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机械设备:中国人的信誉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55:57
  现时由于经常报道食物有苏丹红、瘦肉精;商品有盗版;连文章都有剽窃和抄袭,这就给外国人一种错觉好象中国人是不讲信誉的。而事实上,中国政府在对外行为上是世界上最讲信誉的国家,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乾隆时规定广州十三行的商家都不许欠外国商家的钱款,如有由于倒闭引起的欠款的,则由没有倒闭的商家共同承担欠款。这很好的证明了中国人是非常讲信誉的。

  自古以来“无信不立”是中国人的信条,就连最高的统治者也以身作则极力维护整个社会的信誉。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意志就是一切,可是为了维护信誉,统治者会约束自己。三国时就有曹操“割发代首”遵守军规的故事,但最值得说道的是曹操焚毁《孟德新书》。刘璋的谋士张松过目不忘,把扬修给他看过的《孟德新书》轻易的背诵出来,并说此书是战国无名氏所著。曹操听说后怀疑与古人暗合,虽然扬修已经提醒是张松的记忆力惊人,但为了避嫌曹操还是令人把书烧了。照理,集权势于一身的曹操完全可以不把此当一回事,而曹操为了避嫌居然宁愿把自己的心血力作毁掉,可见中国的风俗习惯是非常的讲究信誉的。还有宋朝的赵匡胤的“千里送京娘”、他平民时下棋赌输华山给陈抟等故事都是信守承诺的好例子。

  另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事例,就是乾隆的禅让。乾隆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1735年9月20日)即位,在即位时许下宏愿说如果上天让他可以长寿并顺利的治理国家,他一定不会让他的统治时间超过康熙爷爷。康熙在位61年,也就是说乾隆许愿自己的在位时间不超过60年。本来作为一个最高的统治者,而且又隔了五六十年了,谁也不会去追究乾隆是否信守诺言。但乾隆自己却非常的在意,他于乾隆六十年的九月初三(1795年10月15日)退让皇位。虽然有很多的大臣参奏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想说服乾隆继续执政,但乾隆为了信守诺言,并不为这些参奏所动,坚持到期退位。

  下图是一个乾隆时的斗彩瓶子,后面书款是西历二千一年。明朝末期和清朝都有使用较为准确的西历,也就是所谓的格利高列历,但中国在那时是相当的自信的,并没有按照西方的耶稣诞辰来确定元年,而是按照汉朝的确立时间来确立元年,也就是说公元前206年是崇祯历书和清朝时的授时历的元年。在乾隆退位时的九月初三到次年正月这一段空白期里面,内务府所生产的瓷器都不知道是署乾隆款还是署嘉庆款,他们只能把瓷器的款署为《西历二千一年》。这说明当时的乾隆退让位子是十分认真的,下面的人不敢触犯他的禁忌,落款都不敢署乾隆。另外这样的款式也说明以前的中国人是相当的自信的,他们不拒绝科学好用的知识,但会实行“洋为中用”(另图里面的西历的历字在康熙字典里查不到,这说明这个历字是为了避乾隆弘历的讳而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