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pmi是什么:教学实录:怎样通过透彻析例来展开议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2:07:57

怎样通过透彻析例来展开议论

    (多媒体投影:罗丹的雕塑作品《思考者》和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兰的作品《思考者》。他的动作告诉我们他在干什么?(生:在思考)再往下看,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投影:雕塑艺术是创作者对人生、社会不断思考和认识形成的结晶;哲学思想是哲学家对社会、生活不断思考、提炼之后形成的普遍规律)

    师:那么这二者跟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议论文也是创作,也是我们在感受人生、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认识。

    师:对,概括的很好!

    (投影:《常用文体写作》(选修12)中明确指出:“议论文写作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的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与理论水平,考查学生把道理想清楚、说清楚的能力。”)

    师: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要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展示我们的思想认识,进行深刻的论证和说理。那么怎样在一篇议论文当中展示我们的思想认识,深刻论证说理呢?(通过前一段的学习,我们把它总结为四个环节,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一是思考题目,明确主旨;二是用分论点解剖主旨;三是紧扣分论点条分缕析;四是升华主旨,给人启发。

    师:那么同学们在写作中究竟有没有落实这四个环节呢?

    (投影:作文题目:请以“短暂和永恒”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这是上一堂作文课的作文题目,作文大家已上交,由我作了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优点还是比较突出的。

    (投影:作文优点:1.能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能用分论点解剖主旨.; 2.文章的结构和段内的论证层次清晰;3.有事实论据,可谓“材料丰富”)

    师: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

  (投影:作文问题:1.观点句的表述及认识高度有待提高;2.主旨句与分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把握得还不够;3.分析事例不能扣紧主旨,.缺乏分析的力度)

    师:这堂课主要针对同学们第3个突出问题来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这堂课的主题就定为“扣紧·说透”,具体来说,就是扣紧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

    (板书:扣紧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

    师:首先,请同学们讨论“扣紧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有哪些方法?

    1: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因果分析法。还有比较分析法,通过两件事物的对比,正反两面来论述,得出自己的观点。

    2:还有了图受分析法,采用“如果……,那么……”句式。如果有比较多事例的话,就可以采用归纳分析法。

    师:很好!恰当采用一些分析方法,的确能在观点和材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我们手头刚好有一篇例文(见附1),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三个主体论证段落分别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的效果如何?

    1:首先,他的第一个论证段落中有一个关键词“为什么”,运用了因果分析法;第二个论证段落中有个“相反”的关键词,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第三个论证段落中出现了‘他们都留下了”、“他们共同告诉了我们”这样的表述,运用的是归纳分析法。

    2:这篇文章分析还是比较有条理的,也运用了比较多的分析和论证的方法,但总觉得分析不够力度,说理的句子太少了,不够深刻。

    师:老师也有同感,那么这几个论证段落到底 缺少什么呢?接下请大家就各个论证段落进行分析 和修改,修改之前,请大家推荐一个打字最快的同学,随时将我们修改的文字输入电脑,及时在屏幕上呈示。(学生异口同声地推荐了电教委员)

      师:首先,我们一起看文章第一个分论点的段落。请同学们把析例的句子齐读一遍。

      (学生大声朗读)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如何就“扣紧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的要求进行修改。

      (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1:她在析例的时候没有紧扣、点破分论点中 的中心词“奉献”。(师:你能修改吗?)我会在第一句后面加上“他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板书:紧扣分论点的中心词分析)

      2:还应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短暂”和“永 恒”去分析。(师:那么对事例中的李剑英来说,什么是“短暂”?什么又是“永恒”呢?)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好像只活了40多岁吧!(师:是42岁,在他的事迹中有没有更能体现出“短暂”的呢?)他迫降只有16秒!

      (板书: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

      师:你认为具体该怎样表述更好?

      3:可以加上一句“42岁的人生何其短暂,16秒仅仅是瞬间,可是他彰显的奉献精神却是永恒!”

      师:说的太好了!把例举的事例和题目的关键词、分论点的中心词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那么议论还可以再深挖吗?

      (板书:揭示文章主旨)

      4:我认为可以在对事例的分析上再进行提升,提升到人生、社会的层面。(师:为什么?)这样可以从特殊到一般,真正把事例的本质深挖出来。

      师:对呀!李剑英的事例是个别的、特殊的,在就事说理的基础上揭示出普遍规律,就是透彻说理。那谁来做个示范,如何修改呢?

      (板书:揭示普遍意义)       生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短暂的生命无法在历史长河中永存,唯有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以永恒!

      (学生自发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这么热烈的掌声,说明你的议论引发了我们的共鸣,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又朝深刻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如果老师再问:议论还能深挖吗?谁来试一下?

    6:原文只突出了死亡的意义,而且是用自己的话表达,不够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来加强力度。(师:说得很好,那你加一句吧!全班同学笑)既然提到了生与死,就可以引用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全班鼓掌)

      (板书:借名人名言、公理俗语加深析例深度)

    : 太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名人的权威力、名言的影响力来为文章的议论和观点服务,从而增强分析和说理的力度。

      (板书:增强说服力)

    师:好了,在我们共同智慧的努力下,第一个分论点的析例部分修改完成了,(感谢李伯阳同学输录文字的辛勤劳动)我们再来齐读修改后的析例部分(见附2)。

      (大屏幕展示堂上修改后的片段,学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扣紧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的方法和步骤。

    〔投影:扣题目、分论点的关键词分析(扣主旨分析)〕——揭示主旨;从人生、社会的高度分析——给人启示;借名人名言、公理俗语分析(增强说服力——以理服人)

      师:老师把这三个层次称为“析例的三种思维角度”,同学们在事例分析时要层层深人地分析,有角度意识地深挖,把事例分析深人,把道理论证透彻,从而达到议论文深刻的要求。接下来,就来巩固练习。

      (投影:请根据析例的三种思维角度修改例文的第二或第三个分论点的析例部分。学生立刻认真地进行讨论和修改。十分钟后,教师随意选了几个同学的修改片段投影展示)

    1:大声朗读自己的修改片段。

    师:修改后的析例部分很明显分为三层,首先是通过因果分析和对比分析,并且紧扣住题目和分论点的关键词“短暂”“永恒”“社会责任”;第二层由对丛飞和三鹿集团的对比分析,上升到揭示出普遍的意义,通过假设和反问,给人以启示,原来短暂的生命可以因为肩负社会责任而永恒;第三层引用了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名言来增强说理的力度。分析层层深入,十分到位。向我们展示了高中生正确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热烈鼓掌)

      2:大声朗读自己的修改片段

      (教师点评略)

    3:(饱含感情、抑扬顿挫)朗读自己的修改片段。

    师:朗读的很好,听起来很有自信,你就自己点评一下自己的修改的片段吧。

    3:请看大屏幕,(生笑)“他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一直到“在天地间回荡”,这是我议论的第一个层次,紧扣分论点的关键词分析。很明显,这个分论点的关键词分别是“短暂”“永恒”及“爱国情怀”,在这里我很有意识地把它们直接写出来,很好!(学生大笑,鼓掌)大家再看,“这永恒的爱国情怀正是”一直到“民族繁荣富强的根基”,这是我的第二层,我已经从现象上升到一种本质,从社会、人生以及国家的意义上升到一个高度,而且这三句我故意用了排比的手法,再加上“正是……正是……正是……”很有力度,用得好!(全场大笑,鼓掌)大家接着看我的第三层,我为什么会选马克思?因为他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引用他的话能增强我的说服力,这里我还把名人名言和分论点再扣了一遍,最后再上升,使自己的感情达到最高点,非常好!(全场鼓掌,气氛相当热烈)总的来说,我第一第二第三层的议论如潮水般地向读者涌来,大家说,这样的议论文能不有说服力吗?谢谢!(学生心服口服,鼓掌)

    师:有人评价90后是QQ的一代、猫扑的一代,今天吴彬同学的修改和发言可以完全颠覆人们的这种观点。吴彬同学能够学以致用,而且充满自信、言之有理、驾驭自如!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最后请例文的原作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鼓掌)

    生:我是很幸运的,所以我先要感谢莫老师和同学们对我文章的分析和修改。以前我一直认为议论文抓好框架就行了,恰当运用一些论证的方法就可以得个比较好的分数。所以议论文我一直不想多写多练,觉得提高的空间不大。这堂课使我明白了:第一,不要含糊地去议论,要有意识地展开自己的议论部分,尤其要直接点明题目和论点中的关键词;第二,不要泛泛地说空话,要由就例分析上升到发表自己的见解,凸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第三,因为我们的生活阅历还很不够,总是用自己的话分析会不够说服力,所以弓}用名人名言会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深刻的!谢谢!(学生认可的点头,鼓掌)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最后再回顾一下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投影:课堂总结)

    1.扣关键词有效分析——揭示主旨

    将事例的侧重点与分论点、题目的关键词紧扣起来;

    2.从高度上深入分析——给人启示

    由对个别事例的分析上升到揭示普遍的规律和意义;

    3.借道理来强化分析-一以理服人

    借名人名言、公理俗语的影响力或权威性增强力度。

    师:析例的过程实际就是对题目、主旨、材料的分析过程;是对人生、社会、自我的思考过程;是展示思想、以理服人的创作过程。整个写作过程都应贯穿着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议论文写作中,思想越来越深刻!思维越来越开阔!分析越来越透彻!下课!

    (投影: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投影:课后作业:修改自己作文的析例部分)

1:学生例文

短暂与永恒

高二(7)班 吴嘉琳

   有人说,生命是短暂的,就像最终会蒸发的水珠,谈不上永恒;有人说,生命真实地存在过,人生的轨迹不会被时光冲淡。而我认为,只要活出个人的意义和价值,短暂的人生也可以成就永恒的佳话。

    短暂的生命,可彰显永恒的奉献精神。“碧空英雄”李剑英面对命运给出的16秒时间,先后三次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最终迫降失败,壮烈栖牲。为什么他能在千钧一发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考虑的只有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财产!他的死重于泰山!虽然再高的荣誉也换不回英雄的生命,但他的光辉形象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因此,即使是短暂的一瞬,也要用无畏筑起生命的堡垒,用奉献书写永恒的人生!

    短暂的生命,可体现永恒的社会责任。在短暂的37年生命旅途中,丛飞心系社会,关怀社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相反,“三鹿集团”的决策者为追求一己私利,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他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6000多小时、捐助金额超过300万;“三鹿集团”的决策者却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逃避社会责任,给无数个家庭造成永久的伤痛。由此可见,即使是短暂的生命,也要肩负社会的责任,活出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短暂的生命,可凸显永恒的爱国情怀。文天祥宁死不降、舍生取义,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永恒气节;闻一多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中慷慨陈词、视死如归,其炽热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抗日战争中的烈士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用短暂的生命,铸就了永恒的民族丰碑……他们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爱国足迹,谱写了永恒的爱国乐章,他们共同告诉了我们: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刻,也要保持爱国的情怀,让短暂的生命成就永恒的佳话!

    一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精神是不会随着心跳停止而消逝;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对社会的影响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减弱;一个人的情怀虽然朴素,但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让我们抓住短暂的生命,珍惜短暂的今天,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短暂与永恒的相交点上找到永恒的人生价值!

2:堂上修改片段

    第一个分论点析例部分的修改片段:(老师引导学生共同修改)

    为什么他能在千钧一发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考虑的只有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财产的保护!他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42岁的人生何其短暂,16秒仅仅是瞬间,可是它彰显的奉献精神却是永恒!短暂的生命也许无法在历史长河中永存,唯有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永恒!正如藏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他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专家点评:

   《扣紧·说透》是莫明珉老师执教的一堂高二议论文讲评课。该课抓住高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论证思维上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角度、有层次地去紧扣分论点,透彻分析事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采用组件式设计的方式,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教师没有囿于预设的教学目标而生硬的开展课堂教学,而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观点为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的思考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在动态的课堂讨论中有效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另外,莫老师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不断形成认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得到了应有的张扬,并能通过有效的活动方式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这堂写作课能有效地推动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说理能力,符合高中教学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谭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