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图片大全可爱头像:教育现象“十大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31:27

                                                              教育现象“十大怪”

一:大手反需小手拽

   为了促进公民遵守交通意识的提高,某校曾开展过“大手牵小手”的活动,过马路的时候,让孩子走在前面牵着大人的手,防止家长闯红灯。按常理,应该是大人教育孩子,而不是孩子教育大人。

   一个民族,理应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但是,这样的一个强法总是让人心里酸酸的。而且,在家长的绝对强势目前,孩子的这种“教育”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但愿,现在的小手们变成大手的时候,能走在前面牵着小手。

二:自误儿孙却因爱

   爱孩子的感情是相似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各的不同。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家长能像我们中国的家长一样把孩子爱得一塌糊涂:因为爱孩子,家长们可以把他们牢牢锁进各种各样的补课班里,从而剥夺孩子生活的快乐;因为爱孩子,家长们让孩子坐自己的小车上小学,或自己用自行车驮着他们上下学,从而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因为爱孩子,家长们一点家务都不让孩子去做,从而剥夺他们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满怀爱心地坑害孩子,这就是我们当今很多家长正在不遗余力去做的事情。

三:急功近利“短、平、快”

   教育跟种田相似,是需要过程和耐心的,揠苗助长或是利用现代科技人工催熟,那结果不是戕害生命就是收获低劣。看看我们的教育吧,一些人好大喜功,大搞大跃进式的“教育”,生生造出了 “短、平、快”的热闹景象:“短”者,目力短视也,只顾眼前政绩,只顾当前小名小利,违背教育规律,不管教育的真正需求和长远发展;“平”者,质量平庸也,只管完成任务、完成进度,至于质量如何,靠文字或气球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快者,速战速决也,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呜呼!急功近利的教育,必然是短命的教育。

四:校园兴起“做买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开始具有一种经营和交易的味道。钱可以买文凭,钱可以买论文,钱可以买尊严……

   于是,一些文人变成了商人,为了学校,也为了自己。有的老师也沾上商气,打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主意。学校的上空本应飘荡着清雅的书香,可是,当我们路过某些校园的时候,依稀可以闻到,升腾而起的是透着腐味的铜臭。

   本应搞学术的文人经了商,而一些商人却到校园里搞起了“学术”。于是,一大批 “专家”、“ 学者”应运而生了。甭管什么人,只要口袋够鼓,胆子够大,腿脚够勤,关系够广,都可以弄个专家学者的头衔顶在头上。而且,这些“钻家”、“穴者”还不甘寂寞,到处 “讲学”,有趣吧?其实,这种“讲学”也是另有玄机,还是不要说破了吧。

   不过,还是求求他们换个名头,叫做“教育活动”家吧,否则,倒把真正的专家、学者给糟蹋了。

五:不爱自己爱老外

   当今的青年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鹜派”,对几乎所有带“洋”字的东西都趋之若鹜。他们吃洋餐、穿洋服、开洋车、说洋话、唱洋歌、过洋节、留洋学……,如果只是偶尔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哪怕时不时地这样也是无伤大体的,人类共有的文明大家都可以“拿来”共享吧!

   但如果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时想着、处处用着洋人的东西,一切都“洋”字当头,那恐怕就有些问题了,而有的人甚至发展到了是整洋容、嫁洋人、认洋爹的地步!如此这般,怎能不让人担心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

六:骨脆骨软拒补钙

   教育一方面是家庭的事,另一方面,它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我们的教育,既要关注家庭的期望,更要服从国家的需要。现在的教育,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吧?但是,这不等于要完全顺应家长的声音去搞教育,尤其是这声音来自少部分人的时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个家长恐怕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批评,但是,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就不需要再批评学生了?在没有批评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吗?

   其实,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实际上是在给学生补钙,是为了让他们的骨骼坚硬起来啊。中国的教育太需要坚硬的东西了,软骨、脆骨的孩子,动辄大打出手,动辄离家出走,动辄跃下高楼,这样的下一代,是我们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吗?

   谨记:一味夸赞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误人子弟的教育!

七:只吃干粮不吃菜

   现在的教育,教育者太注重与考试密切相关知识的大剂量灌输了,结果让学生天天都被沉甸甸的知识灌着、压着。其实,教育就好像一日三餐一样,需要吃饭,但也需要吃菜呀,也需要喝汤呀,这样才能做到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嘛。

   我们的教育,太想一步到位了,不知道或者不顾及营养是要靠“养”的,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就想一下子把身体吃成超级棒的大力士,就像天天都吃干粮一样,以为这样就可以有劲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伤食,败胃,弱体。

八:学而难用很无奈

   娃儿们不容易啊,五六岁开始上学,可相当一部分人经受了十几年的寒窗之苦,到了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却是所学难所用。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用,因为那些东西没有用啊。

   对此,娃儿们很无奈,也很无助。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还是课程调整有倦怠?但愿今后我们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像自己赚钱那样用心些、灵活些,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把最有实用价值、最贴近生活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让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九:真理摔跤太奇怪

   我们在学校教了学生很多很远大很高尚很真理的东西,比如要善良、富有爱心、助人为乐,可是,离开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诚信的人很倒霉?助人的人很受伤?……

   无奈的现实让教育很虚弱,很苍白,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是否该想一想,我们该为下一代营造怎样的成长环境;或者,我们的教育部门去想一想,是否该把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标准调整一下,以便让我们的孩子走出校门的时候,不至于太茫然、太失落、太失望、太悲凉。

   真理如果摔倒了,而且不停地摔倒,直摔得鼻青脸肿,孩子们跟谁走啊?

十:磨灭灵性误后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某些教育是毁灭灵魂的教育,磨灭灵性的教育。我们把固定的目标、程序输进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按照我们设定的程序去“成长”,结果是怎样的呢?学生人人都有大脑,但那不是自己的,而是老师或是家长的。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听话的教育,就是服从的教育,就是为别人而读书的教育。

   本来一个个那么富有灵性的大脑,一个个那么无比鲜活的生命,经过几年、十几年的“磨砺”,变乖了,变木了,变呆了,最后,不是变成了一架架按程序运行的肉体机器,就是一个个不会自我行动的提线木偶。

   终有一天,我们这些“老家伙”将会离开我们的下一代,真不知道,没有了我们发号施令,他们靠谁的脑子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