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三相之力有什么用:新闻培训讲稿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8:48
 第一部分 怎样写新闻稿

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今天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准、新、快、精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工作。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我们平时写的大多是动态新闻。在中国交通报和交通旅游导报上发表的《撒网三个月查获40多辆黑车》。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小小安全卡 危货车“护身符”》8、14中国交通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北仑春运情况和慈溪的或其他地方综合起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这种用得少)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中国交通报《北仑培训汽修高级人才》。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新华社北京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第二部分 新闻采写:七分采三分写

  农民种庄稼讲究的是"三分种七分管",我们做新闻工作要讲究"七分采三分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先有实事后有报道,所以不但先有采访后有写作,而且必须重视采访,这是写好稿件的前提。

  强调"七分采",首先,就是集中精力找问题。写新闻实际上就是写问题,采访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找问题上来。一般要找那些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才有报道价值。要找到问题,就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要学习和领会上面的精神,包括报社新闻媒体最近关注什么,一头是要了解和掌握下面的情况,具体讲就是要掌握中央精神,立足基层实际,了解群众意愿。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新闻选题的依据,把上面的精神和下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对照,才能找到可以报道的问题。

  其次,就是留心观察抓素材。一是留心各类会议。通讯员通过参加会议或阅读有关会议材料,就能够找到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二是留心机关公文。机关的报告、简报、党刊等文件材料中都蕴藏着很大的信息量,只要通过认真地对比、分析、综合、提炼,就可以找到许多有报道价值的东西。三是留心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信息来源广泛,对它们多加注意,对别人已报道的事进行分析研究,看哪些问题没有写,哪些问题没写到位,可以另选角度,继续进行采访报道。四是留心群众信访,特别是96520。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有许多有采写价值的真实情况。

  对于"三分写",就是要按新闻的特点进行表达。

  一是围绕主题,避免意多乱文。写新闻稿子要一事一议,一篇稿子一般只反映一个事情,表达一个意思。切忌涉及太多的问题,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二是开门见山,不要转弯抹角。稿子一开头就直奔主题,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要求精练,简洁明快,尽可能删去可有可无的段落、句子、词汇、字眼,做到朴实无华,以事论理,富有说服力。

  三是选好角度,提高写作质量。第一是选题角度。切忌追风赶浪,乱插标签,要选出反映事物本质的问题,把主题选好,第二是取材角度。选取那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材料,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第三是审视角度。写新闻稿件要站得高,稿子需要投到哪一级的新闻媒体,就应该站在哪一级的角度去审视和考虑问题,增强稿子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四是不拘形式,保持生动活泼。新闻稿件要运用多种形式反映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注意多用群众语言,使稿件生动活泼,增强可读性。

  第三部分 消息写作:七分肉三分骨

  有时看报纸,觉得稿子不大好看,特别是领导活动、会议稿件,我们就说,尽是骨头,没有肉。新闻稿不是社论,也不是文件,最怕多骨少肉。一篇稿,当然应该是有骨有肉,但也得有个合适的比例。不同的体裁,比例也就不同。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二八、一九最好。什么是消息的骨?就是稿件中理性的东西,如工作思路、文件引语、背景交待、专业术语、作者的旁白分析等。什么是消息的肉?就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包括这事实的过程、情节、结果、时间、场景、人物、语言、数据等。越形象生动就越有个性。

有些通讯员,包括不少记者,特别是机关报的记者写新闻,满足于介绍上面的工作思路,照搬讲话、文件,术语、行话,以为这就是新闻。其实这只是新闻背后的理,就好像一座主桥的引桥,而读者要看的是结果,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实。你如果想体现指导性、导向性,就去说这个理引出的事,不能只说这个理,而是要说清这件事再引出一番道理,比如前面讲某人乘坐黑车造成祸害,最后管理部门提醒乘客别去乘坐黑车。

  消息里不是没有理,一是你要学会用事包住这个理,就像用肉包住骨。X光初发现时,发现者伦琴请夫人配合,给她拍了一张手掌的X光片。她第一次看到自己可怕的五根手骨,吓得大哭起来。X光,是专门见骨不见肉的。幸亏我们常人的眼睛不是X光,只见肉不见骨,美人的玉手照样漂亮。报纸不是文件,不要办成X光片。记者写作不能只按领导的、机关的、专业的思路走,要按新闻的规律、读者的思路和常人的阅读习惯走。

  怎么避免消息多骨少肉、干巴艰涩呢?很简单,就两条。一是少议论,少解释,多叙事,无事不成稿,这是铁律。如果非说理不可,千万不要忘记举例子。而且别忘记那个三七开的比例。

  二是要藏骨,不要露骨。人民日报2006年2月15日国际版有一篇稿子。原题是《留尼旺流行基孔肯尼亚》,相信谁也看不懂。原来“留尼旺”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基孔肯尼亚”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蚊子传染给人的病。这样做题,瘦骨嶙峋,谁还爱看?改成《留尼旺岛暴发怪病》,就丰满好看了许多。还有外挂车的稿件,《吃宁波的饭,拉宁波的货,走宁波的路,赚宁波的钱,就是不缴宁波一分税费》。

  多肉少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为写稿人要为下步程序——编稿留下余地。事多肉丰,可能繁褥一点,但编辑高手会“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为你出落成一件好成品。如果只有几根筋骨,编辑本事再高也不能贴肉补泥塑成一个美人。因为新闻编辑的原则是只用减法,不算加法——不敢凭空乱加。其实,多骨少肉的毛病,病根在采访阶段,不懂或不愿吃苦去挖掘鲜活的新闻事实,笔下没有多少可以调遣的素材,文章自然就干瘪难看了。

  第四部分 巧选角度写新闻

  何为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新闻角度选得好与否,对确定好主题、抓住读者心理、提高报道效果、写出“三贴近”的新闻精品至关重要。角度选对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如何选取新闻的角度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全局高度找角度。所谓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等。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所以,记者要善于捕捉具有全局意义的新闻线索,选择那些牵动全局的新闻素材。只有全局在胸,才会运筹帷幄,才能游刃有余,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

  关切点上找角度。围绕广大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记者采访之前,就应该掂量一下哪些问题群众最关心;动笔之前,想想哪个角度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换句话说,怎样写才与广大读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96520, 如现在天气热,出租车空调有没有打?有无接到此类投诉?管理条例怎么规定的?管理部门有何措施或者对乘客有何提醒,如遇到此类问题如何投诉?)

  从共鸣点上找角度。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如此次贵州扶贫助学。报道找到了最带有共性的话题、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最能让人动情的切入口。

  “人无我有”找角度。新闻界常常被同一单位邀请,参加同一活动,很难写出有特点有个性的文章来。但是,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在众多的记者中脱颖而出,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即跳出特设的框框,去写一些“人无我有”的东西来。

  以小见大找角度。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文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么,如何以短文去表现一个重大题材呢?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这个“小”,也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情节、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个细节或情节,可能是最新点——发掘事物中的最新变动 ;也可能是最近点贴近读者身边的事件。这样的东西,写出来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具体感人,有说服力。

  以旧见新找角度。这里的旧,包括老题材、老典型、老话题等。根据中国的国情,媒体很多新闻的题材难免重复。春运、黄金周、出租车、打击黑车、养路费等,这些老题材的报道,都必须变换耳目一新的角度,受众才乐于接受。对于老典型,要写出新意境,这样才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每年9月1日开学,《中国周刊》讲一位叫赵喜的妈妈28岁了和女儿一起上小学,她一年级,女儿读三年级。以旧见新选角度,就是记者要善于发现,将已经过去的旧闻,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找出新闻。

  第五部分 消息标题应标明什么

消息的传播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标题大小是否醒目、标题思想是否重要鲜明、标题语言是否生动引人等。因而,把消息标题做实、做精、做巧、做得生动形象,对编辑来说是必需的基本功,对报纸来说是关键的“重头戏”,而通讯员做好标题也能使人眼前一亮。那么,报纸版面上的消息标题究竟应当标出什么?

  一、标出事实。标出事实,也就是消息标题要标明此篇消息要报道的是什么事,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这是消息中最常见的标题,因为消息直接报道新闻事实的居多。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看了标题就知道文中要讲的内容是什么,进而对要不要阅读这篇消息、对文中内容感不感兴趣,做到心中有数。报纸多做这样的消息标题,也符合“让标题醒目突出、让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规律要求,从而在有限的版面上尽可能多地传播读者关心的信息。

  二、标出主题。标出主题,就是标明消息想要说明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想要通过消息告诉读者什么观点。这类消息标题多是反映中心工作报道的消息和政治教育与思想工作方面的消息。对这类消息而言,新鲜深刻的思想观点就是新闻性,就是可读性和指导性。

  三、标出导向。我们说新闻是有其阶级性的,也就是说有其政治倾向性,这一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都会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

  四、标出焦点。标出焦点,就是在标题上标明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核心。这个核心可能是一个观点,也可能是一个现象或结果。

  五、标出状态。新闻的发生总有其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消息标题应当尽量标出这种状态,给人一种立体感。

  六、标出形象。作为新闻消息的标题,在准确简练基础上,应当尽量做得生动形象。

  七、标出结果。有的消息只要标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就可以了,而有的消息需要标明所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比如,你对某单位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只说明“是什么”是不够的,读者需要知道“怎么样了”、“为什么”。后续报道中用得较多。

  八、标出数字。一些消息标题是以数字显示其新闻性和可以量化的成果及成效的。比如《96520一年帮忙找回物品价值200万元》,是以数字说明问题。

  九、标出悬念。有些消息还在标题上直接设立问题或悬念,进而吸引读者,效果很好。娱乐新闻中比较多,通过悬念吸引读者,看过正文才能明白结论如何。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平时写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也是大部分通讯员写稿经常犯的毛病。

  1、稿件不过夜,这才能保鲜,有了时效性,第二天早上才能新鲜出炉。

  2、新闻5W,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 何因(why )、何人(who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没把握时,文章主体可以写得具体详细些,可以由编辑来删。

  3、而导语可以写得出挑一些,短一点,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读者最喜欢看的放在前面,投其所好,但不能写得太长。倒金字塔形。

  4、地点写规范。不能用我区我所,应该标明宁波市北仑区。

  5、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读起来舒畅。有个办法可以试试:写好后,你自己大声念念,如果不吃力,那就文章流畅了。

  6、写文章不要太专业化,要当好翻译。

  7、每篇文章留下作者或者联系人的电话,以便补充采访或编辑有疑问及时核实。

  8、每个单位、每个科室要有专人负责通联,文章发出去之前给负责人审稿。

  9、有些文章用文字比较难表达,可以用图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