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宋喆人在哪里:本可以兴旺的娃娃鱼养殖业 怎么麻烦那么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7:42

本可以兴旺的娃娃鱼养殖业 怎么麻烦那么多

相关专题: 大鲵 时间:2011-09-27 15:03 来源: 阿里巴巴农业频道 【阿里巴巴农业】核心提示

    2000年蓝田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从事大鲵研究及养殖繁育的企业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2001年,该企业入驻蓝田普化镇马家山村四组,开始了厂房建设等施工。那时候,法人贺长青对于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这儿有着大鲵生长所需的天时地利等独特条件,等繁育成功,幼鲵可寄养于农户家中,长成后,企业回收,农户、企业双赢……然而,8年过去了,企业发展几乎原地踏步,不仅没有收益,而且还负了外债,最难堪的是企业法人和部分村民成了冤家。养鱼池被砸了,门前的路被挖断了,企业的电线被剪了!这样的状况持续至今已有4年多。此问题媒体介入过,市纪委调查过,县、镇领导多次协调过,均没有结果。4年来,企业法人贺长青一家一直生活在无电的黑暗中,繁育出的大鲵也因温度不达标成批的死亡!什么样的矛盾如此不可调和?2008年12月9日、2009年2月19日,记者两次前往蓝田县进行调查采访,听取了企业法人贺长青、部门村民、普化镇政府镇长的意见。

    企业法人:引资怎能杀鸡取卵?

    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位于蓝田县普化镇马家山四村,周围荒草遍布,叩门之后,先听到众狗狂吠,然后才听到人声。贺长青和其妻穿着棉衣棉裤应声开门。据贺长青介绍,他们曾从事果子狸养殖,取得了一定成就,并积累了一定财富。那会儿,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可现在,为了养大鲵,投入了所有积蓄,养殖却止步不前,还欠了许多外债,去年孩子上学,竟窘迫到拿不出学费。他们的日子由富到贫,家里人也跟着受连累——他的母亲,一个多年不拿针线的老人,为了他们不至于冻着,给他们做棉衣、棉鞋,就这样,去年冬天,妻子的脸冻了,脚和手都裂了口子!贺长青说,来蓝田发展,他们是经过周密考察研究的,因为蓝田王顺山北麓水质、矿物质含量、温度很适合大鲵的生长。而大鲵又因药用、食用价值前景看好,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贺长青介绍:市场上,一尾大鲵幼苗可买到千元以上,若养成,每斤可卖到至少800元左右)。对于农户,只要提供鲵幼,稍做指导就可以在家养,养成后公司统一回收,很见效益。本来一件双赢的事情由于人为因素,发展受阻,形不成规模。贺长青说,若正常情况,池养每年繁殖10000尾不成问题,就是框养,最保守每年也应有2000尾以上,可是,企业从2003年60尾起步,至今成活不过300多尾。

    贺长青将所有的问题归为投资环境。他说初来时,老组长、村民都还很支持,可自村组换届,新任组长多次通过熟人向其“递话”,索要钱财,在目的未果的情况下就多方刁难,聚众推翻了围墙,砸了养殖池,断了水、剪断了电线……养殖不仅没有进展,生活、安全也没有保障,围墙砌好不久就被人挖了洞,以前还雇有看门工人,现在,经济每况愈下,只能靠6只狗儿来保障安全。停电4年间,大鲵的供氧、降温等均成了难题,只能眼睁睁看着幼鲵成批的死亡。贺长青说,村民们需要效益,自己也能够为他们带来效益,如果养殖上了规模,受益范围可扩至附近三个村镇。可现在,就这样杀鸡取卵,实在难以接受。对于镇政府领导的多次调解,贺长青表示他很难答应,因为对方让他拿出10万块钱来交给村组,事情就可以摆平。他说:“我的所有心血都投进去了,还欠了一堆外债,要是企业发展起来了什么都可以谈,现在我哪还有这个钱?”

    水电纠纷:引发养殖户与村民的矛盾

    引发贺长青与村民矛盾的事件是水和电的使用问题。

    贺长青与马家山村四组2001年4月14日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中表明,贺长青可以在合同期内“无偿使用当地水源,可以打井、蓄水”。2002年7月,蓝田县水利局根据该合同中双方用水的约定,对贺长青申请取水的相水峪地下水贮存状况、地表水表现特征及水量概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勘察结果为“当地无大型固定取水工程,多以家庭浅层截渗井汲水生活”,认为“该地没有取水痕迹,属于自然流淌的荒水”。2002年8月,县水利局给贺长青颁发了相水峪口凉水泉、十亩地凉水泉两处五年期限的取水许可证。四组组长换届后,部分四组村民提出贺长青的大鲵研究及养殖繁育项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用水质量,且以此为由多次与贺长青发生冲突。2004年6月,马家山四组村民在相水峪口贺长青取水设施的上方埋设了管道,并堵封了贺长青取水设施处的来水。期间,双方再次发生冲突,部分村民将贺长青建起的部分围墙推倒。贺长青多次找有关部门解决未果,被告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期间,村民铺设的管道被损坏,村民反映为贺长青所为,双方矛盾升级。

    贺长青说:水只是一个借口。村民一直饮用泉井水,每隔几户,门前都有水井。他初来此时,河道里处处都是垃圾,村民们显然是不饮用泉水的。贺一再强调:如果当初村民饮用此水,他也不会来这儿和村民争,明摆着是故意刁难。可村民的说法是,每到天旱时节,井水不够用,他们会饮用泉水。可让他们喝养过鱼的水,不干净,他们也不答应。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2003年县水利局曾一次性付给马家山村四组1万元,用于修建截渗蓄水池一座,马家山村四组村民委员会也曾写有承诺,承诺将专款专用,否则后果自负。本来,建一座蓄水池矛盾便可化解,但蓄水池至今还未动工。贺长青说,村里把蓄水池址定在他研究所的厂房门前,他不应允,他曾妥协为,只要不建在门前,研究所院子里的地随便挑,但村民不答应。

    矛盾之二为电源。对于用电双方曾有约定,即马家山村四组应保障贺长青一方正常动力和照明用电,用电负荷不超过20KW。从2003年起,普化供电所多次接到贺长青的报修电话,有好几次均为“末端电杆上接线引流处被人故意断开。”供电所工作人员维修电路,多次受到四组村民的谩骂阻挠,每次修复不久即被断开,后来电线被人为剪断,部分电线丢失。

    供电原本不是件难事。问题是现在所缺电线需贺长青出资购买,他拿不出这上万块钱。他说,钱倒可以借来,就怕借来钱修通了电,线再被剪,再被偷,钱又打了水漂。

    村民声音:贺长青做事“不暖人”

    记者走访了马立冬、马社科两位农户。

    55岁的马立冬坦言:“招商引资,造福一方。可招来的贺长青不仅没有给大家带来利益,反为害。”他说,当时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来此,没有召开村民会议,投资方掏了多少钱,村民不知情。所以自建厂开始就有群众陆续闹了,不答应。因为许诺给贺长青的上百亩地里除了“四荒地”,还有近十亩水田。

    对于贺长青这个人,马立冬很不感冒,说他“不接触群众”“不会暖人”是个“背过河不叫爷”的主。

    当然,矛盾的导火索是水。马立冬认为,贺长青在源头上采水,让群众吃养过大鲵的水,群众不答应,怕有饲料,不卫生。

    马立冬说,村里修路、接电网,群众都出过钱,可贺长青一分钱没拿,凭什么走老百姓的路,用村里的电?

    马社科的反映是:“把他赶走。”他说,这个人把群众埋的水管毁了,让群众没水吃,就这一点,就不能容忍。记者问他:“不一定是贺长青毁的吧,也许有人故意陷害。”他态度坚决:“肯定是他。”他说一亩地就出资3块钱,太便宜他了!

    镇政府:协调工作很难做

    去年12月9日,在普化镇镇长荣星的办公室,记者一提到贺长青,这个去年4月才调来的镇长马上明白了记者的来意。对于这个事件,他也感到十分无奈。他说,县上、镇上都相当重视,但这件事一直悬而未决,确实有许多因素。

    他说企业+农户是发展农村经济中大力提倡的模式,镇领导也对此寄予厚望,因为大鲵市场前景看好,农户真正形成规模,养一头大鲵的效益比养一头牛要好,他上任之初,就此事件和马家山村四组组长、部分村民代表、贺长青本人的接触不下十余次,但至今没能达成一致。

    村民的态度主要表现在水源上。他曾与贺协商,希望他能让出一柱泉水,但贺在此问题上绝不让步,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在村电网改造、通村路建设中,村民都有过出资,贺所占用的土地里,也有一些可耕地。所以村民对贺长青坐享其成很有意见,本着让双方都有退让的角度,他希望贺长青能适当拿出一些资金,但贺也断然拒绝,他退而求其次,希望贺哪怕是有个协议,等效益产生后对村组有某个公益意向也行,但贺均予以拒绝。荣镇长说,村民工作也很不好做,在村民与贺长青之间,很难找到一个结合点。

    对于贺长青的固执,荣星镇长也十分无奈,他说,贺也许是一个很称职的经理,但绝不是一个称职的董事长,这种事若换一个人,换一种思路早解决了,但贺长青总以自己养殖项目有合法手续、按合同支付了费用不肯做丝毫让步,致使矛盾越来越深。

    2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贺长青的生存状况依旧,2009年春节,他们还是在黑暗中度过的。

    在贺长青出示的市纪委投诉受理室的的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到该受理室对蓝田政府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改善投资环境、维护一方平安和稳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于2008年5月底前妥善解决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被断电、断路的问题。

    二、对解决陕西长青两栖动物研究所被断电、断路和落实县政府专题会议措施不得力的普化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对在解决断电、断路等问题中继续推诿扯皮不作为和慢作为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角度考虑,设法研究解决马家山村四组村民大旱时缺水及取水不方便的问题。

    贺长青说,市纪委介入调查后,政府的确出面调解过,可“让出水源”与“蓄水池位置”都让他没法答应。因为荣星镇长所说的“两柱泉水”压根不存在,相水峪口凉水泉、十亩地凉水泉两处原本就属同一支脉,前者居于上游,后者就位于企业院内,若上游被截流,后者就涸了。自己就是冲着这泉水来的。至于蓄水池位置,他说,大鲵喜静,若养殖厂房门前每日人来人往,喧哗若闹市,对大鲵来说就是灾难。事实上,村民都居于下游,蓄水池建在研究所院里,村民取水一点儿也不方便。

    新闻链接

    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俗名: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濒危等级:濒危;生态环境:山溪或水潭中;海拔上下限:2800 —— 100之间;保护措施: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国家级等级,已有保护区;国内分布:宁夏,河北,山西,江苏,浙江, 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

    大鲵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其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