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个人资料:文本解读“三个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19:36
一个基本的切入点:观照写作背景
  任何文章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唯一”。如果了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境遇、脾气秉性、创作风格乃至创作心态,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章纳入一个广阔的视野中,从而对其立意和主旨有一个正确、全面和明晰的认识。
  例如,对于《荷塘月色》一文的主旨,教参认为缘于作者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的不满。这样解读虽然也能说得过去,但又觉得失之肤浅。于是,我找来了朱自清先生在清华任教时写的随笔以及其他有关史料,了解到了先生当时的真实境况:除了国家命运多舛前途堪忧的因素外,先生的个人境遇包括工作、生活和家庭等诸多方面也陷入了危机。妻子儿女一大家,都靠他一人支撑,生存压力不堪重负;父子、婆媳矛盾不断,更使得他苦不堪言。国事家事并累,使得先生内外交困、心力交瘁,于是来到这“另一个世界”以求得到片刻的宁静;不得满足后又回想起了古代采莲的趣事,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包括爱情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一颗人文的心灵:关注人性需要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既受到本能的驱使,又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具有多重性、善变性。对于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我们不能用某一固定的标准或一种静止的眼光去判别其好坏。我们应怀着一颗人文的心灵,关注人性需要,以悲悯情怀和宽容精神,理性地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在中国流传甚广。许多年来,对其女主人公的看法,也几乎是众口一词——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进而把她当作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铁证”。过去,我每次讲授这篇课文时也是这般处理,但事后又总感到心中不安,玛蒂尔德至于这么坏吗?虚荣心是人的本性,我们又何以如此跟她过不去?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想入非非,虽然较简·爱的人生追求逊色很多,但应该承认,她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渴望过上好日子,渴望充当被社交界承认并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对现状不满而苛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我们更不能忽略她的性格中还有其他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善良、诚实、质朴、勇敢。丢失了项链,她不是怨天尤人,或翻脸赖账,或自甘堕落,而是恪守道义,勇敢面对,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护了自己作为大写的“人”的尊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不仅值得同情,也值得尊敬和赞美。
  一双自己的眼睛:尊重多元解读
  对同一作品、同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作出不同的解读。而且,越是内涵丰富、深刻的作品,越是见仁见智。作为一位特殊的读者,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卓然的判断意识,勇于并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解读文本,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
  例如,在《内蒙访古》这篇文章中,翦伯赞先生对赵武灵王和王昭君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以为有些拔高。秦始皇施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历史功勋彪炳史册,赵武灵王焉能望其项背!当然秦的暴虐也是出了名的,但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二人,我以为秦始皇更能称得上是英雄。作者热情赞美昭君出塞,说昭君出塞是完全自愿的,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也未免有些武断。在那个战争频繁、国域隔离的时代,一个宫女自告奋勇远嫁万里之遥、生死不能自主的蛮荒之地,是不可想象的。说是为了胡汉和解、百姓安康,那也肯定不是或不完全是她的本意,因为她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尽管她这样做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禁锢宫中,亲历各种倾轧纷争,咀嚼无数孤独冷清,自感获宠无望,不如挣破牢笼,到外边的世界透一口气,既能争足颜面,又能光耀门庭,死又何惜?谁又能说这不是王昭君的真实心迹呢?
  以上解读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这样的解读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激励,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作出创造性的解读,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