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能动方向考研:摸着石头过河:晚清的政治经济改革突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28:50

摸着石头过河:晚清的政治经济改革突围

国运1909:清帝国 2010-03-20 14:04:49 阅读1931 评论6   字号: 订阅

摸着石头过河:晚清的政治经济改革突围
  
柳已青


  
   一个美而多金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今晚要过河(huo),哪个来背我嘛?”黑暗中响起无数个声音:“还不是我来背你嘛!”
  
   不能想象,这种春晚小品中的场景、台词会出现在对晚清帝国的叙事中。在雪珥聚焦晚清帝国改革突围的《国运1909》中,作者写自序,匪夷所思地来了这么一段。这种离间的戏剧效果,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拉到当下的语境中,给读者穿越历史的错觉。满眼看到这样的章节表述,金銮殿上新来的年轻人,1909年春天的故事,爱新觉罗软着陆,“铁老大”出轨,开滦煤矿地道战,伶仃洋畔建“特区”,康有为“熊市”……别误会,这是一本很严肃地探讨晚清帝国命运的书,作者对晚清帝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的解读,只不过,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史书大相径庭。《国运1909》充满了游戏的精神和话语的狂欢,雪珥的观察视角下另类而独特,勘破历史的迷障,让我们看到晚清帝国最后的挣扎,看到历史的悖论和真相——日薄西山的晚清不变革迅速灭亡,实行变革延缓灭亡。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晚清帝国的官场弯道,黄龙旗下的资本主义,映射进现实。而现实中的股市、特区、官商、价格战、跨国公司、国际贷款,也并非新生事物,日光底下无新事,《国运1909》建立了历史与现实的通道。
  
   改革之路是充满荆棘的旅途,意味着资源的重组和官场的洗牌。也并不全是如此——既得利益者成了改革的绊脚石,政策的制定者成了改革的急先锋。我们不妨通过“庆亲王的首富宿命”了解晚清帝国的官场原生态。四朝元老及少数参与了大清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老干部——庆亲王奕劻以贪腐闻名全球。著名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也提到他家就是中国官场“集市”(market),连门房都设了“收费站”(toll)。
  
   一个腐败到令全地球人都知道的贪官,为什么会在风云诡谲的晚清政坛中从边缘进入核心,并始终屹立在潮头?显然是晚清的政治体制长出的毒瘤。晚清的反腐败斗争矛头指向奕劻。奕劻的儿子、商部尚书载振出差路过天津,看中了名歌姬杨翠喜,候补道段芝贵随即用重金为美人赎身,献给载部长。御史赵启霖立即上奏弹劾,认定这是“性贿赂”。
  
   反腐败的舆论风头一过,奕劻照样得到重用。雪珥在解读这种吊诡的故事时,一阵见血地指出:奕劻这位巨贪之所以贪得如此高调,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以自污而获得政治上的安全感,这正是1909年乃至整个宣统朝改革的胎毒,渗透在血液之中,难以自行摆脱。雪珥观察晚清的新政,想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精细、准确,认为清朝并非亡于革命,而是政权的分崩离析——政治改革在各种势力强行搭车后,失控出轨。
  
   晚清的改革开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最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本来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旅,结果,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雪珥认为,在辛亥革命之后,正是因为晚清的改革,保全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性命。不论法兰西还是英格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封建帝王的头颅落地,难以摆脱暴戾之气。而清室皇族能保全性命,得益于慈禧太后的“远见”,选择了载沣,这位“80后”能屈能伸,在锐意改革数年而终不成后,为皇族赢得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体面而又安全的集体“下岗转制”。
  
   国运本无宿命,历史却会轮回。《国运1909》这本书以当下的政治、经济中的热点,激活一百年前似曾相识的改革开放,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得益于雪珥运用了大量的海外史料,西方媒体中对晚清的报道、刊登的老照片和漫画,再加上雪珥煮酒论英雄式说史的激情,财经评论员的犀利和敏锐,洞察历史的幽默和见识。
  
   不过,雪珥对晚清帝国的回光返照以及改革开放的尝试,包括对晚清朝廷皇室和重臣的评价,有溢美和拔高之嫌。写史,还是心怀敬畏之心比较好。雪珥也承认,每个人都如同盲人摸象。书中用“金枪不倒”描述张之洞,用“十八摸”形容过河,有失雅驯,有哗众取宠之倾向,幽默把握不住分寸就成为油滑。

原文链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952&PostID=224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