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飞vs莫利亚是那几集:听祁华忠老师《游园不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8:38:16
听祁华忠老师《游园不值》


作者:陈金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016 更新时间:2008-3-7 8:29:28





祁华忠老师(齐齐),是所有实验教师中,跟我接触比较早的,他的激情、他的细腻、他的完美情结,已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得去年听祁老师的课,是那种典型的诗意盎然型的,老师滔滔不绝地大段大段文采斐然的过渡,华丽的语言几乎充斥了整堂课。至于,他讲的是什么课,我反倒忘记了。
因为我们的教学思想,正在努力从教师的讲,转移到学生的学方面来,所以,大家当时就迫切地希望,祁老师能够在另外的道路上,即突出学生的学习的课堂教学上,也能为大家作一表率。
这次,我已事先看过他的备课设计,预习作业和右手栏的重视程度是每日研课至目前18节课为止比较突出的。
上课前,我进去靠五(4)班顾捷和左廷莹两位同学坐下。看到他们的书上已经在要学习的《游园不值》旁边写下了解释。空白处还列了一张表,是资料的搜集。内容是叶绍翁、杨万里的简介、人品、文风、作品、其它,两位同学都填写的满满当当。
我对祁老师的课充满了期待。
【观课】
上课铃响过,第一个板块是导入新课。
PPT出示了下列词语: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春花烂漫、姹紫嫣红。
指读后,祁老师问:“春天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用上一、二个词来描述一下?”
学生举出了部分词语。
祁老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与大诗人叶绍翁一同到一位朋友家的花园去游玩一番。”齐读课题后,祁老师和大家一起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第二个板块是检查预习,默写古诗。
首先,祁老师请学生在古诗中把漏掉的“屐齿、苍苔、柴扉、枝”填进去,这是检查生字的一个策略。两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书写。完毕后,老师请同学们互相对照改正。
接着,相同的策略安排了古诗的默写。
我注意到顾捷和左廷莹都写对了,坐在左廷莹南边的一个男生把“应”写作了“映”。恰巧,黑板上默写的同学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祁老师做了简单讲解。
然后,祁老师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所搜集的诗人的资料做了交流,并告诉学生以后了解作者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但在议课中,大家对第一个板块的从描写春天的词语导入和第二个板块的搜集、展示诗人资料提出了异议。铁皮鼓认为,描写春天的词语跟古诗关联不大,可以去掉。干国祥提出,预习中搜集诗人的资料可以改为搜集对这首诗的鉴赏。他说,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完整过程,而这个学习的过程跟后面上课时要完成的目标是紧密结合的。
第三个板块是诵读。
老师指名,请了几个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读,在此基础上,祁老师引入了平仄朗读的一般规律:平长仄短的读法。在投影上出示诗句做了引导:
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
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一枝——红——杏—出——墙——来——
再指名学生读,反复练习,最后是齐读。祁老师还借助手势帮助学生朗诵。
到这里,教学时间恰好是20分钟。
第四个板块是理解诗的基本意思。
老师请学生说说哪些字比较难理解。
学生提出“应”等字,祁老师做了梳理。
因为事前学生对诗意做了翻译,疏通字词后,老师让大家自己把诗意完整的说一遍。
第五个板块是品味诗歌。
老师请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诗中哪些景物能从图中找到。
结合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出示“屐齿、苔藓、红杏”等图片,并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样的柴扉。
学生回答:
这是破旧的柴扉;
这是简陋的柴扉;
这是饱经沧桑的柴扉。
老师又引导学生: “红杏”什么时候开花,给春天带来什么?描写“红杏”还有哪些诗?
在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后,老师和学生填充这个句子   :
苍苔的“绿”(    )了春天。
红杏的“红”(     )了春天。
下面这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提示问题:如此美丽的春色,作者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呢,从哪些字眼看出来?
这个问题包含了诗中的重点词句。
老师和学生先后品味了:
“怜”:“爱惜”的意思。爱的是什么?惜的又是什么?
“小扣” :为什么用“扣”不用“敲”?小扣有什么意思?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在议课时也引起了大家的异议。
祁老师为了引出宋诗包涵义理的特点,引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铁皮鼓补充,为了引出这个结论,没有必要举出跟这首诗关系不大的其它诗句。
在课后的思考中,我也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说,含蕴义理是这首诗的特点之一,那么,最好也是由诗歌自身而来,而不是先确定结论,再验证结论。
祁老师继续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的哲理所在:
由“春色满园”联想到了什么?
看到新开放的红杏你会联想到什么?
“墙”代表着什么?
你从“出”字看出什么?
但是学生并没有老师想的那样能准确的说出,最后是老师自己站出来,总结寓意:
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至此,下课铃响了。
课堂最后一个板块是拓展。
老师问:“园子里的美丽景色,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你学过的古诗来赞美一下吗?”
因为下课了,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而是在观察了五(10)班画的“春色满园”后布置了课后作业:
诗人通过“苍苔”、“红杏”传达春天的信息,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选哪些景物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呢?展开想象描绘满园春色的美景。
【议课】
在小会议室,参与观课的干国祥率先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干国祥认为,祁老师此课在教学框架上,比较完美的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到预习的布置、检查,从上课的有效反馈到备课表右手栏的学生清单,这堂课较前面所听的语文课,都得到了落实和呈现。
这堂古诗课,问题仍是有的,只是问题不是出在教学框架上,而是出在语文老师本体性知识欠缺上。
这两个问题是要分开看的。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观课议课时,需要我们澄清三个层面的问题:
教学框架问题。
学科的教学特点问题。
教师的学科本体性知识问题。
教学框架超越学科层面,各门学科都可以按有效教学框架进行匡正自己的教学。
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简洁的有效教学框架如何具体化、细化,取决于不同学科在获得学生学的效果上的不同,如数学会强调做题,语文则是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段年级的英语,则特别强调对正确英语语句的模仿与熟记。
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事情,这一块在小学阶段大都没有匮乏,但是在中高段语文的文学欣赏上,确实会出现一些困难。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一个教学框架的问题。教学框架的落实,是保证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的凭仗。
教学框架没有一个机械的先在的规定,或者提出教学应该包括几个步骤,几种模式。它是依据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取出的超越具体学科的适用于任何学科的一种框架性结构。
而“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是把“以教师的教(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上来。
以一节具体的课来谈。
首先,教学框架的有效,应该先制定一个准确的,跟课程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个学生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千万不能混淆于教学过程,即教过什么操练过什么不能成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事实上应该理解为“每个学生达到了获得了什么”。
有效教学备课框架建议从三个层面(A、B、C分类)安排教学目标。
但,这样分类并不简单等同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A类目标定为基础性目标,即,要求全部学生必须过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课文的准确、流利朗读。再如,英语课上的单词、短语、句型,要求背诵的课文。
B类目标是一堂课中的核心目标。如,语文课上这一篇课文或这一单元最核心的最有教学价值的与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这是“这一课”区别于“其它课”的标志。
C类教学目标可视为这一课的附属性目标和延伸性目标,根据学科和课型不同,有的也可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如果把教学目标视作一把标尺的话,A、B两类教学目标是要求所有学生有一个达到标尺的最低限度。即,每个学生允许所得不一样,但,即使所得最少的也要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之位置。而C类教学目标则不然,它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标尺线上,这是因为,C类目标是拓展性的、延伸性的、情感性的、态度性的、人文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制定学习目标保证正确的前提是有一份详尽的学科学习标准。
这也是我们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学期初制定初各学科的学期学习标准的原因。
学科学习标准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罗列,不是课程标准的细化,不是每课学习内容的摘录。而是学科教师重新编制一套能实际操作的学科学习标准。即对究竟在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心中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此点上,数学课大致可以将线性的知识点视为学习标准,而语文则几乎需要重建。
其次,要明确学生的预习就是真正的学习,而非为课上得顺利、漂亮而附加的作业。
预习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背后的道理既很复杂,也很简单。说复杂,有若干认知规律垫底;说简单,很多知识学生是自学就懂的,老师要在学生“懂的多少”的基础上确立教学起点,而非假装学生不懂,一切从零教起。
预习就是学习。在课堂时间有限,优秀学生容易代替全体学生学的情况下,预习也是独立学习的有效保证。而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事实上就是他独力学习能力的一次次的检测。
另外,预习还是彻底解决教师课后大量批改性、补差性劳动的最佳路径之一。
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指向核心教学目标。
即,预习作业中除了基础性的作业外,有一部分作业能帮助学生自己学习时就能沿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不是简单的资料摘抄似的缺少思维参与的机械式作业。
再次,教学框架的有效,体现在备课和上课的重心转移: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
老师们备课时,拿到教材,往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课我要怎么教。
这种观念需要打破!
实则,在“怎么教”之前还有一个“教什么”。这个“教什么”要跟课程目标要求一致,要与学生“学什么”一致。
比较理想的是这样:教师“想教的”和“实际教的”就是学生“实际学的”。
这也就是有效教学备课框架中把教师的教学板块和学生的学习清单并重的原因。
这也就是我们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个体的训练量,保证训练之后有准确、真实、及时的反馈。
这也就是我们一再告诉观课者,要坐在学生旁边,盯住学生,少看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经历课堂,记录学生在每一个板块实际的学习状况的原委。
最后,教学框架的有效,还在于课后检测、反馈的真实、有效、及时。
有了课堂的反馈,是新知学习不出集体性、规模性漏洞的最重要的保障。但,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不能放松课后对新知的巩固和深化。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块,往往会沦为作业的大量布置,甚至是机械操练。
要想达到真正的有效。课后的检测、反馈必须参照学科学习标准。
也就是说,学科学习标准起着备课、上课、课后检测不出偏差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出门用到的交通地图,一册地图在手,就不会轻易迷失方向。
有了上面的阐述,我们再来观照祁华忠老师《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框架。
教学
目标
A、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B、
1、理解诗题,理解“应怜”、“小叩”、“关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歌画面,进入诗的意境中去。
C、体会《游园不值》后两句诗所包蕴的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了的。
预习
作业
个体学习方案
1、自读古诗,借助工具书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查找了解诗的作者。完成表格:  简介  人品   文风   作品  其他
3、搜集相关诗作。例如:描写春天、童趣、红杏等。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课时
第一版块、积累词汇,导入。 【2分钟/B】
1、PPT出示: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春花烂漫、姹紫嫣红。
2、春天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用上一、二个词来描述一下?
3、今天,我们与大诗人叶绍翁一同到一位朋友家的花园去游玩一番,大家说好不好?
4、理解诗题:
游园不值(值:遇到)
第二版块、检查预习,会写。【5分钟/A】
1、PPT出示:
2、指导学生练习,重点交流:
屐齿  苍苔  柴扉  枝
3、默写古诗。
4、检查学生对叶绍翁的了解。对照表格交流,
并告诉学生以后了解作者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5、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第三版块、反复诵读,会诵。【5分钟/A】
1、学生试读。
2、重点指导。读出诗歌的平仄。
(朗读要领:平长仄短)
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
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一枝——红——杏—出——墙——来——
3、反复练习。
4、齐读。(教师可借助手势帮助学生找到感觉。)
第四版块、借助字意,会解。【10分钟/B】
1、学生结合字意,理解诗句。
2、回顾理解古诗的方法:释、调、连、补、留
3、学生板演,教师指点,强调解诗的方法。
4、自己完整地把诗意说一遍。
第五版块、紧扣字眼,会品。【8分钟/B】
1、学到这里我们古诗是不是完成学诗的任务?
2、作者在游园时遇到了什么景物?
3、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他们的了解。
指点(1):(       )的柴扉
指点(2):从“苍苔”你看到了什么?
指点(3):出示“红杏”,“红杏”什么时候开花,给春天带来什么?描写“红杏”还有哪些诗?
4、小结:苍苔的“绿”唤醒了春天。红杏的“红”照亮了春天。
5、如此美丽的春色,作者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呢,从哪些字眼看出来?
品味1:“怜”——“爱惜”的意思。爱的是什么?惜的又是会么?
品味2:“小扣” ——为什么用“扣”不用“敲”?小含有什么意思?
第六版块、展开联想,会悟。【8分钟/C】
1、宋人比较重视思想,他们习惯于用哲人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在许多诗文中富含哲理。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色满园……”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景中寓理。
2、理解:由“春色满园”联想到了什么?看到新开放的红杏你会联想到什么?墙代表着什么?你从“出”字看出什么?为什么关不住?
3、总结寓意: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4、想到园子里的美丽景色,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你学过的古诗来赞美一下吗?
第七版块、拓展迁移,会用。【3分钟/B】
1、诗人通过“苍苔”、“红杏”传达春天的信息,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选哪些景物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呢?展开想象描绘满园春色的美景。
2、积累:描写春天和杏花的古诗。
学生读,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学生再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学生说诗题的意思。
(重点理解“值”)
学生填空练习:
应怜(  )印(   ),小扣(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红杏出墙来。
学生默写古诗,板演,批改。
学生交流作者个人档案:
简介: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
人品:
文风: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作品: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学生自由读
学生在理解平长仄短的停顿规律中慢慢悟出读诗的方法,并注意轻重音。(例如:小扣  久等字要轻一点,读“春色满园”时声音响亮。)
学生交流难理解的字。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诗意,个别学生板演。
学生和老师一起品析、补充、完善。
学生回答:苍苔、红杏、柴扉。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理解。
学生理解要点:
1、(简陋、破旧、特别)的柴扉
2、春天唤醒了·生命力很旺盛。
学生找出字眼,体会其内涵。
学生理解要点:
1、爱这里的美景。惜“屐齿印苍苔”。
2、小心翼翼,十分爱惜。
学生展开深入联想,挖掘诗名所要传达的哲理。
学生联想:
(如里面的垂柳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里面可能会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教学目标:
A、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B:1、理解诗题,理解“应怜”、“小扣”、“关不住”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的思想感情。3、想象诗歌画面,进入诗的意境中去。
C、体会《游园不值》后两句诗所包蕴的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了的。
A类目标为基础性目标;B类目标是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C类目标既是发展性目标,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我们会发现,祁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
预习作业:
1、自读古诗,借助工具书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查找了解诗的作者。完成表格:  简介  人品   文风   作品  其他
3、搜集相关诗作。例如:描写春天、童趣、红杏等。
预习作业1指向A类目标,预习作业2指向B类目标,预习作业3指向C类目标。预习就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如果,预习作业2由搜集诗人的资料改为搜集这首诗歌鉴赏的资料,则更能体现预习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
备课框架:
参照祁华忠《游园不值》备课设计。
可以看到,祁老师每一个板块都指向具体的目标。板块训练后目标达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备课框架中约略感受到。
可以看到,祁老师对右手栏学生的学习清单非常重视。学生在每一个板块后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基本都有详细的描述。
上课过程:
观课的教师都能看到,祁老师按备课框架的教学事实证明,学生是学有所得的。略感遗憾的是诗歌鉴赏板块。但,这不是教学框架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导致的障碍。
在这样的课堂上,一开始,老师的课可能“不好看”。
但,第一,教学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学生掌握。
第二,精确训练并不等于“不好看”。这从干国祥的课堂上能得到证实。
第三,教师没用教学框架之前,教学也没有好看过。
第四,我们还需要转变一个课的“好看观”:学生在课堂上人人操练起来的时候,课堂上充满智力挑战的时候,哪怕这时课堂是宁静的,也是最“好看的”。
课后练习:
诗人通过“苍苔”、“红杏”传达春天的信息,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选哪些景物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呢?展开想象描绘满园春色的美景。
应该说,这个练习既结合了诗歌本身,也有一定的延伸性和趣味性。能起到巩固、深化诗歌学习的目标。
纵观祁老师整个的教学框架,我们可以充满底气的说:
祁老师运用教学框架指导教学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后面只是研习和熟练的过程。
诗之为诗:每一个字的芬芳
——重读叶绍翁《游园不值》
干国祥
说明:听祁华忠老师在五(4)班上《游园不值》,祁老师近来于教学框架,下力颇多,此课上得扎实有序,大家深为赞叹。只是在解诗环节,课后大家众说纷纭,主旨无外乎解读之难。精确分析,容易将诗弄得破碎不堪;整体感知,又往往停留在草草感受阶段。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有效教学框架的范畴内事,而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素养中,学科本体性知识那一块的问题了。
皮鼓兄(魏智渊)于此,多得益于叶嘉莹;我少年时读王国维《人间词话》,至今获益。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它永远像一座随四季变换颜色的山,既恒定地站在那里,又不时地因着外界而变换着色泽。也就是说,它永远需要不断地重新阐释,它将在不同的语境、背景下,获得全新的意蕴。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也许还不能进入唐宋诗中最杰作的作品之列,但是其词其韵,却仍然足以使后来者玩味再三、咀嚼再三。
一般说来,此诗的后两句是传诵的“名句”,就是所谓的“警句”。缪钺论唐宋诗时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正体现出宋诗“意胜”、“精明”、“气骨”、“瘦劲”的特点。
博学者已经指出,在叶绍翁之前,已有若干唐人宋人在诗词中写过“一枝红杏”的句子,譬如陆游就有“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的句子。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独独叶绍翁的这两句话,既没有被说成是剽窃成句,反倒说成是诗中“警句”呢?
细究起来,此句之妙,全在一个“关”字!我们且来看叶翁之前的类似诗句:
唐朝吴融《途中见杏花》诗: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杏花》诗中又说: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而温庭筠《杏花》诗也道: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这些诗句全都有“红杏出墙”的意象,但此一意象出场的背景,却大迥于叶诗。它们或者作为一个单一的意象出现,即仅仅勾勒出了红杏的美丽,然后在此基础上抒情无由的春愁,或者为出墙红杏添一点相近的饰物(如水畔,歌舞,春日,朱门),以衬红杏之曼妙。惟独叶诗反其道而言,不仅没有其它同色调的景物为之衬托,反而说“……关不住”,这样一来,“红杏”的形象就迥异于其他的诗作。如果说在另外的诗作中红杏仅仅是美丽事物的形象,那么在叶诗中,红杏就成了“生命抗争”、“生命力勃发”的形象。所以我说,一个“关”字,成全了此诗,改变了红杏或柔弱或仅仅是美丽的形象,而给予它一种勃发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也有“遮”这一词,但可惜在前面添了一个“不遮”,红杏的生命力量就明显地减弱了。一个“不遮”的善意,在诗中远不若“关”所带来的冲突与张力。而宋朝张良臣《偶遇》诗中“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诗意最为接近于叶诗,但显然不够干净利落,而且“一段好春”与“满园春色”相比,也少了许多诗的意蕴,太过落实了。也就是说,叶此二句之妙,既体现于“关不住”与“出墙来”的张力,也妙在“满园春色”之虚,与“一枝红杏”之实相对举的写法。
一虚一实,以实写虚,以“一”举“满”,这也深得中国哲学的妙理。
从意象上,以上这些杏花诗当然极为相似,但是在神韵上,叶诗却大异于这些诗句,倒神似于另一位宋人杨万里《桂源铺》中的诗句: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读通了后两句,再回头看前两句,便觉得处处有了出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便是“关”的来由:主人怕来访的客人太多,太过粗鲁,踩坏自家小园里在初春刚刚泛绿的苔藓,所以便“关门拒客”。
“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便是诗人探望的情状,既怕打扰主人,打扰春天,因此只敢在柴门上“小扣”,也就是轻轻地叩门,但又舍不得白白走此一遭,所以“久扣不走”。
大概为报答诗人的殷勤吧,所以被主人关在小园里的满园春色,其中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去,为诗人送上了“倾城一笑”,留下了这首佳作。
当然若这样解诗,就未免太过坐实。
事实上,既然我们知道叶诗只不过是过去诗作的“重新创作”,与其说是眼前景色的写实,不如说是与前辈诗人的“互文”与“反讽”,所以,就不能完全从叙事的角度来理解此诗,而应该将之理解为一幅由诗人精心挑选的意象重新组合而成的独特画面。
试想:小园既关,何来“苍苔”?更何来主人之“怜”与“怕”?
所以第一句诗,“屐齿”一说,无非点明自己乃是诗人出游。“屐”之一字里,隐含“谢公屐”的典故。诗人隐居西湖,自然不会不知道几十里之遥的会稽,乃是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故乡。谢公出游自备特制的木屐,后世诗作中,多有以此来点明自己的这一诗人渊源的。
而“苍苔”一词,要讲在事实上是看不到的,纯属猜测,但是在诗的画面中,却是添加了一种淡淡的色彩,一种莽莽苍苍的触觉。同时也点出了主人小园之清静雅致。关于此点,若能与日本的禅道茶道,尤其是茶室文化相联系起来,一定会体悟更多。禅诗,也可以说是宋诗的一大特点,禅诗之趣,一在象中之理,一在清寂之趣,也完全与此诗相合。
同样的,第二句诗“小扣柴扉久不开”也本非事实如此。一则,主人的住所,未必是“柴扉”当门。事实上,有“满园春色”的主人,最大的可能倒是朱门大户,但诗人若想表明所访之人同是儒雅之人,而非等闲的暴发户,那么哪怕明明是朱门大户,也是只能写作“柴扉”的。否则“小扣朱门久不开”,诗中的禅趣就完全被破坏了。而诗人,是否真的只是“小扣”,而不捶门大呼,我们也便不得而知,关键只在于,既然第一句是在春之万物中,只选取了“苍苔”这一微小之物,来为诗添一点微弱的绿意,那么第二句从颜色转到“声音”,这也唐宋诗的常用伎俩。与“苍苔”之绿相照应,表示声音的扣门之声也只能是“小扣”,不能用捶门大呼把诗境给破坏了。而“久”之一声,也让此诗余音缭绕,久之不散。
而且我们进一步可以想像,诗人此次去老朋友那里“游园”,事实上见没见到那位朋友都有可能,只是诗中的故事,只能是“不值”了。“不值故人”,方能与一段春色意外邂逅,这才有了诗千古咀嚼的蕴味。
也就是说,叶绍翁在千年之前的那次“游园”故事,我们是最也没有办法弄清细节了,而且也根本不必去弄清这些细节。但是,叶绍翁从前人的句子中,精选选择并重组了若干词语,为我们建造了一座永远柴扉紧闭的小园,勾勒出一支出墙顾盼的红杏,逗引得所有后人一再为此浮想联翩,这倒是诗之为诗的奥秘所在。
【听祁华忠上《游园不值》(二)】
关于祁老师《游园不值》一课在“有效教学框架”上的突破,我上面已经约略点到,陈金铭专门作了详细的阐述,我不再赘言。这里再谈谈建立在诗歌赏析之上的诗歌阅读教学板块的改进性意见。如大家所议,此课前面在A类基础目标的实现上,极为成功高效,基本上无可挑剔。当然,关于春天的词语,以及叶绍翁的背景介绍,属于与目标关联不大的附加内容,可保留也可删除,关键在看时间够不够。当然在我的改进性设计中,因为B类核心目标,即诗歌鉴赏会费去更多的时间,所以,还是建议去掉这样的环节为宜。
也就是说,在预习中,删除寻找整理诗人背景知识的内容,添加查找并阅读关于此诗的赏析的内容。建议在预习习惯训练的开始阶段,由教师提供更为精确的查找步骤,譬如此一预习题可设计为:在百度网站用关键词“游园不值 赏析”和“一枝红杏 钱仲书 宋诗流变”进行搜索,阅读网络文章中的相关部分(片段),对重要的可作摘录。
另外建议在进行默写等检测后,评估时要同桌或学习小组互换,因为自己最难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后面既然有全诗默写,所以填空这一环节也可以删除。
也就是说,我改进性策略是建立在以下的前提之上的:
1.前面环节的删减,使诗歌赏析(分析、解读)获得25~30分钟的时间。
2.学生在事先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此诗,通过资料阅读获得一些赏析方面的知识。
若无此二点保证,后面的教学就会出现困难,且容易停留在肤浅、琐碎的层面。
无论是散文阅读、小说阅读还是诗歌阅读,精确分析并不表示将课文肢解。对此诗而言,字与词的辨析,无法取代对整首诗的鉴赏。整首诗鉴赏的基础是基本理解诗句意思,在此课上,祁老师有此环节,而许多老师会将此环节等同于诗歌阅读教学,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这应该需要A类基础目标,但并非是核心的教学目标。
问题在于是如何确保精确、细致的赏析不破坏诗歌的完整性?解决之道,是有设计一些能够统领全诗(全文)的关键问题(或作业)。
对此诗而言,这样的统领全诗分析的问题可以有:
一、诗题是“游园不值”,但有人认为,这个题目出得不对,诗人是“值了”,他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诗人有没有“值”?
二、这首诗,有人说是讲一个故事,也有人说是画了一幅图画,你认为谁说得更准确一些?
三、诗有诗眼,即一首诗最为关键的、可以打通全诗的一个字,一个词。你认为此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有人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关”字,你认为他说得对不对?(其他字也完全可以)
无论哪种出题,这些题都有几个共性:
1.它们针对全诗发问;
2.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反复细嚼全诗语句;
3.题目具有排它性(或者看起来具有排它性事实上并不是,如第2个问题),即必须作出精确的回答。这就必然地要引发争论,要动脑思考。
至于后面的教学,建议由以下步骤构成:
一、发问;学生自己在诗中圈点批注(时间不用太长);
二、小组讨论(时间要充分);
三、全班讨论,要形成冲撞,不要忙于得出结论;
四、教师引导大家达成共识;学生用笔将共识批注、记录于书上。
这几个题,用上一个便足以鉴赏全诗,而结合起来使用两三个,也未尝不可。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必须切记:
一是学生阅读过一些解读;批注与讨论,事实上首先是对解读材料的灵活运用,重新理解(显然,没有任何现成的答案)。
二是教师自己一定要深悟此诗,否则在学生已经阅读相关解读之情况下,教师若仓促走上讲台,便会出现学生领悟了,教师却仍然用自己偏颇的成见在误导、指挥学生的尴尬。
以上的改进策略究竟是否有效,尚需在实践中验证,这比不得祁老师在有效教学框架上的成功探索,那是听课者已经有目共睹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