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 陈冠蒲:嘉善县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2:48:10
嘉善县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嘉善县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一是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促进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全面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着力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1、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环境可承载的要求,结合我县畜牧生产实际,制定完善畜牧业发展规划,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    2、严格规范畜牧生产发展。切实按照《嘉善县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户)准入条件》的规定,规范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和扩建行为,防止畜禽养殖无序发展。    3、大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常年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的治污设施建设,严格按照“两分离、三配套”的标准,切实实现“零排放”。以镇(村)为单位,按照生猪存栏2-4万头建造一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的标准,加快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建设步伐。2009年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    4、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的新型畜牧业生产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行新型“零污染”的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寻求养殖户与种植户结对,鼓励农村发展“田头积肥”,研究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农牧结合模式,促进畜禽粪便就地消纳,实现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利用化。    二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确保农业生产土壤环境安全。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不断降低化肥施用强度,确保农业生产土壤环境安全,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县化肥施用量每年以0.3%的比率递减。    1、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土肥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耕地地力信息系统,科学分析土壤样本,丰富测土施肥的理论数据,充分发挥施肥配方导向作用,进行分类指导。要在稳定测土配方施肥35万亩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全县晚稻生产、配套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采用科学施肥方式,减少农用化肥用量,提高使用效率。    2、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加大对有机肥推广施用的重视和宣传力度,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有机肥生产加工,加强有机肥的开发应用,建立和完善有机肥的施用技术模式。到2011年,全县有机肥推广面积达到17万亩,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环境,提高耕地地力。    3、努力推广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创新秸秆还田配套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将秸秆还田面积稳定在每年40万亩以上。积极提倡种植绿肥,不断培肥地力。    三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确保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    牢固树立“公共农业”、“绿色农业”和“安全农业”的理念,继续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    1、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科学施用农药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药机械,合理施用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使纯药投放量低于3kg/公顷,减轻污染程度。    2、推行高毒农药替代措施。要及时公布农药品种推荐名单,积极普及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知识,严格农药安全施用的间隔期。大力开展安全用药和绿色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相关配套使用技术,全面推广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提高病虫害测报水平。    3、扩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要继续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完善其组织职能和技术服务职能。壮大专业防治队伍,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到2011年达到2.5万亩服务面积。    4、加强对高毒农药的监管。积极开展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依法严厉打击违法销售、使用高毒农药的行为,建立健全农资信用体系,着力推进“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农资配送网络建设。    四是实施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程,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河道、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和保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深入开展河道专项整治。要采取“外堵内捞”的方针,不断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及时强化原有设施功能,采用圩区入口设置拦污栅和内港水面打捞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内港区域水葫芦整治,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进一步改善城乡河道生态环境。    2、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要根据我县实际,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根据“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结合规范化饮用水源地的创建和保护、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等,全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全覆盖。    3、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目标。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镇和中心村设立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形成自觉收集、义务清扫、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多样化保洁机制。要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梯次网络,通过卫生填埋或高温焚毁等方式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置。努力探索生物堆肥等资源化利用方式。    五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积极更新观念,紧密围绕“三精(精致的种植养殖业、精深的加工保鲜业、精美的休闲观光业)、三品(品种优异、品质优秀、品牌优化)、三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目标,着力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环境保护“三赢”。    1、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根据镇、村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完善畜粪收集、河道保洁、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等污染物收集处理的配套设施,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    2、积极配备配套服务人员。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镇、村为责任主体,积极建立并整合农村畜禽粪便收集队伍、农村河道保洁队伍和农村环境整治队伍,做到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报酬,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3、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不断强化对保洁队伍的技能、意识和责任教育,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经费、力量、机制“三到位”,全面落实农村环境长效保洁责任制。要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推进规范化管理。    4、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观念。要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变广大农村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积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