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俊怎么认识许薇: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28:25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上)       (2007-03-19 12:12:30)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上)

 

·李蔚·

 

[提要]  明初,太祖朱元璋担心:在国家强大以后,后代子孙重犯侵略邻国、杀人掠地的历史错误,制定了“不征国”的基本国策:凡“不为中国患者”不伐;即使为患者,也采取守势,“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在这项英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由元代的侵略成性、四邻恐惧的大帝国,一变而为亚洲的坚强的和平堡垒,与西方当时野心勃勃地正在欧、亚、非三大洲迅猛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形成鲜明对比。汉、唐以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明代又一次空前提高,中国文化对亚洲乃至东非的影响增强。

“不征国”国策的提出,是对中国商鞅变法、实行武力扩疆路线以来、一千七百多年间传统政治文化的重大突破,等于宣告:中国从此即使再强大,也不会对邻国进行侵略扩张,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它是朱元璋留给后人的一项不朽的政治遗产。

全文约30,000字。作者电子信箱:liwei9603@sina·com

 

明初,鉴于历代,尤其前代,中国大国强国地位所产生的欺侮弱小邻邦、杀人掠地、给双方均造成严重损害的历史教训,太祖朱元璋在对外关系上,制定了“不征国”的政策,开列了不与之交战的国家名单,共计十五个。“不为中国患者”不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使对于为患者,也采取守势,“选将练兵,时谨备之”。这是有明一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大明和平外交路线的基础。这一国策的制订,表现了朱元璋的英明、外交上的匠心独运和远见卓识,它的执行,不仅当时对于创建中国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内的和平建设,安定人民群众大乱之后的生活,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富含强大生命力,是朱元璋留下的一项不朽的政治遗嘱,值得引起注意,加以研究、继承,并发扬光大。

 

“不征国”的基本国策

 

“不征国”的基本国策,完整的阐述见之于《明皇祖训·首章》。全文如下: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

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挠我边,

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

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

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即北元—蒙古)与

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

之。

    今将不征诸夷国各开列于后:

    东北:朝鲜国即高丽。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

正东偏北: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正南偏东:大琉球国(今琉球群岛),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小琉球国(今台湾),不通往来,不曾朝贡。

西南:安南国(今越南北部),三年一贡。真蜡国(今

柬埔寨)朝贡如常,其国滨海。暹罗国(今泰国)朝贡如

常,其国滨海。占城国(今越南南部),自占城以下诸国

来朝贡时,内带行商,多行谲诈,故沮之。自洪武八年沮

至洪武十二年,方乃得止。其国滨海。苏门答刺(今苏门

答腊岛北部),其国滨海。西洋国(西洋琐里,在今印度

南端),其国滨海。爪哇国(在今印度尼西亚),其国居海

中。湓亨国,其国居海中。白花国,其国居海中。三弗齐

国(今苏门答腊岛南部),其国居海中。渤泥国(今文莱),

其国居海中。⑴

 

       “不征国”把附近周边国家,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为友好国家,包括大琉球、安南、真蜡、暹罗四国,朝贡正常,关系友好。一类是往来曾经一度中断,但是正常外交关系后来终于恢复者。属于此类的有:占城、苏门答刺、西洋琐里、爪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八国,它们或居海滨,或在海中,注重海上贸易,曾因朝贡时,贡使中夹杂商人,行多谲诈,而一度为明朝所拒绝,后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一类是素无往来、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这类只有小琉球一地。以上三类,均循前人旧例,谈不到什么创新。

对朝鲜就不同了:朝鲜当时是中国的属国,但是权臣多次杀害其王。“奸臣窃命,《春秋》之义,乱臣必诛”⑵。过去,唐太宗就是在类似情况下,本“弑君之贼,必讨无赦”的原则,出兵高丽问罪,而且最终将其吞并。相比而言,朱元璋将被奸臣篡权的高丽列入“不征国”,决定对其动向采取观察的态度,始终不曾兴兵,而是时而对之进行外交斗争,时而加以团结拢络,显得宽容多了。应当说,这是中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创造。

对于日本更是如此。大臣胡惟庸总理朝政,谋杀朱元璋,窃夺政权。为此而与日本勾结,“令(日本)以舟载精兵千人,伪为贡者,及期,会府中力士,掩执帝(朱元璋)。”⑶阴谋败露后,胡惟庸被杀。按说,这比属国朝鲜的弑君,问题性质严重得多,是一个对日本可以讨伐的理由,而朱元璋虽“怒日本特甚”,却仍将其列为“不征国”,只是决定与之断交,“专以海防为务”。当时,日本国的王子就在中国求学,而“帝(朱元璋)犹善待之”⑷,足见其胸怀的宽大。

除上述十五国外,朱元璋还特别规定:在国内,对“胡戎”的政策为:“选将练兵,时谨备之。”所谓“胡戎”,指退居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的蒙元尚存势力。蒙元灭亡后,其留存势力北撤,史称“北元”。北元相当强大:“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⑸。  他们不断扰边,双方战事连年。后来,在明军的一再打击下,北元的力量逐渐削弱,弃“元”国号,改为“鞑靼”;去帝号,改称“可汗”。其西另一支蒙古部落,则称“瓦刺”。“北元—蒙古”,不是《明史》所称的“外国”,而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⑹。南北两个政权,以大漠为界,各有辖区。朱元璋是以推翻元朝而取得政权的。从来新朝担心敌对势力复辟,对旧朝残余往往力求赶尽杀绝,以除后患。所谓“天下一家,卧榻之側,岂容他人鼾睡?” ⑺    朱元璋不然,他允许北元—蒙古作为一个社会政治实体的存在,称其领袖“为一邦之主”,表示“决不”“尽灭人祀”。他甚至将俘获的元代皇子送还元君,“庶不绝元之祀”。在元主逝世时,还曾为文以祭。 ⑻  能够接受明廷授予的“王”的封号,服从大明的领导更好;不与中央政府挂钩,独自而存,也可以。条件是:不能侵扰中原,要他们“为己戒而自存”。中央政府采取的是守势,“选将练兵,时谨备之”,并不主动进攻,将其吞并,以求统一。这一政策的制订,既有当时形势之所不能,也表现了朱元璋大乱之后安民心切。

与大明相比,当时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是相对弱小的。无论邻国对明朝在政治上取何种态度,明朝都不与之作战,更不将其吞并,这相当难得。而更难得的是朱元璋的眼光的远大。他是“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而制订这一国策的。越强越抢,历来如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谆谆告诫子孙,在明朝强大以后,“切记不可”依仗实力,与邻国开战,欺压邻国,掠夺其领土,奴役其人民,以防患于未然。这是何等地英明!

“不征国”政策的萌芽,饱受战乱之苦的朱元璋,早在

执政初期就已提了出来。洪武四年,他即说过:“海外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但在当时,他的话还是活的:“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⑼,政策规定并不彻底。  洪武十四年,在《明皇祖训》的修订稿里,虽然已经没有了“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的话,但是,“不征国”的政策尚不突出,有关条文只是列于《祖训·箴诫》里,而且列于该章的最后,文字比较简略,“不征国”的国名也只笼而统之地提及“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没有具体涉及日本、真蜡、苏门答刺、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诸国。而到洪武二十八年后,最后定稿时,一切最终明确。这说明:朱元璋对“不征国”政策的制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来愈完整,愈来愈强调,愈来愈坚定的。

包括“不征国”政策在内的《明皇祖训》,是朱元璋对其后代子孙执政时所应当掌握的各项准则的规定,是一份真正的政治遗嘱。朱元璋当权以后,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巩固朱家江山,使其能够传之永久。在其所有著作中,他对《明皇祖训》最为重视。从执政起,就着手酝酿制订,“首尾六年,凡七誊稿”,至洪武六年方才完成初稿。后在洪武十四年,作过一次修改。到洪武二十八年后,仍在修订。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可以说他终生都在为此而操劳。

朱元璋要求自己的子孙——未来的中国帝王和亲王们,将包括“不征国”政策在内的这份政治遗嘱——《祖训》,贴于各自的办公室和寝室,而且要贴在办公室和寝室里最为显眼的东墙上,以便“时常观省”,要求他们“务在遵守”⑽。为传之“永久”,朱元璋后来并让有关机关将《祖训》刊印成书,要求“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可见其关心、强调的程度。 ⑾

 

⑴《洪武御制全书》390页,黄山书社1995年7月版

⑵《明史》二七8281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⑶《明史纪事本末》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⑷《明史》二七8344页

⑸《明史纪事本末》42页

⑹ 胡钟达先生说:“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宋齐梁陈与魏齐周隋并立、宋与辽金对峙的两次南北朝。明与

北元——蒙古也被当时的蒙汉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称之为南北朝。明朝和北元——蒙古的对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南北朝。”(《胡钟达史学论文集》196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⑺《纲鉴易知录》六1739页,中华书局1960年5月版

⑻《全明文》一364、56、26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⑼《洪武御制全书》595页

⑽《洪武御制全书》364页

⑾《洪武御制全书》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