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爷的圣杯战争起点:解脱----人生感悟3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21:23

解脱----人生感悟38

(2009-04-21 15:20:16)

何谓解脱?

答:不受苦果系缚,谓之解脱;心无烦恼,不受苦缚,则曰无漏心解脱;智慧通达,不受苦缚,则曰无漏智慧解脱。

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灿请求接引时,两人有一段对答:问:“唯愿和尚教某甲解脱法门。”师云:“谁人缚汝?”对曰:“无人缚”。师云:“既无人缚汝,既是解脱,何须更求解脱?

 

我年轻时曾经当过工人,体力劳动异常繁重。后来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终于脱离苦境。在我最后一次离开车间时,顿觉如释重负,在车间的黑板上疾书一行大字:“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回”,是为解脱。

社会的群体也可以受到解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解脱;

1950年的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对于许多婚姻不幸的女人来说是一次解脱;

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对于西藏农奴来说也是一次解脱;

1917年的十月革命对于前苏联的工人阶级曾经是解脱,前苏联的解体对于那里的人民来说是再一次解脱;

1945年北朝鲜人民曾经获得解脱,北朝鲜人民何时可以再次获得解脱?

可见有时解脱也不是永恒的事情。

约2500年前,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他获得了精神的解脱。

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觉得世间是个无常的状态,又联想到人生下来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感到人人很难脱离苦难的生活,终生要被烦恼困扰。即使他所拥有的权利,读过的吠陀经典等,都不能帮助他去掉烦恼,也不能让他获得精神解脱。于是他在29岁时,不顾父王的劝阻,毅然别离妻子,舍弃王位,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的因缘是他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他看到:“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合集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人生有许多小的解脱,唯有死亡于对与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解脱,因此通过自杀寻求解脱的人前赴后继。

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诗人冯翔在绵阳家中自杀,结束了年仅33岁的生命。爱子的死亡使他摆脱不了阴影,现在终于他解脱了。

许多人的人生充满苦难,但是他们对于生命依然非常留恋,如有来生,你能保证就会有幸福在等待他吗?

有许多退休的老人,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整日郁郁寡欢,其实退休对于他们来讲也属于一种解脱。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除了一些高官外,对于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享受。因为在职场,你要服从多层领导的指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朝退休,犹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鱼复水,如鸟归林。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里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能过闲适的生活该有多好,彻底放松,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君不见许多人退休后继续在外面打工,终于以身殉职,倒在工作岗位上吗?

可见,许多人到了也不得解脱,带着镣铐跳舞,终生生活在枷锁中。

谁也无法去解救他们,真是不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