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播放器 电脑:2007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模式与危机化解战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07:56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模式与危机化解战略研究 作者 : 陈德权 2007年第九期   摘  要: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一定动力诱导因素激励下,形成了多样的发展模式,这是“中心”活动特点和社会功能的体现;但是,“中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挑战,需要采取恰当的战略和对策化解矛盾,实现“中心”顺利发展。
  
  关键词:生产力促进中心;模式;战略;品牌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源于其性质和定位,同时会受到“中心”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建立“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科技和企业等创新资源的结合,实现“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外部环境的支持,而“中心”往往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和采取恰当的战略,才能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这就形成了“中心”价值定位与区域发展状况悖论的问题。
  
  1“中心”发展的动力诱导因素分析
  凡事物发展皆有其动力诱导机制和展现相应的社会职能,“中心”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都验证了该道理的适用。具体来说,这些诱导因素有:
  1)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是最关键的外部激励。
  这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更是被验证的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国外“中心”的发展以及国内“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都表明这是科技与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举措,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2)公共组织不断提高公共物品效率的内在压力。
  政府日益增加的公共财政科研投入,一方面需要能够增加公共财富和公共安全;另一方面更需要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这都要改善公共组织的投入产出能力,再加上官僚体制绩效考核的约束,“中心”能够很好地被官方接受,并顺理成章地成为官僚体制下公共事业中的一个部门。
  3)提供良好的中小企业家成长环境的迫切需要。
  “中心”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的,中小企业家能够在“中心”提供的优越平台上实现初期的技术转化和商业化开发,规避企业建立初期的市场风险,赢得经营和管理经验,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4)技术持有者实现技术市场价值的渴望。
  大批技术持有者因为不具备创业资源或者苦于创业初期的大量庞杂事务,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的技术创新支持的平台,在风险资金孵化下,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开发,这同时也是促进技术持有者转变为技术财富创造者的加速剂。
  5)打造区域创新网络支撑平台的关键环节。
  科技中介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心”是典型的科技中介形式,在各区域纷纷关注科技经济互动发展情形下,“中心”就成为区域创新网络平台的关键环节,一些区域事业性机构和专业机构相继出现,成为创新网络平台之一。
  
  2“中心”发展的基本模式分析
  首先,从“中心”所处的创新环节上分析。①前端提炼模式。尽管生产力促进中心一般是以协调者身份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但从我国“中心”技术来源和中小企业特点看,我国一些“中心”已经开始把部分工作重点逐渐上移,放在创新环节的上游,即研发项目的发掘和扶持上,对那些具有重要商业开发价值和产业技术替代的项目进行重点孵化,以此提升“中心”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培育效率和社会影响力。鞍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对那些技术上具有独占性、未来市场潜力较大,但尚未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景项目,采取“早期介入、承担风险、合作开发、共享成果”的方式,参与运作“官产学研”,携手培育高新技术苗头项目,为鞍山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先导作用。②中间串联模式。是指“中心”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中介平台,通过创造各种有利于上下游衔接的条件和机制,加快上游科技成果向下游有实力开发的企业转化或建立中小企业直接开发转化;③末端推动模式。是指“中心”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扶持下游的中小企业创建和发展上,通过提供资金担保、管理和营销咨询、企业培训等,加强中小企业核心技术成长和促使企业摆脱初创管理以及市场危机;④首尾互动模式。是指“中心”的活动兼顾上下游的情况,能够充分发挥中介的职能,在上、下游均有充足的能力和办法,通过对上游供给技术的分析,和下游需求技术的掌握,尽快地实现这种项目对接;⑤全程辅助模式。是指“中心”以某个或某些项目为跟踪目标,从选择上游合作项目开始,直至寻找到下游合作企业,甚至直到产业化开发成功,“中心”一直参与辅助,保证项目的成活率和企业品质。
  其次,从“中心”服务的创新对象分析;①服务中小型工业企业模式。这是“中心”的主要服务领域和对象,也是促进市场公平,加快新技术商业化开发的关键组织保证。②服务大型工业企业模式。一般来说,大企业因为具有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相应的技术信息机构而不需要外部“中心”的服务。但是,因为辽宁大型工业企业的成长历史和面临的发展挑战,目前,这些大企业也迫切需要外部的“中心”给它们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降低技术交易成本;③服务现代农业模式。我国农业急需现代技术改造,新型农业技术和农业供求信息成为“中心”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如新近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的葫芦岛“中心”就是典型的立足现代农业的“中心”模式;④改善现代服务业模式。现代服务业是高智力新兴产业,大量的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方式和产品,都会改善传统服务业结构和形态,“中心”在这方面因为其具有的人员结构和办公特点,而具有积极的示范和推动功效。
  再次,从“中心”服务创新的主要方式手段上分析。①平台服务型模式。是指“中心”仅以提供必要的创新要素流动平台身份,不负载任何增值或附加技术服务,通过优化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创新要素的流通成本,提高创新效率;②专业技术服务模式。是指“中心”通过既有或外聘的技术专家或管理咨询顾问,为进入“中心”的创新资源提供专业服务,增加中小企业创新成功概率,提高技术创新产品的品质和市值;③智力咨询指导服务模式。是指“中心”充分发挥高智力人才密集和信息汇集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提供各方面的软服务,尽量降低走弯路、绕弯子的风险,抓住机遇获得成功;④创新要素服务模式。是指“中心”利用政府扶持和社会关注的契机,汇集各种创新要素,为创新主体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要素服务,通过契约规范和约束各方行为,
  提高创新要素的整合效率;⑤政策优惠港模式。是指“中心”通过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或者利用直接联系创新上下游的优势,能够为各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政策辅导和政策拟定等工作,进而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创新主体和要素间的结合,提升创新政策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从“中心”运作的组织结构上分析。①综合性组织服务模式。是指“中心”因为定位于全方位的创新中介服务,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取了诸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模式,通过各部门专司其职、专业化服务,使创新中的问题在“中心”都有部门协调解决;②区域(专业)特色式服务模式。是指“中心”主要面向区域特色创新资源,设立单一专门的机构,进行专门化特色创新服务,这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和行业最近“中心”发展的一个趋势;③专合互动式服务模式。是指“中心”具有主营的创新服务业务领域,同时兼顾相关创新服务,这种模式以专门机构设置为主,以辅助部门设置为辅,具有一定的市场生存能力;④行业联合式服务模式。是指“中心”往往不具有实体结构,而是采取网络或临时办公会议的方式,进行创新信息和要素等的服务,主要是促进行业内技术信息的交流,避免技术垄断或相互倾轧;⑤营利与非营利式服务模式。这与“中心”可能采取的运作机制密切相关,从目前看,绝大部分“中心”是事业单位编制,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即按照现代事业单位制度或者是非营利组织模式建立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而一些专业机构或民营机构则是从企业营利角度进行管理设计。
  以上所述的各种模式并不是要求每个“中心”都要对号入座,而是从主要经营资源和手段上进行简要归类,有些“中心”可能兼具多种模式特征。
  
  3“中心”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战略取向
   我国“中心”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上均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这些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机遇,相反,一些新的机遇也可能转变成危机。
  1)“中心”面临的危机。①背景危机。我国“中心”已经从最初的政策支持建设时期,走向依靠自主经营稳定成熟发展期,加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旺盛,各类其它形式科技中介机构日益兴起和进入市场竞争,“中心”面对的发展条件和背景只能是日趋复杂和充满变数;②价值危机。我国很多“中心”是以服务创新为己任的,但在具体操作运行中,却出现了偏重短期项目经营,轻视长期技术孵化;过于依赖政府扶持和资本力量,忽略自主成长和忽略核心能力培育的倾向,这必然引起社会和政府对其价值取向的怀疑,乃至对其历史使命的重新考量;③结构危机。“中心”结构危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执行机构设置与能力--即“中心”为履行职责而设立的部门和业务执行能力;业务结构--即大部分“中心”同质竞争问题;人才结构--“中心”从业人员年龄、学历和经历结构不是很合理;④目标危机。很多“中心”在具体业务执行中,过度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中心”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导致很多项目急功近利,一些长远的战略性扶持项目不被重视,这违背了“中心”的社会目标选择,导致目标偏离;⑤转型危机。我国绝大部分“中心”在相应主管部门指导下,以事业单位改革模式为参照,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转型,引起“中心”在具体业务定位、机构管理方式、人员和保障等方面的诸多变化,目前正在经历的“转型振荡和效应”很难确定;⑥互动危机。“中心”缺乏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或者对其服务的上下游仅以每单生意作为纽带,缺少长效跟踪和客户维持机制,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各层级间没有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互通,更没有实现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⑦人才危机。“中心”最核心要素应该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但是,我国大部分“中心”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与实际执行目标间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人才资源短缺和人才恶性竞争的局面,将对科技中介行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2)“中心”迎接挑战的战略取向。①行业旗舰与区域品牌战略。该战略应该是“中心”的终极战略,也是其它战略实施后的必然归宿,是市场和政府目标的最终体现,它可以看作是“中心”的总战略。行业旗舰包含了做各“中心”旗舰和科技中介机构旗舰的含义,也就是要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和结合我国科技“十一五”规划和远景规划,有决心和意志把其打造成行业旗舰,这些机构树立起自己的领军意识和相应的能力储备,在管理、经营、业务和人才等方面使其成为区域科技中介的品牌机构,能够承担一批重要技术和咨询等项目,并不断拓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②上、下游互动发展战略。“中心”在整体上是处于较为有利的环境氛围中,这更需要“中心”能够寻找到切入创新环节和要素的恰当位置和时机。“中心”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本质上是中介,而不是实际执行创新和商业化产出机构,它存在的本质在于其联结和枢纽功能。创新体系的上、下游因为各自的障碍和不足,迫切需要具有“中心”性质的中介机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效率,这就给“中心”采取互动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根据;⑦人才增效与现代办公服务战略。人才是“中心”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创新体系倍增器。“中心”要紧紧抓住专业人才建设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中心”服务创新的效能,这是抓住了未来竞争制胜的根本。现代办公流程和服务方式对增强“中心”的影响力,提升“中心”服务创新对象的效率,改善“中心”作为服务机构的形象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关键的。这需要一定的硬件准备,更需要一定的软件条件,相互支撑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
  
  4加快“中心”发展的策略选择
  从“中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采取的战略来看,“中心”要突破“做实、做强、做大”的瓶颈、探索长期稳定的核心素质增强途径,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区域主要的“中心”要明确和坚定“品牌”战略,整合各类“中心”资源,打造行业旗舰。可以以省级“中心”作为行业联盟旗主,以行业“中心”为重要的品牌服务支撑,分别在技术转让、企业信息化、技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作为行业表率,进而走出地区市场,服务全国需求,面向国际竞争。
  2)各“中心”能够从机构定位和职能出发,充分吸取区域资源和站牢区域市场,围绕区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积极而又紧密的上下游互动发展,实现重点项目、扶持项目创新向一般项目、公众自筹项目转变,形成“建设一个中心,扶持一个产业,壮大一域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期待局面。
  3)各“中心”既要依靠现有技术专家和人才实现当前业务的优质高效完成,又要创造环境,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到“中心”队伍中来,建立广纳人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和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把“中心”的业务发展与人才成长有机结合;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模式,例如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重点是维护已建网站,加强网上信息量更新和安全保密。也建议某些“中心”通过与既有“中心”网站合办或链接方式,共同建设电子商务,以降低“中心”管理成本,增加网站信息流量,拓展业务合作空间。
   4)以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为考核监管主体,加强“中心”自律机制建设,树立诚信服务和规范操作意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和各地区协会章程等法律规章,管理和考核各类“中心”,规范服务,设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和从业诚信守则;调整对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类型的“中心”的分类管理和指导办法,尤其是对政府属“中心”核定编制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更应该着眼于科技经济结合规律来实施,推动“中心”由他律管理向自律管理转变。
  5)建立区域“中心”培训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培训和资源整合在创新中的实际效果,加强与国内外“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对“中心”发展有共性的培训课程和成果可以建立培训信息和费用共享分担机制,增强有助于提升“中心”体质和操业能力的咨询信息共享,放大信息的溢出效应。为“中心”成长和上、下游客户发展,选择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课程和训练,或者由客户选择培训课程来组织课源,把战略性培训与技术方案培训结合起来,务求实效。通过区域内外大的信息中心甚至是政府机构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机构核心培训业务的共享,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交流,促进双方信息交换等方式,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人员基础。
  6)转变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等靠要政府项目或者是客户上门的被动式服务,转向基于“中心”定位目标的主动出击式模式,积极发掘潜在的市场资源。“中心”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区域经济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一些人员更缺失市场经济理念。这就要求各级“中心”应该具有“狼来了”的紧迫心理,更要有在竞争中谋求生存空间的市场意识,这就要把既有的存量资源作为更高发展的起点,根据国家关于“中心”的“十一五”规划和社会发展要求,主动争取中介两端的资源,建立“中心”既有的、进行的和潜在的客户分析档案和市场分析报告,减少“中心”活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以“快半步”和领先一步的理念,争取市场,满足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