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到游戏机价格:中原文化与丝路古镇水乳交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0:53

中原文化与丝路古镇水乳交融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1-04-21 17:09:38 Tag:中原文化丝路古镇 查看评论

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哈密,是中原文化进入西域的第一站。在这里,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并存;儒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思想交流碰撞。独特的多元文化,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时间虽已过去了2000多年,但历史碎片依然清晰可见。如今,中原文化再次与丝路古镇水乳交融。河南投资4000万元援建的图书馆将成为哈密新地标,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也将赴疆演出。

多民族风格建筑共存

在哈密,最能体现哈密回王文化的地方是哈密回王府和回王陵。哈密回王是清代哈密维吾尔族的地方封建藩王,历传九代,绵延223年。

导游王琳娜自豪地说,回王府的建筑融合了伊斯兰和中原建筑风格,可以看到许多汉族特色的建筑文化。

记者看到,王爷台为雕梁画栋的中式牌楼建筑,王爷台西边有一个供回王做礼拜的清真寺。回王寝宫有中式椅子、条案、八仙桌和宫灯等。

回王陵是哈密几代回王及王室成员的墓葬建筑群。王陵内有两座木质亭式墓葬建筑,东面一座为第九代回王沙莫胡索特墓,西面为台吉墓。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沙莫胡索特墓内部是用土坯垒砌而成的伊斯兰式的穹隆顶结构,外部四周却是亭台阁榭式的中原风格和圆形头盔式的蒙古族建筑风格。

作为丝绸之路上一个咽喉重镇,哈密一方面要接纳中原文化,一方面又让西域文化向中原挺进,正是这种开放性,才形成了哈密的多元文化。

汉文化遗存俯拾皆是

天山南麓的巴里坤草原水草丰美,作为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渐渐成为西域汉文化的典型代表地。有学者称这里是汉文化的发源地。

巴里坤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作为丝路古道,佛教东渐的必经之地,各种汉文化的历史遗存安静地躺卧着。

记者看到,县城有古城墙和高大的“得胜门”。“得胜门”为古汉城,最早为雍正时期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的军营,这里是新疆境内罕见的汉族建筑。

巴里坤是新疆庙宇最多的地方。巴里坤县文化馆干部许学诚说,清朝政府将大批内地汉族人迁入巴里坤定居,形成新疆最早的汉文化中心,这里是典型的“大宛风味汉家烟”。土地庙、药王庙、关帝庙、文昌帝君庙等100多座庙宇遍布当时的大街小巷。

援建的图书馆将成新地标

2010年,河南拉开了文化援疆的序幕。

去年,河南省文化厅、广电局、报业集团、文联等单位分别与农十三师签署了对口文化援疆的协议。

去年8月4日,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丽萍带领的河南省文化厅考察团一行对哈密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

今年1月29日,省文化厅、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组织的河南省文艺慰问团赴哈密,参加哈密地区2011年迎春联欢晚会演出。19位河南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受到哈密各族人民的称赞。

由河南全额投资4000万元建造的哈密地区图书馆项目,将在今年4月开工。

来自河南省文化厅的援疆干部、哈密地区文体局副局长朱华说,河南援建的哈密地区图书馆,是今年河南援疆的重点项目,也是2011年哈密地区重点项目之一,哈密地委书记郭连山对这个工程非常重视,要求建成后的图书馆20年不落后。按照规划,建成后的图书馆高 21米,建筑面积达9834.38平方米,将成为哈密市的标志性建筑。

朱华说,建成后的图书馆,藏书可达5万余册,将全部实现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图书馆还将设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等,使读者如同进了超市一般。

《梨园春》要唱响天山南北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今年农十三师的职工就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河南唱腔。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景春对援建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全力配合。

今年春节期间,农十三师电视台要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省广电局党组成员、河南电视台台长王少春要求总编室从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协助。最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3月26日,农十三师党委常委、副政委张明胜一行来到河南,赵景春局长亲自安排对接工作。最后确定: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要到农十三师进行慰问演出;河南电视台要为农十三师制作一部形象推介片,在河南电视台播放;河南电视台要选派一些优秀的编辑记者到农十三师进行交流授课。

此前,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副总监、挂职农十三师新闻中心副主任的孙文中已经为农十三师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讲了两节课,这周他要到哈密地区授课。

在对接期间,张明胜一行还先后参观了郑州新地标、世界第一钢结构观光塔——中原福塔、河南电视台和东方今报社。每到一处,张明胜一行都赞不绝口。

记者从河南援疆农十三师指挥部了解到,今年,指挥部要开展“中原文化哈密行”活动,组织河南的摄影家、文学家和书画家赴农十三师采风、创作。

另外,农十三师要选派一定数量的文化干部赴河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