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司法女神的起源:教学《游园不值》收获(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53:19

 “红杏出墙”的风景

——教学《游园不值》收获(之一)

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甲骨文中有“杏”字。春秋时《管子·地员》也记载:“五沃之土……其梅其杏。” 孔子当年坐在四棵杏树的坛上弦歌讲学,故“杏坛”成了典故。传说三国时,吴国董奉隐居匡山(今江西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只求愈者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故医家称为“杏林”。

种种由杏而引的典故让我们感叹,这次因教学《游园不值》,读到因“红杏出墙”的隐喻,让我感慨。

一切经典最终都会指向结构。对《游园不值》“红杏出墙”的解读不可不注意。给小学生教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单纯谈到红杏的生命力——这很好。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仍要从结构出发,深入阅读,将不同的文化复合在结构之上,来读出自己的理解。也许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               

 一、“红杏出墙”的行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当学生默读,体会后句“出”字的时候,让学生借助前句的“关”帮助理解。为了理解深入,拿出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与之比较。两位作者同是用了“出”,可一“关”,一“遮”之间,结果,前作名不见经传,后作却成了千古绝唱。

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发言特别精彩,有的认为,这一处小景,写出了满园的春色。先概括大地集“春色”于“一园”,又强调“春色”不但满园,而且满到关不住的程度,于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陆游和叶绍翁诗都用一个“出”字把红杏拟人化了,但前者没有明显写出非“出”不可的理由,而后者却先用“关不住”一“呼”,再用“出墙来”一“应”,把“一枝红杏”写得更活。有学生打的比方特别有意思。说“关”就好比锁头,把人锁在里面,要想出来那多不容易啊,必须想办法才行,可是,红杏却出来了,真了不起。

可见,“关”字激活了叶绍翁的诗。陆游的诗呢,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关”字激发出的红杏的“出”,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你想,春天之来,任何力量也难于阻挡,暗寓了任何美好的事物、有生命力的事物之难于阻挡。你看,有一枝红杏已探出墙来,正预告着漫天芳菲的春之信息。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务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是能围得住,关得住的吗?因游赏受阻本来扫兴,却又因此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因此,这种精神奇遇,只一关一出,就把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诗写得别具一格。

孩子们感受到,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其实,在诗歌史上,此类现象屡见不鲜,前后风格极相似的,甚至是同一位的作者,差别不大的两句诗,可一字之差,就会在全诗的艺术氛围、意境中达到最自然、最微妙、最和谐的境界,于是便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如果抛开“关”,仅仅从语文学的角度去分析“红杏出墙”的结构,我们看到,“出”仅仅是动词,它赋予主语“红杏”的仅仅是一种行为性,满园的春色就真的被束缚在园中了。

二、“红杏出墙”的性格

中国文化讲究“留白”。唯美的东西表面上常常含蓄不露,其美往往潜藏在内。特别是,当某种偶然的美,突然地出现在你眼前,虽然它带给你的美其实超过了它本身的美,可我们总会追加更多的惊喜,而这种意外,结合着中国人的感情特点,带给人更多的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向往。

有人说,就性格而言,中国人的主体是被动和内敛的,主体性格是主动和向内的;相反,西方人的主体则是主动和外在的,而其主体性格则是被动和向外的。或者说,西方人更加懂得创造和展现,而中国人则倾向于发现和保留。所以,红杏出墙与其说描绘着一幕杏树生长的状态,不如说描绘着一幕中国人生活的心态。

但,对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要让孩子们主动和外在(当然还要完成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我特意安排了一次“园内”与“园外”的——即“花草和红杏对话”,“诗人和园主人” 的对话,让彼此间把“心里话”释放出来。其实,园内园外这样热闹的对话根本就不存在。园还是原来的园,那一枝红杏还是原来的一枝红杏。所有的,只是想象而已,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可就是这一枝红杏,留给我们想象空间是那么丰富,心中想象怎么热闹就怎么热闹,心中感受怎么迷人就怎么迷人。心有多大,满园就有多大,想象春色有多美,生命就有多么灿烂。原来,只要心中有,满园春色已经满满地装在诗人和我们的心中。

有的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红杏。讲了自己在园内和园外看到的不同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感受,以及为什么要“出墙”并且能够出墙的理由。有的学生扮作关在墙内的那些花啊,树啊,草啊等景物,并和“红杏”进行有趣的对话……孩子们感悟到,为什么不是“春色遍野关不住”?因为,如果是遍野,便不需要关,而无墙就不会有出。没有“墙”,园内的红杏还有其他景物就如野花一样不存在出的必要和出的可能。恰恰是因为园墙的关,给园内的红杏们“外出”提供关不住的渴望和出墙来的快乐。

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如果许多红杏出墙,就没有什么独特。可就这“一枝红杏”,的有限形象却提供无尽的想象,这美好还会永恒地保留在心中。于是,红杏出墙作为一道风景,也成了“红杏”性格鉴赏的宣言,将中国人性格的深沉内敛在这宣言中,被孩子们放大提升了。

三、“红杏出墙”的精神

  杏花摇曳多姿,让人联想到历代诗人的名句。杨万里的“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高士奇的“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残冬的梅花根本比不上沐浴在春花下艳丽的杏花;还有唐代王涯的“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也许诗人不仅仅赞杏,而是借花喻人?现在,“红杏出墙”已经成了当代“婚外恋”的隐喻。女性“红杏出墙”往往被赋予道德的谴责。但,没有内部强烈的压制,便不会有守墙的红杏,同样没有外界巨大的向往,自然就不会有出墙的红杏。如果说“红杏”理解为“女性”,“园”理解为“婚姻”,则“墙”就是家庭意义上的“束缚”,“墙”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对女性的空间限制和行为约束。那么,红杏出墙就是女性冲破其束缚。

想到了前一阵看到的《断背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断背山,只是你没有上去过。往往当你终于尝到爱情滋味时,已经错过了,这是最让我怅然的。”导演李安还说,不要单纯将这部电影看作是讲“同性”之恋的, 爱情的主题常常能超越时空与性别。

我想,对于“红杏出墙”,今天的阅读和生活,也应意会为一种爱的渴望的生活,应该是弥漫着的,超越“狭窄”的异性间的爱情。

于是,在教学的时候,我扮作园主人,学生扮演叶绍翁,想象见到园主人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不但把诗意说出来,还有创造:“你也不可怜可怜我老远来,爱惜你园的苍苔,在你家门口小扣,很久也不给我开门。但是,你家的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你瞧瞧,这一枝红杏不是已经开出了墙头?……”“我”这样回答:“一枝红杏因何来,只缘墙外有郎才。满园春色看不够,柴门就为你打开。” 

笑声和掌声在课堂回荡。

有一次,有学生随口而出“红杏出墙”,语气里透着已知的关于爱情的“典故”。听课老师们都笑了。但我不想让其思维朝着“诡秘”而行,而当作学生是懵懂的脱口,大可不必非要往那方面牵引,于是,课很自然地走下去了。可想,如果我从“家庭”“法律”等意义阐释,是多么乏味而无聊啊,心中的那枝红杏也不美丽和令人向往。当然,如果学生想象:要见的会是什么人?说不定有的会说是心上人呢。老师就可以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升华一下。诗情就又显得高贵而迷人了。

总之,诗人所要见的,不应简简单单看成爱恋的或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而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人。于是,人生才有趣,人生才豁达。人生在世,需要时时发现大自然的魅力,也要能时时适应人与人的感情——对朋友的期待和偶然“不值”的失望;对朋友的爱慕和笑声渐消的惆怅。有此眼界和心胸,就容得下诗,就能生出诗意。诗是美好的事物入眼,入心,用言语表达出来,并带有个性特点的韵律。

总之,引导出红杏出墙的几种价值,不管是谁,隐喻的是对宿命无畏挑战;对生活封锁的突围;对人生 “束缚”的“突破”。“红杏出墙”,既是人性的魅力,更是人性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