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 翻译:军旅生涯之我的团长我的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56:55

在十团机关干了三年,先后认识的有几任团长,性情、风格各自不同,杨文飞团长当是儒雅的谦谦君子。

在十团,我算最早认识文飞团长的。1988年7月28日,青梨挂满枝头的时候,我和同年兵鲍湛两个新兵蛋子,背着背包搭乘汽车从冀中平原的训练队来到河北北部一连。8月,文飞从广州体院毕业下到连队任载波实习技师。初见他时,军装穿在身上,如晾晒在一枝瘦竹上;眼睛不大,透彻而单纯;整个人脆生生,嫩得尤为可爱。机缘始然,同为河南老乡,又同一个班次值班,长幼有序,我们称他,老杨。

一连是个不大的连队,坐落在县城西部。院落不大,环裹在一片飘香的梨园内;三栋白色的楼房,小巧而雅致;门前是通往廊坊的省级公路,延续着我们通往外面世界的梦想。

那会儿,业余时间要么去篮球场、足球场疯跑一番,要么就是三五成群围聚一起摆“龙门阵”。每每,老杨若在,不争不抢,默默端坐,默默倾听。久了,蓦然发现“青春飞扬”的年代身边这个如此善于“聆听”的人。尽管一时猜不出他的足智,但感受更多的是他的为人谦和。干瘦的老杨,有若谷的虚怀!

当时,老杨也就是二十四岁左右。临毕业的头一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召开,老杨是开幕式上某个大型团体操的一员,身着白装,数百人统一的一个动作,就像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击缶者。在老杨的干部宿舍,他喜欢指着照片上蚂蚁般的小人儿,细数第几行,第几列的那个就是自己。尽管实在无法从照片中辨清眉目,但我懂那是一个走出黄土地的“土小子”,一个抗日名将彭雪枫的同乡,内心所涌动着的实实在在的得意与自豪。时隔多年后,每次从唐河、镇平、内乡等地经过,总是忍不住往飞逝的车窗外多望几眼,我知道,这片土地走出了文飞兄,这里有他年少的身影。

在我复员后的二十年间,分别与老杨在驻马店和郑州见过几次面,老杨的职务先是连长,营长,后是参谋长,但每次见面,依旧是默默端坐,默默端望;话语不多,交流足够;不事张扬,静气十足!老杨走后,闭上眼睛,远离喧嚣世界,足可回味再三。想来,我与老杨算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今年四月,得到消息,老杨当上团长,我意外,同时一个声音告诉我:“那是必须的!”——就像一坛封存已久的美酒,当你开启酒坛,你会发觉他醇之又醇,浓香无比,昔日的甘烈早已经温化为绵软悠长割舍不掉的兄弟之情。尤其是后来我之所以写博客,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老杨给了我信心上无穷的支持。有时,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有时是QQ上的一个问候……每每一灯独坐,翻读心灵之音,我的面前如同坐着老杨——文飞兄,一杯清茶,默默端坐,默默端望……我知道,我的文字不是心灵鸡汤,但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反映一个在十团从戎的、属于一个军人的博大而质朴的情素!在我涌动的激情背后,我知道,有老杨有我的团队默默的关注!

直到有几次和成都电视台《探密》拦目记者老家镇平籍的权延安深聊镇平,我突然明白,内心潜在的激情是老杨——文飞兄,所带给中原子弟的骄傲和自豪!

前些天,查阅了一个资料,目前我军有19个通信团。可以自信的说,老杨团座的分量位居前列。新的一年,我只想代表河南籍的战友要求老杨:“文飞同志,记住,不想当将军的团长不是一个好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