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观后感1000:【感悟】悟:人生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35:41
 






1、未静之时,体会天地人我之先,万物未生,一切虚无,空洞之极。悟入此境,念自泯灭,而心自静矣。
2、初学入静,则躁妄难行。故开始先须伏性,就是意志力和懒怠心较量,按住性子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心不求静,自然安逸。
3、当身心大静、元神初显之时,自性如同新生婴儿,对于陌生的世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此乃元神不定,未能成熟。持久养之,自可安定,而与天地为一,与日月同体,再无惊恐之忧矣。
4、时刻把心态住定于童真懵懂之时,便无情识搅扰之患。再加修持维护之,自无走失之患。
5、天热出汗,易生心火。意想立身冰雪之境,便得清凉。天寒气缩,易生退怠。意想丹田,如同阳光温暖,便可驱寒。此乃真意调身之法,可以改变环境影响,保障功修。
6、惊雷闪电,不宜入静,以防惊动元神。如能安定身心,不为所动,又可以炼性。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悔,迅雷震于耳而不动,正合修养之旨。一念住定,不受物扰。
7、气动之时,极易入魔,见到各种奇异境象。此乃炼性不定,意动念萌,故成幻化。倘能炼得性住,心地纯净,决无魔境之患。
8、初学做功,易生躁妄,难以持久。必须死心塌地,一切放下,彻底磨去火性与惰性,方显清静本性,而获自如。
9、茫茫广宇之中,万事万物惟在我心,到我无心地步,复有何物可以扰我?悟入此境,心无挂碍。世间万象,触目皆空。更有何事不可静者?则不必求静,而自在静中矣。
10、心中若无一念,万事万物皆归虚无,自然外缘无从干扰我心,吾入空洞之境,无往而不可也。
11、常人每日纷纷扰扰,驰逐于外,分分秒秒的光阴,很难属于自己。只有静心之时,神气内敛,方能使自己属于本来真我,而获生命之真实。
12、只要活着没有病魔来扰,永保乾健之躯,精神充实,身心愉快,即为现实之神仙。
13、尘缘愈重,愈难见修持效验;定力愈深,愈能够放下尘缘。
14、功夫入门,先须炼已还虚,降去后天伪火,方显先天真如。
15、清夜静寂,自己也仿佛与天地万物融合了。天人同一体,于此何见。
16、入于静境,周围万象悉归销溶。即使处于喧闹之所,亦能听之不闻,不受干扰,觉其声音如在百里之外。
17、混沌之中,有时出现魔境,欲撼我心:或声色来诱,或恐怖之境,或故惹嗔怒,可示以物利……此时后天心识已泯,不能做主。能够战胜魔障与否,全仗个人智慧根基,及平日炼性之功。过得此关,方证真性不迷,内景自得,而道功精进矣。
18、静则意灵,动则意乱。
19、修持境界的感悟,自心与外物没有分别。心物一源,物我一体。
20、中者静也,一也,道也,无也,虚也……悟到彻底,都有同等含义,守中曰静,静曰得一,一合于道,道归于虚无。于是文字可破,得其意而忘其言。
21、静,非一团死寂之谓,非固定不变之谓,乃在有动与无动之间状态。静而欲动、欲动而未动之状态谓之静,不动不静、动静兼容之状态亦谓之静。
22、静到妙处,万物与我心心相通,万物与我皆有情,而我独超乎世俗凡情之上矣。
23、梦中闻言:“老子讲退死,讲良知化形,讲外生死,有离俗之方,以化生死。”醒来记之。
24、梦闻:“积阳而动,积阴而返。”
25、静到妙处,空洞畅快,无边道力,来自清静。有何理由不能一切放下,弃却尘累,归入清静,得大自在。
26、进道之时,往往是道魔并现。此时全仗平日修性之功,性定则进道,性动则入魔。
27、先天三宝元精、元气、元神,本属一源,实不可分。老子曰:“此三者不可致诘,相混为一”是也。只有后天三宝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才有分别。
28、引经据典,谈玄论道,或可尽一时之兴。再去静坐下功,容易浮游乱想,必定心念难平。可见高谈阔论,有碍道修。
29、嬉笑打闹,扰神乱性,乃为心性浮动之表现。炼得性住,必然心平如水,一波不兴。以此性力,方固命基。故此有高深修养之人,必定沉潜内藏,大智若愚。
30、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者阴碍也。因修道是逆行,须反夺造化,颠倒生死,故此必有阴碍。克此阴碍,则魔归于道,道乃大进。
31、真气发动之时,而元神(非识神)随之而动,且在一气之先,方为气之真动,神气合一而不分,性命合一而不离。
32、上乘修真之功,可谓“抱元守中,神气合一”八字而已。只要能够悟入先天混沌状态,则炼精、炼气、炼神三者密不可分,炼精即是炼气,炼气即是炼神,炼神即是炼精。打破一身有形之象,天地之气悉皆归之,而吾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一得永得,我命在我。一切内外景,皆自然而然出现,全不胜后天人为之力,何等自如。
33、眼前性光,口中甘露,皆为修持进功之良好证验。若能蟾光夜圆,灵液日日生,即未登仙,亦已超凡矣。
34、夜梦清秀观音,人问之曰:“何谓佛?”其伸左手,良久方曰:“去。”又问:“何以成佛?”久之又日:“去。”
35、精神必须能够战胜形体,方有修道之资格。先求忘形,即忘掉形体;再求脱形,即摆脱形体;进而入于化形,即化归虚无;最后精神与形体同归于虚无,做到无形,即入道境矣。
36、体内气动之时,惟有听其自然,外面保持原有形态不可改变,即使躺着亦不可坐起。内部静以应之,乃为真应。倘若形体一动则其心必动,破坏先天,其景已失。再求进功,已堕后天矣。
37、上半月阳气渐长,气易发动;下半月阴气渐生,气易混沌。观乎月之盈亏
,自
知合乎人身气机。故丹书云:“有人问我修行路,遥指天边月一轮”。
38、凡物有虚必有实,性命之理亦然。实者形也。形须神立,形云神离,故谓之神。形则有坏神则无体;形有寿限,神无终时;形可长生(非永生),神能久视。
39、浊源之水,可以意火炼之,去矿留金,以补后天。但是不能成药,更不能成丹,即成幻丹,亦必有漏。
40、阳气发动,一意清纯,自会上升。若然一念转浊,其气骤变,迅即下行。清浊之判,就在一念之间,成毁立见,如影随形。所谓"一念之差,天堂地狱"是也。
41、修丹是在死中求生,若欲求生,反入死地。庄子云:“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古仙谓“活死人”是也。
42、心中无念日静,静极必动,动极复静,动后之静日定,故静与定有层次之差别。入静之后,心中忽生一觉,此动也。随后万籁俱寂,又入静地,此定也。再如静极之时,真气发动,气动之后,归入混沌,此又为定。静者有可动之机,定则无动静之分矣。
43、静定互变,定中亦有层次递进之深化。
44、拾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才是人间修行路。
45、心躁之时,阅读丹经道书,则妄念于不知不觉中渐渐止息,亦为伏性之一法。
46、患病之时,心气较低,人事减少,妄念自消,反而易静,所谓“闲缘人事少,多病道心生。”无病之人,当思患病之心态,有何理由不能降服自性,收心入静。
47、修道人常用静心之功,应物坦然,处变不惊,则时时皆可保持道修。白玉蟾祖师云:“不必定在蒲团上求道”。
48、乘车之时,观见窗外景色,似看非看,亦不昏倦,亦不躁妄,静观外化,逍遥物外,怡怡自如,与打坐之时心静仿佛,亦可帮助悟静。
49、所谓“悟”,一是心悟,一是体悟。心里要明白,还要在身体上实际修证,方为真悟。故日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50、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在修道之人,不止眼观耳听,浑身毛孔皆可听之观之也。
51、万类皆自然,自然我本性,我心即自然,自然是我心。
52、道家长生,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生命可以延长,至少可以尽其天年(道家认为,人的天年为120岁至150岁)。但是不会永远不死,因为有形躯壳终难永生。一是人的寿命可以自我控制,即生死可以做到自主。既可以运用道家接命之法住世长年,又可以在厌居人世之后撒手归去。有时修炼祖师为了寻觅传人,便用长生之法延长寿命。如《道统源流志》说:“(龙门第四代传人周大拙)住世一百十年,始得沈顿空承传宗派。”然后方才离世登真。
53、丹家讲“窍”,窍者非针灸之穴。窍原无形,气机发动之时,方显其形。
54、心不合道,道亦难进。
55、道本无心得之,勿以有心求之。欲求而不得,不求而自得。
56、和合者,天地人配合之大混沌也。
57、瞑目安心卧,卧中有一觉,一觉常相照,照见我真我。此睡中真境也。
58、扫尽后天识神,尽化先天一觉,是为真道之主宰。
59、随时应当注意蛰藏封固,否则气易散失。
60、真胎息者,乃为结丹之后,养胎之息。
61、不采之采,不炼之炼,此皆性功有基,促进命功自然成就也。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

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

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

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

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

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

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

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

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