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城管:碎识“国文”作文十八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46:41
第七讲 精读和略读
现在再谈精读和略读。
清人曾国藩曾经说过:“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读书宜精宜熟。”曾氏说的看书,便是指略读,读书便是指精读。曾氏接着又说:“看者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书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着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这是说精读与略读各有功用,不可偏废。本来精读在于打基础,略读在于充实内容。基础不固,难有内容,等于沙上筑塔;基础虽固,缺乏内容,又必局促如辕下驹,不能开展。再拿你家里的住宅做比喻。你家遭了一座住宅,要时刻注意修理它,保护它,这和精读差不多。可是单有空房子不够,还要有用器,便要装潢,这才使得住宅中的人感觉到安适,愉快。如用器时有增加,装潢时有变化,那住宅中的人必更感觉到安适、愉快了。这又和略读差不多。可知精读和略读虽是“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却又相互的关系。
不过怎样才叫精读呢?若是正确的说,应把它当作“熟读精思”解释。这中间包含记忆和理解两个要素。朱熹说的几段话很清楚,且介绍给你看看罢。他说: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得见,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的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读书比方看屋。若在外面见得有此屋,便见了,即无缘识得。须是入去里面,逐一看过,是几多间架,几多窗棂,看了一遍,又重重看过,一齐记得才是。”
“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当如此,岂可忽略?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我们对于精读如能保持着这样的态度,那才真正的算做精读。惟其如此,所以精读到书,不可贪多,要常使自家力量有余,一本一本的读,或者一遍一遍的读,更不可见异思迁,中道而止。在《中学生杂志》第三十九号上有一篇文章,题为“读破一卷书”,文中说道盛国成和巴金的读破一卷书的方法。。他说盛国成之“所以能够精通世界语,就是得力于‘读破一卷书’的方法。当他初学懂了世界语以后,就选取了一本于文法上文体上都能够算做模范的Fundamenta Krestonation(《基础文选》)。这部书是世界语创始者柴门霍夫博士手编的。文法是句句可以当作模范的,文体有论文,有小说,有戏曲,有诗歌,有故事,有随笔,也是篇篇可以当做模范的。盛先生选取了这本诸体具备的好书,反复的读,一遍,两遍,十遍,百遍,不厌秋详地读,读到烂熟,读到书也散碎,把文法文体的精髓与奥妙,融会贯通,差不多可以说完全理解过来,仿佛成了自己的作品一样”。他说巴金“懂得许多语言文字,每当他学习一种语言文字的时候,也是采用了‘读破一卷书’的方法,选取了一本与文法上文体上都能够算做模范的书来反复的读,一遍,二遍,十遍,百遍,每读通一种语言文字,便读破了一本书。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本一本的书读到破碎不堪,还是像要把书本吞下肚去似地埋头阅读。”这种精读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效法的。
至于略读的书,则宜乎博。本“开卷有益”的主张,多方面的浏览。胡适说:“我们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血多暗示从书外来。”周作人说“小说、曲、诗词、文各种,新的、古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各种,还有一层,好的、坏的各种,都不可不看。不然,便不能知道人生的全体,不能磨练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自然,这不是成为乱读,须得有人给他做知道顾问,其次要别方面的学问知识比例地增进,渐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胡氏和周氏都主张多方面的读,在前面我已说过,略读在于充实内容,既是目的在充实内容,所以多方面的读,当然是对的。不过略读不是乱读,周氏说,要有人做指导顾问,这也对极。譬如你读了几首诗,你想再读一些,你读了几首词,你也想再读一些,你得请教你的师长,请他介绍基本关于诗词的书给你。并且更得注意以下两个条件:一、投合你的兴趣,二适应你当前的需要。
以上讲过了精读和略读,趁便还要讲一讲知识经验对于读文的帮助。我们该知道知识经验从书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一方面,此外还有两方面:一是亲身所经历,二是得之别人的传说。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必然的事实,但有时又需别的知识和经验来解答我们读书时所发生的难题。譬如你没有离开过你的故乡,就不易深切的了解别人写的关于思念故乡的文章;你没有到过上海,你就不易深切的了解别人写的关于上海繁华的文章。万事万物,你事前对它没有一种观察,没有一种认识,那别人的议论和叙述,会使你感觉到了解的不透彻。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又须于可能范围内亲身体验,或求之于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愈丰,读书时在内容方面就可减少许多的隔阂。清人顾炎武周游全国,必随带许多的书,每到一处,就把书本上所记载的与实际情形比较。有不大明白处,又访之田夫野老,结果,书中有错误的加以订正,书中不详的加以补充,末了,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这种读书,才叫脚踏实地的读书,真正的读书。以读书增加知识和经验,又以知识和经验增加读书的效能,减少读书的隔阂,这中间是有连环性的,我们不应轻轻的忽略过去。
本讲题要
精读十大基础,略读是充实内容。两事不可偏废,更有相互的关系。精读要熟读深思,要有“读破一卷书”的精神;略读要有计划的博览,并且要投合自己的兴趣,适应自己当前的需要。此外,更须以书本外的知识经验来增加读书的效能,减少读书时的隔阂。

2008-1-12 9:35:27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3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八讲 读文的腔调和背诵的方式
现在我要谈谈读文的腔调和背诵的方式了。
在前面第五讲里不时提到胡适的“四到”吗?“四到”之中不是说到“口到”吗?又在前面第六讲里不是提到“读”是有助于记忆,而“朗读”又可把文句构造和情感两方面深切的体会到吗?谈到口到,就要读;谈到读,就要有腔调。无腔调的读是乱读。从前有人形容私塾里的学童读文是“一阵乌鸦噪晚风”,无腔调的读文,也就等于“一阵乌鸦噪晚风”,嘈杂得令人难受。这又何补于记忆,何能把文句的构造和文种所含的感情两方面深切的体会到?近人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上《书声》一章里教国文的王先生不时和他的学生说吗?“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一个‘看’字而已。我以为别的功课且不管,如果问英文等科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位王先生是赞成读的。并且他说:“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所做的文字,只须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因此,他就订出许多符号来表示每句文章在读时应该高低,强弱,缓急的地方。符号是这样:“△是表示全句须由低而高的,▽是表示全句的上半部读音须强的,<是表示句的下半部读音需强的,>是表示句的下半部读音须强的,<>是表示局的中央部分读音须强的。这是强弱方面的符号。—表示须急。——表示须缓。这是缓急方面的符号。声音差异,不外高低、强弱、缓急三种。此三种符号以外还有一个~~,是表示读到这里须摇曳的。”再加详细的说明:
(以下文字因无法准确编辑标识,例句均省略。)
△符号的用途
(1)意义未完结的文句。例如:
(2)号令或绝叫的文句。例如:
(3)疑问句(句中无别的疑问词) 例如:
(4)惊愕的文句  例如:
▽符号的用途
(1)意义完结的文句  例如:
(2)插入疑问词的问句  例如:
(3)祈求的文句  例如:
(4)愤恨感激感叹地文句  例如:
·符号的用途
(1)文句之中,有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相关联照应的时候,通常都该重读。例如:
>符号的用途
(1)用之于表悲壮、快活、叱责或确信的文句。
<符号的用途
(1)用之于表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
<>符号的用途
(1)用之表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
—  ——  ~~符号的用途
(1)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急。
(2)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缓。
(3)我们读一个字,读得很缓的时候,并不只是平板地拖长,喉间往往会发颤动时也是如此。
以上都是那位王先生的朗读法。自然,细细的研究起来,这样还嫌简略,可是我们,能这样去读,至少可以免去“一阵无鸦噪晚风”的乱读了。并且也能把文句的构造和文句中所含的感情体会到许多了。不过要读一篇文章,先得了解这篇文章。然后才能知道各文句应该高低,强弱,缓急之处,读时也才能合拍;否则,亦不过有类孩童学习唱歌,随便哼哼而已,还不能俩届歌曲的内容的。那又何取乎有强调的读呢?
上面说过读文的腔调,此刻在来说背诵的方式。说到背诵的方式,就得先说背诵。有许多人是不赞成背诵的,其理由像是嫌背诵费时间,无实益。其实背诵该分两种,一是死背诵,二是活背诵。斯背诵是不管懂不懂,生吞活剥的赛道脑子里去。活背诵是明明白白的了解以后,很自然的资助在心头。试想已经明明白白的了解了,而不能背诵,那又何能受用?现在学校里各科作业中,都有一大部分记忆工夫,何以独有国文就任它随读随忘,不怎成背诵?这真不可解。我们该反对死背诵,不该反对活背诵。
知道活背诵不该反对,就可和你谈谈背诵的方式了。第一,统读和分读的比较,就是我们对于一篇文,一首诗,或长或短,是宜乎分段的读,还是一气呵成的读?在理论上说,是宜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读,反复练习,直到记忆得很熟为止。这至少有两种好处:一,各段有均齐的练习机会;而,对于读物可有完全及圆满的注意。不过事实上分段读时比较容易记忆。但分段读又会使人因此不能明了全篇的整个精神,只记得写零零碎碎的美辞丽句。最好是先统读几遍,然后分读,分读后更统读,这样便可调节了统读和分读的得失。
第二,表演式的背诵和讲演式的背诵,是有助于记忆和内容之深切的了解的。这点,你活者不甚明白,且举个例子来说明罢,你该读过陈衡哲的《运河与扬子江》的。倘使你读了几遍,觉得差不多熟了,你大可约一位同学,一人做运河,一人做扬子江,彼此按照原文对话起来。原文中的神味用语调的高低缓急,以及面部的表情,手足的活动等等表演出来,这不可以增减你背诵的兴趣吗?不又可以帮助你记忆和内容的了解吗?再举一个例,使明人江盈科的《妄心》:
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举债,三年之间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买小妻。我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妻闻欲买小妻,怫然大怒,以手击卵碎之,曰:“毋留祸种。”夫怒,挞其妻,仍质于官曰:“立败吾家者,此恶妇也。请诛之。”官司问家何在,败何状。其人历数自鸡卵起至小妻止。官司曰:  “如许大家当,坏于恶妇一拳,真可诛。”命烹之。妻号曰:  “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官司曰:“你夫言买妾,亦未然事。奈何见妒?”妇曰:  “固然,第除祸欲早耳。”官笑而释之。
你读这篇文章时,你如也能用表演式,约两位同学,一做市人,一做市人之妻,一做官司,不必改文言为语体,就照原文表演起来,不但易于记忆和了解,并且也更有兴趣,若说是抒情文或议论文不便表演,那就可用演讲式。像你平时练习演讲那样,或自己私下讲,或对同学讲,这都可以的。因为讲演须有表情,总不能呆若木鸡一样,这表情便有助于背诵的记忆和内容的了解。
本讲提要
读文应有腔调,无腔调的读是乱读,不足为法。腔调的高低、强弱、缓急,如要合拍,应先能了解读物的内容。至于高低、强弱、缓急的分别和用法,《文心》中那位王先生说的虽是简单,到还可用。在背诵的方式,应统读与分读合参来用,并且要按文体分别采用表演式的背诵法和讲演式的背诵法。
该帖子于2008-1-15 10:29:40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该帖子于2008-1-15 10:31:48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该帖子于2008-1-15 10:38:31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该帖子于2008-1-15 10:44:22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2008-1-15 9:59:21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4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九讲 三种文体的学习法
你是知道的,我们读的文章,大概可分三种,就是记叙文、抒情文和议论文。这三种文体,在学习时,方法上也应该有点差别。
先说记叙文。记叙文的内容须有真实性,这真是性,是记叙文的基石,丝毫不能忽略的。我们在读记叙文时,就当先注意他记叙的事实是否有真实性。(就是虚构的也必要谢得和真实的一样。)次则又要看他写的层次是否分明;层次不分明,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前后的层次必是写得井井有条。又次则看他如何支配材料。好的记叙文,必是材料支配得当,繁简适宜;并且要使得繁的不觉其繁,简的不觉其简。再次则看他所写的是否深刻:好的记叙,不但要看层次,要材料支配得当,繁简适宜,更要写得很深刻。譬如唐人白居易做的《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
在这短短的文中,真实性当然有的。前后的层次又极分明,材料的支配更繁简得宜,尤能写得极深刻,把荔枝写得比画的入神。这才是好的记叙文。我们读记叙文时,能从这几方面去分析,才能指导记叙文的美恶,也才能知道记叙文应如何写法。
再说抒情文。读抒情文,首应注意文中所写之情是否真实。无病呻吟的抒情文,必有许多扭捏的痕迹。次则应注意文中所写之情是否具体。具体的抒写,才能给读者具体的印象。我们读抒情文,就在研究作者如何的表现出内心的真情,要注意抒情的技巧:如何开端,如何结尾,中间又如何的开展。但这只是要藉此学习抒情的技巧,将来好应用来写自己的抒情文,却不是叫你去模仿。《拊掌录》上有一段笑话:
李廷彦曾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官恻然悯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上官笑而纳之。
并没有死去的自己的弟弟和哥哥,却硬生生的派定他们是死了,在这位姓李的或这意味如此可以写得哀痛一点,不想到结果是益增其丑恶和无聊。他是忘了技巧可以学别人,情感不可以学别人的。
这里举一篇最短的抒情文给你看罢。唐人韩愈《祭房君》文:
“维某年月日,韩愈遣旧吏皇甫悦以酒肉之馈,展祭于五官蜀客之柩前。呜呼!君乃至于此,吾复何言?若有鬼神,吾未死,无以妻子为念!呜呼,君其能闻吾此言否?尚飨。 ”
这位房君,名次卿,字蜀客。韩愈的祭文虽是寥寥不足百字,可是情很真实,不装腔,不作势,所以依然十分动人,我们读抒情文如能在这些地方注意,那将来在自己写抒情文时,便不会像李廷彦那样,写出“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的令人喷饭的作品来。
说到抒情文要写得具体,再举郑振铎的《离别》文的一段来做例子罢: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的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阔了,见着许多亲友挥着白巾、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会再会!’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水兵们高呼着像岸上的同伴告别时,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自知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这写离别之情便很具体,因为他不是空喊离别的悲哀,而是从各方面衬出离别的悲哀来。好的抒情文都是如此。
末了,更说议论文。读议论文,要注意文中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议论的根据。同是议论一件事或是一个人,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这是没有关系 ,但当各有其中心的思想,各有其议论的根据。我们在读时,要看作者如何的说出中心的思想,如何的运用他的证据。做议论文如临阵作战,稍有罅隙,敌人便乘机进攻。我们读议论文,就是看作者如何作战,学作者如何作战,假如同一件事物的讨论文字,各持一端,我们更可比较来看,看各方不同的作战计划:如何坚守自己的营垒,如何进攻敌人的营垒。又,古今的议论文,有许多是不能说出他的中心思想,更没有什么老不可拔的理论根据,于是在文中横生枝节,变更论点,以掩护他最后的议论根据地。所以我们读议论文时,还要细细的去推敲,不放松它一点,仿佛我们就是作者的敌人,因为你如能这样推敲,将来自己做议论文时才能像作者一样,稳扎稳打,敌人极难进攻。你读过清人彭端叔的《为学》吗?这是一篇很短的议论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若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你看这篇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就在劝人“力学”,是何等的鲜明。而他议论的根据就是“有志竞成”,又是何等的正确。中间再用蜀鄙二僧作比,便更觉他的话不错。好的议论文都是如此。
本讲提要
读记叙文,要注意它内容是是否真实,层次是否分明,材料支配是否得当,记叙是否深刻。读抒情文,要注意其所写之情时都真诚,是否具体。读议论文,要看作者如何的说出他中心思想,如何的运用他的证据。

2008-1-18 16:37:48
干国祥

等级:大法师
权限:总版主
积分:44131
金钱:76308
声望:12744
经验:43568
发帖数:32503
注册:2003年4月17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5楼
极好的史料,做个忠实读者。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干国祥腾讯空间
以梦为马——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日历文章选(2009.9-2010.8)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新教育研究中心叙事(桥西年会版)
2008-1-18 17:53:10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6楼
QUOTE:
原帖由 干国祥 于 2008-1-18 17:53:10 发表
极好的史料,做个忠实读者。
 
谢谢干兄的支持。

2008-1-18 20:40:56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7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十讲 关于札记
这次想和你谈谈札记。
从表面上看,札记像是很愚笨的工作,劳苦多,收获少,为聪明的学生所不屑为。实则这种看似愚笨的工作,不但是读书最重要最可靠的基础工夫,就是许多大学问大著作也往往是从札记中产生出来的。顾炎武不是清初的大儒吗?他的名著《日知录》就是作札记的成绩。他自己说:“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之与业皆在其中。”可见札记的重要。他又回答他的朋友说:“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及复寻觅,仅得十余条。”又可见作札记并非容易的事。
自然,你是一个初中学生,不必就希望将来做什么大儒,预备藉作札记将来成功一部什么大著作,但是为了考核你读书勤惰记,发展你思想能力计,练习你作文迅速计,札记还得要作的。这里且按照你的能力告诉你几种札记的式样。
一、抄录式
抄录当然很苦,但是为用甚大。譬如读过的文章,时间过久,常会遗忘,抄录一遍,可以使自己的印象深刻,抵得上读十遍二十遍。凡是教师所讲,书中所见,以及报章杂志所载,只须是与自己立身、行事、修学、作文有关系,并且是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都可把它择要抄录下来,标一个题目,下面注明由来、备考。如有疑问,在上面可加一个“?”号,好慢慢的来解决它。梁启超说得好:“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申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哪有这一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二年,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得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研究动植物的人懒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可见抄录的用处是很大的,我们应当慢慢养成这种习惯。
二、纲要式
每看长篇巨著之后,时间过久,尤会遗忘。所以在读的时候,就要将其大意摘出,做成纲要。韩愈不是说过吗?“记事者必提起要,纂言者必钩其元。”所谓“提要”所谓“钩元”,便是我们这里说的纲要式的札记。很长的一册书,或者是很长的一篇文章,你若是做出一篇纲要,则对于原文必更加了解,更加容易记忆,将来考查起来也极其方便。至于如何做纲要,有人是把一篇文章分为(一)体裁,(二)主旨(三)内容概要,(四)分段,……来做,更有人做成表解。一册书的纲要,也可如此做。这是没有一定的表格,只求以后查考起来便利。无论怎样都可以。
三、批判式
这里所谓批判式,并不是信口开河,乃是读书以后心得的记录。我们如果很仔细的读书,必时有心得。有了心得,就立刻记录下来,这样随得随记,一点一滴积聚起来,便是学习的最稳当的基础。即如你读了一篇诗,或一篇文,又或是一册书,必有极赞成的地方,又或有不甚赞成的地方;为什么赞成,为什么不甚赞成,你自然有个理由。你把这个理由很明白的写下来,表示批评式的札记。又如你读了一篇诗,或一篇文,又或是一册书,或者触类旁通,想到另外的许多事,或者觉得作者说的又可以补充的地方,你把者触类旁通的以及可以补充的地方,很明白的写下来,也便是批评式的札记。再如你读了同一题目的几篇诗,几篇文,各各写法不同,你比较,你研究之后,觉得各有所长,或者各有所短,把这各有所长或各有所短的地方,很明白的写下来,也便是批评式的札记,这可以训练你的思虑,练习你的文笔,是极有用的。自然,你所批评的未必正确,但是共自己的参证,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四、注解式
这种札记,似乎极无聊,可是对于初习国文的人效用却极宏大。你每日必有生字若干,新名词若干,以及不了解之辞句若干,一齐用一个小册子记录下来,把参考询问所得,分别的注释在下面。以后如发现了错误,即随时修正。学习既久,如觉得从前注释的,浅薄不能当意,再重写一遍。等到果然了解于心,注释已觉无用,便一一涂去。这样的做去,几年之后,你读诗,你读文,必定觉得困难渐少。
以上不过略举几种札记的式样备你写札记时的参考。如何辩护来用,那都在于你自己了。
本讲提要
札记是读书最重要最可靠的基础工夫。不可以为愚笨的举动不注意它。大概的式样有抄录、纲要式、批注式、注释式,可以变化来用。

2008-1-19 16:19:03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8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十一讲 未作文以前
和你谈了许多,还没有提到作文,就再谈谈作文罢。
这里有四句话,在我们动笔作文之前常是用得着的,就是“勤勤的搜集,细细的观察,好好的整理,深深的思索”。作文要有材料,没有材料是做不成好文章的。材料的来源,不外三方面:书本上读来的,别人家传来的,亲自经验来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可见书本上读来的多了,会使你“下笔如有神”的。《聊斋志异》你该看过。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他在写这书时喜欢坐在道旁,遇见人便请他坐下吃茶抽烟,并且请他谈谈狐鬼。蒲松龄听了以后逐一的记录下来,便成功了《志异》 一书。可见别人家能传给我们许多作文材料。我们固然不必学蒲松龄请人谈狐说鬼,却须时刻的注意到别人有经验的谈话。至于亲自经验这一层,和作文有关系,更是显而易见。你的经验越多,你作文的材料也就是越多。你描写一种景色,你批评一件事,你如没有经验,如何描写?又如何批评?你作文,你得有材料,你得搜集材料,你还得勤勤的搜集材料。
除了勤勤的搜集材料外,有时更须细细的观察。譬如罢,你要写一景,或是写一物,你应当将这景物细细的观察一番,你能观察得细,你才能描写得细。施耐庵写《水浒》,相传他曾先把《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一个个画好了挂在墙壁上,写到某一位好汉,必先对某一位好汉观察一番。又如法国的莫泊桑,他是世界的短篇小说之王。他因为要知道一个人被人家踢痛后痛苦的光景,特地出了许多钱去买一个人来踢,好藉此来精细的观察。这种方法,原是他母亲告诉他的。他的母亲说:“几时你要写一样东西,一定先要把这样东西观察得十分清楚然后下笔。”这是怎样合理的话。所以我们在作文之前,尤其是在写记叙文前,得先有细细的观察这一段工作。
有了搜集和观察所得的作文材料,还要加以好好的整理。在材料的整理时,实在只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舍弃得。我不在作文时,常因搜集或观察所得的此案料,曾费过一番辛苦,不仁舍弃,尽量的容纳,结果转使得做成的文章芜杂不堪。我们做文章,该明白这不是开残废院或是杂货店,如是开残废院,可以容纳瘸腿瞎眼的人;如是开杂货点,可以把各色各样的货一齐放在货架上。文章要顾到全文的统一,有些材料不可用的只有舍弃,一点不可存着惋惜的念头。从前有人做诗,只要觉得某一句有一些不妥,随即涂去不要。别人代他惋惜,他自己却说:“是自家东西,日久还可再来的。”这种舍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材料整理好了,在未落笔以前,更要深深的思索一番。我们写一篇文章,无论长短大小,对于这篇文章如何起头,如何收尾,中间又预备写些什么,在本来都得要有一番思索的。不用思索,信笔去写,势必前言不对后语,在形式上,在内容上,造成的结果,必是支蔓冗复。《旧唐书》上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几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初不精思,似乎是作文不用思索。其实在他酣饮之后,引被覆面卧的时候,正是他聚精会神从事思索的时候。等到他思索好了,援笔成篇,自然能不易一字。我们若以为他真睡觉,那就受了王勃的欺骗,《隋书》上说:“薛道衡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宋史》上说:“田诰作文构思,必匿深草间,绝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出,即一篇成矣。”这样深深的思索,看似有些神经失常,实在是用心作文时所应当的。
本讲提要
为作文以前,该有一些准备的工作。便是对于材料方面要勤勤的搜寻,细细的观察,好好的整理,深深的思索,一些不可苟且,一些不得疏忽。

2008-1-24 6:49:18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39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十二讲 既作文以后
在未作文以前,对于材料方面要勤勤的搜集,细细的观察,好好的整理,深深的思索。在既作文以后该是如何呢?这一层,你必然问到。我回答你的是很简单,仅仅“勤推敲”三个字。
什么叫推敲?你如是查查《辞源》,在“推敲一个词下面,是写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贾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做‘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
《辞源》的编者,在这故事下面加以解释道:“今谓斟酌字句为推敲,本此。”其实推敲的含义,不仅在于斟酌字句,连意思也包括在内。推敲和商量的意思差不多,宋人欧阳修说:“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所谓“商量多”,就是我所说的“勤推敲”。
凡人作文,固然有迟速不同,但是推敲的工作则同样的必要。有人以为作文快的能“下笔成章”,“文不加点”可以无需推敲,这实在是浮浅的观察。作文快的人不过把推敲的工作放到作文的时候,一面写作,一面推敲,等到写作完了,也就推敲好了,如此而已。无论如何,文章作好,还得推敲,这实必要的。
负责推敲之责的有两方面;一是自己,一是别人。除非你自己不继续的学习,不然,你不要的辞句,你定可发现出许多,不须别人来指摘,自己也会改正的。不过你得细心。不细心,浮夸变了着色的眼镜,自己的缺点,常能忽略过去。我曾看见一个学生写《春之故乡》一文,他竟说到他故乡常州的春天池子里荷花如何美丽,他就忘却荷花是夏天的花,春天没有的。他有如此错误,就因为没有细推敲,如果细推敲,必不会有这种错误的。又须有决心。无论谁人作文的成绩如何,自己辛辛苦苦做成的,总不免有些爱惜。就因为有些爱惜,在推敲时感到不好的地方,有时会加以原谅,不忍割爱。这是一种错误,文章中有不好的地方,自己虽能原谅,不割爱,但是别人不会原谅,依然要讥议的。所以再推敲时既要能细心,更要有决心。又在推敲时还得要借重字典辞典等工具书。有疑就查,这是帮助自己能力不够的,不可懒散不做。
除了自己推敲以外,更须和别人推敲。程度比你好的固可看出你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即使程度比你坏的有时也可看出你的错误,这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文章上许多缺点,常会被自己的自信心所蒙蔽,必得要在别人客观的眼光中看出来。在这一点上,和别人推敲的价值就看出来了。不过和别人推敲,要能虚心。不虚心,“自尊”会变了着色的眼镜,就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别人的批评,而别人在你自尊的情态下也就不会竭尽心力的来批评。这样的推敲,等于不推敲,有何用处?所以和别人推敲,必当虚心。在别人提出批评以后,可详细的和别人斟酌,更自己向自己斟酌,然后对自己的文章加一番润饰,其结果必较以前的美满得多了。
本讲提要
既作文以后,推敲的工作,必不可少。在自己和自己推敲时,要能细心,要有决心。在别人推敲时,要虚心。

2008-1-26 9:30:44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0楼
《国文学习法》洪为法 1947
第十三讲 文库和学习团的组织
在第七讲中,我曾说到精读宜熟,略读宜博,在第十二讲中,我又曾说到推敲的重要,假如你想免去孤陋寡闻,假如你想增加学习的效能,更应当有文库和学习的团的组织。
先说学习团的组织,下面是几条简单的规约:
(一)团员不必过多,要确实有志于读书并且有恒心。
(二)团员须各自认定几种读物,在限定时间内学习完毕。
(三)每种读物,于学习完毕后必须有一篇读书报告。报告内容略分:
(甲)内容略述,
(乙)内容批评,(分美点和缺点两方面,每一方面又可分意义和结构两方
(丙)学习时所感之困难。(辞句和意义各方面有不了解或不甚了解之处都在本段逐条提出。)
(四)报告完成后,通知团中互相推举出的干事,择期由原报告人向全体团员报告。
(五)报告后由干事将报告原文轮流交由个团员详细阅读,并由各团员附述阅览后的意见,再汇交员报告人参考。
(六)定期征文,各团员均须应征,其他题目由干事请教师拟定。
(七)征文收集齐全后,全部张贴在规定地点,由团员随时阅览,
(八)定期举行投票,决定初选优劣。优者再由干事请教教师确定最后之名次。然后油印前数名原文分发各团员参考。
再说文库的组织,下面也是几条简单的规约:
(一)文库的组织人就是学习团的全体团员。
(二)各团员每月至少须购新书一种(最好是彼此不同)。暂时交存文库
(三)公推一人为文库干事。
(四)文库中所由书籍杂志,由干事将书目通告各团员。
(五)公订借书规定,关于借书还书期间,以及损坏后赔偿办法须一律遵守。
(六)借阅人于阅读后须将学习情形书面报告文库干事。
(七)阅读报告积聚略多后,可由干事择日开一阅读展览会,供全体之观摩。
(八)各团员书籍仍旧归个人所由,于离校时发还。
以上是文库和学习团组织时简单的规约,在应用时还要增加许多条例,总要切合实用,大家都能遵守。自然,设立文库和学习团也须有一点费用,这费用可先向各团员报告。此外,团员不遵守规约应有惩戒,这惩戒办法,也得先行明白确定。须适当,执行起来须无偏无倚,这才能服众,大家也才能心悦诚服的遵守。
又组织文库和学习团,原是想免去一个人的孤陋寡闻,增减彼此学习的效能,所以彼此间要有公守的规约,还有浓厚的友谊,有了浓厚的友谊,彼此间便可以增加联络的机会,研正的兴趣,而对于文库和学习团的事大家也就乐于谋它的发展,不致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了。——这是学习团时必要的举动,所以在最后郑重的讲了给你听,你可照样做做看吧!
本讲提要
文库和学习团是学习国文时必要的举动,须集合同志组织起来,者样既可免去一个人的孤陋寡闻,又可以增加彼此学习的效能。
《国文学习法》连载(完)

2008-1-26 15:16:30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1楼
《中学各科教学法》 钟鲁斋编著 1939
第三编 语文学科 第三节 国文教学应注意的要点(节录)
……
(六)讲授国文演绎法较优于归纳法
教学算学宜中归纳,而教国文宜重演绎,即是先讲大意,而后讲到详细。其中原因(1)先讲大意,学生比较注意,知识容易有系统,尤其关于故事类的文章,一讲大意使学生觉得有趣。(2)先讲大意可引起学生学习全文的动机。(3)演绎法比较省时,预定教材,容易教完。(4)文科比科学不同,极难找充分的事例而归纳到原则。
(七)宜利用节气及偶然的机会
教学材料宜适应节气,例如春季宜教《春日旅行记》。冬季宜教《吊古战场文》之类。文章内容与环境适合,易引起学生注意与学习的动机。其他如学校内开追悼会,可教学生做死者的传略,追悼词,祭文,挽对等等。学校开运动会,恳亲会以及其他偶然发生的事件,如参加社会活动等,教员都要充分的利用。
(八)要使学生明了中国文学的奥妙,而增进其欣赏力
中国文学自有的特点,非外国文学可能比拟。因较难学习,兼之国势衰弱,物质科学落乎人后,青年人竟有鄙弃为死的,无用的,无多大研究价值与必要。其实则不然。中国自有中国的文化,为民族生命之所系。复兴旧道德,旧文化,即所以复兴吾国固有的精神。吾人既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学用途最广,宜改良,不宜鄙弃,宜研究,不宜方任。研究愈精深,其趣味愈加浓厚。中国文学的奥妙及其特点,随便谈谈,都举不胜举,例如文字的构造,根据六书,每个字的构造,都有意义,一望而知。其特点一:一字一音,做成了诗对,可以平仄调和,长短一律,。其特点二:文字如花鸟草木等等显于字形,描写风景人物特别美丽。其特点三:做起文章或诗对,用字用句,极其工妙。例如下面二对。
寸土建寺,寺旁言诗,诗云:风月送帆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又如袁世凯做洪宪皇帝,失败后有人做一联: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国。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再如: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某山上天然居下列一对: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此种拆字能对,回文能对,是何等有趣!至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还是普通者。谈到用虚字,也有三字连用者:“尽心焉耳矣”(《孟子》),“吾君也乎哉”(《左传》)等等,教员如随时将其特点指出自然能加增学生学文的兴趣与欣赏力。
……
该帖子于2008-2-19 17:35:40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2008-2-19 17:33:32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2楼
周作人  《金鱼》 1930 年
“我觉得天下文章共有两种,一种是有题目的,一种是没有题目的。普通做文章大都先有意思,却没有一定的题目,等到意思写出了之后,再把全篇总结一下,将题目补上。这种文章里边似乎容易出些佳作,因为能够比较自由地发表,虽然后写题目是一件难事,有时竞比写本文还要难些。但也有时候,思想散乱不能集中,不知道写什么好,那么先定下一个题目,再做文章,也未始没有好处,不过这有点近于赋得,很有做出试帖诗来的危险罢了。偶然读英国密伦(A·A·Milne)的小品文集,有一处曾这样说,有时排字房来催稿,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来写,只好听天由命,翻开字典,随手抓到的就是题目。有一回抓到金鱼,结果果然有一篇金鱼收在集里。 ”

2009-7-27 23:02:14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3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 1934
第一讲 什么是国语文
什么是国语
四种文的不同
白话文
语体文
大众语文
国语文
国语文和文学的统属关系
文学的定义
国语文的定义
什么是国语
我们要想知道国语文的作法,必先对于国语文是什么,这一个问题,加以研究。要想研究这个问题,则必须知道神什么是国语。国语就是全国最通行的现代语。它是以北平的活语和读音作标准,容纳了许多地方的官话,并且接受外国字眼,创造着现代适用的新术语:个大都市里,各省人用来互相谈话、演讲、说书的一种普通话。
四种文的不同
国语文和白话文语体文大众语文有什么不同
我们要想分别这几种文章的不同,必须按着它们的历史演进,从它们的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在大同之中找小异来。现在分述如下:
白话文
(一)白话文发生在明清时代;到五四的时候,胡适、陈独秀、刘大白等才特别提倡起来,大擂大吹的惹人注意。它是用浅白的词句写成的文章。它虽然打着反文言的旗子,但还脱不了文绉绉的劲儿。除去夹杂着文言短语外并用了些洋典故。十足地表现着酸溜溜的滋味。
语体文
(二)语体文是创造社与语丝派作文艺论战时演进成的一种文章。它是用通俗语言写成的;但因受了直译的影响,在市民社会的语言当中,糅杂了些欧化的句子,变成一种知识分子所专有的新文言文。
大众语文
(三)大众语文是将来要建设成功的一种文章。它是采取市民社会以下成千累万的大众的寓言作成的。这种语言是拿来传达大众的思想与情感而且很适宜,读得出,写得出;为大众所专有所专用的一种发表工具。
国语文
(四)国语文是隔乎语体文和大众语文之间的一种文章。它是用全国通行的标准话写成的,它能消灭一切语言的隔阂,为市民社会农民社会士族社会作一传达思想沟通情感的工作;所以这种文章是现在最通行的正需要着的文章。
国语文和文学的统属关系
国语文虽然不能包括文学的全部,但在文学的领域内,却占有最大的部分,所以要想知道国语文的定义,不可不知道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
美国勃林斯登大学的英文学教授汉脱下了一个文学的定义,他说:“文学是通过了想象感情与趣味,那思想的写下来的表现;用一种非专门的形式,使一般人容易了解,而且容易惹起兴味。”
日本本间久雄对于这个定义,极端赞成,认为它是个文学大家文学定义中最精确的。
赵景琛在《现代学生》上,又把文学的定义,写成一个公式:
文学=文字+感情+想象+思想+艺术
他写了这个公式以后,又按照文学作品从构思到落笔的程序,下一个定义:
“文学是为了要写点什么,因而把作者自己的思想,通过了感情想象,用艺术的方法,写成的文字。”
他的这个定义,与汉脱的恰相符合,但更明显地指示给我们文学是一种什么东西,也就是国语文是一种什么东西。
国语文的定义
现在为使读者彻底明了起见,不妨再把国语文的定义,作个具体的申述:国语文就是把全国通行的语言,用适当的文字,写出我脑筋里的思想情感,有收得对面人感应的功效,使对面人读了我这篇文章,好像听我口说一样。所以国语文三字,简单地说来,就是把国语来做成的文章;再简单一些说,就是国语式的文章。

2009-7-28 8:25:07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4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二讲 国语文的要素
国语文的定义的一个开展研究  国语文的要素  感情与情绪  想象  思想  艺术与形式
国语文的定义的一个展开研究
国语的要素,这一个问题,是和国语文的定义,有连带关系的。换句话说,国语文的要素,就是国语文的定义的一个展开研究。那么,国语文的要素,当然离不开定义中那几项本质。不过温齐思脱把这种本质,定义为情绪想象思想形式四项;与第一讲里赵景琛文学定义中四项本质——感情想象思想艺术——,名词上微有出入,但细审其内容,则完全相同。因为情绪是感情之稍复杂者,好像丝之有绪可以引之无穷尽,所以情绪就是感情。形式就是艺术;“温齐思脱说:‘作者想把自己一切的思想情绪,移诸读者的一切方法手段,这都叫做文学的形式。’《新术语辞典》上又把艺术作这样的解释:‘艺术是感情社会话的方法;人类不仅有思想,但也有感情,我若讲这无数错综复杂的感情,加以一定的组织,并以一定的技术的形态,将它客观地表现出来,就成为艺术。所以艺术就是人类情绪传染的手段。’所谓感情社会化,人类情绪传染,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或情绪传染转移到众人(即读者)方面,而这种手段,正是温齐思脱所说的形式。”
国语文的要素
如此说来,国语文的要素,仍然不出下列四项:
第一感情与情绪。
国语文为感情的出产品,作国语文就是叙述感情。所以作文的时候,须要把自己的感情去从动别人的感情,还要把别人的感情,融做自己的感情,写出有情有理,唤起人类同情的文章,使别人读了,足以发生悲苦欢乐的状态。但是这种感情,要合乎客观化的条件,因为桑达耶那有这样的主张:当快感固着在自己的心内的当儿,这不是美感;当快感离去了自己附着于对象的物象的时候就是快感;客观化了的时候,这才成为美感。这里所谓离去自己所谓客观化,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但快感,就是痛苦及其他一切的情绪,结局离去自己,才客观化而成为文学的情绪,也就是国语文的情绪。所以国语文的情绪,这一句话,约略地讲,便是客观化的情绪。
第二个是想象
英国波桑葵说:“想象是一乐经验的接合,来追求被暗示的种种可能性,又想阐明这些可能性的心的活动的状态。因此我们想象地观照一个个的对象,我们的感情便似具体化而成入于对象之中的态度。”吕云彪和朱麟公又说:“我们叙述一件事,须要设身处地的去设想一下,把自己的想象,去唤起别人的想象,使别人读了我的文章,脑筋里好像有一幅图画,恍如亲到其地的样子。”由这几点看来,我们便可以明白想象,在国语文的要素上,是如何地看得重要了。
第三是思想。
思想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讲,便是那人的人生观,所以不问显现在作品的表面上,或是隐藏在作品里面,那人的思想,在这作品中,总在某处表现着,这是当然的事。这思想是受了那人的个性,那时代的思潮等种种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复杂东西。思想是艺术之所有形体的基础,是作品所以写出的动机,所以思想在国语文的要素上,应该看得十分重大,那时不用说了。在事实上不含有一种思想的文章,也是绝对不会有的。——但是我们要创造新的作品,必须深入到无产阶级饿社会里边,去改造个人的人生观,去建设自己的新思想。
第四是艺术与形式。
艺术本身不是一种目的,乃是思想或感情藉以表现的方法;但也是紧要的。——因此可以看出作者之表现能力与艺术的手腕如何,要国语文又唤起别人的爱好心,总要有些艺术在里面,因为艺术史讲究修饰的,喜欢修饰,使我们人类的天性个个具有的;但是这种艺术的修饰在国语文里面要顺着自然,不可强就,若然强就,反要失去真正的价值。

2009-7-30 8:42:20
lucuan

等级:天使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310
金钱:1118441
声望:478
经验:11684
发帖数:5424
注册:2003年2月2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5楼
不错的,开阔了视野,感谢楼主~~
总觉得现在人写出来的文字,没有先辈们厚实~

放弃记忆中的种种成见和情绪,以空灵的心去感知爱和美~~~~~~
http://blog.sina.com.cn/u/1752849502?retcode=0
2009-7-30 11:13:04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6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 第三讲 国语文的特性
什么是国语文的特性呢?大概分起来有两种:(一)永久性;(二)普遍性
1、永久性
据温齐思脱说,国语文的特性,是在于不单作品含有永久价值的真理,那作品本身,本质上有着永久的价值。就是说这种国语文,不是包含那有不朽趣味的真理的书籍,不是为了传达真理的一种容器,是本质上有不灭的兴味的作品,那作品自身有着不朽的性质。
那么,要问为什么国语文会有不灭的兴味呢?进一步来讲,有着不灭的兴味的国语文,问什么会感动人呢?在这里温齐思脱予以根本的解答;他说:“国语文本质上有着不灭的兴味,又能感动人,就是根本上有着‘诉诸感情的力量’因为感情是瞬间的的,是消失的,使变化着的经验的连续。国语文中如果有了诉诸感情的力量,那么消失了的感情,当把读这篇文章想象或回忆当时情境时,感情必然会重新涌起的。这么着,我们可以再三再四地来赏鉴。如此的有不朽生命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文艺。”所以这种永久性,是国语文的特性之一。
2、为什么要有永久性
我们要使所作的国语文,保存得永久,里面必须把持着这种永久性,使人人受着一种恋恋不舍,爱若真实的吸力;因为有这样吸力,自然可有永久保存的希望,不致作“过眼云烟”看了就忘。
(二)普遍性
国语文的特性,出去永久性之外,还有一个应得讲的,便是国语文的普遍性。这也是由那文学的“诉诸感情的力量”这根本的性质上发生的。对于这个问题,温齐思脱在说了国语文有永久性之后,说:“——个个的感情,虽是瞬间的生灭;但感情的大洋,却是汪汪然互各时代而不变的。”
戴叔清说:“个个的感情是瞬间的。个的;但人类一般的感情,却有着共通点的。承认此共通点,是超越时间空间,谁也能共感而且共有的。再由此推论国语文普遍性,不消说是妥当的见解了。”
为什么要有普遍性
国语文里面要具有一种明明白白的普遍性,使人见了,就能够发生刺激性;不但可以明白里面的事实,并且可以表示一样的同情,受着很大的影响,省却转弯抹角的思索工夫。由此可见普遍性在国语文的特性上,占有怎样重要的位置了。
结论
最后,我再以温齐思脱的解释为根基,把这两大主要的特征,加以简略的说明:国语文是通过感情诉诸感情的东西。但是因为感情是瞬间的;又感情是依了各个人以及各个场合,在量和质上都有千差万别,而“感情的大洋却汪汪然互各时代而不变”并且含有万人共通的普通的要素:所以国语文的特质,是在于描写而且传达感情的永久性与普遍性,那国语文便越是越优的文章。

2009-8-1 6:35:59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7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四讲 国语文的美质
美质是属于技术形式上的  为什么要有这几种美质  明晰遒劲和流畅就是国语文的美质 怎样才能有这几种美质
美质是属于技术形式上的
国语文怎样才算美好的呢?要想研究这个问题,就须在技术形式上,先注意它的美质。这美质可以分作三点:一是明晰,二是遒劲,三是流畅。
为什么要“明晰”呢?
作文无非是要传达意思,所以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意思明白地传达出来,使人懂得,而且清清楚楚地懂得。
为什么要“遒劲”呢?
那是说,单使人懂得,是不够的,还要传达得栩栩有生气,咄咄逼人,使人看了不致厌倦,不能不信任,不能不感动,所以作文要“遒劲”。
为什么要“流畅”呢?
那是说,能够明晰能够遒劲了,还是不够,最好是还能使人读诗时感到文气的动人,这就是“流畅”的必要原因。
以上是概括的说明。
国语文的美质
其次,就该研究国语文怎样才能美妙的问题。据戴叔请:文章在传达意思的职务上能够尽职。就是“美”;能够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这个美质,显现在国语文上,就是国语文的美质。
这个意思的美质,我们可以将彼大别为三:第一要别人看了就明白,这是关于知识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知识的美质”;也就是“明晰”。第二要别人看了会感动这是关于感情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感情的美质”也就是“流畅”。兴趣,这是关于人的嗜好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审美的美质”;也就是“遒劲”。但是怎样才能明晰呢?这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周到,二是显豁。
周到,就是文章上显出的意思,和作者心里的意思,没有大小轻重的差别。
怎样才能遒劲呢?这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用力:一是思想方面,二是词句方面。
思想方面应该看重的,是深刻与新颖两件事。深刻,就是作者确有所见,确有所感,而且所见所感也极深邃。并不是什么表面涂饰。新颖,就是自己说自己的话,并不专心抄袭前人。
词句方面,应该着重的,也是深刻的印象这件事。使得读者读了种词句,能够注意力集中,心板上铭刻了一个极深的印象。
怎样才能流畅呢?这须从自然的语气,与谐和的声调两方面判断。
所谓自然的语气,就是将意义相近的字,排在第一句末尾和第二句起首,就是将相近的意义安排在相近的地方。
所谓谐和的声调,就是文章读起来很顺口,轻重缓急又与意义很相调和。这不是简单的所能说明,如要修养这一层,只有将名文时时朗读,带着研究彼的音节,然后才能懂到做到。 该帖子于2009-8-2 17:09:27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2009-8-2 17:07:49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8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五讲 作国语文的意义
为什么要作文 怎样去作文 从事作文的要紧条件 作文的简单定义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作文有什么意义,现在分述在下面:
为什么要作文?
人类又思想和情感,要表达出来,用嘴说的叫做言语,用笔写的叫做文字,把许多文字组织成一篇文章,叫做作文。我们为着要向另一个人有所表白,为着某一个对象起了情绪的活动,自然而然地说起话来,说话还嫌不够,那就要作文来表现它。
怎样去作文?
作文这件事,既然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工作;那么,我们怎样去完成着一种任务呢?最要紧的,就是先把文章弄到“通”。文章的“通”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巧,即字句文法上没有错误;一方面是内容,即思想的正确。
依我个人的见解,青年学生尤其是预备升学,或想做事的青年学生,应该以下列的原则,为从事作文的要紧条件:
(一)我们应该知道文章同言语一样,是一种表示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青年学生学习作文,应该以国语文为主体,务期人人能用明白通畅的国语作文,自由表示思想情感,没有文法和论理上的错误。
(二)我们做文章的时候,应该保存对于那篇文章的兴趣至脱稿为止。因为作者兴趣的强弱,关系于文章的好坏很大的。如果我们作文时,始终保存着浓厚的自动的兴趣——这种兴趣须是基于艺术的动机——则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比较流畅,比较有活气的,有生命的。所以我们必须事先酝酿成浓厚的兴趣,然后执笔作文。
(三)我们应该知道文学,也是一种专门的学科,非有相当的天才和艰苦的修养,不能有所成就。每个学习作文的青年,应该存着一个戒心:“宁愿写生活的作品,不要作文学的东西”。
(四)我们应该知道小说、诗歌、戏剧,是人类心灵的最高表现。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该拿经验作底子,应该多度多作;但是不应该滥作。应该先将普通应用文,如记事文、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等弄通,然后致力于小说、戏剧、诗歌的创作和练习。
末了,我把作文这件事的简单定义写在下面:
作文就是我们能够用通畅或优美的文字,自由表现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一篇文章,就是拿一些有组织的文字,表现个人对某一个问题的思想和情感。

2009-8-5 11:32:10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49楼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六讲 作国语文的态度
作文的态度  作文时应持的态度 什么叫忠实 什么叫独立 思想的独立 文采的独立 什么叫高贵
我们作文的时候,应当取怎样的态度?在拙辑《现代文类选》里,已选有两篇文章,详细述及:一篇是《作文的基本态度》,一篇是《诚实的自己的话》。
另外施蛰存先生对于《作文的态度》也曾发表过一段话。他说:文章是传达一个人的思想情绪与别个人,救济语言的不及的一种工具。所以我们写作的时候,对于自己笔下的文章须要把持的态度是:
一、忠实——这里所谓的忠实,即是说我们既然因为有了思想而要写文章,则所写成的文章,必须要对得起我们的思想。反之,也应当使文章不让思想感觉到惭愧。这句换并不费解,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文章的涵蕴,应当等于我们想写入此文的思想。
二、独立——独立是依赖的对等词,它的含义,就是一篇文章内包含的思想和文采两原素,都具有创作性,完全是自己的。现在为方便起见,分作两方面来讲。
(1)思想的独立——我们作文时,应当自己对于题旨有一个主要的思想;如果觉得自己的主要思想,有不够行文的时候,或自己的主要思想,须借别人文章中的思想来做旁证或助力的时候,然后才可以到别人文章中去借用。但是所谓参考别人的思想,乃是收集作文的材料,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思想,硬扯别人的思想为自己的。
(2)文采的独立——我们如果有精到的思想,而能用极有文采的篇章表达之,则更可以使读者满意。反之,无论你思想如何精到,而你的文章中造句陋劣,设辞粗俗,便使人不敢终篇。可见文采对于文章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执笔为文的时候,同时也应当留心于修饰文采这方面。但是文采怎样才能独立呢?简约地讲,就是我们临文的时候,应当选择自己字句文意间所适用的辞采,而不应当贸然向他处去截取。
三、高贵——这里所谓高贵,并不是要把文章看作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载道”的东西。我的意思,只是说,我们应当自己看重自己笔下文章,不要将他当作品格卑下的玩儿看。所以在写作时,无论是一篇正式的论文,随随便便的小品文,或嘲弄他人的讽刺文,都应当很严肃地将自己所有的才智放进去。无论一字一句一段一章,都应该用上流语气而不要流于凡秽卑陋。——但据编者意见,那些通俗的大众语和语气,是我们建议大众文艺所要的,我们要尽量采用。

2009-8-6 14:51:22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0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七讲 作文国语文的准备
作文时最重要的关键 怎样选题 为什么要选题 为什么要立意 立意上所应避忌的是什么 立意上所需要的是什么 怎样收集材料 从经验中收集资料 从观察中收集资料 从想象中收集资料 想象的重要 金阳观察想象间相互的关系 从参考书中收集资料 从谈话中收集资料 怎样整理 整理的标准 怎样布局 布局时应注意的几个信条 怎样编订大纲
我们要作文的时候,当然可以说思想,是已经先有的了,有了思想要找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谓“作”。所以在本范围内,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在提笔表达思想之前的种种步骤,使我们能依了这最妥善的步骤去完成这个“作”文的工程。这就是作文时最要紧的关键。我们作文之前,必须有这种充分的准备工夫,绝不可胡乱动笔。
在这里我所想得到的准备工夫,可以分为五项,讲述在下面:
(A)选题(B)立意(C)收集资料(D)整理和布局(E)编订大纲
(A)选题——选题是作文的第一步骤,是文章的骨干;选择题目是不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刚起的思想,非常复杂的,差不多觉得有千万思潮忐忑于心中,不知怎样写才好?因此便要整理一下,使他集中于一对象,努力着想在这一部旁的暂时都可以丢掉它,于是再在这个对象上,找出一个中心一点;引用容易惹人注意的字,包含着这个中心点的,便成了题目。选题目要使人达到“未尝先醉”的地步,便成功了。选题目的要点大约有七:(一)要包括一篇的中心思想(二)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三)要明了而简单(四)要选取关切文章的题目(五)要选取内容有发挥性的题目(六)要多做小题目少做大题目(七)要多做切实际的题目,少做空泛的题目。
作文章不是由教员出题目,使学生按着题目硬作么?为什么要选题呢?章衣萍先生说,出题目做文章,是一件傻事。夏丏尊先生说,要先做文章后想题目。这里边有真理存在:因为学生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的个性,教员所出的题目,未必是学生头脑中所想得到的,或以为有趣味的;勉强做出来的文章,决没有好的。即是学生一时还选不出适当题目来,教员为帮助他们选择起见,也应该先指定以一件事情或一片风景,教学生去研究或观察,然后拣选能够代表事情或这片风景所含蕴着的主要材料,替他们写出来,拟定一个适当题目。
(B)立意——有了题目,便要立意。同样一个题目,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文章,可以做出全相反对的文章,如其立意不同的话,原来一个题目往往是有许多意思可以发挥的,我们取题作文,必须立定一个主意才行。立意就是定题目的旨趣。我们要想立意正确与适当,必须主意立意上所应避忌的与所需要的是什么?
(一)立意忌模棱不清——文章之道,重在达意,若立意模棱不清,何由能达?不会作文的人,往往爱立意繁琐,以夸自己的多才。其实他对于这些繁琐的意思,往往是模棱含糊,料理不清。作者的意思既料理不清,又如何能希望他好好的表白出来,又如何能希望他作出通顺的文章来。
(二)立意忌务趋新奇——好奇务新,乃常人的心理。文章立意,也有时以出奇制胜,推陈出新为贵。可是,却并不是凡新思奇意都是好的对的。倘然一味好新务奇,则立意又不免时常失之不正确了。
(三)立意忌故为反对——我们所贵乎作文者,在发抒自己的真情实意,若故为反对,岂不成为违心之论?且立意既故意走反面,则作出来的文章,势必强词夺理,毫无可观,失却作文的本意。
(四)立意忌流于玄诞——立意凡庸,本非所贵;若作者故意卖弄,务为玄诞怪诞,以为深奥高渺,人莫能懂。则其所立之意,纵不离题万里,也难切题之要。作出文章来自更难切题。
(五)立意忌偏走极端——宇宙间的文化,人物,事理,有其利亦有其弊,有其是亦有其非,有其善亦有其恶,决没有绝对的利弊是非善恶。所以我们立意批评或主张,最忌偏走极端。
上面是立意上所应避忌的,已经说明。下面再述所需要的是什么?
(一)立意要是自获的——作文章是要发表自己的意思。但若自己的意思偶然与人家的文意相雷同,则只要不是出于有意抄袭,亦不必回避,不妨相同;因为一个题目不一定有许多新意可造,只要是经过自己思考的自获的意思总是值得珍贵的。
(二)立意要是客观考察的结果——作者的立意,不可过于主观,过于主观则是见解易偏,往往陷于不正确。我们必须以客观的眼光,谦虚的态度,作细密的考察,以求立意的健全。
(三)立意要从题目面面想到——同一个题目,立意可以有多种,作者必须先从题目的各方面都想到,然后选定一个最惬己意的意思,定为作文章的旨趣。决不可以先入之见为主,随心想着一个意思就以为定论。这样的冒昧,是决难获得健全题意的。最好的题意,必须把题目面面都想到,始能选择出来的。
(四)立意要明白能懂——文章所以传达意思,作者所立的意思如不明不白,不能懂解,则作文文章来一定不通,无法可以传达。不过我们同时要注意,也不要让自己的意思流于浅薄凡庸才好。
(五)立意要适合时代与环境——文章是给我们致用的,当然要求其立意适合时代与环境,使文章富有时效。我们的文章是要给现代人看的,当然是要握住了现在的真实世界来立意置论。你若是认清了时代与环境的趋势,有理想可发挥,那也是容许而且是极希望的。
(C)收集资料
我们立定了题意之后,第一樁重要事情,便是搜集资料。这件工作可以分两方面来讲:(一)就本题范围内,从自己一方面收取资料的步骤——从自己一方面去收集本题目范围内所需的一切资料,者这有三个大泉源:就是经验观察和想象。
(1)何谓从经验中收集资料,这里我们当然会知道,凡是自己亲身经验过的事情,我们总能比叫的认得亲切些。所以当立定了题意之后,我们应当首先在脑中思索一番,自己究竟曾否经验过关于这个题意所包含的事情。然后依照自己的经验,去描写或讨论,所得的文章,一定是最能代表自己个性的。
(2)何谓从观察中收集资料,事前没有本身的经验,当立定题意之后,便应当将这个题意所包含的材料观察一番。因为一切人物,都有特别的个性,没有精密的观察,便不懂得个性的区别。又因为人的经验是有限的,即使个人对于某事物有一种相当经验。但无观察不能把经验扩充,是经验丰富的。
学生们的头脑里没有实际的材料做底子,眼睛里没有精密的观察,他们至多只能写一些久的或新的“套语”。所以作文的时候,宜注意实际的观察,依据种种方面精密的观察,以找到适当的资料,这是作文的根本要素。
(3)何谓从想象中收集资料,在无从经验无从观察的时候,尤其是对于抽象的题材,(即提意中所含蕴着的主要材料,多半都是抽象的。)需要用一己的想象来制造材料。再进一步说,活泼精细的想象,能把从观察经验得来的材料,逐一体会整理组织完密;从观察过的,推想到不可观察的,从经验的,联想到没有经验过的。这样搜得的材料,方有运用的价值。关于这方面,我们可以拿夏丏尊先生和章依萍先生的话来做证明。
夏丏尊先生说:“经验以外,犹有一个重大要素,就是想象。艺术不是自然的复制,是一种创作,在这意义上,想象之重要,实过于经验。虽非直接经验,却能如直接经验一般描写着,虽是向壁虚造,却令人不觉其向壁虚造,这才是文艺作家的本领。”
章依萍先生说:“想象就是我们所见的闻的,以及感触的影响,涌现在我们心上来。它的作用,是能把实际加以改造加以组合,加以个人化,美化的。没有正当的想象,是不能产生好文章的。”
想象在作文中的重要,已如上述。末了。我再把经验观察想象间相互的关系。来赘叙几句,经验就是生活;没有精密的观察,就没有经验,想象仍已经验为基础的;我们要使学生想象力丰富,我们应先使学生观察仔细正确,充裕他的经验。要学生能随时随地有正确的观察,充裕的经验,然后才能随时随地发生丰富的想象。
(二)就本题范围内,从外物一方面收集资料的步骤。——当我们在自己一方面,因为个人智力所限,感觉资料缺乏的时候,不妨就本题的范围,再求助于外物。在这里我想举出两方面来说:
(1)用参考书——真的,到了自己的能力够不到的时候,作文可以到参考书上去探资料。但是我们要按着题材和经验的去找那最适用的参考书,去找拿可能让你用功夫的范围内的参考资料。所以我们最当留心的是:“用才卡书须认定题材。”
(2)谈话——一己的智力毕竟有限的,况且人常常为自己的固执蒙蔽了聪明,所以作文是收集资料,亦有助于与人谈话。你拈定了一个题材,有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书写的处所,甚或连参考书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便不妨去找师友闲谈,从这闲谈之中,最易于触发新意。有许多时候,自己长不觉得自己的意见的错误,但在谈话之中,你的师友必然能替你指出来校正或让你自己修改。况且参考书,常要你自己有了一些思绪,再去翻检。假如你没有一点思绪又有何法去检得这些事件呢?关于这种处所,尤其有赖于师友的提示,所以谈话也是收集作文资料的要诀。
由上述种种收集作文资料的方法,我们可以抽想出在这收集资料的时候,所最需要的是笔记工夫。从各种方法上得来的许多零碎的资料,如果不将它们记录下来,则临文时必有顾此失彼之虑,所写之文,或者便会使自己后悔其不健全。所以我们在既找得许多关于某题材的作文资料之后,便当随手记录一处,把许多资料细细审察一番,决定了取舍,依照它们的性质,编定一种预备写入的资料次序,然后在入第四步工夫。
(D)整理和布局
整理是作文的裁剪工夫,布局是作文的安排工夫,关于这两部工夫,我们可以分成四项来叙述:(一)怎样整理,(二)整理的标准,(三)怎样布局,(四)布局是应该注意的几个信条。
(一)怎样整理——当中心的题意立好了,资料收集好了。我们便要在那题材上着手思想起来,先立定观点,究竟发挥哪一部分?自己的立场是怎样的?首先不要为偶像的观念所囿,不要为主观的见解所掩。然后再把自己的思想,情绪等细细的推敲一下,先讲我要说的话是什么?关于这点,首先要整理内心中混乱的情绪,及类似的许多思想;我们须讲重复累赘的材料弃去,设法化成“一个”,本来是纷纭的,要使它为整个,本来是扩大的,要使它集中,然后再从那“一个”的思想上面,推想有没有可以使它发展的地方。进而言之,我们在本题目的范围内,对于一切资料应当下一番选择工夫,存其重要的,略其不重要的;务使得到一个适度。
(二)整理的标准——我们对于所收集到的许多资料,既然要详加整理,慎为选择,决定取舍的;那么什么是整理的标准呢?真实和适合便是这个标准。
(1)真实——我们审查资料的真实,可以偶那个两方面观察:第一,是事实的真实与否;第二,是理论上的真实与否。大概具体的事实的资料,当从前者去观察,二关于理论的资料,则当从后者去观察。
(2)适合——找到了真实的资料,尚须经过一番审察工夫,看那些真实的资料,能适合我们的题材否;关于这方面,我们应当先留心考查我们所要做的文章的题材范围及时代背景要把属于题材范围中的部分,留着待用;与题无涉的,便不去顾惜它。因为文章中如果有了与题材太无关系的枝节话,很足以松懈全文情调,甚至使读者要找不出你的题旨来。至于讲时代背景一层,并不是说作者应当留意他自己的时代背景,我的意思是说作文时应当留心笔下的文章的时代背景。因为有许多事实,理论都须依着时代背景而窥测其价值;则作文时岂不是也应当留心着这文化的时代背景,而对于所收集的资料,定其弃取么?
(三)怎样布局——整理既毕,然后才研究到怎样做出来。就是所谓布局。我们务先在心中打算一下,将全篇的局势规划一下,先后的思路权衡一下,哪一段哪一句先说,然后哪一句衬上去,哪一个思想要说得透彻,要激昂慷慨,哪一个思想要隐伏在内,婉转曲折,各尽其妙,这是作文前一个大关键。古人说“胸有成竹”,便是说在作文前要配置一番;平常人往往不懂这一着,于是想着就写,结果豪无条理,乱七杂八,所谓“走错一步路,输了满盘棋”。总说一句,我们配置资料应当使它们每一个,都处于应处的地位,使它们本身的最高作用,不因在文中地位失当而消失。
(四)布局时应该注意的几个信条:
(1)须有次序的排列——资料的排列,必须有次序,始能眉目清晰,一目了然。排列的方法有三个标准:第一是以空间的次序为标准,譬如作一篇游山记,必须依着山行的顺序,先叙“山麓”次叙“半山”终叙“山顶”;又如作一篇旅行记,必须先叙出发点,次叙中途,最后叙目的地。第二是以时间的次序为标准,譬如作一篇《我的过去》,必须先叙“童年”次叙“中年”终叙“现在”;又如作一篇《十日记》必须先叙第一日,次叙第二日,依次到第十日。第三是以事件的次序为标准,譬如作一篇大战纪实,必须先叙“起因”,次叙“经过”终叙“结果”:这三种顺序,都是不容颠倒排列的。
(2)须有系统的组织——把资料排列成有次序,乃是布局的初步工夫,进一步,须把资料组织成很有条理的系统。组织的方法,第一要注重分层次。我们须把选取的资料,分为几个大意思,每一个大意思又分为多少小意思,每一个小意思也许可以分为更小的意思,但必须把层次分得清楚。第二要注意谋联络。有层次无联络还是不能组织成整个统一的文章。我们必须使前后的意思紧紧相接,头尾相应,使许多资料很自然的联络成一片,这才是布局的成功。
(3)须有艺术的结构——文章的布局,若是仅仅排列有次序,组织有系统,可则可矣,却还不能算是理想的布局,理想的布局是要能出奇制胜不落常套,而富有变化的。所谓“艺术的结构”乃是使布局美化而不失规矩,永远给读者以新的美感的。怎样使结构艺术化呢?这当然是没有呆板的方法可说,一定要作者去自运匠心,在不失规矩之中去求美求巧。特别是做文艺描写一类的文章,听你想得出来生么奇异变幻的布局,都是可以使用的,至于研究的论文,则应该重视顺序的排列与系统的组织,不要使用过于变换颠倒的布局,致妨害了文章的条理。
作文前,如此整理布置一番,确有事半功倍的效力;写成的文章,也不致发现许多不相称不和谐,不醒目的弊病。
(E)编订大纲——作文的准备工作,最后一步便是编订大纲。编订大纲就是等于造屋时的打图样,搭架子。这实在比前几项还要重要。我们如果在作一篇文章之先,没有经过一番编订大纲的工夫,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有许多疵病,甚或违背了文章的美质和通则。
怎样编订大纲——第一先把自己心中理好的中心思想,试划分做几段‘哪一段该说什么,哪一段该说什么思想,第一段该说多少,第二段该说多少,都可在纸上随意的写一些。尽可不拘行迹的写,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不要顾虑到落笔的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当时却系摒除别种思想,而关心于这个中心思想有关系的句子,不管他俚俗乱杂,且纸上写了一点再讲。因为倘使你这时在顾虑什么通不通好不好,反而糟了,反而把真挚的情感,敏捷的拾得,一切最奇宝的东西,都丢掉而戴上一片虚伪之镜了。所以我们这时只要在这集中点上想,想着就写。同时并可留意一些很快感的词或字,也不经意的录下一些,等停回动笔时,可将这些词和字设法铺张上去;如此以来,可谓锦上添花。因为中心点既然没有一点动摇,文章又因而精彩了。观赏到这些很有味的词或字上面,读者的精神为之一振,看的兴致增多一倍,这时一种奇妙的手段,要做这能设法运用,到头角里去找。
等到段落分好,大约已在纸上涂了一些,然后方可立精密的大纲。这时候立的,必须详细,不可漏去一些意思,反复的推研,务使,每段必定要有精彩的地方和中心思想。各段间不要散漫,虽然分段多,但集中起来,仍是一个思想。第二段要接第一段,第三段接连第二段。甚至末段要显得第一段,错落有致,条理分明;并且留意各段间虽互相联络,是否说了同一的话。倘若前后相互矛盾,颠之倒之。人家看起来,亦就“味同嚼蜡”了。
拟订大纲时,要当自己是个笨人,不要放他一字错过。可将一个题目分作几段,每段分作几节,每节中含有什么思想,都不遗一些的写下来。照这样做了,当时虽然觉得麻烦,末了却感觉便宜。因为详细的大纲草好,等于做好全篇十分之六。到作的时候,只要根据了大纲,将整理好的思想和资料,照样直写就好了。

2009-8-9 18:34:46
南冠客

等级:光明使者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4479
金钱:3448
声望:1225
经验:4429
发帖数:1600
注册:2004年3月4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1楼
这么珍贵的帖子,一定要认真学习!

2009-8-12 6:17:39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2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八讲 作国语文应该切忌什么
没有感情和思想的文章  死学古人 牢骚没志气的语句 常用的套语 古时的深奥语句 强造不自然的对偶语句 土语和不合论理的语句 没有用的空闲字面 不切合现在国民程度的词句和文法 不近国民特性的思想 不能显出真意的语句 外来语和术语
我们首先开始写作的时候,对于国语文上普通应该切忌的有哪几种?这几种的坏处怎样?避忌的方法怎样?必须知道一个梗概。
(一)切忌没有感情和思想的文章——前面第五讲里,已经说过作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工作。那么没有思想感情的国语文,决不能受人欢迎,好像一个只有躯体没有灵魂的木偶人,虽然面目姣好,却难引动得人。
(二)切忌死学古人——古有古的文章,今有今的文章。世界上事事物物的进步,没有一刻停止的;文章是把一个时代的事务做资料的,资料既然没有一刻停止进步,文章自然也一天不同一天了。因为这个道理,现在的人应该作现在的文章,不可后退,不可立定,一意模仿古人,作古代的文章。从明亮的电光下,跑到黑暗间里去,是大逆而特逆的。虽然模仿得很像古文,只好作博物院里的陈列品,对于现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作国语文的时候,应该从现代着想。
(三)切忌牢骚没志气的语句——一篇国语文里都是些牢骚没志气的说话,不但是表示作者没有精神,并且使读者也没有精神去看它。所以作国语文的时候,不论叙述什么悲观的事实,应该顺着他的自然,不要造作种种过分的形容词,作过分悲观的神气。
(四)切忌常用的套语——现在国语文里面,往往套有许多所常用的套语。这种套语,在作者因为抱有一只哦癖性,不论套得上套不上,终是勉强要套上去。因为勉强套上去的缘故,有时凡要被它弄差真意。所以这种套语,是国语文上的大忌点。
(五)切忌用古时的深奥语句——国语文所以受人欢迎的,就是因为它里面的语句浅显,人人看得懂。倘然用古时不常见的深奥语句,虽然也有人能够解释得出,一般普通人看了,就不单是对于这古时的深奥语句“莫名其妙”,并且因为解释不来这一句,就连全篇的大意,都要被他阻住不明了。
(六)切忌强造不自然的对偶语句——我们作的文章好不好,不在语句的整齐,在叙述得清楚不清楚;叙述得清楚,就是里面的语句长短参差,不能减损它的价值,叙述得不清楚,语句虽然排的得整齐对偶,也不能算有价值的文章。有时费去多少无谓的工夫,做出勉强不自然的对偶句,反把真意弄得误差,比较语句不整齐还要不好。所以在作国语文的时候,应该除了自然发见自然的对偶句外,不要勉强去硬作。
(七)切忌土语和不合论理的语句——土语是一地一隅的土话,我们作国语文,是要全国人都知道,倘然夹入了一地一隅的土话,断不能收得全国人都能看得懂的功效。再者,作出的国语文,凭你意思整理得怎样清楚,段落衔接得怎样妥当,倘然里面的话,不合着论理,读者一定不能看出真意。
(八)切忌没有用的空闲字面——国语文的好不好,不在语句的长不长;语句的好不好,不在用字的多不多。子多的语句,不一定比字少的语句好,有时,多用了没有用的空闲字面,反要比字少的语句,少简练损价值。
(九)切忌不切合现在国民程度的语句和文法——国语文的词句和文法等,倘然用得深奥,超出普通国民的程度,凭你做得怎样好,断不能收得人人能看的功效。
(十)切忌不近国民特性的思想——国语文里面的思想,要和国民的特性相近,不可立异,才能受人人欢迎。如果和国民性质特异,除少数人表示同情外,普通人都因为不明白里面的事情,生出讨厌心了。
(十一)切忌不能显出真意的语句——国语文里面的语句,须能够显出作者的真意,使别人读了,两眼到处,不加思索就能明了,方可使人爱读。倘然语句晦涩,意义难明,作者的真意不能显出,读者读了含糊不明,便失却国语文的本旨了。
(十二)应忌外来语和术语——凡从外国来的字,一经介绍,便会同化于本国语。但在这些字没有适当的译语以前,你最好不要用,免得使你的文章令人摸不着头脑。再者术语是专门学问上和学者间的用语。科学上有科学的术语,文艺上有文艺的术语,除了在学术论文上可以使用外,普通的文章绝对少用。
该帖子于2009-8-17 7:21:13被 fenglong88 编辑过

2009-8-17 7:19:59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3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九讲 论描写
描写的意义 论描写当前可见的境界 论描写人物 论描写而说到动作 论描写而说到谈话 议论中的描写 论境界人物的混合描写 结论 怎样描写 描写与说明不同 描写的原则 必要描写的是什么 特别场合的描写 论景物描写 景物配置的要着 感觉和景物的揉和 色彩的描写 个性的描写
前面八讲里把国语文是怎样的东西;及作国语文时,应有的注意,已经说得详尽无余。现在该说执笔为文时的各种方法了。
以我的意思,可以分为论描写、论表现、论用字、论造句、论构段、论成篇、论修饰、论作风、论技巧、写作公约十项;分述在后面。现在先述论描写。
(一)描写的意义——描写就是把作者所知所感密合地活跃地保存于文字中;使读者得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知,如实感受作者所感,没有误会,晦昧,等缺憾。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自山水之具象以至人心之微妙,时相接触,从此有所觉知,有所感动,都因为有一个印象进入我们的心。既然如此,则要密合而且活跃地描写出来,惟有扼住这一个印象来描写,才是适当的方法,凡是把人或物的状态,性质,动作,效用等项,用这样方法描写出来的文字都称为描写文,兹举二例如下:
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象没有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桥影,翠条余似的向前滑了去。——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鲁迅《示众》
描写这一事于叙述抒情最有关系,这二者大部是描写的工夫;此外在议论,关于论调的风格,趣味,等等,也都是描写的事。
(1)论描写当前可见的境界——当其可见的境界给予我们一个什么印象呢?不是衣服画图的样子么?我们要用文字来描写它,也得采用绘画的方法,凡是画家所经心的条件,也得一样地经心。我们的彩色就只是文字;而文字组合得适当,选用得恰好,却也能把位置,隐现,等等都描写了出来,保存个完美的印象。
如史传里边,叙述的是以前时代的境界,如小说里边,叙述的是出于虚构的境界,都不是当前可见的。但是描写起来,也以作者曾有的印象为蓝本。作者把曾有的印象割裂或并和,以就所写的题材,那是有的,而决不能完全脱离印象。完全脱离了,便成空虚无物,更从哪里去描写呢?
以上是说以静观境界,也以静写境界。也有些时候,我们对于某种境界起了某种情感,所得的印象就不但是一副图画了。这图画中还掺和者我们的情感分子。假如也只像平常绘画这样写出来,那就不能把捉住这一个印象。必须融合别一种彩色在原用的彩色里——这就是说把情感融入描写的文字,才能把它适当地表现出来。
(2)论描写人物——我们要表现出某一个人,必须抓住他给与我们的特殊的印象。如容貌,风度,服饰等等,是显然可见的,可同描写境界一样,用绘画的方法来描写。至于内面的性情,理解等等,本是拿不出本体来的,也就不会直接给我们什么印象。必有所寄托,方才显出来,方才使我们感知。而寄托某一个人的性情,理解等等,最风多的,就是他的动作和谈话,所以要描写内面,就得着力于这二者。
(A)论描写而说到动作——描写动作的时候,须要知道这人有这样的动作时所占的空间与时间。关于空间,我们可于意想中画定一处地方,一切方向,设置都认清楚了譬如布置舞台,预备演剧者在上面活动。然后描写主人翁的动作。他若是坐,就有明确的相背。他若是走,就有清楚踪迹。这还是就最浅的讲呢。总之,惟能先画定一个空间,方使所描写的主人翁的动作有著拍,内面的活动一一与外面的境界相应。关于时间,我们可于意想中先认定一个季节,一个时刻;犹如编作剧本,注明这幕戏发生于什么时候一样。然后描写主人翁的动作。一个动作占了若干时间,一总的动作是怎样的次第,就都可以有个把握。这才合乎自然,所描写的确实表现了被描写的。
(B)论描写而说到谈话——这里所说的谈话,不是指整篇的谈话,乃是指语调,语气,等等而言。在这些地方正可以表现出个人的内面,所以我们不肯放过,要仔细描写出来。这当儿最要留意的:我们不要用自己谈话的样法来写,要用文中主人翁谈话的样法来写,使他说自己的话,不蒙着作者的彩色。就是描写不是当前的人物,也当想象出他的样法,让他说自己的话。在对话中,尤其用得到这一种经心、果能想象的精,把捉得住,往往在两三语中,就把人物的内面,活跃地传状出来了。
(3)议论中的描写——议论文,那纯是自己说话了。所以又当只用自己的样法来写,正同描写他人时一样的情形。
(4)论境界而那物的混合描写——一部分的叙述文和多数的抒情文里,境界与人物往往是分不开的。境界是人物的背景;人物是境界的摄影者,一切都从它摄取而显现出来。于是我们从事描写时须得双方兼顾。这大概有两种趋向;一是境界与人物互相调和的,如清明的月夜,写情人的欢爱,苦雨的黄昏,写羁客的离绪,这就见得彼此成个有机的结合,情与境都栩栩有生气。一是境界与人物,不相调和的,如狂欢的盛会中,有感愤的孤客,肮脏社会里,却有卓拔的佳士,这就见得彼此反对得厉害,因而人物的性格被衬得十分明显。这二者原没有优劣之别,我们可就体裁之自然,决定懂那一种趋向。但描写时应当注意的范围却扩大了;除了人物的个性外,如自然界的星、月、风、云、气候、光线、声音、动物、植物、人为的建筑、器物等等,都要出力地描写,才得表现出这个调和或不调和来。
(5)结论——我们要记着扼住印象是描写的根本要义,恰当地扼得住,具体地说得出,描写的能事已尽了。从反面看,就可知不求之于自己的印象,却从别人的描写法里学习描写,直是简洁的,寡效的办法。如其这么做,充其量也很有限,只不过成了一件复制品。而自己的印象却仿佛一个无尽的泉源,时时会有新鲜的描写流出来的。
(二)怎样描写——欲知描写的方法,须注意下列数项:
1描写与说明不同——说明只消读者的理性能够领受就够了;所以看情形去用数学的证明似的方法就够了。一说到“描写”就很困难,描写的目的之所在,不单是使理性能领受,非使读者的全人格全感觉,与它充分的同感不可。例如描写景色,只说那是有山有水,有人家五六十的乡间,这虽使人了解,也许只能成为“说明”,而不能写成“描写”。反之,虽然没有列举全部的地形,只说小小的人家,或在山麓,或在山腹;有的在山崖之上,临着流水;有的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点散着;我想读者比较能够显明的认识,这是有山有川的山间的寒村。又如些水中有太阳,辉煌地反射着,蝉在叫,浓云低低的卷着山岭;虽然没有说出这是夏日的午后,读者也一定知道的。试看这例,就知道所谓”说明“,不过是使人”了解“而已,所谓”描写“,就更进一步,非叫读者认识不可。就是,如其描写芬芳,那芬芳非从纸上袭击读者的鼻子不行;如其描写颜色,那颜色在一瞬间非浮现在读者的眼里不行;如其描写颜色鲜丽而有芬芳的花,颜色与芬芳非同时申诉于读者的言鼻不行。
2描写的原则——怎样的东西,要怎样去描写才好呢?其原则,就是从事实里,寻觅那特有的东西出来。换句话说,描写的原则,在于发现特别的东西。那特别的东西,假如有什么意味,任随是怎样细微的,也应该一样一样的留在记录上。只有观察细致的,才能说是精细的描写。但是,假如描写到浴室去洗澡:写出那地方有男浴室与女浴室的区别;分别男女浴室的暖帘为风吹动;掌柜的收浴钱;因为照顾客人有一人坐在那地方;客人入浴脱下衣服,为要使自己的衣服不和别人混淆,把衣服放在一处等等。像这些事件虽然写得怎样细致,如其不能产生特别的结果,调笔越是前进,越是成为散漫的描写,不成其为细致的描写,只是产生滑稽的效果罢了。无意识而又冗长的描写,为什么不能够称为真正意味的精细的描写呢?就是这些事件本来是不值得描写的。问题不在于呆板,散漫,琐絮,是因为根本全部不需要的。
3必要描写的是什么——“描写”是仅写那必要之点。或是“对话”的发展上的必要;或是主人公的“心理解剖”上的必要;或是因为产生事件说必要的转变方向的描写;或是为解剖下泪的事实,而写主人公的健康状态;或是要与人物的心理对照产生效果,而描写自然;还有其他一切是因为必要而非描写不可的。但是这里要留心的,在一个作家认为必要的,在其他作家未必认为必要;还有两个作家同样认为必要的,但在一个读者未必认为是必要的,四个读者以为必要的可喜可贺的大团圆,在一个作家也许是认为没有必要的。这些问题,自然又当别论。在原则上,应该巨细不遗的描写,在限定其必要一点上,要发挥一定的作家说特有的条件,这是作家应该放在心上的。在一篇作品里,如果一定的条件被毫无意味的变迁,就一定要发生描写上的混乱。
4特别场合的描写——降到特别的场合,也有各种情形,如描写主人公的倦怠的心理,把并非必要的家常茶饭事件排列出来,就是特别的必要。又因为要写混论的各种情况,有时甚至与需用混乱的文体。但是无论在什么场合,决不可把作者的凡庸,认为是必要的。
5描写与知识——因为要写一件事,就不可不思量十件事;想写十件事。应该要知道百件事。在作品的内容,自然是真实的,在描写也该同是真实的。知道十件事,就描写十件事的作品,实际上不见得有,假使果真有的话,也未必是一一实地查来的。虽然是描写一个场面,就要问在这场面背后的场面,是否各别知道地清清楚楚;还有,如果不充分的加以想象,则那描写一定有空隙或有虚伪的呀!
(三)论景物描写——“观察”对于写景为作者(事实上,当然存于各方面都是重要,并不限于写景文作者)的重要,就是没有深刻的观察决不能产生优秀的描写,以及“观察”的两个主要的态度——“正确”和“精细”,合起来就是“忠实”。——现在把景物描写,应注意的事项分述如下:
(1)景物配置的要着——关于景物的配置有三个要着:
第一个中心点——写景是近于绘画的,所以作为写景文同作画同一用意。画家描写一幅风景,无论景物怎样庞杂,而画家的视线只是定于一点。这一点在写景文里就是所谓中心点,作文章的人,要作一篇写景文,第一就是要寻得这许多景物的中心点(那印象最强的特殊的部分),然后竭力的描写。
第二是近景与远景——画家画一幅山水,有所谓近景和远景;在写景文里也是一样。全体景色中以印象最强的一点为中心,那是以一点而统一全景的用意。以外近于中心点的景色叫做近景,远于中心点的景色,叫做远景。描写景色之时,描写中心点的色应最浓,力应最强;描写近景时比较可以淡弱一点;至于远景的描写,只需略带一笔便够,用不着着色和费力(或竟置略亦可)。
第三是点景——我们作一篇写景文,单是描写山呀,水呀,草木呀,云雾呀,一切自然界的物象,还是太单调,一点也没有调和的趣味,我们须知道写景有动静两方面。山、水、草、木等自然界的描写是静的方面,人与鸟兽一切动物,却是属于动的方面的。我们描写一幅风景。固然少不了静的自然界景物,但也不可缺了动的任务的点缀。因为自然与人间(包括动物)是有交错的关系的。自然界影响于人间,人间亦影响于自然界。全体人种及动物的栖止关系与自然界的很多,全自然界受人间生活的影响也不少。所以我们描写自然,断不能单以自然为限,必须以人物鸟兽及其他人间事实,点缀于风景里面,使风景活动生色。
(2)感觉和景物的揉和——描写的初步是写生,其次便是全篇景物的配置;写形状以外的感觉。所谓感觉,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全身的感觉等在内。所谓感觉描写,就是要把我们观察自然界时,凡是自然界所给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全身的感觉的影响,描写出来。例如对灰暗的阴天,便感觉的沉郁;若立在蔚蓝的晴空当中,又觉得有一种愉快之感,发生于我们的脑际。这就是自然的感觉。感觉的描写就是描写这等地方。
但是要怎样才能把自然的感觉描写出来呢?单是注意于自然界的外面的(轮廓形状颜色)是不够的,更要以敏锐的官能去接触自然,以自身与自然合抱,不仅是体会自然地形体,而且体会自然的心,抓住自然的生命;这是感觉描写所必要抓住的态度。
(3)色彩的描写——普通所谓色彩分冷色暖色二种”蓝色堇色有冷的感觉的叫做冷色;黄色赤色有暖的感觉叫做暖色。又分为明色暗色二种的。凡是作者所有的性质,情调,以及思想等,皆可语色彩里面感觉出来。我们见绿色则充满快乐与希望;对于灰色则感觉疲老的心情;对于赤色则感觉权势的赫耀,紫色为深奥的忧愁,便感觉一种沉静的气态;他如黑为绝望的色,白为纯洁的色,灰白为倦怠的色,有什么色彩,便感觉什么心情;者就是所谓色彩(色调)与感觉(情趣)调和一致。
自然的色彩,是千差万别各个不同的。因为色彩与光线有很大的关系。光线是因天候时刻的变化而刻刻变化不止的。光线有明、暗、强、弱等的变化,故自然界的所表现的色彩亦时有不同。——色彩的描写,就是在捉摸主这些时时刻刻变化的现象而精细的描写出来。
(4)个性的描写——描写自然,还要注意自然地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从其物以外没有的性质;是个别的,这物有而他物没有的性质。佛罗贝尔说得好,世界中没有二个同样的石,二枚同样的木叶,物各有其特点,不找得此物与他物的异点,则不能描写其物。所以个性在描写上是在是很重要的。
以上这四点是写景文中所应该特殊注意的地方。

2010-4-17 15:37:39
杨爱华

等级:光明使者
权限:版主
积分:6257
金钱:7390
声望:1770
经验:6185
发帖数:3921
注册:2003年8月18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4楼
先学习,后交流。

语文教学的忠实研究者和实践者
博客地址:http://blog.eduol.cn/u/71668/index.html
2010-4-18 8:36:00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5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讲 论表现
文章中所表现的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去表现 表现情绪的另一种方法 用表现法产生的文艺作品
(一)文章是表现情绪的艺术;但是怎样能够捉住情绪的本原——情绪的微妙的性质——而把它表现出来呢?
情绪是依感觉印象而生出的错杂无比的感情,单纯的感觉之描写,是不能成为艺术品的;换言之,艺术不是感觉的绘图,乃是情绪的之绘图。有所谓情绪,不是单指人的悲哀和欢喜而说的,一切生物都有情绪;不过有单纯与复杂之分别就是。
艺术家之观察物象与儿童之观察物象是一样的;因为儿童天真的眼睛里映入的物象,都是极真实的;因为在儿童想象中的物象,都是具有生命的,因为儿童本能的知识上,还没有虚伪的教育和世间经验的云雾遮蔽着哩。这儿童所具的本能之力,就是艺术家真正的能力;区别艺术作品与寻常文章的,就是这个能力。收集许多知识没,而心中还能保持住儿童清新的本能之力的人,便是能够做文学上的大工作的人。
照以上所说,文艺家应该努力捕捉,努力表现的“情绪”,不外乎就是“真实的生命”,换言之,使作家的心中对于物象所生的正确的感想,这个表现工作,乃是文艺家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工作——怎样使困难的工作呢?
(二)感情是这样发生的:感情一经发生,则我身心都要于一刹那间感觉快乐或痛苦,或恐怖,或惊讶的。但是这个刹那间的感觉,大概是一来马上就要走去的,我们在它走出之后,是不能把它的生命写出来的;因为这时候我们的心里所残留的没,只有事物最初的影像和简单的记忆而已。那个感觉的种类或者也有会永续的,照例都是像烟黑之气收了风吹一般,立刻就要消失的。
但是假若我们想着可以在感受感情的时候,即刻就把它原样正确书写到纸上,这也是个错误;因为书写感情不是那样地容易的,必须要有一番苦心的劳力;这个劳力是能使感情复活的。——唯一的要诀就是感性来到的时候,马上就取笔记下来,尽力把感情来到的详细情形,充分地记到那里,全然不去管文法的对于不对和文章的完与不完——或是从先头写起或是从尾头写起——无论怎样都可以的;要紧的是在得到经验的记录,而用这些记录做种子,不久是会成长开花的——但是记录的种子插下去之后,怎样地成长,怎样地开花呢?
即时记下的记录,至多不过能成为一种完全的记事,不能成为真正的文艺作品;同样地即时植下的种子虽然能够成长,可是叫它开花,这还必须待以相当的期限。又植下的种子成长以后,往往有没到开花的时候就死去;同样地即时记下的有趣味的记录,经过某个时期往往会变成索然无味或是只有一些价值的东西。申言之,最初的记录的价值是即兴的;他的功用只能够做作品的轮廓或工作的起点,无论是怎样地深刻地写下来,最初的记录,也是不能够现出真正的思考和感情的,仅仅可以给我们做记号或印记;而用文辞忠实地正确地把真正的思考和感情复制下来,是必要多少时间的。好的新闻记事的价值,所以在短期间就消灭,而好的文艺作品所以永久存住他的生命者,全是由于上述的产生手续的差异。讲到实际的程序;在复制最初记下简单的记录时,我们的头脑里会忽然涌出复杂的情绪的——本来只有一倍的材料,是会加至四倍五倍乃至十倍哩。但是如此做成的文章往往仍然不会使感情复活,全然成了平凡的作物,必须再引你置若干时期,修改若干回,感情这才能复活哩;即经过若干时期,才能够见应删应增的地方。 而且每当修改之际,使会发出新的思考、变更原来的形体的。我们但把最初记下的简单的记录或记号放入抽屉内;在某个时期把它取出修改一番再装进去,经过许多绘这样的去处和装入,最后便得着感情复活的欢喜了;同时可以把这个感情传给别人,使别人与我动起同样的情绪。这是一些文艺作法最初必要的条件。这自然是苦事,但是任何作家都不可避免的。
(三)表现情绪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暗示;用这种方法成功的作家是非常稀少的。——大概都是法兰西人;又这种方法是仅在散文方面成功了的。
原来情绪是可以表现,也可以暗示的。但暗示比较表现还要有力;因为读者想象了的范围由暗示而扩大的缘故。不消说文艺都是至某种程度之暗示的;但是如今所说的方法,完全是暗示的——即作者,换言之,说法者的情绪,在作品中全然没有露出,都是在行间字里隐藏着,明眼的读者是能够于其中看出很有力的情绪的。用这种方法得看极大成功的就是莫泊桑。有不复杂一点感情,把几种的事项淡淡地收集拢一起,而使它显出非常的感情的,又仅记一个会话,而使它把数人的会话者的感情正确地写给读者的;更有不但不写感情,就是什么场面、行为,一点也不记述而纯粹暗示的。这种方法的难处并不仅选择适当的语句,乃在选数种的事项。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先行判别那个单纯的事项的本体,有没有文学的价值——那情绪的价值;而为得到这种判别,更需具有极广的人生的经验,极大地戏曲的才能,并且通晓样样的人的话语,明析那男女的心性。所以年纪太轻的人,恐怕不能使用这种方法的。我以为对于这种方法的必要的才能,是到中年才会发达的,因为人们到了中年才能得到相当的经验。照此说来,在文艺生活的最初,最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尚有应该记忆的:使用这种方法,除经验以外,还须要有与画家同鲜明的知觉力。关于这个种作家,前边既已举过莫泊桑了;而莫里哀小说也不可不读——在莫伯桑和莫里哀的杰作里面,个人的要素,全然没有表现出来的,除作中人物的口中所说的话以外,没有何等记述,但是能够把那个事项的明了的印象给与读者的。
(四)用表现法产生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使我们与看越觉得它的美,并且经过若干时代若干世纪,还要使读者更觉得它的美。反之,廉价的文艺作品。初次看见它事,或者也不觉得有什么缺点,可是第二次去看它,便发现缺点,到第三次则缺点更多,到第四次则更暴露谢缺点,终于惹起读者的厌恶而把它放掷了;这是作者没有支付周密的用意的缘故。

2010-4-20 20:29:48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6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十一讲 论用字
用字的重要 怎样用字 平易 确切 用字确切的注意点 巧妙 象征 夸饰 叠字 结论
(一)用字的重要——一篇文章是由许多句子集成的,一个句子却由许多字集成。所以用字是作文的初步,也是作文的根本,文章能表现繁复的思想,情绪和各方面的人生。但字是文章的媒介物,换句话说,文章也就是字的艺术,一篇文章作得好不好,要看用字用得好不好。用字用得好,能以很少的字表现繁复的思想。古人作文多注意“炼字”。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教他的学生莫泊桑作小说也说,小说最要紧的是选字,因为一件事物有一件事物的个性。中国古代文人也很讲究用字的,所谓“吟成一个字,捻断几茎须。”便是诗人用字艰苦的表现。唐朝诗人贾岛的“推敲”,也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例子。
(二)怎样用字——字究竟应怎样用,并且我们应用哪类字才可称“得当”呢?我们用一字当择定和我们所期望于读者的恰合。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用的时候,要注意下列三点:
(1)平易——初学作文的人,用字应该用现代的普通平易的字。所谓现代普通平易的字,就是使同时代看的人容易懂,换一句话说,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用这个时代的字。一般泥古的人总以为非用古字或偏僻的字,不能写出好文章。其实会作文章的人,正要用平易的字。《庄子》的文章是最好的,但他竟取用“溲溺”这些字在句子里。近代吴稚晖先生也最会用平易的俗字俗语,嬉笑怒骂,皆成好文章。《红楼梦》《水浒》均用平易的俗字俗语作的,写人,写景,写情,俱非古文古字可及。可见用平易的字正可作出很好的文章。
(2)确切——平易是用字的初步。但文章作得好,用字应该用得确切。同是一样意义的字,但用这个字便觉得好,用那个字便觉得不好,这便是确切不确切的分别。
怎样可以用字确切呢?要用字确切,该注意下列几点:
一、应该注意人物的个性——各人有各人的个性,所以写各人的举止,容颜,叩问都不用相同。
二、应该注意地域的关系——各地有各地的特别个性,应该知道各地方的景物,风度,习惯的异同,用字才能确切。
三、应该注意时代的异同——善于作文的人,应该随着时代而采用新的名词字典,是文章能代表时代的精神。
(3)巧妙——怎样可以用字巧妙呢?从前杜甫有句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可拿来表示用字巧妙的精神。用字巧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详细讨论,须研究修辞学。我在这里,只能很粗浅的谈谈。要用字巧妙,要注的有下列几点:
一、象征——象征便是一种具体的写法,这名词是新译的,但中国古文书中也不少象征的写法,即所谓譬喻。我们现在要教学生用具体的写法,要教学生用象征法用字,应该用实际的观察做底子,用丰富的想像做譬喻。如《诗经》中的写美人:
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这里写美人的手,美人的肤,美人的领,美人的齿,美人的首加眉,面面俱到,惟妙惟肖,是传神之笔!是模范的象征写法。
象征有一项规律,就是被象征的东西较原来的东西,须为习见而且具体、一方面使读者更明了于原来的事物,他方面唤起读者的想像和联想,增加无限的力量。
在散文中的小品文,诗歌中的抒情诗,也有许多象征的写法,例如:
雨后的宇宙,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寂然幽静。——(郭沫若《女神》)
我吃了一惊赶快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在小说中用象征的具体写法最有名的,使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一段《白妞说书》。
总之用象征写法,要自己根据自己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像,自铸新词,方为妥当;正如第一个用花来喻美人的当然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喻美人的便是傻子。我们要打倒古典,创造新典!
二、夸饰——郁达夫说:“说谎也是一种艺术”,说谎为什么是一种艺术呢?说谎说得好,正可以增加文章的美丽与有力,所以是一种艺术。李白的诗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哪里会有三千丈呢?这显然是一种说谎。但我们若把“三千丈”改为“三千尺”,“三千寸”,全都不好。只有“三千丈”才可显出“愁”的痛苦来。这样的夸大的写法,在修辞学上,有叫做“扬厉格”的,有叫做“铺张格”的。《文心雕龙》上有一篇标题《夸饰》的,就是讨论这种“言过其实”的用字法,所以我们现在借用这个“成语”。在小说中用这种夸饰写法的很多,例如: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鲁迅《秋夜》)
“夸饰”的字用得好,自然可增加文字的美丽与有力,但用得不好,便“弄巧反拙”变成不通了。也就是说谎不得当,不如不说的道理。
三、叠字——中国文中,有一种用叠字以增加文具的意义的,如《诗经》z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最著名的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许多叠字,活现出一种凄凉的神气!又如《白雪遗音》中的“人儿人儿今何在?花儿花儿为的是谁开?雁儿雁儿因何不把书来带?心儿心儿从今又把相似害!”这种叠用名词的法子,很可增加语句的活泼与有力。
“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以巧。”岳飞论用兵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巧妙是不可教的,只要自己努力去研究,能够多读,多作,多研究,自然能出语惊人,用字有神。俗语说:“孰能生巧”这句话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论——我们要增进用字上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多读名家文章,细细地体会他的用字,因为名家用字决不随随便便的,字是士兵,名家是军官,调遣得当,便可以出奇制胜。同一文章,要是名手写来,一字可以令人钦服,一语可抵人千百语,博得读者一唱三叹。所以初学把名作简练揣摩,自然能于无形中得到益处很多。又名演说家的用字,字字生动有力,所以我们得到用字上的助力,除读名作外,还要多听名演说家的演说。
末了,简单地说一句,我们用字,应当择名家用,现今用,全国用的字。

2010-4-25 10:50:34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7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二讲 论造句
句子的定义 句子的种类 什么叫复句 什么叫并列句 什么是弛缓句 什么是严紧句 造句的方法 主从 并列 语势 错综 简洁 明了句子的德性 清洁 有力 深刻 美丽
(一)句子的定义——什么是句呢?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说:“凡是起词,有语词而辞意已完全者曰句。”
胡云翼说:“把一些字连缀起来,组成一个完全的意思,就是句子。”
尤墨君说:“句是思想的单位。字是机械的,句(思想表达的方式)是有机的。”
(二)句子的种类——句子的种类甚多:有长句,有短句,有简单句,有复杂句,有并列句,有弛缓句,有严紧句等的分别,详细研究,是文法上的事。我们现在且随便举些例子。
短句,长句,简单句很多是不必举例子的。什么叫做复杂句呢?
复杂句与简单句不同,简单句只表示一个思想或事物,而复杂句是表示二个以上的思想或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二个以上的单句,使成为复杂句的。例如:
他在学校里,功课也好,品行也好,办事也能干。(列举一个人的德性的)
你没有欺骗我,所以我也相信你。(表示因果关系的)
门外寒风虎虎,户内炉火熊熊。(表示对照的)
春天来了,白花开了。(说明相关的两种现象)
功课完了,运动开始了。(叙述相承的两种动作)
自从她死了爱子以后,没有一天不流泪的。(表时间的关系)
水从两峰间倾泻下来,犹如一疋白练倒挂着。(表比拟的)
不自由,毋宁死。(表示选择的)
什么叫做并列句呢?
凡是二个以上的字句,字数略同,组织和意义也大概相同的,叫做并列句。例如:
夏至荣华,春之成功。——(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春光与希望是长驻德;自然与人生是谐调的。——(同前)
流水涸,明星没,露珠散灭,闪电不再。——(同前)
他也不懂得爸爸的眼睛为什么要睁圆着,他也不懂得妈妈的眼泪为什么要垂下——(刘半农《饿》)
昨晚上甜蜜的私语,今朝的冷绿的露珠!——(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弛缓句与严紧句是修辞学上的名词。什么是弛缓句呢?
弛缓句是一句之中,在收尾之前可以停顿一处或数处,但是文法上是意义完全的。例如:
我从睡里醒来;我很觉茫然。
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同前)
上面的句子“我从睡里醒来了”,“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多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这几句都可停顿住,在文法上意义也是完全的。这就是弛缓句。
什么是严紧句呢?
严紧句是不到一句的末尾,意义不能完全的。例如:
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配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地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的眼泪呢?——(冰心女士《梦》)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坠下去了。——(鲁迅《风筝》)
这几个句子不到末尾意义不能完全,所以叫做严紧句。
(三)造句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有六个:
(1)主从——我们的思想是陆续不断地来的。我们在这些相连的思想中间,先当辨明何者是“主”,何者是“从”;然后再把它们用合乎论理的方法排列起来,造成句子。例如:
岁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袁枚《祭妹文》)
这句共合四个思想而成。试便命其主从:
则,“天为之”是主,“命之所存”是“从”;“予之过也”是主,“累汝至此”是“从”。
袁枚把主从分得清清楚楚:于“天为之”间安一“实”字;于“命之所存”首,冠一“虽”字;如此,“虽”和“实”相应,把两个思想混成一子句了。他又于“予之过也”首,冠“未尝非”三字;“累汝至此”末,加一“者”字;如此,两个相连的诉讼有混成一子句了。他在在这二子句间,加了“然而”二子;如此四个思想合成一整句,而读者读之,但觉主从分明于字里行间了。
(2)并列——我们思想有时天然铢两悉称,而难确定其主从;则我们造句时,不能不参用并列法。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巴黎一市揽森何左右,纬以长桥,界为长桥,界为驰道,辟以广场,文艺崇宏之建筑,疏以广大致园林,积渐布置,蔚成大观;……(蔡元培《装饰》)
上列自纬以……至园林,都是从思想表达成的并列句子。
(3)语势——一句之中,思想参互错综,必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至少比有一个重心。我们造句应当握住可这个重心,使句子增加语势,而可与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关于这个重心的变换方法,约有下列五种:
①重心移句首——“他(重心),没有看见过。”
②重心置句末——“环滁皆山(重心)也。”
③累升——“我的儿子病得很重,病得很危险,病得无药可救了!”
“这是命令,是集合的命令,是发动的命令。”
④对称——“这是固定的,有积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地。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朱光潜《无言之美》)
“看者涉猎,宜读宜多;读者讽咏,意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曾国藩《复邓寅皆书》)
⑤重述——“看啊,看啊,潮水来了!”
“我欲前进,前进,前进!”(郑振铎《我是少年》)
(4)错综——句忌呆板!忌单调!要想句子生动和遒劲,非错综其句式不可。然而这事非可有意求之的,作者倘能于上述的三方法——主从,并列,语势——自在地,准备地应用,那末便可于无形中,得到错综式的构造了。例如:
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推挽不住,数百事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簇拥于寺之左右前后者,凡四阅月罢。(张岱《西湖香市》)
(5)简洁——佳句像一部良好的机器,运转流利无丝毫障碍。反之,我们所造之句,如果拖沓!冗长!往往一句之中,闲字充斥,不知删节;结果,这句便变为废物而无用!故我们造句,还要顾到“简洁”。一句中字应用多少,虽并没有一定,然总当用得恰到好处;一字不能减。句子不要太长,又不要太短,是即所谓“简洁”。
(6)明了——句子能造得“表里透明”如一泓清水,才可称为“明了”。
“晦涩”,“暧昧”,“模棱”都是“明了”的大敌,我们必须打倒它。“不接”和“词的位置不当”也是“明了”的障碍,我们必须设法肃清它!能如是,句可明了。
(四)句子的德性——善于作文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文格;有的是“一清如水”,有的是“朦胧若烟”。有的人的句子我们一看就明白,有的人的句子我们非看了几次,想了许多时不会明了。各人的思想不同,文格不同,句法也不同。有的人的句子造得清洁,有的人的句子造得有力,有的人的句子造得深刻,有的人的句子造得美丽。
现在先说清洁。在近代的文人中,梁任公与胡适之的文章都以清洁胜。初学作文的人大概喜欢梁胡的文章,因为他们能够“深入浅出”,说理虽深,而句子很容易懂。——有人以为说理的文应该清洁,而写景的文章应该美丽。其实清洁中何尝没有美丽。
其次,我们且说有力。古人形容王羲之的书法,说是“铁画银钩”。这“铁画银钩”四个字很可拿来表现造句有力的精神。有力的反面就是萎靡。萎靡是不好的,在近人的文章中,以鲁迅先生的文章造句最有力。孙福熙说:“他的文章中没有风月动人,没有眉目传情,他的描写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尖利的声音 ,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
再次,我们且说深刻。孙伏园君曾说:“中国人是不会遭到深刻的文章的。读惯了胡适之梁任公一流畅文章的人,尤不会懂得深刻文章的好处。”伏园的话是有感而发的。胡适之梁任公一派的文章,长处在于清洁流畅,短处在于不深刻。他们的文章能使人一目了然,但不能使反复讽诵,若有余味。近代会作深刻的文章的要推周氏兄弟,可以说,中国到如今还没有新出的作家及得上他们。深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讽刺,也有幽默。我们且举一些例子: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有一个“普罗”文学批评家曾根据这段《小杂感》而断定鲁迅的“不革命”。其实,他连鲁迅文章的意思,也没有看懂。鲁迅说的是反话,使讽刺。只有深刻地留心当代革命事实的人,才能了解这段文章深刻的悲哀。
深刻的文章是不容易作的,只有幽远深刻的理想,才可以产生深刻的句子。
再次,说到美丽。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文学除了美并没有也不能有什么唯一目标。”这句话找我们看来虽然有些偏,但也有至理。美虽然不是文学的唯一目标,但除了美就不成文学。所以有些人作文章造句子力求美丽,其实,就广义说来,上面所说的“清洁”,“有力”,“深刻”,也未尝不是美丽。但这里的美丽,好作艳丽讲,指一些好修琢句子的文章。
我们且举冰心女士徐志摩先生的文章做个代表。
冰心女士的文章,可以算是表现女性艳丽到极处,如出水芙蓉,如空谷幽兰,使人读了沉醉,迷离,愉快。她的造句美丽是得力于旧诗词的。
徐志摩先生的造句美丽,不是从中国古书中学来的,他大概是受了不少的西洋名著——诗,散文,小说的影响,用意遣词,皆能戛戛独造,(但徐先生文章的短处,有时艳丽而不免流于轻浮)。

2010-5-13 9:27:22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8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三讲 论构段
构段的意义 全句在段中的重要和位置 构成段落的方法 申述法 例证法 设喻法 因果法 比较法 对照法 构段的三大规律 怎样得到统一 怎样得到联络 怎样得到语势 结论
(一)构段的意义--文章的分段,不过顺看自然的区分去形成罢了。--但段是由句积成的,所以构段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到句子的排列。
(二)主句在段中的重要和位置--主句对于作者的功用是:他握住了它,思想不致游移无定,他自不会说到别处去。主句对于读者的功用是:它明白地示给他以段中的要旨,使他不至于误会作者的用意。由此我们可知主句在段中的重要了。然主句不是绝对的必要的。如在叙述文和描写文中,有时我们可知主句在段中的重要了。可是在解释文和论辩文中,主句是差不多必须要用着的。--主句在段中的位置应前应后,并无一定;因为段的怎样演进,作者各有各的中间,作为转词。
(三)构成段落的方法--构成段落的种种方法,总称作段的演进法。名言之,它即讨论如何安排主要意思与附属意思,使它们各称其职的方法而已。这法共有六种,逐述如下:
(A)申述法--这是普通的方法。作者先定了主要的意思作为中心,然后再从而发挥说明之,因此主句列于段首之时为多。
(B)例证法--用例证法证明主旨,是一个很好的法儿。例证须浅显,须坚强。浅显则尽人皆知,坚强则主旨颠扑不破,使人驳不动。
(C)设喻法--主旨有时靠譬喻而愈显。譬喻的材料宜取眼前的事物,所谓"能近取譬"。用这法构成的文章,就叫做设喻法。
(D)因果法--先说"因",后列举其"果",是以"因"为主旨,"国"为附属意思,这是一法。或先说"果",后列举其"因",是以"果"为主旨,"因"为附属意思,这又是一法。
(E)比较法--这在演进主要思想上有帮助。作者定了一事,而以他事之类似者参互比较其的得失和优劣。
(F)对照法--这法和上法似同而实异。其不同之点是:比较法所引的事物与所讨论者须有类似之点;至于对照法,则所引的事物须与所讨论者适完全相反。
虽然,好多段的构成,在作者方面说,固未尝加以审择;然若循理而演进,则它的构成总可分成如上述各法的。
(四)构段的三大规律--即统一,联络和语势,兹分述如下:
(A)统一--一段之中,表达的意思能密切地关连看,而可以完成一中心思想,总括成一要旨者,则这段可谓已得到"统一"了。
换言之,统一的原则是:一段之中,要有一个清晰的意思,统治着一切的附属思想;而后这一切的附属思想,可分着看"说明","力写"或"扩充"之职。
那末"段"怎样可得到"统一"呢?下述三点,如果我们能细心遵守着,则它所构成之"段",定可保证得到"统一"了:
( 1 )把你的意思列成一纲要,本此步骤,循序进展。
( 2 )先作成一主句。它在段中,虽然你不要用着;但它可以助你保存主要思想和附属思想的适当关系。
3 )自始至终,观点当确定。若有不可避免的变更,你须明晰地说明。
反言之,作者要不破坏他的段的统一,不可犯下述各点:
( 1 )在一段中,勿写得句句都是要句;基于主句的次要句子,应和主句相团结。
( 2 )勿以无甚密切关系的意思作成句子,羼入段中。
( 3 )勿将生旨游离向外,而讨论看外来的意思;因为这些意思即使与主旨或有遥远的关系,然不能直接故。
(B)联络--联络的原则就是:逐句须一气贯注,自然地相连而下,前句引后句,后句跟前句,互相照显,互相呼应,这整段才不致有"斧凿之痕。"像这样构成的段,读者的心目,方能容易地随看主旨而进展,不致对于作者的用意引起惶惑。
怎样得到联络
要做到句和句相联络,作者必须注意下列二点:
(1)思想演进的次序,当合乎论理。
(2)虚字--连接词及副词--要用得适当。"虽然" ,"然而","巳经","本来","但是","所以","则","亦","而","惟"等字都是指明思想方向的"路标",一个也不能错用,一个也不能漏用。我们能善用之,思想的转移便有条不紊,而可收"联络"之效。
关于远反"联络"的禁律,总括之,亦有二条:
(1)你的地位和你的立言,你勿以为读者已经明了得与你相等;你须设身处地替读者着想。
(2)附于你的主旨上的一切叙述,你勿以为读者读之已毫无疑义;这是你自己心中之秘,旁人无从悬测。
( C)语势--就是指语句的组合须适当匀称。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段中的每个意思,在时间上和空闻上,须与其重要的程度相称。最重要的意思应当占在最重要的地方。段首和段末是两个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两处最易吸引读者之眼,--而两者之中,段末尤觉有力。
怎样得到语势
作者要使他的段得到"语势",须记看下列二点
(1)把你所要叙述的,用"累升法"进展;即思想的进展,须一步紧一步,一步重要一步。最重要的意思应置在最后,可以引人入胜。
(2)末句应作结论,或把最重要的意思加以力写。
反之:
(1)开头勿用浮泛而散慢的叙述。
(2) 结束勿用无谓的语句,或刻板的滥调。
(3)勿只顾进展附属意思而把生旨忘却;勿把主旨轻易地放过,以三言两语了之。
(五)结论―综上而论:"主句"是构成"段"的"目标","三大定律"是构成"段"的"规约";而六种"演进法"则是构成"段"的"实施计划"。还有"段"自其性质上言之,可分为"叙述的","解释的","描写的"和"论辩的"四种。因为一篇文章中,或夹叙夹议,或杂以描写或间以解释;若分成段落,可得如上所云。此理很明,无需多述。至自段的职分上言之,则又分为"绪言","转词",及"结论"三种,留待下讲--论成篇--再论。

2010-6-11 12:39:24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59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四讲 论成篇
成篇的方法 成篇的要点 成篇的通则 统一 联结 平均 着重 结论
(一)成篇的方法——成篇的方法哪有一定的!善于作文的人,应该知道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构成法。有的直接说起,有的间接说起,有的从正面说起,有的从反面说起。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中心思想,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成篇法去表现这个中心思想。古人所谓“文成法立,文无定法”,本来也是有所感而言的。
上述所讲述的绪言——事实发生的动机,转词——事实发生的情状,和结论——事实发生的结果;固然是计划段的进展之事,但也是讨论文章如何成篇之事。倘使我们记述一桩事件,我们即可用绪言、转词、结论三者构成之。
此外,要描写某种事物,亦可讲材料分为普通的观察,精密的观察和印象三部构成之。
(二)成篇的要点——文章成篇所必具的要点有二:
一、应有计划;二计划必须合题。
前面第七讲里所说的“布局”和“编订大纲”,就是成篇的计划。
(三)成篇的通则——成篇虽无一定的通例,却有一定的通则。什么是成篇的通则呢?简单说起来,有下列数事:
(A)统一——统一的意义就是一致,在成篇中一致是很重要的。要得到全篇的统一,必须整顿全神,时刻抓着这篇文的中心思想。要想抓着中心思想必须留意一下几项:
(1)本文的题材是什么?
(2)根据什么观点而得此题材?
(3)本文所要写的范围如何?
(4)作者的目的
(5)本文所用的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B)联结——联结有种种不同:有综合的,有分开的,有错综的,有解剖的;千变万化,方法各异。如作长篇小说宜于用错综的法子,短篇小说宜用于解剖的法子。又初学作文宜段落分明,平铺直叙,易于联结。但文章作熟了之后,可以宗笔所之,莫不联结。要得到联结无他法,只须每段题材蝉联而下与主旨(中心思想)不相离。换言之就是每段每节都依着论理排列。
不联结的文章,大约是犯了两个疵病:
(1)缺乏论理的智识,不能使自己的论点或文章的段落,排列得有次序。
(2)没有连接句或连接段,以表示两部分间的关系。
(C)平均——平均的意义就是各部分匀称。就文章的内涵说,最忌的是宾主不匀称,一篇文章若是头大尾小,前后不匀,便成劣文。往往有些文章,关于主意者并没有多少篇幅;而借来帮衬主意的资料,却空费了许多笔墨。这是很容易是人家看完之后,还不明白是谁主谁宾的。就外表说,文章也很忌段落长短不匀称。要免去作文不平均的弊病,须留意这几桩事情:
(1)认清题材,将全力去写。(2)编定各资料所须用的篇幅,不要使长短不称。(3)认清笔下文章的体裁。
(D)着重——所谓着重,意义很简单;就是力写。我们写作之时。应当随时留意每段每句的主意,认清了主意再行申述。就通篇文章说,我们要把本文的主要论点安置在适当的地方,着眼的地方,在开始或终结。使人家能在全文中最着重的地方,读到最注意最着重的话。
(四)结论——总之文章成篇,不论长短,只要把握着了上述四种要素,就能养成正直清晰和勇往的思维习惯。有了合题的计划,就能帮助你决定到达的目的,应赴的步骤和得到最稳妥的进展。

2010-7-2 19:19:23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60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六讲 论作风
作风与作家 作风的完成 作风与个人笔调 作风的变化 与作风有关系的一句要紧话
“作风”虽然没有考究的必要;但是“作风”没有考究的必要的道理,应当极力考究一番。
(一)作风与作家——所谓作风,一句话说完就是作品——即作家——的性质。一个人有一个性质,一个作品也有一个作风。有多少作家的作风,由普通人看起来很是类似,可是由明眼的批评家看起来,是有差别的;因为那作品中所包含的作家的心性,是不相同的。又作品中的语句,全然靠作家之文学本能——即感情——而选出的。并且语句的性质,是因它在作品中位置如何而有异。所以两个作家纵然表现一种事物,使用一种语句,而那语句里包含的性质,也是完全两样的。
作风恰似作者的脸目和说话,是个各有独特的丰姿的。
(二)作风的完成——作家为使作品完成,只要使上最善的努力,其结果便可现出真的作风来。换言之,作家之纯一的感觉及思想,是会指示作家使用何种作风的。所以这个作家模仿那个作家的作风,算是陷入了邪途。只要我们能够忠诚地顺从自己的感情和趣味,并且尽力地开发它们,我们的作风,自然会成就的——即自然会采取最适合题材的特殊的形式和声调的。
(三)作风与个人笔调——我们要想现出自己真的作风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个人笔调,在《自由谈》上讨论文选问题里,有过一个好例:在一个小学作文课里,出一个题目叫《观飞机》在描写飞机的航行;如果拾袭古语,必须用“耸入云际”,“翱翔云间”等,倘凭小学生所思感的写出“像一只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那便是个人笔调了。这种笔调,能使干枯的文字,变为丰富而得到新生命,于完成自己的作风上有最大的帮助;我们应该注意使用它,从现代物语中煆炼出来。
(四)作风的变化——更有一个不可轻忽的事实,就是作风是常常在变化着的:不单随时代而变化,并且随人随作品而变化。——即同一作家的不同的作品,也是各有其不同的作风的;这是题材变更之自然的结果,不过,这非伟大的作家是办不到的。
(五)与作风有关系的一句要紧话——最后还有一句要紧的话,就是作家应该尽力排除学究的文句使用大众——即里巷——的语言,耶码逊也说:“使用里巷的言语的力量是使用学校内的言语的力量,是不能比较地大的。”

2010-7-8 10:38:38
fenglong88

等级:精灵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188
金钱:1113
声望:212
经验:1180
发帖数:490
注册:2003年6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 第61楼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 第十七讲 论技巧
不要松化 不要勉强做作 有美的装饰
以上各项我们都明了,最后我们所要研究的便是“技巧”问题。初作文的人,作出来大都流于生涩,格格不入。固然一方面只要多练习,自能通而纯属。但初作时可注意下面几点,方可达到通顺的地步。——这就是“技巧”方面的事了。
(一)不要松化——我们作的文章和句子能作到哪样长度,便哪样长,切勿故意拖长,以致散漫而无精彩,这是初作文者最要紧的注意点,总之不要以为作长文为荣,结果会使你养成一个不良的习惯,便是文章和句子都会“松化”。
(二)不要勉强做作——作文最重要的是正确的事实真情之流露。最忌讳的是虚伪的做作。所以作文尽可不避一切,只要是真确,不妨直叙,不要有一些勉强。一事一物,一举一动,都要写得如水浒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一样的生龙活虎,没有一点不自然的倾向。
(三)有美的装饰——顾森千先生说:“美”是文学的一个要紧。胡适之先生说:“美”是文学的一个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文学非有美的装饰不可。“美”占有技巧的大部分,这项功夫,要作者能灵活的运用,尽量在思索如何使得文章美?每做一句或一段时,必先思索,同时想两个句子,把两句比较一下,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好?一定是这一句比那一句来得美,所以自己不期而然地喜欢这一句了。文章能美,是读者最欢迎的;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看自己的作品,那么我们就要设法把文章做成“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