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米雪奶茶店怎么加盟:胡晓明:我的美国文化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46:57
 主讲人:胡晓明 地点:绍兴文理学院

 

  我们这些比较关心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和建设的学者,是透过美国的文化来讲自己的问题,去反思,去对照,去看到底我们哪些地方有差距。我想通过几个故事来谈一谈。

 

  什么人可以上哈佛

 

  我先跟大家讲一个关于高考的故事。在美国也有高考,但高考成绩只占录取成绩的50%。还有差不多40%要靠专家的推荐书。美国的教授、中学校长不会随便写推荐书的,都非常慎重,因为这关系到信誉问题。有一个中学校长的推荐成功率很高,基本上推荐10个命中7个常青藤大学,不是哈佛就是耶鲁,要么就是普林斯顿,所以很多人去请教他什么样的人可以上哈佛。就这个问题,他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面试一个中学生,问他:“你究竟有什么本事?有什么能力?”那个高中生回答:“我没有什么本事。”他就奇怪,说:“那你有什么爱好?”那个男孩子回答:“我喜欢登山。”然后他打开了话匣子,登了多少山、登了哪些山,而且对那里的矿产、气候等如数家珍。校长一听,觉得这就是人才。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就是要把这种人聚在一起。这种人不需要过多地教,他自己有想做的事情,所以自己会发展得很好。

 

  然后校长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那个男孩子的回答还是非常老实:“我将来想把美国所有的山都登遍。”校长说这就是人才的第二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第二个标准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而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所做的事不是家长叫他做的,就是校长叫他做的,或者这个时代叫他做的。你问他想做什么,他什么都不想,或什么都想,反正脑子里面是空的。然后他就被各种各样的时尚、体制、规矩所束缚,被牵着走。这样怎么能出人才?往往就是对校长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哪怕考了一个好学校,也不是人才,因为他不会坚持把一件事情做下去。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问题真的很大,几乎没有一个学校真正看重除了能够在高考拿高分之外的科目。法国、美国那些孩子都在玩儿,都在博物馆,都在发展自己的兴趣充分地玩儿;而中国的孩子都在乖乖地做题目,不能玩儿,到了大学都开始玩儿,反正没有压力。有很多学生,包括我的学生都是玩儿4年毕业了。这样怎么能出人才?美国大学读起来很难,需要读很多很多书。我们的孩子书读得太少,没有人要求他读书读得多。

 

  不久前耶鲁大学校长在上海开会时讲得很客气,是针对亚洲的传统,没有讲中国,但实际上句句都在批评中国,因为亚洲的一些学校很好,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排名都很不错。耶鲁大学校长说:“亚洲的传统教学或许对于培养工程师和中层官员管用,但不太适合培养有领导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其实我们很多孩子都很优秀,但缺少主动思考,从来不会说“老师我正在想一个问题,我正在思考”。但是交代他完成一个东西他完成得很好,中规中矩。但是这样的人才不是中国未来需要的人才,中国的人才有很大的问题。

 

  柠檬水起义

 

  第二个故事对前面一个故事是一个补充。去年8月底我们快要离开美国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轰动了全美媒体——一个8岁的小女孩掀起了一场风波。美国的假期有一个传统,就是小男孩和小女孩去进行社会实践。这个小女孩在假期去摆摊卖柠檬水。

 

  小女孩到集市上去卖柠檬水,但是第二天她被集市上的卫生监督员发现,说她没有卫生执照,勒令她收摊。这个小女孩很伤心,就在边上哭。旁边卖服装的一个男子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叫她在牌子上写“free”(赠送),下面写“建议捐赠5毛钱”。这个方法很好,一般人不只是捐赠5毛钱,一般都是一块钱,所以这个小女孩一下子生意好得不得了。但是第二天卫生监督员又来了,说她这个行为也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勒令小女孩收摊。后来旁边卖服装的男子把这件事情在网络电台上广播了之后,好几家报社的记者全程采访这个小女孩,结果全美都被这件事情惹怒了。

 

  这是美国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靠自主的、个人的、自立的、创造性的活动,不要让政府去更多地干扰、干涉,让民间自主的自我的个人的生命能够充分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是美国活力的根源。事情播出去之后,美国人真的被煽动起来了,大家都把柠檬水摆在市场上,进行“柠檬水大起义”。这件事情搞得很大,后来市长亲自到小女孩家里去赔礼道歉,觉得这个小女孩做得对,是美国很好的传统。美国人就是有这样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传统,不应该去干扰民间的传统。最后这个小女孩实现了跟她的妈妈去迪士尼的梦想,靠她自己的收入。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个故事跟前面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什么样的人能上哈佛是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的人才真正的活力、美国社会真正的活力在哪里?在自主的自立的个人的创造,这是美国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也是美国文化活力的一个根源。

 

  我们的教育和人才危机根源在哪里?根子在我们文化的大环境不能够开发人的创造力。所以教育的危机并不是教育本身的事情,而是文化机制和文化活力的根源出了问题。

 

  开车的故事

 

  大家去了美国之后发现美国的车让人这一点非常突出,不像在中国往往是人让车。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我们常讲的“美国人比较以人为本,美国人比较注重生命”,其实跟生命没关系。后来我发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没有“路权”这个概念。

 

  一旦到了马路上,每个人都有路权,哪怕是狗也有路权。为了保障它,有明文写在交规上,就是强势交通工具一定要让弱势交通工具。比方说大车让小车,小车让摩托车,摩托车让助动车,助动车让自行车。只要你掌握了强势的交通工具,就一定要让先。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一个制度上的设计。平等这个观念不是空洞的,是要具体操作的。怎么操作?通过补偿机制。因为我占有优势的交通工具,所以我就要把我的优势让一点给你,补偿你。路权跟什么有关系?就是人权。人权就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在任何一个公共的地方,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不管你是弱势还是强势。

 

  梁漱溟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文化是以对方为重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很大的特点——以对方为重。近代的西洋人,我常以八字概称之为‘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要求自由平等都是从这8个字而来的,这恰好与中国的不同。”他说西方文化的自由平等恰好与中国不同,就是不以对方为重。这个逻辑我觉得是有问题的,今天看来并不是老前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像梁先生这样的一代前辈,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我们今天都是非常敬佩的。但是梁先生他们对美国的自由平等,特别是对平等的概念真的是那么了解吗?我觉得不见得。所以一定要走出去多看看。我刚才就是用了生活当中很简单的路权的例子,那就是平等。

 

  反观许多当代中国人不以对方为重。当代中国文化肯定是打断了传统,把中国文化以对方为重的礼破坏了,所以变得非常焦躁。

 

  我觉得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传统中国与当代美国文化,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殊途同归——传统中国通过仁爱、礼让达到相同的社会理想目标,用这种讲理的方式达到一种平等、和谐、有序。而当代美国文化通过权利、人权观、平等观,特别是通过其中平等观的补偿,也达到了相同的目标——平等、和谐、有序。所以不要把它们对立起来,特别是不要把传统中国和当代美国对立起来。

 

  开车这个故事表明,自主的独立的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制度来保障,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配合着平等观念的权利观念。

 

  (整理:陈丽红 吴倩 董婷 摄影:王慧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