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扎口机: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报纸总编辑的应对之策-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9:25

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报纸总编辑的应对之策

2011年05月  作者:常法武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    责任编辑:开心简介: 读图时代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那么,作为报人,尤其是作为报社的总编辑,应该怎么办?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主动地去适应这个潮流,并且理性地、科学地应对读图时代对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要做 ...内容:


   读图时代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那么,作为报人,尤其是作为报社的总编辑,应该怎么办?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主动地去适应这个潮流,并且理性地、科学地应对读图时代对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对   “读图时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读图时代”,可以理解为对图片的解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种的时代。为什么会产生“读图时代”?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这是一个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所左右,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在这个信息爆炸、信息过剩的社会里,海量的信息纷至沓来,我们的眼睛停留在某个事物(信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尤其是那些需要时间与耐心去阅读的文字,已经不能快速地、有力地吸引人的眼球;而在以“眼球经济”为指挥棒的商品经济时代,谁抓住了眼球谁就赢得了商机。以图片为标志的视觉符号,作为一种信息或作为对文字信息的印证,因其形象直观、印证现实、瞬间永恒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等优势而备受受众青睐。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与强烈的视觉效果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读者,往往是“一图胜千言”,能达到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譬如,面对火灾、车祸、抗洪救灾、矿难营救等突发性事件,摄影报道就比任何文字来得有力。由此可见,在信息社会和读图时代,报人对新闻图片的重视,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为了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有关专家和媒体人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许多方案和路径,试图把报纸作为一个视觉整体,在图片的拍摄、使用及版面的设计上下功夫,达到图文并重、和谐统一、赏心悦目之目的。这些思考与探索,不仅在具体的办报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了办报理念。
   这些年,我们河南日报在办报理念、图文关系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在形式创新、组版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探索与思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向新闻摄影倾斜,确立正确的图文关系理念
   我当总编辑的这些年,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科学处理图文关系。
   传统的办报理念,总是过于重视文字而轻视图片,新闻照片在整张报纸中,仅仅是一个点缀,摄影记者往往是文字记者的附庸。这显然是不能适应读图时代需要的。对于报纸来说,“文”是一翼,“图”是一翼,相比起来,此前“图”这一翼显得过于小、过于弱。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一个时期,我特别强调“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甚至是矫枉过正地向新闻摄影工作倾斜。在周计划会和编前会等场合,我总是不断强调图片的重要,在具体工作安排上也总是把新闻摄影工作摆在前头。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总是首先为摄影记者提供机会,让他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和主力军,冲锋在前。有时候,我甚至亲自带着摄影记者到前线去。例如,2007年7月29日,郏县支建煤矿发生矿难,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迅速动员各方力量,成功地进行了大营救。我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首先通知摄影记者,跟我一起到营救前线。在大营救现场,我和摄影记者一起了解情况、制定方案,指导他们抓拍好照片。2007年7月,河南日报决定策划“走近卢氏县委土坯房”系列报道。在安排采访力量时,我还是首先想到摄影记者,并亲自带着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到采访一线。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搞过许多年新闻摄影工作,对新闻摄影有感情,深层次的原因是,我想通过身体力行给人们一个信号:要重视新闻摄影工作。
   在工作中,我不仅对摄影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出版部要多用图片、用好图片。据统计,从2007以来,河南日报每年见报照片都以30%甚至50%以上的幅度增加。不仅是多用照片,同时还要用好照片。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遇到特别好的照片——譬如,2008年5月20日举国哀悼汶川死难者的日子——我甚至要求组版编辑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刊发了一幅照片,取得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当许多人还不够重视新闻摄影、还不真正明白新闻照片在现代传媒中的重要性的时候,作为报纸的总编辑,在工作中对新闻摄影给予适当倾斜是必要的。但是,作为总编辑,在处理图文关系时,还特别需要冷静。我这里说的“科学处理图文关系”,也就是想强调,报纸在图文稿件的使用上要放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之内。图与文,在一张报纸上,应该是恰到好处地摆布,过于强调任何一方,造成比例失调,都是不好的。报纸是新闻纸,也是文化纸和思想纸,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永远是“内容为王”。也就是说,要办好报纸,就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用丰富而有深度的内容来吸引读者,让人觉得有看头,看了以后有启发。我们强调新闻图片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否定文字报道在报纸中的优势地位,而只是对于轻视新闻照片运用的传统思维和做法的反动。包括新闻照片,我们需要的也是那些既有新闻性又有思想性,能引人关注、发人深思的照片,而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文图比例,应以报纸的性质和受众层面的差异而各有侧重。譬如,党报在图片的运用上,要更多地强调照片的政治影响和新闻价值,要考虑到人物的政治身份和相关规定(如果是图片故事,则可完全按报纸的需要来使用照片);而都市报则要更多地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和视觉上的冲击力。
 

    二、提倡创新,设计媒体视觉新形象
    在读图时代,媒体视觉设计已经成为赢得竞争的一大利器,平面媒体的一个重要出路在于对视觉形象进行整体包装。将媒体作为一个视觉整体进行总体设计与包装,是近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十分重视并努力探索的一个事情。
   首先是根据不同媒体的性质与市场化程度,探索与创新适应读图时代媒体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我们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大河报、河南商报等,实行图片总监制,给图片总监签发各个版面的图片、选择使用图片、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的决定权。各版面编辑在图片的使用上,要服从图片总监的决定,头版照片由图片总监提出使用意见,由总值班决定。让图片总监是视觉传播的终极执行者,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图片作为陪衬的被动局面,让新闻摄影真正成为新闻媒体又一个重要的语言方式。
    与此同时,根据河南日报作为党报的特殊性质,在严格把握新闻照片的严肃性、导向性的同时,我们不断地探索新闻摄影报道的新形式。
    我们的探索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新闻摄影专题报道的新模式。
    河南日报把新闻摄影专题报道作为“重磅炸弹”来看待。每逢河南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或是遇到热点新闻,我们都会用新闻摄影专版的形式组织策划报道。这些年,河南日报在新闻摄影专题报道上,首先是盯住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组织策划。没有重大新闻事件,必定拿出摄影专版。由于摄影版在读者中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它成为本报是否重视某项活动或是否为重点报道的一个标志。
    河南日报在摄影专版的组织策划中,特别引进了用“新新闻主义”理念,也就是在运用新闻摄影语言的同时,用文学的角度与手法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开掘。具体说,就是用文学的眼光,去审视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思想价值,从而获得题材的灵魂深度。在这个方面,最具特色的是用诗歌或散文、散文诗的形式呈现摄影专版所需的文字内容。这在全国各级党报中,是一个创举。
    二是在新闻照片的使用上,我们首先提出了“中心开花”的理念。也就是在一版或其他新闻版的中心位置,刊发一幅或一组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以此组织并形成版面的视觉重心。每个新闻版,都要有一个这样的视觉重心,并将新闻图片作为吸引读者的兴奋点,引导读者去关注相关新闻。
    三是在新闻版上开辟新闻摄影专栏,用“图片故事”等形式推出成组的照片。
 

   三、加强培训,提高新闻摄影队伍素质
   为了有效地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作为报纸的总编辑,不仅要带领大家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图文关系,同时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通过组织有效的培训活动,带出一支适应读图时代需要的新闻摄影采编队伍。这是读图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先说对摄影记者的培训。
   一幅好的新闻照片,首先是内容上要好,是有价值、能吸引人的新闻。文字也罢,照片也罢,说到底只是表现手段的不同,读者在意的是其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摄影记者,首要的是具备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不少摄影记者,当惯了配角,往往是跟在文字记者的背后充当配图工具,时间长了就缺乏独立发现和表现新闻的能力。在读图时代,当新闻摄影成为独立的一支方面军去面对新闻的时候,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我经常对摄影记者讲,合格的摄影记者,不仅是能拍出照片,更重要的是懂得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怎样用相机去抓拍新闻。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理论水平。镜头是“第一只眼”,眼睛是“第二只眼”,而大脑才是最关键的“第三只眼”;从本质意义上说,我们的摄影记者是在用“第三只眼”,也就是用脑子来拍照片的。优秀的摄影记者,与优秀的文字记者一样,应该是政治家,应该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烂熟于心,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有深刻的理解,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具有站在时代高度去捕捉和把握新闻的能力。如果一个摄影记者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就会造成对于新闻理解上的局限,从而影响对新闻的发现和表现。有的摄影记者尤其是年轻的摄影记者,由于缺乏对新闻本质的把握能力,到了新闻现场狂拍一阵,却不知道在拍什么,不知道“新闻眼”在哪里,不懂得从哪里选取具有新意、吸引人的新闻。这样一来,他拍出的只能是一堆影像,而不是新闻。面对读图时代,摄影记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成了一个大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这些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邀请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家,包括国际著名的报人、新闻摄影家、新闻理论工作者前来讲学;同时,经常派摄影记者走出进行学习和培训,尤其是向新闻摄影工作搞得好的媒体学习;依托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新闻摄影专题性培训和研讨活动;河南日报摄影部经常性地举办新闻摄影业务交流活动等。通过上述办法,河南日报摄影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是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发现新闻、挖掘新闻主题的能力。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除了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之外,还有一个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问题。世界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炮火不够近。” 摄影的现场性,决定了摄影记者必须勤奋、必须深入实际。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和献身精神,这是新闻事业对于摄影记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每一幅新闻摄影照片,都必须来自新闻现场。我们河南日报这些年一直把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当作锻炼队伍、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通过树立典型、机制引导等手段,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再说对版面编辑的培训。
   版面编辑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作用是很大的。版面编辑的眼光,往往深层次地影响着文字稿件和新闻照片的取舍,从而影响着报纸的质量。目前,在一些还没有实行图片总监制的地方,一张报纸的视觉效果就掌握在版面编辑手里。因此,在读图时代,版面编辑也面临着提高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的问题。
   同记者一样,版面编辑也应该是政治家,因为版面里头有政治。对文字稿件、新闻照片的选择和处理,甚至对标题、线条的处理和运用,看似是个技术问题,究其本质却是与思想观念、政策理论水平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面对读图时代,提高版面编辑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急迫。这个问题,甚至将引发我们对于编辑岗位综合素质的全面思考,包括对于当下通行的一些岗位设置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在发达国家,报纸对于编辑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编辑的素质决定着报纸质量。有不少报纸,编辑通常负责对记者的调度,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件、甚至到哪里去抓个什么样的稿件,都是由编辑来安排的。在那里,编辑是“导演”而不是“工匠”。因此,报纸编辑(当然包括版面编辑)都是资深的新闻人,具备各方面的历练和很高的综合素质。譬如,许多获普利策奖的新闻稿件,都是在编辑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办报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专业眼光很重要。也许一些人会说,不就是新闻照片吗?谁看不懂?谁看不出好坏?这个看法不对。对于新闻照片来说,判断其价值大小的标准,绝对不是“好看不好看”,而应该是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及对新闻主体的表现是否到位、有没有视觉冲击力。因此,好的新闻照片,从形式上可能好看的,也可能是不好看的、甚至是残缺的。有经验的版面编辑,总会从大量的新闻照片中选取那些新闻价值较大,能本质地反映时代精神,能震撼人的心灵的好照片,并给这些新闻照片以适当的版面和适当的位置,使之形成版面视觉上的亮点;而缺乏经验的版面编辑,由于对新闻照片价值缺乏鉴赏力,通常会以所谓的“好看不好看”的标准进行取舍,结果就会把那些新闻价值不大、色彩艳丽、以美女或小孩为主体的“好看”的照片用得很多很大,不重视、甚至舍弃那些具有较大新闻价值,但画面“不好看”的照片。这样一来,版面就无法形成好的视觉亮点,就会没有章法,混乱不堪。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归根结底,就是有没有专业眼光的问题。
   当然,要带出一支好的队伍,不仅仅要靠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引导机制,譬如,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建设,确保新理念、新机制的落实。
   总之,报纸如何应对读图时代对媒体的新要求,就要在观念的转变、机制建设、手法创新、摄影队伍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下大功夫。这是一些全新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我们去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潜下心来,认真研究读图时代受众的需求,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搞好新闻策划,拍摄出好的新闻照片,并在版面上用好新闻照片,我们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读图时代的潮流,很好地担当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

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报纸总编辑的应对之策-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现场见闻的特点与写作-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行业报:适者生存与适度生存-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浅析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论新闻写作中的平衡手法-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与写作》:新媒体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媒体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网络新闻导语的文体特征分析-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詹国枢札记:疑似标题党-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精湛的新闻写作技巧是新闻意境的表现-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如何搞好新闻写作及新闻策划的体会-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构筑起四道防线-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用好文字记者的第三只眼睛-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群众立场站不稳,不是好媒体-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1精湛的新闻写作技巧是新闻意境的表现-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11):用良心守望社会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从网络新闻写作特殊规律谈怎样为网络媒体写新闻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报道对象的选择与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报纸照片的魅力在于新闻性-中国新闻摄影网-中国新闻摄影网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读图时代-大众网-山东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