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俊: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16:01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中)        (2007-03-19 12:21:23)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

·李蔚·

 

从侵略成性的大帝国一跃而为亚洲的和平堡垒

 

“不征国”国策和以它为基础的整个和平外交路线,是在批判地总结元朝错误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执行,使我国从一个侵略成性的大帝国一变而为亚洲和平的主要堡垒。在当时,对我国政治来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历史上,我国虽然对外屡有征战,但以蒙元时期为最恶劣。元代的中国,到处侵略扩张,害得四邻惶惶不安,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至今国外仍有人提及“黄祸”而惊心,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原本散居在贝加尔湖以南、大戈壁以北的蒙古族,在十二、三世纪之交,由其民族的伟大领袖铁木真——亦即元代被尊为“太祖”的成吉斯皇帝、现习称“成吉斯汗”者⑴所统一。此后,蒙古族即不断南侵、西征,铁蹄所至,亚欧土地大都为其所有。帝国的疆域,西至黑海,南达波斯湾两岸,东临大海⑵。其中,中国、满洲、蒙古,直属元皇帝,置行省治事;高丽、吐蕃、东南亚、西亚诸国是朝贡国;西方欽察等汗国则各自为政,名义上算藩属。⑶

蒙古人的征战,客观上打破了亚欧各国缺少来往、互不了解、彼此孤立的状态,促进了各地、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其历史功绩的一面。但是,在征服亚欧的过程中,他们杀人放火,残暴异常,破坏严重,各地人民言之色变,恐惧异常。

1271年十一月,“大蒙古”改国号为“大元”。国号虽则改了,但是其掠夺本质毫无变化,依然是一个可怕的侵略成性的帝国。国外除了朝鲜业已臣服中国外,东起日本,东南至琉球群岛,南方的爪哇,乃至西南的安南(今越南北方)、占城(今越南南方)、缅国(今缅甸)、八百媳妇(故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其国酋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等邻国,莫不深受其害。元代长期劳师费财,穷兵渎武,四出讨伐,破坏有关各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在国际关系史上,写下了我国历史前所未有的、极不光彩的一页。

1280年冬十月,大元刚刚灭宋,即发大兵,攻击东邻日本。随后,又命右丞相率师十万往征。第二年秋七月,元军航海至平壶岛,遇飓风败舟,十万士卒被日军袭杀几尽。除最受压迫、与元廷势难两立的中国“南人”万余未杀、被日本留作奴隶外,生还者仅三人。

    1282年春二月,元廷接着发兵进征缅国。同年六月,又派兵讨伐占城。     

第二年夏四月,为报平壶血恨,元军受命再次出击日本。同时,由各路拘集水手参战;又造船500余艘。民不胜苦。

同年,冬十一月,元军分道攻缅,缅王投降。于是,在其地建立地方政府——邦牙宣慰司,派兵驻守。

1284年秋七月,再次讨伐占城。元军借道安南,且征其粮饷以给军,为其拒绝,即进击其国。1285年夏五月,安南兵败降元。盛夏淋潦,元兵疾病,死伤者多,未达占城,即行引还。安兵趁机追袭,元军大败。  

     1287年春正月,元军又兵分三路,水陆并进,进击安南。凡十七战,皆捷。安南王弃城入海。元军追击,海战不胜,谋还。安南集散兵三十万,截其归路。元军损伤严重,大败而还。

   1292年二月,元命将率兵三万讨伐爪哇,大败,死者三千余人。1293年八月,复整兵聚粮,议伐安南。

连年侵略扩张,国力日衰。1295年,铁木耳继位,有人

劝他再次用兵日本,他感力不从心,无奈地叹息道:“今非其时”。  但到底自感继位后“未有武功”,1300年冬十二月,决然发兵二万,往征八百媳妇。沿途少数民族不堪其害,纷纷起而造反,大军引还,被杀伤殆尽。⑷

铁木耳于1307年死后,元廷内部为争夺皇位,倾轧不已,到1333年妥懽帖睦尔(即元代最末一帝——顺帝)即位,此后二十六年间,换了七位皇帝,平均每届任期只有三、四年,真像走马灯。统治集团内部争纷不已的矛盾,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而人民群众的反元斗争,又如同大海怒涛,汹涌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廷疲惫不堪,只有招架之力。虚弱已极的蒙元统治者,再也没有力气去对外进行侵略了,直到其灭亡。

大明政权的建立,“不征国”国策的实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方向:热衷于侵略扩张的中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追求“天下无金革斗争之事”的中国。汉、唐以降,中国的国际地位又一次空前提高,中国文化对亚洲乃至东非的影响大大增强。

明朝建政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即主动将即位、改朝换代大事,“飞报四夷酋长,使知中国之有君”,藉以通好。通报范围,包括:安南、高丽、占城、爪哇、日本、佛菻、琉球⑸等。所遣使者,代表明廷,向他们表示:绝不“效前代帝王,併吞边夷,务行势术”;并且在这些国家面前公开批评了前“元违(天)帝命,好强尚兵”的严重错误,指出元廷“灭无罪之国,祸加臣民”,特别对日本,“(元朝)恃甲兵之众、谋士之多,远涉江海,以祸远夷安靖之民,非上帝之所托,亦人事之不然”。⑹  政治态度光明磊落。

朱元璋认为:世界上各国分立,是历史自然形成的,不

可相互侵犯。多次表示:“天地之间,帝王酋长因地立国,不可悉数;雄山大川,天造地设,各不相犯”;“天恶用兵”,“杀伐之事,知(智)者不为”。他说:“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决心以先王为榜样,采取“华夷无间,抚字如一”的政策,使“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不“肆侮于边陲”,不“妄兴于九伐”,“惟欲中外人民咸乐其所。” ⑺

生活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君主,受时代的局限,怀有中国中心主义的观念,自感中国高外国一等,认为:“必中国治安,而后四方外国来附”;“中国奠安,四夷得所”。由此认定:“夷狄奉中国,礼之常经;以小事大,古今一理”;外国对中国应当“称臣入贡”。  这当然是完全错误的。但究其实,却在于他们自认是“天下之大君”,应当“居中抚外”,使“中外人民咸乐其所”。因此,只要四夷守分,即使他们不来朝、不事大,“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也是可以的。“若我中国有道内安,四夷守分,何欲事大之来者!”类似的意思,朱元璋对日本、安南、琉球都讲过。⑻

中国古代对天下的管理,以王室为中心,随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弱化。所谓“五百里甸服”——王城周围五百里内的居民,须为王室种田、纳税、服力役。“五百里侯服”—— 甸服以外又五百里,为诸侯国服役地带,负有卫护王室之责。“五百里绥服”—— 侯服外又五百里,安服王者政教,练武备征。“五百里要服”—— 绥服外又五百里,守平常之教,安心生活。“五百里荒服”—— 要服外又五百里,政教荒忽,居民来者不拒,离去亦不禁。⑼

朱元璋据此发挥说:“上古之君,自甸、侯、绥服之外不治,其令土人主之”⑽,以之作为自己制订“不征国”国策的文化思想根据。

同前元相反,大明不仅不侵占别国的领土,在经济上也从不掠夺、剥削邻国。大将蓝玉征沙漠,至捕鱼儿海(贝尔湖),获撒马儿罕商人数百,朱元璋不发战争财,而是遣官护送他们回国。⑾  明廷对各地贡品的要求至低,“物不在多,惟诚而已”,“进见之物,须教至轻至微” ⑿。更给以丰厚的回赠,即所谓“厚往薄来”⒀。同时,开展民间贸易,“放通海道,纳诸番之微贡,从其来商”⒁,“永笃诚好,相与还往,同为一家,俾商旅通行,各遂所愿”⒂,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团结。

朱元璋对外国领导者们,语言友好,态度诚恳,表现出兄长般的关怀。他得知高丽国王专好释氏、俗无城郭、听政无所,即循循善诱地喻以持危保国之道。尤其提醒他:“倭人出入(高丽)海岛,十有余年,必知王之虚实,不可不虑”,建议他“设险以守其国”;希望他耕种濒海之地,解决民食;不可沉溺佞佛,以“享国永常”⒃。作为大国领袖,他还先后多次出面调解占城、安南两国长期武斗、琉球三王互争等问题,促其和解⒄,以免“鹬蚌相争,渔人获利”,与挑拨离间、企图分而治之、以求私利的罪恶行径,根本不同。他甚至还曾将中国本身的重要情况,如中书、御史台“朋党相向”、事觉伏诛,以及自己“惶惧无已”等机密情报,推心置腹地通报友邦。⒅

以“不征国”为基础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经近三十年努力,1395年,朱元璋这样总结了自己的外事活动:“朕自即位以来,命使出疆,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⒆。中国推行的睦邻政策,于此在亚洲,放出了异彩。

朱棣(成祖)即位后,继续执行了和平外交政策。同乃父朱元璋相似,即位不久,就“以即位诏谕安南、暹罗、爪哇、琉球、西洋、苏门答刺、占城诸国”,“广示无外”。⒇  其后,又连续多次派出使者(其中,侯显十八年间曾六使西域(21)),与周边各国广泛建立联系。以外国贡使频繁来华而言,洪武年间为183次,每年平均6次多;永乐朝达到318次,每年平均15次。(22)

明初外交,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成祖朱棣派出的六次,其子仁宗朱高炽派出者一次。那时的所谓“西洋”,与现在的概念有所不同:大体以文莱为界,其东为“东洋”,其西称“西洋”。朱棣在朱元璋着重搞好近邻关系、创造安定的国际环境的已有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向远方、特别向西方发展,最远曾达波斯湾、伊斯兰圣地麦加、非洲东岸的南非德班。(23)

1405年六月,郑和首航,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分乘208艘船,自苏州刘家河出发,首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经爪哇、苏门答刺(今苏门答腊岛北部)、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国,到印度西岸折回。

此后,又于1407、1409、1413、1417、1421、1430年连续六次出洋,历时28年,行踪遍及今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中东和非州东海岸。其中,有不少国家和地区,中国人不仅以前未曾去过,连听也没有听说过。

每到一地,郑和首先开读成祖朱棣对各国国王的圣谕,致意通好,宣扬中国皇恩浩荡,邀其到中国访问、朝贡。接着,对国王、王妃和大臣赏赐,并接受对方的奉献。再与当地进行一些货物交易,换回一些宫廷用物。有时,郑和也代表朝廷对当地国王进行册封,或调解邻国互相之间的纠纷。遇到海寇,则直接消灭,以保护公海航道的畅通。许多国家和地区很快遣使前来中国。例如,郑和第五次回国时,就有17个国家的贡使随船前来;第六次从西洋回国后,第二年即有“十六国、遣使千二百人贡方物至京”。郑和出使地域虽然辽阔,但是所到之处,没有留一兵一卒,没有占领一寸土地。(24)

除了郑和出使西洋外,当时著名的外交官尚有:出使西域的陈诚、李达、李贵,出使西南方向尼八刺(今尼泊尔)、榜葛刺(今孟加拉)、沼纳朴儿(在印度中部)的侯显,等。在西域,中国外交官不仅到达今天我国新疆诸地,而且远同撒马儿汗、撒马儿汗以西千余里的赛蓝、今阿富汗西北的哈烈、哈烈西北千三百里的俺都淮等,均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25)

我国不仅不断派出使者,主动联络各国,对各国来华使者,尤其热烈欢迎。到了边境,地方官员首先安排食宿,然后派人陪同进京。贡物转送,则由沿途地方负责。“一切舟车水陆、晨昏饮馔之费,悉取之有司”。相对于贡物的“赏赐”,总是大大超过贡物本身的价值。而使者随贡品附带的私物,也都允许交易。(26)

中国的国际威望由此而空前提高。中国讲理,物质富裕,文化先进,人民有礼好客,赢得了各国的尊敬与仰慕。朝鲜、占城、暹罗诸国,或则请教祭服制度、请颁量衡,为国永式;或则请赐乐人、乐器。(27)  琉球中山国遣使请赐冠带,朱元璋命礼部绘图,令其自制,但该国国王认为中国冠带最符礼仪标准,而固请之,朝廷于是赐与,并赐其臣下冠服。(28)    仰慕中华文化而派遣王子、高干子弟、女官等,来我国太学(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不断。(29)    应其要求,明廷陆续将《六经》、《四书》、《通鉴》、《劝善》、《内训》等书籍,赐与各国。(30)

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敬慕,除了王子、王妃、王母、王叔、大臣、使节等出访我国外,为了直接了解中国,与我国建立牢固的友好关系,满刺加(今马六甲)、苏禄(菲律宾的苏禄群岛)、浡泥(今加里曼丹)、古麻刺朗(今属菲律宾)等四个国家的国王、前后多次亲自前来我国访问。浡泥王在访问期间,不幸卒于我国国宾馆。朱棣隆重地将他安葬在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冈。古麻刺朗王则在回国途中,病殁于福建。苏禄王卒于德州。(31) 

当时交通的不便,实非今日所能想象。1372年,朝鲜向

中国派出使节150多人,其中39人途中遇风溺死。(32)    而巴喇西国遣使向明廷进贡,途中竟走了十一年之久。此国“去中国绝远”,舟行四年半,遭风,飘至西澜海。船坏,止存一小艇。又飘流八日,至得吉零国,休息一年。再到秘得,又等了八个月。改道陆行,经二十六日,抵达暹罗。在此住了四年,直到正德六年五月,才附番舶入广东,到达北京。(33)    在交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各国积极接近我国,显得十分珍贵。而这样多的国王,不辞辛劳,亲来我国访问,有些还殁于我国,这种现象史无前例,说明我国国际地位之高。

        明初的和平外交攻势,其余泽,一直持续了约二百年,直到明末。“在近代西方殖民势力抵达亚洲,并破坏亚洲世界秩序之前,明代中国称得上亚洲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外交政治中心”。(34)

当时在国际上,我国受到普遍地尊重。安南、占城抅兵初期,朱元璋派使者谕令罢兵,两国尊重中国意见,皆奉诏停战。(35)    琉球三王争雄,互相攻伐,亦由于中国的调解而得以停止。(36)    我国外交官出使爪哇,遇风,有人漂至班卒儿国(在苏门答腊西岸,一说在马来亚西岸)。爪哇人珍班得知,用金赎回,送至王府。爪哇王遣使朝贡时,将其带还中国。(37)     我国奸民何八观等逃入暹罗,朱棣命使者还告其主,不要收留,其王即遣使送回。(38)    胡惟庸事件发生后,三佛齐王对我国产生离心倾向,曾骗我使臣至彼。爪哇王闻知,遣人戒飭,礼送还朝。(39)    满刺加(马六甲)、浡泥(文莱古国)等,则要求中国皇帝封其山,“为一国之镇”。(40)    占城王更一度要求将其国划入我国版图,为朱棣所拒。(41)    中国和平外交的“余威及于后嗣,宣德、正统朝犹多重译而至”。所谓“重译”,就是经过多次翻译,例如:从西班牙语译为法语,再译而为中国话,方可交谈。可见中国外交影响之深。(42)

在一些地区,对中国人民的尊敬甚至到了不合理的程度。真腊(今柬埔寨)法律:该国人杀害中国人罪死;而中国人杀害真腊人则仅处以罚金,无金者则鬻身赎罪。(43)   暹罗(今泰国)已婚女子,与华人发生私情,其夫置酒同饮,恬不为怪,反而说:“我妻美丽,竟为华人所喜悦”。(44)    诸如此类,虽则表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或是完全不合常情,但突出说明了世人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的敬仰。

    明代前期的外交,既同其前蒙元的疯狂扩张有本质的区别,更与其后满清末年的丧权辱国根本不同。从对外关系而言,它是我国汉、唐以降,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充分显示了农民革命政权在其初建时潜在的伟大生命力。在我国近代饱受列强欺负、蹂躏,民族自尊心大受伤害之后,重温这段历史,感慨良多。明初外交自有其不算经济账等诸多错误,但属于工作问题,不是政策方向问题。

就在中国作为强大的和平堡垒,在亚洲的东方蓬勃兴起之际,西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则野心勃勃地在欧、亚、非三大洲迅猛扩张。1350年,即在明朝建国前十多年,他们尚仅有布鲁萨及其周围不大一块地方。明朝建国前五年——1362年,已经攻占了伊斯坦布尔;1389年、中国洪武二十二年,并吞科索沃。到朱元璋去世前三年——1396年,尼科堡陷落。再经过几十年扩张,到1453年,即明朝建立第85年时,他们已拥有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大片土地。接着,向黑海北岸和地中海北岸继续推进。截止1481年,相当于明代中期成化年间,领土面积又增加了很多。1683年,明朝灭亡后不到四十年,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大明历史与奥斯曼土耳其的侵略行径相始终,它们就好象历史的有意安排,用以鲜明对比和平女神与战争恶魔的不同面目的。

明初,以“不征国”为基础的和平外交路线的贯彻实施,为我国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保证了国内正常社会秩序的迅速建立,人民得到了喘气的机会,可以从容地休生养息,农业生产于是迅速地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群众生活安定,到处一片蓬勃景象。天下大乱之后,民心思定,“不征国”的国策因此很得人心。明初社会的蓬勃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外交上的成功,功不可没。限于篇幅,此处不作详述。

 

⑴参阅史树青《成吉斯皇帝圣旨金牌考》,《收藏家》2000年第4期

⑵参阅钱穆《元代疆域图》,载《国史大纲》修订本下册633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⑶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664页,华东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

⑷《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五、九十六

⑸《全明文》一68、365、328、339、391、395页

⑹《全明文》一册400、248、362页

⑺《全明文》一411、102、16、437、328、84、374、351页

⑻《全明文》一374、395、411、4、515、374、340、102、112页

⑼《〈书经〉直解》44-46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

⑽《全明文》一17页

⑾《明史》二八8607页

⑿《全明文》一100-101页

⒀《明史》二十八8424页

⒁《全明文》一67页

⒂《明史》二八8611页

⒃《全明文》一354-355页

⒄《全明文》一118、358、359、437、113页

⒅《全明文》一101-102页

⒆《明史》二十八8398页

⒇ 晁中辰:《明成租传》30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1)《明史》二十六7768-7769页

(22)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06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3)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06、107页

(24)《明史》二十六7766-7768页;史仲文胡晓林:《新编中国明代史》上册61-6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版;晁中辰:《明成祖传》319-331页

(25)《明史》二十八8603、8613页

(26)《明史》二十八8614页

(27)《明史》二十七8280页、《明史》二十八8398、8384页

(28)《明史》二十八8362页

(29)《明史》二十七8280页、《明史》二十八8362页

(30)《明史》二十七8280、8345页

(31)《明史》二十八8379、8412-8414、8416-8417、8423页

(32)《明史》二十七8280页

(33)《明史》二十八8429-8430页

(34)李洵《下学集》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5)《明史》二十七8310页

(36)《明史》二十八8362页

(37)《明史》二十八8403页

(38)《明史》二十八8399页

(39)《明史》二十八8407页

(40)《明史》二十八8416、8413页

(41)《明史》二十八8386页

(42)《明史》二八8626页

(43)《明史》二十八8395页

(44)《明史》二十八8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