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莉思蒂是哪儿生产的:《有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3:23

《有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194911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反动统治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从课内外阅读中知道了鲁迅是怎样的人?

219361019鲁迅先生逝世了,很多人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的人。

二、析题

1、了解副标题。

2、什么时候碰到过副标题?

三、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诗歌,力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

四、精读全诗,领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抓住”活“和”死“)

1、自由读诗,说说你的理解。

2、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跳读这几节,找出与鲁迅有关的诗句。

找出有关诗句。

交流诗句。

理解这些诗句。

指导朗读。

联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人?

齐读这句诗。

2、找出批判反动统治者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骑“字。

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

(三)学习第五、六、七小节。

师: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们的命运如何?请大家自由读读第567节,看看人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1、学习人民对待给人民当牛马的人的态度。

a、怎么记住他们?怎么抬举他们?

b、师补充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

c、小组讨论:怎么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2、另一种人,人们怎么对待他?

五、对比朗读,加深理解

1、同桌对比读。

2、男女对比读。

3、组间对比读。

4、读到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的人》作为我们这一组课文“初识鲁迅”的结束语,它深化了我们对鲁迅的认识,但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走进鲁迅吧!

 

板书设计:   

                               虽生犹死     作威作福     摔垮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     为民造福    抬举

 

教学反思:

《有的人》这篇课文是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教学之前,我有些顾虑,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后,我决定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结局,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最后引导学生们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样的人才是为人民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该如何去做,很快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

    文以载道,语文学科,作为德育材料同样是丰富而生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于是,我引导孩子讨论:怎样做才叫为了人民?孩子们讨论很激烈,举出了不少例子加以证明,不可避免的,我们也遇到了“中国式的道德尴尬”,他们谈到许多不为民做主的管,依然飞黄腾达。此时我不知如何解释。最后我告诉孩子们,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严厉。

    语文课堂上,也要进行德育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比品德课上一味地道德传授的效果要好,如果语文课堂上只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德育,或者丢掉了教育最佳时机而盲目地空洞说教,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应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孩子而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