,我们也能走,也必须走!
  在年初召开的德州市合村建区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吴翠云强调三个“不动摇”:推进合村建(社)区的决心不动摇,确定的工作目标不动摇,维护群众利益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