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洞一般用什么材料:周作人和唐弢的书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34:45

周作人和唐弢的“书话”

 

翻检古籍,常常见到诗话、词话、曲话之类的书,诗话如宋代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清代王世桢的《带经堂诗话》、王夫之的《清诗话》,词话则有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近代梁启超的《饮冰室词话》,曲话则有宋代杨绘撰、赵万里辑本的《时贤本事曲子集》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书都是评介古代诗词曲的,文约意赅,保存了大量典籍、轶事,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

 “书话””一语,《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都未收录。最早使用“书话”一词的是曹聚仁1931年曾在《涛声》杂志刊过一篇《书话四节》的文章,阿英也于1936年相继发表《〈红楼梦〉书话》和《鲁迅书话》,从此“书话”一类的文章多了起来,并逐步发展一种独立的文体。其中卓然成家者,当推周作人和唐弢两先生。周作人有侧重古代文学作品的《知堂书话》,唐弢有侧重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晦庵书话》。二书文风相似,又各有千秋。

“书话”属于随笔或杂记,其中包含着广泛的专业知识。唐弢先生说:“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并进而言之,“在介绍某一书刊的时候,提供与此书有关的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从而达到“给人以知识,也给人艺术的享受”的目的。周作人先生十分赞同对唐弢关于“书话”的界定,他一生也写下了大量“书话”,行文风格与唐先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堂书话》中的“知堂”是周作人的书斋名。斋名的由来,周作人先生是这样说的:“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荀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此言甚妙,以名吾堂。”先生之言,不遮不掩,用意明了,核心是一个“知”字,求而有知,不知而求知,即是最大的“知”(智)。而于言当、默当皆为“知”(智)诸语,则多少透露出知堂老人内心的一些难言之隐。周作人以圣哲之言为安身立命本源,规范言行,充实学养,正是治学求道的必备品质。

“晦庵” 本是宋代大儒朱熹名号,唐弢为逃避国民党“文化审查”,用了“王晦庵”的笔名,简称“晦庵”。1944年,柯灵主编《万象》杂志,向唐弢约稿,他以王晦庵的笔名发表了12则书话,风行一时。以后再写这类文章,他都用了这个名字。

就“书话”而言,它是在接受了诗话、词话的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发展与创新,成为一种“重叙说,轻评论”、行文灵活的体裁,融史料掌故、知识趣味为一体,以信息占有量大见称。

周作人的“书话”“话”了中国古代、近代几百部书,多是些一般人不易见到或不为人注意的,意在将它们介绍给读者,并向研究者提供相关资料。如戴忠甫的《读风臆补》、潘少白的《林阜间集》、顾山子的《跨鹤吹笙谱》等,人名与书名都很陌生。也有大家熟知的,如《檀弓》、《太上感应篇》、《山海经释义》、《尔雅疏证》一类。

《知堂书话》里也涉及近现代作品与外国书。如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康有为的《戊戌奏稿》、《陈师曾的风俗画》、《关于〈阿Q正传〉》等。由于特殊的经历和对日本文化的偏爱,周作人大量介绍了日本的作家作品。如经安万侣的《古事记》、中勘助的《银茶匙》,还有户川秋骨的《凡人崇拜》等数十篇。需要提及的是《古事记》一书,它产生于唐代,是日本的神话故事,也是日本最古史兼文学书之一,周作人最早把它译成了汉语。

唐弢先生的《晦庵书话》对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大多都有所涉及。《守常全集》、《闲话〈呐喊〉》、《半农杂文》、《诗人朱湘》、《〈沉沦〉和〈茑萝〉》、《落叶之一、之二》、《俞平伯散文》、《苦雨斋小书》、《〈春蚕〉改订》、《沈尹默〈秋明集〉》等等,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都有评说,初步搭建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框架,为他后来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积累了资料,储存了观点。《晦庵书话》关于外国作品的述评也不少,大多是名家名作。如《雪莱诗选》、《新俄诗选》、《从〈小约翰〉说起》、《海涅〈还乡〉》等,在20世纪40年代,带有明显宣传“普罗文学”的色彩。

《晦庵书话》的评介,涉及现代作家作品119种,译著54种,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

周、唐二先生的书话,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或述其亲历,或铺叙轶闻,娓娓道出,亲切动人。语言朴实,裁剪得当,简者简,详者详。简者百余字,详者数千言,与其清新明快的“小品文”互为表里,字字句句,皆见精神,堪称这一文体的典范。如周作人评《澹庵文存》,用“今读一过,简炼可取,而其屈就义法处恒失之略或夸,此盖桐城派文必然的短长也。”之语,指其优劣,甚得其要。唐弢言卢冀野诗集《绿簾》云:“冀野工旧诗词,所作新诗受词典影响很深,有时几不可辨,而且他本来就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人’”,几句话揭示了卢冀野新诗的特征。

“书话”,说得直白一点,实际上就是读书札记,或曰“读书笔记”,是良好读书习惯和科学读书方法的产物。

读书做笔记,写心得,发议论,做卡片,依现代人的观点,则为“笨法”。“笨”虽“笨”也,倒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今人读书为文,网络成为依赖,下载,复制,粘贴,麻麻利利,立马成功。但扪心自问,却也心虚,因为文章虽成,那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心里总在“犯悬”。实实在在地读,认认真真的记,吸收融化,形成观点,用以治学,那才是真知灼见。

《知堂书话》、《晦庵书话》为后人读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原载1996年8月1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日修改

 

 

 

 

 

 

 

 

 

 

 

 

 

 

 

 

 

 

 

 

浩然与“文化绿地”建设

 

经历了时代风雨剥蚀与新文化视野的荡涤后,老作家浩然像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并没有把自己的心绪停留在曾经的文学“高地”上。经过了“文化反思”,浩然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在燕赵大地的千里沃野上,开拓出一片片新的文化绿地,创作出一批批契合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向哺育他的大地、养育他的人民献上一掬真情一腔爱。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浩然!

市场经济浪潮一浪高似一浪,各种命题的改革接踵而至,文化这片本属绿色、本该圣洁的土地如何开垦、如何耕作,时时刻刻牵动着这位曾在《金光大道》上迅跑的作家。他发现了华北大平原上的文化贫困与落寞,也感到了一个作家、一个文艺工作者身上的社会责任。他是华北平原的儿子,母亲身上缺少文化绿色,这让他寝食难安。于是横下一条心,再一次把自己的双脚札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把心“铁”给了千百万创业者。他跋山涉水,在贫瘠的文化土地上辛勤劳作,勇敢开拓,用诚挚和艺术家的社会良知,为冀中百姓创作出一部部新时代的《艳阳天》,谱写出一曲曲改革主旋律下的人民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间,浩然一直在用那支生花妙笔为华北大地默默耕耘,虔诚奉献,创作出30多部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浩然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情结。1956年他诗意浓浓的短篇小说《喜鹊登枝》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初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打那以后,浩然农村题材的系列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乡土气息。《花皮大西瓜》、《大肚子蝈蝈》、《高高的黄花岭》、《姑娘大了要出嫁》,这一个个黄土地上的故事,记下了燕赵大地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赵百万的人生片断》、《苍生》、《乐土》、《乡俗三部曲》,还有其他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可敬可爱的农民兄弟,都是华北平原的英雄儿女。他为贫瘠的文化土地播撒下一把把希望的种子,在落寞的文化园地上点缀成一片片的绿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乡村呼唤自己的文学,农民欢迎有良心的作家。我们应当长志气,增才干,写出让父老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浩然的文化绿地建设更着眼于青年,着眼于未来。他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开设文学创作讲座,创办文学刊物,培养扶植广大青年业余作者,建设了一支属于华北大地、洋溢着燕赵路风的的文学创作队伍。一批文学青年脱颖而出,一批农民作家渐次走向成熟,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化宣传的中坚力量,并相继加入省、市作协,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作家”。这批以农民为主体的青年作者在浩然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写出了一批批乡土味纯正的好作品,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花引来百花艳。老作家浩然像一位绿地文化的友好使者,他播撒在华北平原上的绿色文化的种子,已经长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文化绿洲!

文化是一种发散性极强的社会现象,绿地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了改革发展时期的农村文化的基本走向。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建设就是创作反映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品。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还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导向和发展趋势,借用时下流行的术语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等,都是其健康向上社会精神的形象描述。浩然先生勤勤恳恳浇灌的文化绿地,无疑正代表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方向性。

浩然先生在华北大平原上营造的文化绿地,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时代的课题,如何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事业,如何在经济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下,神圣纯洁的文化土地不被污染,不被侵蚀,永葆绿色,则是文化工作者永恒的社会责任。

 

原载1997年6月2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5日修改

  

 

 

 

 

 

 

 

 

 

 

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社会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提出的这一创作法则,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所遵奉,并自觉地接受,主动地实践。深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发现和开拓创作素材,捕捉生活中蕴藏着的艺术灵感,过滤和升华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创造出紧贴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这便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使命。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以艺术典型展示历史行进过程与色彩斑爛的社会生活。因此,只有植根于火热生活,才能寻得文学创作源泉,就像只有巴颜克拉山和唐古拉山的雪水才能流出黄河、长江,流出三江五水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茅盾先生,为了创作《子夜》,深入到工厂、农村长达一年之久,调查城市里的股票市场、金融巨头,调查农村里的高利贷盘剥,农民失去土地的遭遇。这些生活的真实,在《子夜》中都有充分的展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作品,是他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饱尝了人间辛酸后的心血结晶,他从父亲贪婪成性的本质中,看到了一个个“守财奴”的形象;他从一次次的失业破产、债台高筑的经历中,感受到了“金钱维系温情”的社会法则。他的创作,称得上“十年血泪成一书”,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创作并无二致。中外文学史上这种举不胜举的事例,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作家必须植根社会,向生活学习的道理。

因为职业的原因,近年来读了一些青年作者特别是初学写作者的作品,常常被他们优美的文笔,精巧的构思和涓涓细流般的绵绵情思吸引。但卒章掩卷,细细咀嚼品味时,却很少感受到力的厚重,力的凝重。迤逦在文中的,多是恩恩怨怨的难割难舍的“情绪”,悲悲切切的“哀鸣”,还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情感世界,与那“世纪的末日”般的凄凉。也有一些作者,把文学作为包装自我的苑囿,宣泄个人情感的广场,文中只有个人意志的无限张扬和“布尔乔亚”式的狂热,就像郭沫若笔下“把日来吞了,把月来吞了”的“天狗”,除了“我”以外,宇宙天地便空荡荡了。这些作品,犹如一泓澄澈的清波,让人直视水底,一览而无余矣。还有一些作品,作者像位高超的建筑设计师,为读者构筑了一座座扑朔迷离的沙漠城堡,七拐八折,让人无法走出层层设防的迷宫。他们因物喜,以已悲,将自己蜷缩在狭小的精神家园里,纺织着青年男女的梦幻世界,见不到外面的阳光,感受不到骀荡的春风。这样的作品,让人读后怎么就觉得“没劲”!于是,只有回到“向生活学习”的老话题上来。

向生活学习,要求作者不断地拓展生活空间。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单一的工作或职业也常常拘囿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初学写作的人要尽可能地扩大生活范围和思维空间,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码头,深入企业,深入部队,直接进入生活。还可以间接向生活学习。有人说过“一部书就是一个丰富的社会”一类的话,给人不少启迪。《红楼梦》被称为行将灭亡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缩影,还有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金光大道》,都反映了社会变革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其本色仍然是现实社会生活。前苏联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法国雨果的《九三年》,都真实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多读些名著,在文学作品的人物、事件里了解社会,品读人生,会增加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把握生活的能力,为创作提供包括思想认识在内的物质基础。

进入宽广的生活领域后,最重要的是学会体察生活,探求生活的内在规律,在纷繁杂芜的社会矛盾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涤滤,淘出生活中包含着的晶莹的宝石、闪光的金子,也就是生活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创作出契合时代精神,和谐社会行进节奏的艺术典型。这是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学工作者从创作“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要写出有浓度有广度的作品,必须正确地对待生活,客观地研究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过客。这是提炼生活主题,确定创作意图的重要环节。初学写作的人,特别要有挣脱短期行为和功利思想桎梏的勇气,敢于把生活长河中时沉时浮、时大时小的“自我”,融化于生活的激流中,融化在创作的境界中,在发展与进步的主旋律中完善“自我”。唯其如此,你的失落与惆怅,欢乐与痛苦,恩爱与怨忿,才会紧紧贴在社会生活的脉搏上。唯其如此,你那五彩缤纷的笔,才会全面、本质地反映生活,彰显社会人生。

 

原载1996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谈朱迅翎的文学创作

 

毕竟是土生土长,毕竟是永远留恋着这方养育着他的大地,他创作的那些小说那些散文里,满是土地的温存,农人的淳朴,五谷的芳芬。这是我读了朱迅翎君一组文学作品后的真实感受。读者诸君只要找来迅翎君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作品“闻一闻”、“嚼一嚼”|“品味品味”,你会惊喜地发现,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恰是这么一种老酒一样浓烈乡土气息和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朱迅翎君的散文,几乎看不出“创”与“作”的痕迹,全是弯弯小河在静静地流淌,乡间小道在悄无声息地伸向远方。天高云淡,雁行南北,茂林修竹,树影婆娑,农人们生活在周而复始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一任命运的跌宕,风雨的洗涤。他们无怨无悔地生存着,用心灵和双手编织着人间的美好。《当西边烧起一片红霞》里的红霞姐姐,给“宿鸡眼”的“我”以慈母般地呵护,带给“我”人间的真情,她那美好的心,真像西边的那片红霞,光彩耀人!

迅翎君的不少散文,情系广袤的沛县大地和120万沛县人民。那些曾在乡间田垄里被人们传诵着的“花裤腰”、“老毛子”、“粥缸子”、“大锅拍”系列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在他的文章里横冲直撞,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的记忆中,久久不能释怀。《打瓜开打》里的秫秸庵子,庵子前种瓜人高声吆喝“打瓜开打”的热烈场面,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瓜田李下的情趣,让人回到童年,回到大地里,再一次咀嚼了沛县民风,醇厚得像一坛长埋地下的陈年老酒……

他的小说与散文几乎看出什么分别来,一样地以沛县大地作背景,一样地以沛县父老乡亲作主人公,一样地古道热肠,一样地耿介固执。这种创作方法使我想到了郁达夫,小说是散文化了的,散文则具有小说的意韵、情调。迅翎君的作品几乎没有完整的情节,一任事件本身的自然运动,所谓水到渠成;几乎没有悬念,没有伏笔,一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泾渭是非让人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那个数遭误解猜忌,委屈地承受着各方压力的“郝老头”(《连边地》),那位在昏暗灯火下默默耕耘文学土地,用正义和良知书写社会光怪陆离的“芦花”,都真切真实地站在读者面前,差一点张出口来和读者窃窃私语了。

迅翎君是文学这个“行当”中的多面手,诗歌散文写过,小说杂文写过,故事传奇也写过。对他来说,不论哪种文体,哪种表现,明白畅晓一直贯穿于行文中,这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风格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借来比喻他的语言,或许是恰如其分的了。“芦花十七大八了,不披红,不挂绿,冬里一身黑,夏日一身白,白裤子,白褂子,漂白粉漂过的白球鞋,白净的面皮,白得耀人,像芦花一样洁白……”诗化了,情化了,多么像一段优美的散文诗啊!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朱君迅翎兼而得之。他诚恳,朴素,与他的文章一样,一任天性。

迅翎君与我交往有年,关于文学的话题也谈过不少,他曾有过一些机会可以离开“寂寞开无主”的文学园地,去从政,或当个这长那长的行政官员,但他没有。他一如既往地骑着那架破旧得放在大街上没有要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或者来到田头地边,和乡亲们一起吸着劣质的纸烟,扳着指头说季节,算时间,或者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乱侃一通。在这些轻松的交谈中,他知道了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然后点石成金,艺术化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拿给农人看,噢!老朱原来写的是我们!

在几十年的写作实践中,朱迅翎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他常给我说:“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假如我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真不知道我这支满是五谷芳香的笔,该从哪里落下去……”

 “我手写我心”,这正是迅翎君对文学艺术的特别感悟。我十分自信地认为,随着岁月的叠加,他会写出更多更具生活底蕴的作品来!

 

 

原载1998年3月22日《沛县报·歌风台》

 

 

 

 

 

 

 

 

 

 

 

 

土地,农民——他永远的追求

——读徐慧的散文

 

徐慧是从沛县大地上走出的农家子弟。他的生命里,满是淙淙作响的溪流,曲折蜿蜒的田间小路,傍晚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还有荷锄而归农夫的背影,千百年在土地上抗争的人民……而这些,都曾经是他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主题。他要表现的,是苏北平原上的沉重与苦涩,与夫父老乡亲的生命呐喊。带着这样的感受,他构筑出了《感谢稻子》、《家里的那群小猪》等在读者和社会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

背着沉重的生活,带着人生理想的憧憬,读完大学的徐慧,神差鬼使地落脚在一座“寄居的城市”,或者叫做“别人的城市”里。直面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他虽然没有泯失与生俱来的土地情结,但是当他再一次地品味农民,咀嚼庄稼,放歌旷野之后,不得不平心静气地坐在窗下的桌前,冷眼审视窗外的车流人流,感受城市的喧嚣浮躁,谛听深夜里城市传来的尴尬与无奈。

于是,他的那支有些拙笨的笔开始解剖城市市民心态,试图开拓发掘再让他感动、再让他激动的城市真情,寻找他新一轮的精神家园。散文《平常的日子》,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的人,塞进以工作、挣钱、生活、交往、婚育为主体的那些“平常的日子”里,在这平常、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轨道上,不断完善自己、雕塑自己,“把自己雕塑得更加平静”,把“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荣与辱”等等关乎名利的事,一古脑儿推向身外,期待着那颗平常人的平常心!”这似乎有悖于一位不到30岁年轻人的心,但却是徐慧创作的真实。

我想,处在文学创作转型期的徐慧,努力把一颗曾经热情萌动的心冷却下来,静静地思考新的生活、新的创作主题。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这需要时日,更需要信念。但是,这种转型往往是痛苦的,辛酸的,眼里流泪,心里流血。一个人使惯了枪,换了一把刀,虽然是崭新的,既不顺手,也不好使。事实正是这样,认真品读徐慧初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便会发现,写的是城市,心中散发出来的仍然是眷恋乡土、眷恋父老乡亲的情绪。如本期刊载的《春夜雨声清脆》、《今夜也是永远》诸篇,概无例外地或显或隐,或曲或直地流淌着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情。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可以说,徐慧正在学着用作家的笔触,透过城市生活、市民心态的深切描绘,剥茧抽丝,从更高层次上抒写他依山恋水的故园情结,也更深一层地走进农民的心里。

十七、八岁时的徐慧,是带着对生活的欢歌笑语走进诗歌的。他在诗歌的田野里寻寻觅觅,用青年人火热心肠铸就一首首、一章章的生活之歌。诗的因子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于是在他以后的散文创作里,仍然显示出他驾驭诗歌语言、创造诗歌意境的能力。“在这高楼林立的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看一扇扇窗口∕悄然熄灭灯光∕看一颗颗星星∕次第睁开眼睛∕感知夜渐渐地睡去∕风悄悄地隐没……”(《平常的日子》)不论从语言还是意境,都是诗歌化了的。这类例子还很多:一滴滴雨水从天而降就是一场雨的世界∕一个个人择地而居就是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一座城市……(《春夜雨声清脆》)思绪凉凉的∕又清静∕又悠远……(《今夜也是永远》)等,诗的语言中带着哲学思辨,让人受到启示。

徐慧在故乡的小路上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故乡的山川风物,特别是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烙印在徐慧年青的心中,难以释怀。虽然人进了城市,心还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留连在池塘碧绿的菜畦中,老爷爷的旱烟袋里……

 

原载1998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

 

 

 

 

 

 

 

 

 

 

 

 

 

 

约稿的“窘惑”

  

 偶尔兴之所至,便也干些舞文弄墨的行当。有时十分幸运,为编辑先生错爱,将我那并不高明的文字登载于报刊杂志。时间稍长,便有一些热心的编辑先生热情地向我约稿,希望我能写点活泼有趣的文字,为刊物增添些情调,也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提供点饭后茶余的谈资。编辑之言,情真意切,让我托辞不得。

自忖平生有个不大不小的优点,凡是别人嘱托的事情,向来不遗余力。一言既出,自当快马加鞭。于是捉笔展纸,兴冲冲地拉开了写文章的架式。

说不清是“古人云”还是“今人云”了,反正有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内容是文章的躯干,语言是文章的血肉”的箴言,对此我是深信不移的。既为文就须先拟定题目,我又没有“题未定,文先成”的悟性,更没有下笔千言、一蹴而就的语言功夫,只能上遵古圣,下循今哲,按部就班,希望有个“落地生花”让读者惊喜的标题出来。于是挖空心思,搜尽枯肠,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命了又改,改了再命,折折腾腾了半天,居然找不出合乎编辑“旨意”的标题来,岂不急煞人也!

情急之下,忽然悟出一个道理:耍惯了枪的人要出刀上功夫,飘逸若仙的芭蕾演员立马要做出“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势来,徒有其力而亏其功,架势难免走样。我因平时胡乱地组合些理性化的文字,比如论说、鉴赏之类,很少留意人间是非曲直,对时下社会审美心理近乎一无所知,对于社会上“髦得合时”的市民化的“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情调文学,既非我长,更非我意。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凡夫俗子,草民一介,七情六欲皆备,只是志在青山,不在流水而已。

端坐窘迫之际,忽然心头一亮:模仿。不是某位哲人下过“模仿是创造的开始”这样的定义吗?于是乎“且说”、“漫说”、“我之……”、“有那样一个……”之类的我觉得再调侃、再情调不过的文字,便杂无章法地罗列在稿纸上了。涂了一通,忽然觉得有人问自己:“且说”、“我之”之类的下文该是什么内容?生命、时间的话题太旧太俗,早被名家们说烂了的,我这个属“鼠”的“无名鼠辈”敢有向文学大亨们挑战的胆量?还是走进现实生活吧。却又来了新的问题:我对房改漠不关心,因为住的是不得作价出售的“公房”。“菜篮子”、“米袋子”,物价上涨指数、CPI一类,在经济价值观越来越社会化、市民化的今天,倒是挺热门的。可是不成,我平时最怕上街买东西,更不会为了一只萝下半根葱的事儿与商贩们锱铢必较。而对于现代金融,期货股票,“牛市”、“熊市”的名词术语,更觉高深莫测,不可思议。心中没底,断然不敢信口雌黄,怕招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责难和“口水”。

此路既难通行,还得另辟蹊径。于是又想到“高雅”,想到了文化气息,或许也能有些“情调”,有些契合文化读者的心态。可是,细细掂量一番,心里竟然没有一点底气。品茗清谈,文士雅举,可需要对茶文化(包括瓷器文化)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方可不露破绽,不说外行话。而我呢,平时喝茶惯“牛饮”,不曾辨得清茶、红茶,龙井、毛尖,茶文化高雅的因子与我无涉。试想:连台面都上不得的人,有何资格谈论茶道?琴棋书画,文房四宝,收藏鉴赏,也够高雅的。可是我,用了几年功夫竟没有弄明白五线谱的念法和写法,虽也曾喋喋不休地背诵过“马走日字相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一类的口诀,但始终是朝三暮四,书剑不成,原地踏步在起跑线上,就连10多岁的孩子们也嫌弃我的弈技,直言“臭棋、臭棋”,不屑与我作楚汉之争……所以几十年来,只能一直彷徨踟蹰于“高雅”的殿堂之外,进不得高雅的高大门槛。窘迫之下,早已“汗涔涔兮湿面颊,心怵怵兮独怅惘”了。

题目既无可定,内容更是渺茫。于是把桌子上写了又写,画了又画的稿纸揉搓成团,丢进纸篓,面对琳琅满目一排排图书,不禁哑然一笑。

 

原载1996年7月26日《沛县报·周末》

 

 

 

 

 

 

 

 

 

 

 

读书里面有“学问”

 

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者文人无不得益于读书向学。“书山有径,学海无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类劝“读”格言,成为社会激励后学的经典。在这些箴言的推动下,许许多多的懵懂顽童游弋学海,问途书山,以致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最后成为这样那样的“家”,受到社会的敬仰与尊重,甚至名垂青史,光耀子孙。

但是,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大凡有建树的人都有一番苦读的经历,然而并非苦读的人都能有所建树。关于读书的方法、窍门,自古以来,许多人乐于此道,潜心研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见解,成为读书治学的指南。笔者根据平时读书的感悟,就读书的方法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读书的方法很多,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社会职业,不同文化层次,读书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宜泛读、快读,力求博览,读书的范围越广越好,甚至一知半解也不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只要能读得下去,愿意读就行。这样的读书,一般没有主观目的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的是“量的积累”,是读书的“过程”。打个比方,就像一只牛或一只羊,在绿草地里先狼吞虎咽地装满肚子,事后再反刍,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吸收,真正吸收不了的,排出去,也无妨。中小学是接受力强、记忆力最活跃的时候,大量摄入知识信息,贮存在脑海中,姑且不去管它有没有用。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这些储存的信息会被慢慢理解、消化和接受。与牛羊食草一样,这是一个反刍与吸收的过程。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辽宁省盘锦市特级教师魏书生“初中阶段基本完成读书任务”的观点,就是据此而提出的。

做学问的人,特别是从事专业研究的,最讲究的是精细阅读和反复阅读,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甚至功利性。精细阅读就是要带着问题读,在读的过程中寻找发现与“问题”有关联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与“问题”有关的问题。做学问、搞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发难,尊重成说,又不拘囿成说,在读书中发现前人(或他人)的错误或不足,在“破”中求“立”,在“否定”中求“肯定”。反复阅读是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可以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知识、思想、观点融会贯通,形成体系,形成风格,并在基础上发展创新。做学问还要善于发散阅读,在甲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乙本书时,就读乙本书,乙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丙本书,就读丙本书。这样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把同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钩连出来,归纳分类,提炼升华,形成新观点、新理论。这样学问才能做得深透,做得卓有成效。这种读书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特别是专业性强的书,枯燥呆板,需要坚忍和毅力。

不少人退休了,进入老年序列,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便把兴趣集中在读书上,以书为伴,书中求乐。这自然是很好的生活方法和习惯。这种读书多不涉及研究和治学,借读书陶冶情操,健身养性,或者通过读书来感悟社会、反思人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更无任何功利性可言。这个群体的人读书,一般选择哲学、历史、古典诗词,特别是传记一类的书来阅读。读书以浏览与欣赏为主,不会深究其中的人物、事件的真实与否。他们以平平静静、澹泊闲适的心情去阅读,求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心情天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班族、经营者以及各色人等都有读书的需求,他们目的不一,读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那要分别对待了。

 

                     原载1996年4月5日《沛县报·周末》

 

 

 

 

 

 

 

 

 

 

 

 

 

婚联一则话短长

 

参加青年人的婚礼,我常常留意各种带有喜庆色彩而富故事性的婚联,倒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譬如“秦晋之好”讲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世代结姻的故事,“红叶题诗”讲唐代宫女巧结良缘,“画眉西阁张京兆,袒腹东床王右军”,分别讲汉代张敞为妇西阁画眉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珠碧趣闻,情趣而隽永,体现了中国楹联艺术的丰富与传神。

也有别例。不少男方写喜用“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一联,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味儿。我是十分欣赏这幅喜联的,除了对仗的工稳和意韵的深长外,这则婚联还记载了古代婚姻的程式和礼仪。

婚,古代写作“昏”,是今之“婚”的本字。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文云:“昏,日冥也。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名焉。”这里所说的“士娶妻之礼”,是指在傍晚的时候,新郞君骑着马,披红带花,带着装饰好的车马(香车)到女方迎娶新娘。而女方,经过了一番礼数之后,郑重地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送上“香车”,嫁女的程序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诗经》里说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称女子出嫁为“归”其夫家。

搞清这么个古代的嫁娶礼仪,再来认识前面所说的“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的婚联,就会明白其中的“天上客”是新郞官,难怪女家要以隆重的礼仪来迎接乘龙快婿了。同样,女家送出的“月中人”,自然是指出嫁的女儿了。男接女送,男骑马,女乘车(后来改用花轿代车,形式不同,内容一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说是“宝马迎来”、“香车送出”一联的真正文化内涵,它只能是女家专用的婚联,用在男家,则非牛非马,不伦不类了。

年青时读过《三言》上“弄假成真”的故事,后来改编成戏剧《风雪配》。富家子弟颜俊长相丑陋,为了骗取高员外的女儿,请其表弟钱青前去迎亲,恰遇风雪,迎亲的队伍困在女家,钱青与高女被廹成亲。事情真相大白,颜俊状告高员外,县官实事求是,判钱青与高女喜结连理。这虽然是个戏剧故事,但也反映了上面所说的古代的婚礼的程式。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家逼迫,州、县相继为媒,其兄长亦迫其再嫁。无奈之下,刘兰芝口上答应下来,在傍晚男方来迎娶的热闹气氛中,“举身赴清池”,同样也证明了古代的婚嫁习俗。而今,青年男女结婚,男子乘车到女方迎娶新娘,实际上只是古代婚礼的回归与复原。

 

原载1997年1月15日《沛县报·泗水亭茶话》

说“写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徐州读书,同学偶有闲聚,尝以酒佐兴。其间,徐州、铜山同学时有“我来写酒”之说。揣摩那特定语境,我知所谓“写酒”当为斟酒、倒酒之意。然“写酒”之“写”究竟为哪一个字,尚不得知。事后与同学漫议此字,以为当是“写字”之“写”。其时我虽隐约感到,以“写”陈述斟酒动作,一定有语言学或文字学上的特殊意义,也就没在十分在意此事,但在心底却埋下了“写”字的一个“结”。

在以后岁月里,我一直留意着 “写”字的这种特殊的语言意义,直觉认为“写”则“泻”也、“泄”也,但苦无例证,仍然解不开这个“结”。前些天,偶读宋代聂崇义氏《新定三礼图》,于其中发现了“写”字的这一特殊用法,让我喜出望外。

《鼎俎图·挑匕》中有下面一段话:“《有司》云:‘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挑匕枋以挹浥,注于疏匕。’注云:‘挑谓之臿,读如或舂或抌’之抌(音由)。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注,写也。”

司马是执鼎之人,羊鼎、牛鼎、豕鼎都是古代造型不同器皿,用以盛取食物。羊鼎是以牛首饰足,用来盛羊,故称羊鼎,为大夫阶层使用。挑匕枋是从鼎中舀取食物的长柄的匙。匕,匙也;枋,柄也。这段的意思是:司马两只手拿着长柄的勺匙(挑匕),从鼎中舀出食物。对于这段话,注释者认为,挑就是臿,读音为舂或抌。把抌读字作挑,是秦国人的方言。“注于疏匕”中的“注”字,就是“写”的意思。

这段注释将“注”释意为“写”,也就是倾注、倾倒、倾泻的意思,证明了徐州方言中“写酒”就是斟酒、倒酒之意。

这毕竟是孤证。为了再找出此种例证,我又认真翻阅有关古籍,相继在《诗经》和《周礼》等经书中发现了相关例证。《诗经·邶风·泉水》有这样的语句:“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首诗写卫国妇人,因国家罹难思归奔丧不得的焦虑和无奈。对于“以写我忧”之“写”字,《毛传》云:“写,除也”; 《郑笺》云:“既不得归宁,欲乘车出游以除我心”。这里的除就是排解、排泻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既不得归)我要去出游了,把我心中的忧思全部倾倒出来吧。与此意义相同的,还有《诗经·小雅·蓼萧》中诗句:“蓼彼萧兮,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这里的“写”字同样是排解、倾泻的意思。关于《蓼萧》一诗,历来认为是写给天子(即诗中的君子)的颂歌,“既见君子,我心写兮”,就是说见到了君子,心中的敬念之情一下子排泻、释放出来。所以汉人郑康成在《诗经》的笺注中说:“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把心中的悠悠思念,通过出游而排解、倾泻出来。而在《周礼·稻人》中也有“以浍写水”的例证。原文是:“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这段话讲的是稻田的灌溉和治理水患的各种方法。浍是田间的水沟,“以浍写水”就是把水从浍中排泄出来,也是泻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徐州方言中的“写酒”的“写”字就是“泄”、“泻”,表达“倾泻”、“倾倒”的意思,是从上古语言中沿用下来的,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充分的例证。

 

 

 

 

 

 

 

 

 

 

 

 

 

周作人和唐弢的“书话”

 

翻检古籍,常常见到诗话、词话、曲话之类的书,诗话如宋代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清代王世桢的《带经堂诗话》、王夫之的《清诗话》,词话则有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近代梁启超的《饮冰室词话》,曲话则有宋代杨绘撰、赵万里辑本的《时贤本事曲子集》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书都是评介古代诗词曲的,文约意赅,保存了大量典籍、轶事,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

 “书话””一语,《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都未收录。最早使用“书话”一词的是不收,是曹聚仁1931年曾在《涛声》杂志刊过一篇《书话四节》的文章,阿英也于1936年相继发表《〈红楼梦〉书话》和《鲁迅书话》,从此“书话”一类的文章多了起来,并逐步发展一种独立的文体。其中卓然成家者,当推周作人和唐弢两先生。周作人有侧重古代文学作品的《知堂书话》,唐弢有侧重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晦庵书话》。二书文风相似,又各有千秋。

“书话”属于随笔或杂记,其中包含着广泛的专业知识。唐弢先生说:“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并进而言之,“在介绍某一书刊的时候,提供与此书有关的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从而达到“给人以知识,也给人艺术的享受”的目的。周作人先生十分赞同对唐弢关于“书话”的界定,他一生也写下了大量“书话”,行文风格与唐先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堂书话》中的“知堂”是周作人的书斋名。斋名的由来,周作人先生是这样说的:“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荀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此言甚妙,以名吾堂。”先生之言,不遮不掩,用意明了,核心是一个“知”字,求而有知,不知而求知,即是最大的“知”(智)。而于言当、默当皆为“知”(智)诸语,则多少透露出知堂老人内心的一些难言之隐。周作人以圣哲之言为安身立命本源,规范言行,充实学养,正是治学求道的必备品质。

“晦庵” 本是宋代大儒朱熹名号,唐弢为逃避国民党“文化审查”,用了“王晦庵”的笔名,简称“晦庵”。1944年,柯灵主编《万象》杂志,向唐弢约稿,他以王晦庵的笔名发表了12则书话,风行一时。以后再写这类文章,他都用了这个名字。

就“书话”而言,它是在接受了诗话、词话的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发展与创新,成为一种“重叙说,轻评论”、行文灵活的体裁,融史料掌故、知识趣味为一体,以信息占有量大见称。

周作人的“书话”“话”了中国古代、近代几百部书,多是些一般人不易见到或不为人注意的,意在将它们介绍给读者,并向研究者提供相关资料。如戴忠甫的《读风臆补》、潘少白的《林阜间集》、顾山子的《跨鹤吹笙谱》等,人名与书名都很陌生。也有大家熟知的,如《檀弓》、《太上感应篇》、《山海经释义》、《尔雅疏证》一类。

《知堂书话》里也涉及近现代作品与外国书。如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康有为的《戊戌奏稿》、《陈师曾的风俗画》、《关于〈阿Q正传〉》等。由于特殊的经历和对日本文化的偏爱,周作人大量介绍了日本的作家作品。如经安万侣的《古事记》、中勘助的《银茶匙》,还有户川秋骨的《凡人崇拜》等数十篇。需要提及的是《古事记》一书,它产生于唐代,是日本的神话故事,也是日本最古史兼文学书之一,周作人最早把它译成了汉语。

唐弢先生的《晦庵书话》对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大多都有所涉及。《守常全集》、《闲话〈呐喊〉》、《半农杂文》、《诗人朱湘》、《〈沉沦〉和〈茑萝〉》、《落叶之一、之二》、《俞平伯散文》、《苦雨斋小书》、《〈春蚕〉改订》、《沈尹默〈秋明集〉》等等,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都有评说,初步搭建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框架,为他后来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积累了资料,储存了观点。《晦庵书话》关于外国作品的述评也不少,大多是名家名作。如《雪莱诗选》、《新俄诗选》、《从〈小约翰〉说起》、《海涅〈还乡〉》等,在20世纪40年代,带有明显宣传“普罗文学”的色彩。

《晦庵书话》的评介,涉及现代作家作品119种,译著54种,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

周、唐二先生的书话,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或述其亲历,或铺叙轶闻,娓娓道出,亲切动人。语言朴实,裁剪得当,简者简,详者详。简者百余字,详者数千言,与其清新明快的“小品文”互为表里,字字句句,皆见精神,堪称这一文体的典范。如周作人评《澹庵文存》,用“今读一过,简炼可取,而其屈就义法处恒失之略或夸,此盖桐城派文必然的短长也。”之语,指其优劣,甚得其要。唐弢言卢冀野诗集《绿簾》云:“冀野工旧诗词,所作新诗受词典影响很深,有时几不可辨,而且他本来就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人’”,几名话揭示了卢冀野新诗的特征。

“书话”,说得直白一点,实际上就是读书札记,或曰“读书笔记”,是良好读书习惯和科学读书方法的产物。

读书做笔记,写心得,发议论,做卡片,依现代人的观点,则为“笨法”。“笨”虽“笨”也,倒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今人读书为文,网络成为依赖,下载,复制,粘贴,麻麻利利,立马成功。但扪心自问,却也心虚,因为文章虽成,那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心里总在“犯悬”。实实在在地读,认认真真的记,吸收融化,形成观点,用以治学,那才是真知灼见。

《知堂书话》、《晦庵书话》为后人读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原载1996年8月1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日修改

 

 

 

 

 

 

 

 

 

 

 

 

 

 

 

 

 

 

 

 

浩然与“文化绿地”建设

 

经历了时代风雨剥蚀与新文化视野的荡涤后,老作家浩然像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并没有把自己的心绪停留在曾经的文学“高地”上。经过了“文化反思”,浩然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在燕赵大地的千里沃野上,开拓出一片片新的文化绿地,创作出一批批契合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向哺育他的大地、养育他的人民献上一掬真情一腔爱。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浩然!

市场经济浪潮一浪高似一浪,各种命题的改革接踵而至,文化这片本属绿色、本该圣洁的土地如何开垦、如何耕作,时时刻刻牵动着这位曾在《金光大道》上迅跑的作家。他发现了华北大平原上的文化贫困与落寞,也感到了一个作家、一个文艺工作者身上的社会责任。他是华北平原的儿子,母亲身上缺少文化绿色,这让他寝食难安。于是横下一条心,再一次把自己的双脚札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把心“铁”给了千百万创业者。他跋山涉水,在贫瘠的文化土地上辛勤劳作,勇敢开拓,用诚挚和艺术家的社会良知,为冀中百姓创作出一部部新时代的《艳阳天》,谱写出一曲曲改革主旋律下的人民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间,浩然一直在用那支生花妙笔为华北大地默默耕耘,虔诚奉献,创作出30多部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浩然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情结。1956年他诗意浓浓的短篇小说《喜鹊登枝》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初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打那以后,浩然农村题材的系列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乡土气息。《花皮大西瓜》、《大肚子蝈蝈》、《高高的黄花岭》、《姑娘大了要出嫁》,这一个个黄土地上的故事,记下了燕赵大地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赵百万的人生片断》、《苍生》、《乐土》、《乡俗三部曲》,还有其他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可敬可爱的农民兄弟,都是华北平原的英雄儿女。他为贫瘠的文化土地播撒下一把把希望的种子,在落寞的文化园地上点缀成一片片的绿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乡村呼唤自己的文学,农民欢迎有良心的作家。我们应当长志气,增才干,写出让父老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浩然的文化绿地建设更着眼于青年,着眼于未来。他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开设文学创作讲座,创办文学刊物,培养扶植广大青年业余作者,建设了一支属于华北大地、洋溢着燕赵路风的的文学创作队伍。一批文学青年脱颖而出,一批农民作家渐次走向成熟,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化宣传的中坚力量,并相继加入省、市作协,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作家”。这批以农民为主体的青年作者在浩然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写出了一批批乡土味纯正的好作品,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花引来百花艳。老作家浩然像一位绿地文化的友好使者,他播撒在华北平原上的绿色文化的种子,已经长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文化绿洲!

文化是一种发散性极强的社会现象,绿地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了改革发展时期的农村文化的基本走向。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建设就是创作反映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品。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还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导向和发展趋势,借用时下流行的术语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等,都是其健康向上社会精神的形象描述。浩然先生勤勤恳恳浇灌的文化绿地,无疑正代表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方向性。

浩然先生在华北大平原上营造的文化绿地,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时代的课题,如何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事业,如何在经济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下,神圣纯洁的文化土地不被污染,不被侵蚀,永葆绿色,则是文化工作者永恒的社会责任。

 

原载1997年6月2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5日修改

  

 

 

 

 

 

 

 

 

 

 

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社会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提出的这一创作法则,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所遵奉,并自觉地接受,主动地实践。深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发现和开拓创作素材,捕捉生活中蕴藏着的艺术灵感,过滤和升华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创造出紧贴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这便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使命。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以艺术典型展示历史行进过程与色彩斑爛的社会生活。因此,只有植根于火热生活,才能寻得文学创作源泉,就像只有巴颜克拉山和唐古拉山的雪水才能流出黄河、长江,流出三江五水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茅盾先生,为了创作《子夜》,深入到工厂、农村长达一年之久,调查城市里的股票市场、金融巨头,调查农村里的高利贷盘剥,农民失去土地的遭遇。这些生活的真实,在《子夜》中都有充分的展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作品,是他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饱尝了人间辛酸后的心血结晶,他从父亲贪婪成性的本质中,看到了一个个“守财奴”的形象;他从一次次的失业破产、债台高筑的经历中,感受到了“金钱维系温情”的社会法则。他的创作,称得上“十年血泪成一书”,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创作并无二致。中外文学史上这种举不胜举的事例,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作家必须植根社会,向生活学习的道理。

因为职业的原因,近年来读了一些青年作者特别是初学写作者的作品,常常被他们优美的文笔,精巧的构思和涓涓细流般的绵绵情思吸引。但卒章掩卷,细细咀嚼品味时,却很少感受到力的厚重,力的凝重。迤逦在文中的,多是恩恩怨怨的难割难舍的“情绪”,悲悲切切的“哀鸣”,还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情感世界,与那“世纪的末日”般的凄凉。也有一些作者,把文学作为包装自我的苑囿,宣泄个人情感的广场,文中只有个人意志的无限张扬和“布尔乔亚”式的狂热,就像郭沫若笔下“把日来吞了,把月来吞了”的“天狗”,除了“我”以外,宇宙天地便空荡荡了。这些作品,犹如一泓澄澈的清波,让人直视水底,一览而无余矣。还有一些作品,作者像位高超的建筑设计师,为读者构筑了一座座扑朔迷离的沙漠城堡,七拐八折,让人无法走出层层设防的迷宫。他们因物喜,以已悲,将自己蜷缩在狭小的精神家园里,纺织着青年男女的梦幻世界,见不到外面的阳光,感受不到骀荡的春风。这样的作品,让人读后怎么就觉得“没劲”!于是,只有回到“向生活学习”的老话题上来。

向生活学习,要求作者不断地拓展生活空间。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单一的工作或职业也常常拘囿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初学写作的人要尽可能地扩大生活范围和思维空间,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码头,深入企业,深入部队,直接进入生活。还可以间接向生活学习。有人说过“一部书就是一个丰富的社会”一类的话,给人不少启迪。《红楼梦》被称为行将灭亡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缩影,还有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金光大道》,都反映了社会变革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其本色仍然是现实社会生活。前苏联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法国雨果的《九三年》,都真实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多读些名著,在文学作品的人物、事件里了解社会,品读人生,会增加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把握生活的能力,为创作提供包括思想认识在内的物质基础。

进入宽广的生活领域后,最重要的是学会体察生活,探求生活的内在规律,在纷繁杂芜的社会矛盾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涤滤,淘出生活中包含着的晶莹的宝石、闪光的金子,也就是生活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创作出契合时代精神,和谐社会行进节奏的艺术典型。这是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学工作者从创作“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要写出有浓度有广度的作品,必须正确地对待生活,客观地研究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过客。这是提炼生活主题,确定创作意图的重要环节。初学写作的人,特别要有挣脱短期行为和功利思想桎梏的勇气,敢于把生活长河中时沉时浮、时大时小的“自我”,融化于生活的激流中,融化在创作的境界中,在发展与进步的主旋律中完善“自我”。唯其如此,你的失落与惆怅,欢乐与痛苦,恩爱与怨忿,才会紧紧贴在社会生活的脉搏上。唯其如此,你那五彩缤纷的笔,才会全面、本质地反映生活,彰显社会人生。

 

原载1996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谈朱迅翎的文学创作

 

毕竟是土生土长,毕竟是永远留恋着这方养育着他的大地,他创作的那些小说那些散文里,满是土地的温存,农人的淳朴,五谷的芳芬。这是我读了朱迅翎君一组文学作品后的真实感受。读者诸君只要找来迅翎君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作品“闻一闻”、“嚼一嚼”|“品味品味”,你会惊喜地发现,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恰是这么一种老酒一样浓烈乡土气息和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朱迅翎君的散文,几乎看不出“创”与“作”的痕迹,全是弯弯小河在静静地流淌,乡间小道在悄无声息地伸向远方。天高云淡,雁行南北,茂林修竹,树影婆娑,农人们生活在周而复始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一任命运的跌宕,风雨的洗涤。他们无怨无悔地生存着,用心灵和双手编织着人间的美好。《当西边烧起一片红霞》里的红霞姐姐,给“宿鸡眼”的“我”以慈母般地呵护,带给“我”人间的真情,她那美好的心,真像西边的那片红霞,光彩耀人!

迅翎君的不少散文,情系广袤的沛县大地和120万沛县人民。那些曾在乡间田垄里被人们传诵着的“花裤腰”、“老毛子”、“粥缸子”、“大锅拍”系列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在他的文章里横冲直撞,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的记忆中,久久不能释怀。《打瓜开打》里的秫秸庵子,庵子前种瓜人高声吆喝“打瓜开打”的热烈场面,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瓜田李下的情趣,让人回到童年,回到大地里,再一次咀嚼了沛县民风,醇厚得像一坛长埋地下的陈年老酒……

他的小说与散文几乎看出什么分别来,一样地以沛县大地作背景,一样地以沛县父老乡亲作主人公,一样地古道热肠,一样地耿介固执。这种创作方法使我想到了郁达夫,小说是散文化了的,散文则具有小说的意韵、情调。迅翎君的作品几乎没有完整的情节,一任事件本身的自然运动,所谓水到渠成;几乎没有悬念,没有伏笔,一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泾渭是非让人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那个数遭误解猜忌,委屈地承受着各方压力的“郝老头”(《连边地》),那位在昏暗灯火下默默耕耘文学土地,用正义和良知书写社会光怪陆离的“芦花”,都真切真实地站在读者面前,差一点张出口来和读者窃窃私语了。

迅翎君是文学这个“行当”中的多面手,诗歌散文写过,小说杂文写过,故事传奇也写过。对他来说,不论哪种文体,哪种表现,明白畅晓一直贯穿于行文中,这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风格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借来比喻他的语言,或许是恰如其分的了。“芦花十七大八了,不披红,不挂绿,冬里一身黑,夏日一身白,白裤子,白褂子,漂白粉漂过的白球鞋,白净的面皮,白得耀人,像芦花一样洁白……”诗化了,情化了,多么像一段优美的散文诗啊!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朱君迅翎兼而得之。他诚恳,朴素,与他的文章一样,一任天性。

迅翎君与我交往有年,关于文学的话题也谈过不少,他曾有过一些机会可以离开“寂寞开无主”的文学园地,去从政,或当个这长那长的行政官员,但他没有。他一如既往地骑着那架破旧得放在大街上没有要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或者来到田头地边,和乡亲们一起吸着劣质的纸烟,扳着指头说季节,算时间,或者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乱侃一通。在这些轻松的交谈中,他知道了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然后点石成金,艺术化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拿给农人看,噢!老朱原来写的是我们!

在几十年的写作实践中,朱迅翎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他常给我说:“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假如我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真不知道我这支满是五谷芳香的笔,该从哪里落下去……”

 “我手写我心”,这正是迅翎君对文学艺术的特别感悟。我十分自信地认为,随着岁月的叠加,他会写出更多更具生活底蕴的作品来!

 

 

原载1998年3月22日《沛县报·歌风台》

 

 

 

 

 

 

 

 

 

 

 

 

土地,农民——他永远的追求

——读徐慧的散文

 

徐慧是从沛县大地上走出的农家子弟。他的生命里,满是淙淙作响的溪流,曲折蜿蜒的田间小路,傍晚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还有荷锄而归农夫的背影,千百年在土地上抗争的人民……而这些,都曾经是他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主题。他要表现的,是苏北平原上的沉重与苦涩,与夫父老乡亲的生命呐喊。带着这样的感受,他构筑出了《感谢稻子》、《家里的那群小猪》等在读者和社会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

背着沉重的生活,带着人生理想的憧憬,读完大学的徐慧,神差鬼使地落脚在一座“寄居的城市”,或者叫做“别人的城市”里。直面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他虽然没有泯失与生俱来的土地情结,但是当他再一次地品味农民,咀嚼庄稼,放歌旷野之后,不得不平心静气地坐在窗下的桌前,冷眼审视窗外的车流人流,感受城市的喧嚣浮躁,谛听深夜里城市传来的尴尬与无奈。

于是,他的那支有些拙笨的笔开始解剖城市市民心态,试图开拓发掘再让他感动、再让他激动的城市真情,寻找他新一轮的精神家园。散文《平常的日子》,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的人,塞进以工作、挣钱、生活、交往、婚育为主体的那些“平常的日子”里,在这平常、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轨道上,不断完善自己、雕塑自己,“把自己雕塑得更加平静”,把“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荣与辱”等等关乎名利的事,一古脑儿推向身外,期待着那颗平常人的平常心!”这似乎有悖于一位不到30岁年轻人的心,但却是徐慧创作的真实。

我想,处在文学创作转型期的徐慧,努力把一颗曾经热情萌动的心冷却下来,静静地思考新的生活、新的创作主题。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这需要时日,更需要信念。但是,这种转型往往是痛苦的,辛酸的,眼里流泪,心里流血。一个人使惯了枪,换了一把刀,虽然是崭新的,既不顺手,也不好使。事实正是这样,认真品读徐慧初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便会发现,写的是城市,心中散发出来的仍然是眷恋乡土、眷恋父老乡亲的情绪。如本期刊载的《春夜雨声清脆》、《今夜也是永远》诸篇,概无例外地或显或隐,或曲或直地流淌着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情。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可以说,徐慧正在学着用作家的笔触,透过城市生活、市民心态的深切描绘,剥茧抽丝,从更高层次上抒写他依山恋水的故园情结,也更深一层地走进农民的心里。

十七、八岁时的徐慧,是带着对生活的欢歌笑语走进诗歌的。他在诗歌的田野里寻寻觅觅,用青年人火热心肠铸就一首首、一章章的生活之歌。诗的因子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于是在他以后的散文创作里,仍然显示出他驾驭诗歌语言、创造诗歌意境的能力。“在这高楼林立的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看一扇扇窗口∕悄然熄灭灯光∕看一颗颗星星∕次第睁开眼睛∕感知夜渐渐地睡去∕风悄悄地隐没……”(《平常的日子》)不论从语言还是意境,都是诗歌化了的。这类例子还很多:一滴滴雨水从天而降就是一场雨的世界∕一个个人择地而居就是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一座城市……(《春夜雨声清脆》)思绪凉凉的∕又清静∕又悠远……(《今夜也是永远》)等,诗的语言中带着哲学思辨,让人受到启示。

徐慧在故乡的小路上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故乡的山川风物,特别是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烙印在徐慧年青的心中,难以释怀。虽然人进了城市,心还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留连在池塘碧绿的菜畦中,老爷爷的旱烟袋里……

 

原载1998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

 

 

 

 

 

 

 

 

 

 

 

 

 

 

约稿的“窘惑”

  

 偶尔兴之所至,便也干些舞文弄墨的行当。有时十分幸运,为编辑先生错爱,将我那并不高明的文字登载于报刊杂志。时间稍长,便有一些热心的编辑先生热情地向我约稿,希望我能写点活泼有趣的文字,为刊物增添些情调,也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提供点饭后茶余的谈资。编辑之言,情真意切,让我托辞不得。

自忖平生有个不大不小的优点,凡是别人嘱托的事情,向来不遗余力。一言既出,自当快马加鞭。于是捉笔展纸,兴冲冲地拉开了写文章的架式。

说不清是“古人云”还是“今人云”了,反正有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内容是文章的躯干,语言是文章的血肉”的箴言,对此我是深信不移的。既为文就须先拟定题目,我又没有“题未定,文先成”的悟性,更没有下笔千言、一蹴而就的语言功夫,只能上遵古圣,下循今哲,按部就班,希望有个“落地生花”让读者惊喜的标题出来。于是挖空心思,搜尽枯肠,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命了又改,改了再命,折折腾腾了半天,居然找不出合乎编辑“旨意”的标题来,岂不急煞人也!

情急之下,忽然悟出一个道理:耍惯了枪的人要出刀上功夫,飘逸若仙的芭蕾演员立马要做出“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势来,徒有其力而亏其功,架势难免走样。我因平时胡乱地组合些理性化的文字,比如论说、鉴赏之类,很少留意人间是非曲直,对时下社会审美心理近乎一无所知,对于社会上“髦得合时”的市民化的“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情调文学,既非我长,更非我意。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凡夫俗子,草民一介,七情六欲皆备,只是志在青山,不在流水而已。

端坐窘迫之际,忽然心头一亮:模仿。不是某位哲人下过“模仿是创造的开始”这样的定义吗?于是乎“且说”、“漫说”、“我之……”、“有那样一个……”之类的我觉得再调侃、再情调不过的文字,便杂无章法地罗列在稿纸上了。涂了一通,忽然觉得有人问自己:“且说”、“我之”之类的下文该是什么内容?生命、时间的话题太旧太俗,早被名家们说烂了的,我这个属“鼠”的“无名鼠辈”敢有向文学大亨们挑战的胆量?还是走进现实生活吧。却又来了新的问题:我对房改漠不关心,因为住的是不得作价出售的“公房”。“菜篮子”、“米袋子”,物价上涨指数、CPI一类,在经济价值观越来越社会化、市民化的今天,倒是挺热门的。可是不成,我平时最怕上街买东西,更不会为了一只萝下半根葱的事儿与商贩们锱铢必较。而对于现代金融,期货股票,“牛市”、“熊市”的名词术语,更觉高深莫测,不可思议。心中没底,断然不敢信口雌黄,怕招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责难和“口水”。

此路既难通行,还得另辟蹊径。于是又想到“高雅”,想到了文化气息,或许也能有些“情调”,有些契合文化读者的心态。可是,细细掂量一番,心里竟然没有一点底气。品茗清谈,文士雅举,可需要对茶文化(包括瓷器文化)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方可不露破绽,不说外行话。而我呢,平时喝茶惯“牛饮”,不曾辨得清茶、红茶,龙井、毛尖,茶文化高雅的因子与我无涉。试想:连台面都上不得的人,有何资格谈论茶道?琴棋书画,文房四宝,收藏鉴赏,也够高雅的。可是我,用了几年功夫竟没有弄明白五线谱的念法和写法,虽也曾喋喋不休地背诵过“马走日字相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一类的口诀,但始终是朝三暮四,书剑不成,原地踏步在起跑线上,就连10多岁的孩子们也嫌弃我的弈技,直言“臭棋、臭棋”,不屑与我作楚汉之争……所以几十年来,只能一直彷徨踟蹰于“高雅”的殿堂之外,进不得高雅的高大门槛。窘迫之下,早已“汗涔涔兮湿面颊,心怵怵兮独怅惘”了。

题目既无可定,内容更是渺茫。于是把桌子上写了又写,画了又画的稿纸揉搓成团,丢进纸篓,面对琳琅满目一排排图书,不禁哑然一笑。

 

原载1996年7月26日《沛县报·周末》

 

 

 

 

 

 

 

 

 

 

 

读书里面有“学问”

 

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者文人无不得益于读书向学。“书山有径,学海无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类劝“读”格言,成为社会激励后学的经典。在这些箴言的推动下,许许多多的懵懂顽童游弋学海,问途书山,以致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最后成为这样那样的“家”,受到社会的敬仰与尊重,甚至名垂青史,光耀子孙。

但是,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大凡有建树的人都有一番苦读的经历,然而并非苦读的人都能有所建树。关于读书的方法、窍门,自古以来,许多人乐于此道,潜心研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见解,成为读书治学的指南。笔者根据平时读书的感悟,就读书的方法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读书的方法很多,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社会职业,不同文化层次,读书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宜泛读、快读,力求博览,读书的范围越广越好,甚至一知半解也不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只要能读得下去,愿意读就行。这样的读书,一般没有主观目的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的是“量的积累”,是读书的“过程”。打个比方,就像一只牛或一只羊,在绿草地里先狼吞虎咽地装满肚子,事后再反刍,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吸收,真正吸收不了的,排出去,也无妨。中小学是接受力强、记忆力最活跃的时候,大量摄入知识信息,贮存在脑海中,姑且不去管它有没有用。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这些储存的信息会被慢慢理解、消化和接受。与牛羊食草一样,这是一个反刍与吸收的过程。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辽宁省盘锦市特级教师魏书生“初中阶段基本完成读书任务”的观点,就是据此而提出的。

做学问的人,特别是从事专业研究的,最讲究的是精细阅读和反复阅读,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甚至功利性。精细阅读就是要带着问题读,在读的过程中寻找发现与“问题”有关联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与“问题”有关的问题。做学问、搞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发难,尊重成说,又不拘囿成说,在读书中发现前人(或他人)的错误或不足,在“破”中求“立”,在“否定”中求“肯定”。反复阅读是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可以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知识、思想、观点融会贯通,形成体系,形成风格,并在基础上发展创新。做学问还要善于发散阅读,在甲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乙本书时,就读乙本书,乙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丙本书,就读丙本书。这样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把同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钩连出来,归纳分类,提炼升华,形成新观点、新理论。这样学问才能做得深透,做得卓有成效。这种读书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特别是专业性强的书,枯燥呆板,需要坚忍和毅力。

不少人退休了,进入老年序列,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便把兴趣集中在读书上,以书为伴,书中求乐。这自然是很好的生活方法和习惯。这种读书多不涉及研究和治学,借读书陶冶情操,健身养性,或者通过读书来感悟社会、反思人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更无任何功利性可言。这个群体的人读书,一般选择哲学、历史、古典诗词,特别是传记一类的书来阅读。读书以浏览与欣赏为主,不会深究其中的人物、事件的真实与否。他们以平平静静、澹泊闲适的心情去阅读,求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心情天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班族、经营者以及各色人等都有读书的需求,他们目的不一,读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那要分别对待了。

 

                     原载1996年4月5日《沛县报·周末》

 

 

 

 

 

 

 

 

 

 

 

 

 

婚联一则话短长

 

参加青年人的婚礼,我常常留意各种带有喜庆色彩而富故事性的婚联,倒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譬如“秦晋之好”讲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世代结姻的故事,“红叶题诗”讲唐代宫女巧结良缘,“画眉西阁张京兆,袒腹东床王右军”,分别讲汉代张敞为妇西阁画眉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珠碧趣闻,情趣而隽永,体现了中国楹联艺术的丰富与传神。

也有别例。不少男方写喜用“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一联,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味儿。我是十分欣赏这幅喜联的,除了对仗的工稳和意韵的深长外,这则婚联还记载了古代婚姻的程式和礼仪。

婚,古代写作“昏”,是今之“婚”的本字。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文云:“昏,日冥也。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名焉。”这里所说的“士娶妻之礼”,是指在傍晚的时候,新郞君骑着马,披红带花,带着装饰好的车马(香车)到女方迎娶新娘。而女方,经过了一番礼数之后,郑重地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送上“香车”,嫁女的程序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诗经》里说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称女子出嫁为“归”其夫家。

搞清这么个古代的嫁娶礼仪,再来认识前面所说的“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的婚联,就会明白其中的“天上客”是新郞官,难怪女家要以隆重的礼仪来迎接乘龙快婿了。同样,女家送出的“月中人”,自然是指出嫁的女儿了。男接女送,男骑马,女乘车(后来改用花轿代车,形式不同,内容一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说是“宝马迎来”、“香车送出”一联的真正文化内涵,它只能是女家专用的婚联,用在男家,则非牛非马,不伦不类了。

年青时读过《三言》上“弄假成真”的故事,后来改编成戏剧《风雪配》。富家子弟颜俊长相丑陋,为了骗取高员外的女儿,请其表弟钱青前去迎亲,恰遇风雪,迎亲的队伍困在女家,钱青与高女被廹成亲。事情真相大白,颜俊状告高员外,县官实事求是,判钱青与高女喜结连理。这虽然是个戏剧故事,但也反映了上面所说的古代的婚礼的程式。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家逼迫,州、县相继为媒,其兄长亦迫其再嫁。无奈之下,刘兰芝口上答应下来,在傍晚男方来迎娶的热闹气氛中,“举身赴清池”,同样也证明了古代的婚嫁习俗。而今,青年男女结婚,男子乘车到女方迎娶新娘,实际上只是古代婚礼的回归与复原。

 

原载1997年1月15日《沛县报·泗水亭茶话》

说“写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徐州读书,同学偶有闲聚,尝以酒佐兴。其间,徐州、铜山同学时有“我来写酒”之说。揣摩那特定语境,我知所谓“写酒”当为斟酒、倒酒之意。然“写酒”之“写”究竟为哪一个字,尚不得知。事后与同学漫议此字,以为当是“写字”之“写”。其时我虽隐约感到,以“写”陈述斟酒动作,一定有语言学或文字学上的特殊意义,也就没在十分在意此事,但在心底却埋下了“写”字的一个“结”。

在以后岁月里,我一直留意着 “写”字的这种特殊的语言意义,直觉认为“写”则“泻”也、“泄”也,但苦无例证,仍然解不开这个“结”。前些天,偶读宋代聂崇义氏《新定三礼图》,于其中发现了“写”字的这一特殊用法,让我喜出望外。

《鼎俎图·挑匕》中有下面一段话:“《有司》云:‘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挑匕枋以挹浥,注于疏匕。’注云:‘挑谓之臿,读如或舂或抌’之抌(音由)。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注,写也。”

司马是执鼎之人,羊鼎、牛鼎、豕鼎都是古代造型不同器皿,用以盛取食物。羊鼎是以牛首饰足,用来盛羊,故称羊鼎,为大夫阶层使用。挑匕枋是从鼎中舀取食物的长柄的匙。匕,匙也;枋,柄也。这段的意思是:司马两只手拿着长柄的勺匙(挑匕),从鼎中舀出食物。对于这段话,注释者认为,挑就是臿,读音为舂或抌。把抌读字作挑,是秦国人的方言。“注于疏匕”中的“注”字,就是“写”的意思。

这段注释将“注”释意为“写”,也就是倾注、倾倒、倾泻的意思,证明了徐州方言中“写酒”就是斟酒、倒酒的意思。

但这毕竟是孤证。为了再找出此种例证,我又认真翻阅有关古籍,相继在《诗经》和《周礼》等经书中发现了此类例证。《诗经·邶风·泉水》有这样的语句:“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首诗写卫国妇人,因国家罹难思归奔丧不得的焦虑和无奈。对于“以写我忧”之“写”字,《毛传》:“写,除也”, 《郑笺》:“既不得归宁,欲乘车出游以除我心”。这里的除就是排解、排泻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既不得归)我要去出游了,把我心中的忧思全部倾倒出来吧。与此意义相同的,还有《诗经·小雅·蓼萧》中诗句:“蓼彼萧兮,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这里的“写”字同样是排解、倾泻的意思。关于《蓼萧》一诗,历来认为是写给天子(即诗中的君子)的颂歌,“既见君子,我心写兮”,就是说见到了君子,心中的敬念之情一下子排泻、释放出来。所以汉人郑康成在《诗经》的笺注中说:“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把心中的悠悠思念,通过出游而排解、倾泻出来。而在《周礼·稻人》中也有“以浍写水”的例证。原文是:“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这段话讲的是稻田的灌溉和治理水患的各种方法。浍是田间的水沟,“以浍写水”就是把水从浍中排泄出来,也是泻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徐州方言中的“写酒”的“写”字,就是“泄”、“泻”,表达“倾泻”、“倾倒”的意思,是从上古语言中沿用下来的,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充分的例证。

 

 

 

 

 

 

 

 

 

 

 

 

 

 

 

 

 

 

周作人和唐弢的“书话”

 

翻检古籍,常常见到诗话、词话、曲话之类的书,诗话如宋代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清代王世桢的《带经堂诗话》、王夫之的《清诗话》,词话则有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近代梁启超的《饮冰室词话》,曲话则有宋代杨绘撰、赵万里辑本的《时贤本事曲子集》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书都是评介古代诗词曲的,文约意赅,保存了大量典籍、轶事,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

 “书话””一语,《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都未收录。最早使用“书话”一词的是不收,是曹聚仁1931年曾在《涛声》杂志刊过一篇《书话四节》的文章,阿英也于1936年相继发表《〈红楼梦〉书话》和《鲁迅书话》,从此“书话”一类的文章多了起来,并逐步发展一种独立的文体。其中卓然成家者,当推周作人和唐弢两先生。周作人有侧重古代文学作品的《知堂书话》,唐弢有侧重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晦庵书话》。二书文风相似,又各有千秋。

“书话”属于随笔或杂记,其中包含着广泛的专业知识。唐弢先生说:“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并进而言之,“在介绍某一书刊的时候,提供与此书有关的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从而达到“给人以知识,也给人艺术的享受”的目的。周作人先生十分赞同对唐弢关于“书话”的界定,他一生也写下了大量“书话”,行文风格与唐先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堂书话》中的“知堂”是周作人的书斋名。斋名的由来,周作人先生是这样说的:“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荀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此言甚妙,以名吾堂。”先生之言,不遮不掩,用意明了,核心是一个“知”字,求而有知,不知而求知,即是最大的“知”(智)。而于言当、默当皆为“知”(智)诸语,则多少透露出知堂老人内心的一些难言之隐。周作人以圣哲之言为安身立命本源,规范言行,充实学养,正是治学求道的必备品质。

“晦庵” 本是宋代大儒朱熹名号,唐弢为逃避国民党“文化审查”,用了“王晦庵”的笔名,简称“晦庵”。1944年,柯灵主编《万象》杂志,向唐弢约稿,他以王晦庵的笔名发表了12则书话,风行一时。以后再写这类文章,他都用了这个名字。

就“书话”而言,它是在接受了诗话、词话的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发展与创新,成为一种“重叙说,轻评论”、行文灵活的体裁,融史料掌故、知识趣味为一体,以信息占有量大见称。

周作人的“书话”“话”了中国古代、近代几百部书,多是些一般人不易见到或不为人注意的,意在将它们介绍给读者,并向研究者提供相关资料。如戴忠甫的《读风臆补》、潘少白的《林阜间集》、顾山子的《跨鹤吹笙谱》等,人名与书名都很陌生。也有大家熟知的,如《檀弓》、《太上感应篇》、《山海经释义》、《尔雅疏证》一类。

《知堂书话》里也涉及近现代作品与外国书。如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康有为的《戊戌奏稿》、《陈师曾的风俗画》、《关于〈阿Q正传〉》等。由于特殊的经历和对日本文化的偏爱,周作人大量介绍了日本的作家作品。如经安万侣的《古事记》、中勘助的《银茶匙》,还有户川秋骨的《凡人崇拜》等数十篇。需要提及的是《古事记》一书,它产生于唐代,是日本的神话故事,也是日本最古史兼文学书之一,周作人最早把它译成了汉语。

唐弢先生的《晦庵书话》对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大多都有所涉及。《守常全集》、《闲话〈呐喊〉》、《半农杂文》、《诗人朱湘》、《〈沉沦〉和〈茑萝〉》、《落叶之一、之二》、《俞平伯散文》、《苦雨斋小书》、《〈春蚕〉改订》、《沈尹默〈秋明集〉》等等,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都有评说,初步搭建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框架,为他后来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积累了资料,储存了观点。《晦庵书话》关于外国作品的述评也不少,大多是名家名作。如《雪莱诗选》、《新俄诗选》、《从〈小约翰〉说起》、《海涅〈还乡〉》等,在20世纪40年代,带有明显宣传“普罗文学”的色彩。

《晦庵书话》的评介,涉及现代作家作品119种,译著54种,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

周、唐二先生的书话,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或述其亲历,或铺叙轶闻,娓娓道出,亲切动人。语言朴实,裁剪得当,简者简,详者详。简者百余字,详者数千言,与其清新明快的“小品文”互为表里,字字句句,皆见精神,堪称这一文体的典范。如周作人评《澹庵文存》,用“今读一过,简炼可取,而其屈就义法处恒失之略或夸,此盖桐城派文必然的短长也。”之语,指其优劣,甚得其要。唐弢言卢冀野诗集《绿簾》云:“冀野工旧诗词,所作新诗受词典影响很深,有时几不可辨,而且他本来就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人’”,几名话揭示了卢冀野新诗的特征。

“书话”,说得直白一点,实际上就是读书札记,或曰“读书笔记”,是良好读书习惯和科学读书方法的产物。

读书做笔记,写心得,发议论,做卡片,依现代人的观点,则为“笨法”。“笨”虽“笨”也,倒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今人读书为文,网络成为依赖,下载,复制,粘贴,麻麻利利,立马成功。但扪心自问,却也心虚,因为文章虽成,那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心里总在“犯悬”。实实在在地读,认认真真的记,吸收融化,形成观点,用以治学,那才是真知灼见。

《知堂书话》、《晦庵书话》为后人读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原载1996年8月1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日修改

 

 

 

 

 

 

 

 

 

 

 

 

 

 

 

 

 

 

 

 

浩然与“文化绿地”建设

 

经历了时代风雨剥蚀与新文化视野的荡涤后,老作家浩然像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并没有把自己的心绪停留在曾经的文学“高地”上。经过了“文化反思”,浩然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在燕赵大地的千里沃野上,开拓出一片片新的文化绿地,创作出一批批契合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向哺育他的大地、养育他的人民献上一掬真情一腔爱。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浩然!

市场经济浪潮一浪高似一浪,各种命题的改革接踵而至,文化这片本属绿色、本该圣洁的土地如何开垦、如何耕作,时时刻刻牵动着这位曾在《金光大道》上迅跑的作家。他发现了华北大平原上的文化贫困与落寞,也感到了一个作家、一个文艺工作者身上的社会责任。他是华北平原的儿子,母亲身上缺少文化绿色,这让他寝食难安。于是横下一条心,再一次把自己的双脚札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把心“铁”给了千百万创业者。他跋山涉水,在贫瘠的文化土地上辛勤劳作,勇敢开拓,用诚挚和艺术家的社会良知,为冀中百姓创作出一部部新时代的《艳阳天》,谱写出一曲曲改革主旋律下的人民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间,浩然一直在用那支生花妙笔为华北大地默默耕耘,虔诚奉献,创作出30多部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浩然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情结。1956年他诗意浓浓的短篇小说《喜鹊登枝》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初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打那以后,浩然农村题材的系列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乡土气息。《花皮大西瓜》、《大肚子蝈蝈》、《高高的黄花岭》、《姑娘大了要出嫁》,这一个个黄土地上的故事,记下了燕赵大地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赵百万的人生片断》、《苍生》、《乐土》、《乡俗三部曲》,还有其他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可敬可爱的农民兄弟,都是华北平原的英雄儿女。他为贫瘠的文化土地播撒下一把把希望的种子,在落寞的文化园地上点缀成一片片的绿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乡村呼唤自己的文学,农民欢迎有良心的作家。我们应当长志气,增才干,写出让父老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浩然的文化绿地建设更着眼于青年,着眼于未来。他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开设文学创作讲座,创办文学刊物,培养扶植广大青年业余作者,建设了一支属于华北大地、洋溢着燕赵路风的的文学创作队伍。一批文学青年脱颖而出,一批农民作家渐次走向成熟,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化宣传的中坚力量,并相继加入省、市作协,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作家”。这批以农民为主体的青年作者在浩然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写出了一批批乡土味纯正的好作品,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花引来百花艳。老作家浩然像一位绿地文化的友好使者,他播撒在华北平原上的绿色文化的种子,已经长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文化绿洲!

文化是一种发散性极强的社会现象,绿地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了改革发展时期的农村文化的基本走向。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建设就是创作反映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品。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农村的绿地文化还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导向和发展趋势,借用时下流行的术语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等,都是其健康向上社会精神的形象描述。浩然先生勤勤恳恳浇灌的文化绿地,无疑正代表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方向性。

浩然先生在华北大平原上营造的文化绿地,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时代的课题,如何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事业,如何在经济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下,神圣纯洁的文化土地不被污染,不被侵蚀,永葆绿色,则是文化工作者永恒的社会责任。

 

原载1997年6月2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2010年1月25日修改

  

 

 

 

 

 

 

 

 

 

 

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社会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提出的这一创作法则,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所遵奉,并自觉地接受,主动地实践。深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发现和开拓创作素材,捕捉生活中蕴藏着的艺术灵感,过滤和升华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创造出紧贴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这便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使命。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以艺术典型展示历史行进过程与色彩斑爛的社会生活。因此,只有植根于火热生活,才能寻得文学创作源泉,就像只有巴颜克拉山和唐古拉山的雪水才能流出黄河、长江,流出三江五水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茅盾先生,为了创作《子夜》,深入到工厂、农村长达一年之久,调查城市里的股票市场、金融巨头,调查农村里的高利贷盘剥,农民失去土地的遭遇。这些生活的真实,在《子夜》中都有充分的展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作品,是他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饱尝了人间辛酸后的心血结晶,他从父亲贪婪成性的本质中,看到了一个个“守财奴”的形象;他从一次次的失业破产、债台高筑的经历中,感受到了“金钱维系温情”的社会法则。他的创作,称得上“十年血泪成一书”,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创作并无二致。中外文学史上这种举不胜举的事例,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作家必须植根社会,向生活学习的道理。

因为职业的原因,近年来读了一些青年作者特别是初学写作者的作品,常常被他们优美的文笔,精巧的构思和涓涓细流般的绵绵情思吸引。但卒章掩卷,细细咀嚼品味时,却很少感受到力的厚重,力的凝重。迤逦在文中的,多是恩恩怨怨的难割难舍的“情绪”,悲悲切切的“哀鸣”,还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情感世界,与那“世纪的末日”般的凄凉。也有一些作者,把文学作为包装自我的苑囿,宣泄个人情感的广场,文中只有个人意志的无限张扬和“布尔乔亚”式的狂热,就像郭沫若笔下“把日来吞了,把月来吞了”的“天狗”,除了“我”以外,宇宙天地便空荡荡了。这些作品,犹如一泓澄澈的清波,让人直视水底,一览而无余矣。还有一些作品,作者像位高超的建筑设计师,为读者构筑了一座座扑朔迷离的沙漠城堡,七拐八折,让人无法走出层层设防的迷宫。他们因物喜,以已悲,将自己蜷缩在狭小的精神家园里,纺织着青年男女的梦幻世界,见不到外面的阳光,感受不到骀荡的春风。这样的作品,让人读后怎么就觉得“没劲”!于是,只有回到“向生活学习”的老话题上来。

向生活学习,要求作者不断地拓展生活空间。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单一的工作或职业也常常拘囿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初学写作的人要尽可能地扩大生活范围和思维空间,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码头,深入企业,深入部队,直接进入生活。还可以间接向生活学习。有人说过“一部书就是一个丰富的社会”一类的话,给人不少启迪。《红楼梦》被称为行将灭亡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缩影,还有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金光大道》,都反映了社会变革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其本色仍然是现实社会生活。前苏联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法国雨果的《九三年》,都真实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多读些名著,在文学作品的人物、事件里了解社会,品读人生,会增加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把握生活的能力,为创作提供包括思想认识在内的物质基础。

进入宽广的生活领域后,最重要的是学会体察生活,探求生活的内在规律,在纷繁杂芜的社会矛盾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涤滤,淘出生活中包含着的晶莹的宝石、闪光的金子,也就是生活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创作出契合时代精神,和谐社会行进节奏的艺术典型。这是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学工作者从创作“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要写出有浓度有广度的作品,必须正确地对待生活,客观地研究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过客。这是提炼生活主题,确定创作意图的重要环节。初学写作的人,特别要有挣脱短期行为和功利思想桎梏的勇气,敢于把生活长河中时沉时浮、时大时小的“自我”,融化于生活的激流中,融化在创作的境界中,在发展与进步的主旋律中完善“自我”。唯其如此,你的失落与惆怅,欢乐与痛苦,恩爱与怨忿,才会紧紧贴在社会生活的脉搏上。唯其如此,你那五彩缤纷的笔,才会全面、本质地反映生活,彰显社会人生。

 

原载1996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随笔》

 

 

 

 

 

 

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谈朱迅翎的文学创作

 

毕竟是土生土长,毕竟是永远留恋着这方养育着他的大地,他创作的那些小说那些散文里,满是土地的温存,农人的淳朴,五谷的芳芬。这是我读了朱迅翎君一组文学作品后的真实感受。读者诸君只要找来迅翎君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作品“闻一闻”、“嚼一嚼”|“品味品味”,你会惊喜地发现,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恰是这么一种老酒一样浓烈乡土气息和过滤不去的乡音乡情。

朱迅翎君的散文,几乎看不出“创”与“作”的痕迹,全是弯弯小河在静静地流淌,乡间小道在悄无声息地伸向远方。天高云淡,雁行南北,茂林修竹,树影婆娑,农人们生活在周而复始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一任命运的跌宕,风雨的洗涤。他们无怨无悔地生存着,用心灵和双手编织着人间的美好。《当西边烧起一片红霞》里的红霞姐姐,给“宿鸡眼”的“我”以慈母般地呵护,带给“我”人间的真情,她那美好的心,真像西边的那片红霞,光彩耀人!

迅翎君的不少散文,情系广袤的沛县大地和120万沛县人民。那些曾在乡间田垄里被人们传诵着的“花裤腰”、“老毛子”、“粥缸子”、“大锅拍”系列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在他的文章里横冲直撞,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的记忆中,久久不能释怀。《打瓜开打》里的秫秸庵子,庵子前种瓜人高声吆喝“打瓜开打”的热烈场面,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瓜田李下的情趣,让人回到童年,回到大地里,再一次咀嚼了沛县民风,醇厚得像一坛长埋地下的陈年老酒……

他的小说与散文几乎看出什么分别来,一样地以沛县大地作背景,一样地以沛县父老乡亲作主人公,一样地古道热肠,一样地耿介固执。这种创作方法使我想到了郁达夫,小说是散文化了的,散文则具有小说的意韵、情调。迅翎君的作品几乎没有完整的情节,一任事件本身的自然运动,所谓水到渠成;几乎没有悬念,没有伏笔,一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泾渭是非让人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那个数遭误解猜忌,委屈地承受着各方压力的“郝老头”(《连边地》),那位在昏暗灯火下默默耕耘文学土地,用正义和良知书写社会光怪陆离的“芦花”,都真切真实地站在读者面前,差一点张出口来和读者窃窃私语了。

迅翎君是文学这个“行当”中的多面手,诗歌散文写过,小说杂文写过,故事传奇也写过。对他来说,不论哪种文体,哪种表现,明白畅晓一直贯穿于行文中,这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风格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借来比喻他的语言,或许是恰如其分的了。“芦花十七大八了,不披红,不挂绿,冬里一身黑,夏日一身白,白裤子,白褂子,漂白粉漂过的白球鞋,白净的面皮,白得耀人,像芦花一样洁白……”诗化了,情化了,多么像一段优美的散文诗啊!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朱君迅翎兼而得之。他诚恳,朴素,与他的文章一样,一任天性。

迅翎君与我交往有年,关于文学的话题也谈过不少,他曾有过一些机会可以离开“寂寞开无主”的文学园地,去从政,或当个这长那长的行政官员,但他没有。他一如既往地骑着那架破旧得放在大街上没有要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或者来到田头地边,和乡亲们一起吸着劣质的纸烟,扳着指头说季节,算时间,或者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乱侃一通。在这些轻松的交谈中,他知道了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然后点石成金,艺术化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拿给农人看,噢!老朱原来写的是我们!

在几十年的写作实践中,朱迅翎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他常给我说:“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假如我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真不知道我这支满是五谷芳香的笔,该从哪里落下去……”

 “我手写我心”,这正是迅翎君对文学艺术的特别感悟。我十分自信地认为,随着岁月的叠加,他会写出更多更具生活底蕴的作品来!

 

 

原载1998年3月22日《沛县报·歌风台》

 

 

 

 

 

 

 

 

 

 

 

 

土地,农民——他永远的追求

——读徐慧的散文

 

徐慧是从沛县大地上走出的农家子弟。他的生命里,满是淙淙作响的溪流,曲折蜿蜒的田间小路,傍晚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还有荷锄而归农夫的背影,千百年在土地上抗争的人民……而这些,都曾经是他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主题。他要表现的,是苏北平原上的沉重与苦涩,与夫父老乡亲的生命呐喊。带着这样的感受,他构筑出了《感谢稻子》、《家里的那群小猪》等在读者和社会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

背着沉重的生活,带着人生理想的憧憬,读完大学的徐慧,神差鬼使地落脚在一座“寄居的城市”,或者叫做“别人的城市”里。直面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他虽然没有泯失与生俱来的土地情结,但是当他再一次地品味农民,咀嚼庄稼,放歌旷野之后,不得不平心静气地坐在窗下的桌前,冷眼审视窗外的车流人流,感受城市的喧嚣浮躁,谛听深夜里城市传来的尴尬与无奈。

于是,他的那支有些拙笨的笔开始解剖城市市民心态,试图开拓发掘再让他感动、再让他激动的城市真情,寻找他新一轮的精神家园。散文《平常的日子》,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的人,塞进以工作、挣钱、生活、交往、婚育为主体的那些“平常的日子”里,在这平常、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轨道上,不断完善自己、雕塑自己,“把自己雕塑得更加平静”,把“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荣与辱”等等关乎名利的事,一古脑儿推向身外,期待着那颗平常人的平常心!”这似乎有悖于一位不到30岁年轻人的心,但却是徐慧创作的真实。

我想,处在文学创作转型期的徐慧,努力把一颗曾经热情萌动的心冷却下来,静静地思考新的生活、新的创作主题。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这需要时日,更需要信念。但是,这种转型往往是痛苦的,辛酸的,眼里流泪,心里流血。一个人使惯了枪,换了一把刀,虽然是崭新的,既不顺手,也不好使。事实正是这样,认真品读徐慧初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便会发现,写的是城市,心中散发出来的仍然是眷恋乡土、眷恋父老乡亲的情绪。如本期刊载的《春夜雨声清脆》、《今夜也是永远》诸篇,概无例外地或显或隐,或曲或直地流淌着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情。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可以说,徐慧正在学着用作家的笔触,透过城市生活、市民心态的深切描绘,剥茧抽丝,从更高层次上抒写他依山恋水的故园情结,也更深一层地走进农民的心里。

十七、八岁时的徐慧,是带着对生活的欢歌笑语走进诗歌的。他在诗歌的田野里寻寻觅觅,用青年人火热心肠铸就一首首、一章章的生活之歌。诗的因子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于是在他以后的散文创作里,仍然显示出他驾驭诗歌语言、创造诗歌意境的能力。“在这高楼林立的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看一扇扇窗口∕悄然熄灭灯光∕看一颗颗星星∕次第睁开眼睛∕感知夜渐渐地睡去∕风悄悄地隐没……”(《平常的日子》)不论从语言还是意境,都是诗歌化了的。这类例子还很多:一滴滴雨水从天而降就是一场雨的世界∕一个个人择地而居就是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一座城市……(《春夜雨声清脆》)思绪凉凉的∕又清静∕又悠远……(《今夜也是永远》)等,诗的语言中带着哲学思辨,让人受到启示。

徐慧在故乡的小路上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故乡的山川风物,特别是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烙印在徐慧年青的心中,难以释怀。虽然人进了城市,心还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留连在池塘碧绿的菜畦中,老爷爷的旱烟袋里……

 

原载1998年7月20日《沛县报·歌风台》

 

 

 

 

 

 

 

 

 

 

 

 

 

 

约稿的“窘惑”

  

 偶尔兴之所至,便也干些舞文弄墨的行当。有时十分幸运,为编辑先生错爱,将我那并不高明的文字登载于报刊杂志。时间稍长,便有一些热心的编辑先生热情地向我约稿,希望我能写点活泼有趣的文字,为刊物增添些情调,也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提供点饭后茶余的谈资。编辑之言,情真意切,让我托辞不得。

自忖平生有个不大不小的优点,凡是别人嘱托的事情,向来不遗余力。一言既出,自当快马加鞭。于是捉笔展纸,兴冲冲地拉开了写文章的架式。

说不清是“古人云”还是“今人云”了,反正有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内容是文章的躯干,语言是文章的血肉”的箴言,对此我是深信不移的。既为文就须先拟定题目,我又没有“题未定,文先成”的悟性,更没有下笔千言、一蹴而就的语言功夫,只能上遵古圣,下循今哲,按部就班,希望有个“落地生花”让读者惊喜的标题出来。于是挖空心思,搜尽枯肠,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命了又改,改了再命,折折腾腾了半天,居然找不出合乎编辑“旨意”的标题来,岂不急煞人也!

情急之下,忽然悟出一个道理:耍惯了枪的人要出刀上功夫,飘逸若仙的芭蕾演员立马要做出“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势来,徒有其力而亏其功,架势难免走样。我因平时胡乱地组合些理性化的文字,比如论说、鉴赏之类,很少留意人间是非曲直,对时下社会审美心理近乎一无所知,对于社会上“髦得合时”的市民化的“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情调文学,既非我长,更非我意。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凡夫俗子,草民一介,七情六欲皆备,只是志在青山,不在流水而已。

端坐窘迫之际,忽然心头一亮:模仿。不是某位哲人下过“模仿是创造的开始”这样的定义吗?于是乎“且说”、“漫说”、“我之……”、“有那样一个……”之类的我觉得再调侃、再情调不过的文字,便杂无章法地罗列在稿纸上了。涂了一通,忽然觉得有人问自己:“且说”、“我之”之类的下文该是什么内容?生命、时间的话题太旧太俗,早被名家们说烂了的,我这个属“鼠”的“无名鼠辈”敢有向文学大亨们挑战的胆量?还是走进现实生活吧。却又来了新的问题:我对房改漠不关心,因为住的是不得作价出售的“公房”。“菜篮子”、“米袋子”,物价上涨指数、CPI一类,在经济价值观越来越社会化、市民化的今天,倒是挺热门的。可是不成,我平时最怕上街买东西,更不会为了一只萝下半根葱的事儿与商贩们锱铢必较。而对于现代金融,期货股票,“牛市”、“熊市”的名词术语,更觉高深莫测,不可思议。心中没底,断然不敢信口雌黄,怕招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责难和“口水”。

此路既难通行,还得另辟蹊径。于是又想到“高雅”,想到了文化气息,或许也能有些“情调”,有些契合文化读者的心态。可是,细细掂量一番,心里竟然没有一点底气。品茗清谈,文士雅举,可需要对茶文化(包括瓷器文化)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方可不露破绽,不说外行话。而我呢,平时喝茶惯“牛饮”,不曾辨得清茶、红茶,龙井、毛尖,茶文化高雅的因子与我无涉。试想:连台面都上不得的人,有何资格谈论茶道?琴棋书画,文房四宝,收藏鉴赏,也够高雅的。可是我,用了几年功夫竟没有弄明白五线谱的念法和写法,虽也曾喋喋不休地背诵过“马走日字相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一类的口诀,但始终是朝三暮四,书剑不成,原地踏步在起跑线上,就连10多岁的孩子们也嫌弃我的弈技,直言“臭棋、臭棋”,不屑与我作楚汉之争……所以几十年来,只能一直彷徨踟蹰于“高雅”的殿堂之外,进不得高雅的高大门槛。窘迫之下,早已“汗涔涔兮湿面颊,心怵怵兮独怅惘”了。

题目既无可定,内容更是渺茫。于是把桌子上写了又写,画了又画的稿纸揉搓成团,丢进纸篓,面对琳琅满目一排排图书,不禁哑然一笑。

 

原载1996年7月26日《沛县报·周末》

 

 

 

 

 

 

 

 

 

 

 

读书里面有“学问”

 

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者文人无不得益于读书向学。“书山有径,学海无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类劝“读”格言,成为社会激励后学的经典。在这些箴言的推动下,许许多多的懵懂顽童游弋学海,问途书山,以致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最后成为这样那样的“家”,受到社会的敬仰与尊重,甚至名垂青史,光耀子孙。

但是,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大凡有建树的人都有一番苦读的经历,然而并非苦读的人都能有所建树。关于读书的方法、窍门,自古以来,许多人乐于此道,潜心研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见解,成为读书治学的指南。笔者根据平时读书的感悟,就读书的方法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读书的方法很多,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社会职业,不同文化层次,读书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宜泛读、快读,力求博览,读书的范围越广越好,甚至一知半解也不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只要能读得下去,愿意读就行。这样的读书,一般没有主观目的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的是“量的积累”,是读书的“过程”。打个比方,就像一只牛或一只羊,在绿草地里先狼吞虎咽地装满肚子,事后再反刍,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吸收,真正吸收不了的,排出去,也无妨。中小学是接受力强、记忆力最活跃的时候,大量摄入知识信息,贮存在脑海中,姑且不去管它有没有用。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这些储存的信息会被慢慢理解、消化和接受。与牛羊食草一样,这是一个反刍与吸收的过程。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辽宁省盘锦市特级教师魏书生“初中阶段基本完成读书任务”的观点,就是据此而提出的。

做学问的人,特别是从事专业研究的,最讲究的是精细阅读和反复阅读,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甚至功利性。精细阅读就是要带着问题读,在读的过程中寻找发现与“问题”有关联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与“问题”有关的问题。做学问、搞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发难,尊重成说,又不拘囿成说,在读书中发现前人(或他人)的错误或不足,在“破”中求“立”,在“否定”中求“肯定”。反复阅读是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可以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知识、思想、观点融会贯通,形成体系,形成风格,并在基础上发展创新。做学问还要善于发散阅读,在甲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乙本书时,就读乙本书,乙本书里发现的问题涉及到丙本书,就读丙本书。这样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把同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钩连出来,归纳分类,提炼升华,形成新观点、新理论。这样学问才能做得深透,做得卓有成效。这种读书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特别是专业性强的书,枯燥呆板,需要坚忍和毅力。

不少人退休了,进入老年序列,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便把兴趣集中在读书上,以书为伴,书中求乐。这自然是很好的生活方法和习惯。这种读书多不涉及研究和治学,借读书陶冶情操,健身养性,或者通过读书来感悟社会、反思人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更无任何功利性可言。这个群体的人读书,一般选择哲学、历史、古典诗词,特别是传记一类的书来阅读。读书以浏览与欣赏为主,不会深究其中的人物、事件的真实与否。他们以平平静静、澹泊闲适的心情去阅读,求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心情天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班族、经营者以及各色人等都有读书的需求,他们目的不一,读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那要分别对待了。

 

                     原载1996年4月5日《沛县报·周末》

 

 

 

 

 

 

 

 

 

 

 

 

 

婚联一则话短长

 

参加青年人的婚礼,我常常留意各种带有喜庆色彩而富故事性的婚联,倒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譬如“秦晋之好”讲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世代结姻的故事,“红叶题诗”讲唐代宫女巧结良缘,“画眉西阁张京兆,袒腹东床王右军”,分别讲汉代张敞为妇西阁画眉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珠碧趣闻,情趣而隽永,体现了中国楹联艺术的丰富与传神。

也有别例。不少男方写喜用“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一联,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味儿。我是十分欣赏这幅喜联的,除了对仗的工稳和意韵的深长外,这则婚联还记载了古代婚姻的程式和礼仪。

婚,古代写作“昏”,是今之“婚”的本字。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文云:“昏,日冥也。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名焉。”这里所说的“士娶妻之礼”,是指在傍晚的时候,新郞君骑着马,披红带花,带着装饰好的车马(香车)到女方迎娶新娘。而女方,经过了一番礼数之后,郑重地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送上“香车”,嫁女的程序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诗经》里说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称女子出嫁为“归”其夫家。

搞清这么个古代的嫁娶礼仪,再来认识前面所说的“宝马迎来天上客,香车送出月中人”的婚联,就会明白其中的“天上客”是新郞官,难怪女家要以隆重的礼仪来迎接乘龙快婿了。同样,女家送出的“月中人”,自然是指出嫁的女儿了。男接女送,男骑马,女乘车(后来改用花轿代车,形式不同,内容一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说是“宝马迎来”、“香车送出”一联的真正文化内涵,它只能是女家专用的婚联,用在男家,则非牛非马,不伦不类了。

年青时读过《三言》上“弄假成真”的故事,后来改编成戏剧《风雪配》。富家子弟颜俊长相丑陋,为了骗取高员外的女儿,请其表弟钱青前去迎亲,恰遇风雪,迎亲的队伍困在女家,钱青与高女被廹成亲。事情真相大白,颜俊状告高员外,县官实事求是,判钱青与高女喜结连理。这虽然是个戏剧故事,但也反映了上面所说的古代的婚礼的程式。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家逼迫,州、县相继为媒,其兄长亦迫其再嫁。无奈之下,刘兰芝口上答应下来,在傍晚男方来迎娶的热闹气氛中,“举身赴清池”,同样也证明了古代的婚嫁习俗。而今,青年男女结婚,男子乘车到女方迎娶新娘,实际上只是古代婚礼的回归与复原。

 

原载1997年1月15日《沛县报·泗水亭茶话》

说“写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徐州读书,同学偶有闲聚,尝以酒佐兴。其间,徐州、铜山同学时有“我来写酒”之说。揣摩那特定语境,我知所谓“写酒”当为斟酒、倒酒之意。然“写酒”之“写”究竟为哪一个字,尚不得知。事后与同学漫议此字,以为当是“写字”之“写”。其时我虽隐约感到,以“写”陈述斟酒动作,一定有语言学或文字学上的特殊意义,也就没在十分在意此事,但在心底却埋下了“写”字的一个“结”。

在以后岁月里,我一直留意着 “写”字的这种特殊的语言意义,直觉认为“写”则“泻”也、“泄”也,但苦无例证,仍然解不开这个“结”。前些天,偶读宋代聂崇义氏《新定三礼图》,于其中发现了“写”字的这一特殊用法,让我喜出望外。

《鼎俎图·挑匕》中有下面一段话:“《有司》云:‘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挑匕枋以挹浥,注于疏匕。’注云:‘挑谓之臿,读如或舂或抌’之抌(音由)。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注,写也。”

司马是执鼎之人,羊鼎、牛鼎、豕鼎都是古代造型不同器皿,用以盛取食物。羊鼎是以牛首饰足,用来盛羊,故称羊鼎,为大夫阶层使用。挑匕枋是从鼎中舀取食物的长柄的匙。匕,匙也;枋,柄也。这段的意思是:司马两只手拿着长柄的勺匙(挑匕),从鼎中舀出食物。对于这段话,注释者认为,挑就是臿,读音为舂或抌。把抌读字作挑,是秦国人的方言。“注于疏匕”中的“注”字,就是“写”的意思。

这段注释将“注”释意为“写”,也就是倾注、倾倒、倾泻的意思,证明了徐州方言中“写酒”就是斟酒、倒酒的意思。

但这毕竟是孤证。为了再找出此种例证,我又认真翻阅有关古籍,相继在《诗经》和《周礼》等经书中发现了此类例证。《诗经·邶风·泉水》有这样的语句:“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首诗写卫国妇人,因国家罹难思归奔丧不得的焦虑和无奈。对于“以写我忧”之“写”字,《毛传》:“写,除也”, 《郑笺》:“既不得归宁,欲乘车出游以除我心”。这里的除就是排解、排泻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既不得归)我要去出游了,把我心中的忧思全部倾倒出来吧。与此意义相同的,还有《诗经·小雅·蓼萧》中诗句:“蓼彼萧兮,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这里的“写”字同样是排解、倾泻的意思。关于《蓼萧》一诗,历来认为是写给天子(即诗中的君子)的颂歌,“既见君子,我心写兮”,就是说见到了君子,心中的敬念之情一下子排泻、释放出来。所以汉人郑康成在《诗经》的笺注中说:“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把心中的悠悠思念,通过出游而排解、倾泻出来。而在《周礼·稻人》中也有“以浍写水”的例证。原文是:“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这段话讲的是稻田的灌溉和治理水患的各种方法。浍是田间的水沟,“以浍写水”就是把水从浍中排泄出来,也是泻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徐州方言中的“写酒”的“写”字,就是“泄”、“泻”,表达“倾泻”、“倾倒”的意思,是从上古语言中沿用下来的,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充分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