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苏州研究生院:误会晚清:改革突围的偏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1:52

误会晚清:改革突围的偏差

国运1909:清帝国 2010-03-20 14:03:44 阅读1174 评论1   字号: 订阅

单就那一场改革来说,与其说是闹剧,倒不如说是由于历史的进退具有偶然性才出现了偏差,历史有时是存在着很深的误会,晚清尤甚。

 

晚清的那一场改革突围


 《齐鲁晚报》2010年3月13日 作者/朱晓剑

 

    在以往的历史叙述当中,晚清时期基本上是外忧内患、政治失利、社会矛盾重重的时代,为何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近代史学家给了不同的结论,而对清王朝的最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 有“历史拾荒者”之称的海外学者雪珥在《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则告诉我们,晚清的历史复杂无比,完全不是平时我们看到的那么回事。单就那一场改革来说,与其说是闹剧,倒不如说是由于历史的进退具有偶然性才出现了偏差,历史有时是存在着很深的误会,晚清尤甚。

    这样说,简直就是为晚清的改革翻案。但翻案不是想翻就翻得了的,得有证据才成,雪珥在晚清的档案、笔记以及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抽丝剥茧,寻找那些隐藏在迷宫当中的蛛丝马迹,从而发现,1909年这一年看似十分简单,却关涉到晚清的命运和历史:如果不是晚清处在一个历史变局时期,朝廷表现的外强中干,军事上简直是一无是处,洋务运动并没有带动经济的发展,帝国也不会日渐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政府领导人的皇帝,如何抉择着实是件事关国家的命运。

    别无他途,唯有变革才是最简单易行的道路。此时没有更丰富的宪政经验的清帝国,大约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了,而过河的方式有三种:架桥、造船、泅水。从运营成本上看,架桥和造船俱是难度大、见效慢,而局势却容不得等待,这时可以说是急转直下,改革不得不尽快上马。回顾100年前,在改良派、革命派、执政者等各方势力的推动下,垂死的清王朝进行了最后的自救努力,历史开玩笑似的,阴差阳错地发生了改变:如果按照宪政的路顺利走下去,历史也许是另一番模样,但那场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改革最终在各方的极度失望下被暴力革命所吞噬。究其原因,是利国利民的改革,最后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扰,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帝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

    对这场改革的解读,固然会因为使用史实材料的不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来。而雪珥站在改革者的立场上,对体制内的政治精英颇多溢美之词,但对体制外的各类“革新势力”比如康梁却多以批判为多。他的解释是,体制内的改革者,所承受的机会成本、风险成本远大于体制外的人士,其最终发挥的作用也远超过体制外的人士。

    不过,历史的良好生态可能不在于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分庭抗礼,而是如何平衡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在对待戊戌变法、义和团等晚清历史时,我们也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如此,在历史的迷宫中发现它们的不足和长处才能更有效地以史为鉴,从而为当下的社会变革提供新的动力。

    对晚清历史的钩沉,在最近几年颇为流行,多偏向于翻案,跟正统的史学观点迥异,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历史的偏见,我们对那段历史多了许多误会。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雪珥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和晚清对外战争有关的海外文物,并且通过挖掘海外的史料,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以国际化的崭新视角、跨学科的宽阔思维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不仅十分注重历史研究的实证,更重视思想的理性和宽容。如此,即便是再靠不住的历史,通过历史细节的现场还原(哪怕是有限度的),这才有可能更清楚地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往我们仅仅局限于一种或几种史料,并采用就事论事的姿态去看历史,这样的解读可能把历史变得更不靠谱了。

    在对待历史上,雪珥还有个观点比较有意思:有的时候,历史似乎既不是由英雄创造,也不是由人民创造,而是由十分偶然的历史机遇创造。对此我不敢苟同,那是因为即便是再简单的历史事件发生,其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因由,如果简而化之,就可能无法判断出它的价值在哪里。对历史如此,对人生时世,何尝不是这样呢?

 

原文链接: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100313/html/20/content_1.html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雪珥/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购买《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请点此进入当当网卓越网

 

  评论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