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达克作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54:52
时间:2010年09月15日 11时25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范玉刚
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编译局编选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于2010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编辑出版的一部经典作家的重要文论文本,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须在实践中予以深刻领会。理解马克思文艺观的深刻内涵要有历史视野,其中,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回归马克思。回到马克思不单纯是回到经典作家的文本,更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视野,毋宁说这种返回的步伐是迈向前进方向的,是进入新的历史语境回应时代的挑战。
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迎接我们的是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发生了变化,文化、创意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凸显,甚至有学者断言:文化引导未来。在新的经济形态主导下产业越来越下游化,而人的需求和消费越来越上游化,社会形态越来越高端化。在创意经济、虚拟经济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未来社会形态中,人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注重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类存在物的人越来越能直观到本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学、美学作为人生成为人的一个维度,并不远人,它就在人的本质生成中,马克思的伟大理想——彼岸世界的蓝图越来越昭示出某种可能的现实图景。这种着眼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指向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论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历史语境,在文化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前瞻性与批判性可以有效地应对现实的挑战。
当前文艺呈现多元格局,多种文艺样态并存,特别是文艺与数字化技术相交融生成很多文艺新业态,这不但改写了传统的文艺观念和存在格局,还以其强势和蓬勃的生命力扭转了人们看待文艺的态度,文艺新业态不再是传统文艺形态的延伸,相反,传统文艺形态要在文艺新格局中才获得意义和价值。这种视野的转变深刻影响了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马克思主义文论只有在转向中切近文艺现实才能拥有话语权。伴随文艺与生活的相交融、社会与文化的互文性,文学的界限不断模糊,文学的界域不断泛化,以什么样的观念来引领文学的发展,在文化凸显的历史语境中显得愈发重要。伴随文艺格局的改写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有可能迎来文艺理论的再次复兴,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其对人自身的关注在文艺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会愈加显示出不竭的生命力。新视野下的文艺新格局及其文学存在方式(新业态)的变化很可能会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命力,会激发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深层思考。
当前在文学生产关系与以数字化引领下的文学(文化)生产力发展提供的诸多可能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以新视野新思维洞察文艺现实的变化,就会发现某些文学制度远远滞后于文学现实的发展,二者之间的断裂和敞开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挥作用的场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和敞开性恰恰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思想资源。就世界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文化生产力展开的,经济的就是文化的,文化的就是经济的,像《泰坦尼克号》、《阿凡达》既是电影精品也是带来巨大市场收益的产品;《哈利波特》既是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图书,也是处于庞大价值链的中心环节的创意产品。创意、观念越来越重要,一个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创意者阶层,创意经济的引领正在主导未来社会的形态。社会越来越成为文化的文本,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表征。只有被视为社会存在,文艺作品才是现实的,它就必然要遵循生产——流通(传播)——消费的基本逻辑及其价值实现的过程,文艺作品的力量取决于多方合力的作用,只有在市场中被消费的产品才能发挥文化影响力,只有在社会性存在基础上文艺的独立性(审美性)才会显出它的力量,惟此必须重视对文学生产、文化市场的研究,正确理解文化市场何为。既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和机制,也要谨防市场失灵。马克思从来没有把文艺从社会中割裂开来理解,而是在社会性的整体内涵中领会文艺的存在。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有效性还显现于它对现实的批判上。在大众文化流行的时代,文艺几乎被“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构原则收编。与“西马”期望现代人的审美活动应走向与现实生活的非同一相反,这种巨大的审美差异资源正在被“同构”原则耗尽,审美愈益下坠为日常生活的粉饰、点缀,美在某些美学家视野中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早已走出自律性审美模式,加入到追逐和欢呼感官欲望和虚拟视像的满足中。审美泛化、泛艺术的概念开始流行,并俘获大众的视听感觉和心理,审美、艺术从以前高于生活的膜拜对象成为当下大众日常生活中随意取用的消费品。审美、艺术依托高技术支撑下的互动愈发相互契合,不但改写了经典审美原则、艺术原则乃至文化格局,甚至已然改写文化与自然的界域。伴随文学多元化和观念的改写,“主体”概念也发生了变化。经由后现代主义洗礼,“主体”概念已被悬置,在很多语境下它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但人又岂能离开身份而生活? 1990年代后审美和文化通过现代传媒全面商品化,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新一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的批判矛头指向审美和文艺中充斥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文化政治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的思想普遍出现于文化政治研究文本中。面对文艺越来越成为消费品而愈益丧失其社会性,不得不追问:文艺是人的感官欲望的消费物还是人性生成的一个向度?面对文艺为人服务成了为大众娱乐服务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论要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盲目排斥和粗暴否定文艺的大众娱乐功能固然不现实不明智,但如果就此将其强化为文艺的“唯一”价值,极力排斥和消解其审美、担当价值,一味追求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显然有失偏颇甚至有害。在快感主义的娱乐游戏中,审美的精神内涵被悄然消解,文艺活动更多地走向追逐娱乐游戏与狂欢,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被悄然替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快感,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享受,传统理性主义范畴内的美感文艺,转化为后现代思潮下的快感文艺。当下文艺在娱乐化、游戏化中所导致的审美精神失落,不仅会造成文艺审美活动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本身的异化。它有可能在人的重新发现、人的尊严和价值重新启蒙后,把人再次“物”化、自然化的危险,甚至导致人自身的异化。新的历史语境和变化的文学现实,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焕发生命力提供了现实机遇。在对当下文艺现实的揭示、批判与展望和筹划中,马克思主义文论要重构文化理想和审美观念,为文艺何为树立标尺,培育大众对文艺的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