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场防盗:“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浅析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1:01:10

“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浅析

2010年07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5    责任编辑:高杰简介: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与竞争的需要,“视觉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现场短新闻”)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有日渐增多之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尽管目前国际上对“视觉新闻”尚无统一的定义,我 ...内容: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与竞争的需要,“视觉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现场短新闻”)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有日渐增多之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尽管目前国际上对“视觉新闻”尚无统一的定义,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视觉新闻”专指纸质媒体运用形象化、立体化的表现手法,在篇幅精短、时效性强、社会价值较高的文字报道中通过抓取一些典型细节或生动画面,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感觉有声有色、兴味十足,进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真实面貌获得视觉效果的一种新闻写作样式。

   与传统新闻稿件写作方法相比,“视觉新闻”在写作时更追求生动性、形象性,并力求使所表现的事实具有永恒性、持久性。纵观近百年中外新闻发展史可以看出,“视觉新闻”是纸质媒体应对电子媒体挑战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报道手段,它克服了过去报纸稿件“立体的东西平面化,形象的东西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报道日益趋向深入化、立体化。

  (一)描写要有次序使读者感觉生动具体,并设法引起相应的联想

   新闻描写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习惯,或从左到右,或从外观到内里,清晰明白。许多读者心中都有多年积累、埋藏已久的情感记忆,如能加以唤醒并产生普遍的心理共鸣,你的描写就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新闻稿件中,如经济新闻稿件,记者尤其要善于引导广大读者从已知推导出未知,为描绘一个钻井平台的面积,你可以把它与足球场相提并论。

  (二)“变动性”是衡量新闻事件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细致描绘出正在激烈变动中的新闻现场,记者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动词

    汉语动词量极为丰富,仅表现手部动作的词语就有抓、挠、打、揪、掐、掰、拉、扯、拽、捏、扛等几十个,而且通常有相对固定的感情色彩,只要运用得当,足以展现人物思想或行为的细微差别,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动词,把描写重点放在变动中的事物上,能使整篇报道“活”起来。

  (三)写好“视觉新闻”,还要解决好变静为动、“动静穿插”等问题,使新闻人物的现场动作、事件过程的叙述语言和事件历史背景介绍等情况有机融合

   美国著名记者霍·比加特1945年9月2日采写了新闻名篇《日本签字投降》,其主要情节就是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该国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样一个比较单调的画面,没有多少人物语言。但比加特的高明之处,就是通过细致观察、精心构思,把这个只有短短几分钟的签字仪式变成了一组形象逼真、动静穿插“特写式镜头”。他是这样写的:

   “重光葵步履蹒跚,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呢台布的桌子旁,桌上放着投降文件,等着他签字。———他把全身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了甲板上。

    麦克阿瑟代表对日作战的国家签字受降,乔纳森·温赖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在他两旁肃立。温赖特中将在科雷吉多尔岛失守后被俘,长时期的战俘生活,把他折磨得憔悴不堪。珀西瓦尔中将在大战中另一个不幸的日子里放弃了新加坡,向日军投降。

    两位中将在场,使人们不由得想起,1942年上半年,我国处在几乎无可挽回的失败的边缘。”

   正是通过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签字仪式的动态描写和美、英两位败军之将战俘生活的回顾,使这篇新闻顿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引导读者深刻理解日本投降所蕴含的重大意义。

  (四)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白描技法或排比、比喻、拟人、拟物等多种修辞方法,对主要人物或新闻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

   在采写新闻时,我们必须随时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去捕捉各种有用的信息。经验表明,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大多只写自己看到的景物,这远远不够:回想我们漫步海边的情景吧,除了看到的景致,你一定还记得徐徐拂面的海风,涛声依旧,你的唇边留着海冰的咸味,那沙粒也曾抚摸过你的双脚———要使所描绘的事物在人们的多种感官引起反响,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使“视觉新闻”具有形象性、立体感和变动感

    由于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许多记者在采写“视觉新闻”时常用白描手法,不加烘托,不事渲染,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或者人物的形象。根据需要,记者们在“视觉新闻”写作时抓住新闻现场的景象、气氛、布置,或抓住被报道人物足以说明问题的行动、言谈,在有限篇幅内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展现精彩的新闻细节,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浅析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精湛的新闻写作技巧是新闻意境的表现-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论新闻写作中的平衡手法-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现场见闻的特点与写作-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如何搞好新闻写作及新闻策划的体会-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1精湛的新闻写作技巧是新闻意境的表现-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与写作》:新媒体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媒体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网络新闻导语的文体特征分析-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行业报:适者生存与适度生存-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詹国枢札记:疑似标题党-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从网络新闻写作特殊规律谈怎样为网络媒体写新闻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构筑起四道防线-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用好文字记者的第三只眼睛-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群众立场站不稳,不是好媒体-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11):用良心守望社会 -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报纸总编辑的应对之策-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报道对象的选择与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新闻培训讲稿 [转] 《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