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用英语怎么写: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2:10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的协商并签订12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发展,大陆企业开始向台湾投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等大型交流活动盛况空前、影响广泛。两岸同胞携手共襄奥运盛举、共克金融危机,共抗地震、台风灾害,加深了同胞亲情。对于两岸关系的这些成就,两岸同胞给予积极评价。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如何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如何理解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让我们先对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做一个回顾。

 

一、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
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

10多年来,两岸关系中一直贯穿着“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1988年李登辉接掌台湾政权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采取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实际步骤,直至发展到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分裂主张,宣称两岸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于2002年8月公然声称“海峡两岸一边一国”。2004年陈水扁连任后,变本加厉推动“台独”分裂活动,尤其是企图通过“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加剧了“台独”的现实危险性。针对形势变化,中央确定在一个时期内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尤其是坚决遏制“台湾法理独立”。2007年4月,陈水扁当局在推动“宪改”受挫的情况下,将“台独”活动的重点转向推动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进行新的“台独”冒险,使台海局势进入高危期。一时间,台海上空阴霾密布,两岸关系发展处于一个紧要关头。
从这个时候到2008年3月,陈水扁推动“入联公投”与台湾地区新一届民意机构选举、领导人选举竞选活动相互交织,使台海形势格外错综复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空前尖锐。我们经过坚决斗争和有效工作,取得反“台独”斗争的重大胜利。民进党在2008年1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选举中遭到失败,又在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大败,他们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也被否决。台湾人民用选票唾弃了陈水扁的“台独”政策,选择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民进党5月下台后,丧失了运用政权力量推动“台独”活动、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条件,台海局势高危期结束,两岸关系终于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
呈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
1.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2005年4月,在反“台独”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举行了历史性会谈。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立了国共两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宣示了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2008年3月以来,在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取胜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保持高层交往对话,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对引领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先导作用。2008年4月,胡总书记在会见应邀来访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希望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这一重要主张得到国民党和马英九方面的积极响应。5月20日,马英九在就职讲话中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5月28日,胡总书记邀请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就坚持“九二共识”、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重要共识。2009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吴伯雄主席再次举行会谈,并取得重要成果。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这
对于增进国共两党政治互信,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沿着正确方向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12月和2009年7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先后在上海和长沙成功举办第四届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009年10月,国民党十八大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继续列入其政纲。马英九执政后公开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认为两岸“不是两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否定了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并签订12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两岸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积极措施,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问题。一年多来,尽管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竭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但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保持了和平发展势头。
2.两岸恢复并持续进行协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上世纪90年代初,两岸相继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作为两岸授权进行协商的民间机构。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1993年两会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并签署四项协议,掀开两岸关系历史新页。但是,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致使两会商谈被迫中断长达9年时间。
两岸关系新形势下,两岸双方均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两会协商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2008年5月26日,台湾海基会致函海协会,表示“期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29日,海协会函复表示同意。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实现复谈,并签署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两项协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会应本着“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进取”的精神推进商谈,为两会协商指明了方向。11月,陈云林会长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台,实现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签署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4项协议。2009年两会制度化协商稳步推进,先后于4月和12月在南京、台中举行两次会谈,并签订了6项新的协议,达成2项共识,协商成果进一步扩大到双向投资、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金融、渔业劳务、农产品检验与检疫、产品标准计量检测与认证等领域。
两会协商的每一项协议都与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有关,每一项成果都解决了两岸民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也因此得到台湾民众的肯定和支持。台湾民调显示,七成以上台湾民众支持两岸协商,六成左右台湾民众对两会协商成果感到满意。两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签署了12项协议,成果斐然,充分说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3.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经过20多年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如今,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的贸易依存度达40%。但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两岸经济交流设置各种障碍,两岸直接双向“三通”无法实现,两岸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大陆企业不能入岛投资,台商到大陆投资也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经济交往呈现间接、单向、不平衡的局面。
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尽快实现两岸“三通”成为两岸双方的共识,两岸“三通”步伐加快。2008年6月,两会签署周末包机协议,7月两岸周末包机实施。11月,两会签署海峡两岸空运、海运、邮政、食品安全等4项协议,12月15日协议正式生效,两岸启动空运、海运直接通航和全面直接通邮。2009年7月1日,台湾有关方面开始受理大陆资本向台湾投资,两岸投资从单向发展为双向,迄今已有10余家大陆企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8月底,根据两岸空运协议,两岸航班由平日包机转为定期航班,航班班次从108班增为270班。可以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以及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多年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得以实现(链接一:两岸“三通”实施情况)。
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向制度化、机制化迈进。台湾当局采取务实措施,大幅放宽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上限、简化投资审查程序、允许大陆台商回台上市、解除部分产业赴大陆投资限制、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开放陆资入台投资等。两岸产业合作积极推进。2008年10月,台湾经济部门提出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大陆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经两岸专家认真研究,目前已选择LED照明、无线城市、食品物流三个项目作为先期合作的试点项目。2009年11月两岸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为两岸金融合作进入实质阶段奠定了基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为推进两岸经济全面深入合作而作出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制度化安排,是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2009年两岸各自就此进行了前期准备,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双方共同研究结果表明,商签这一协议,对两岸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正面和积极的。12月,两会第四次会谈时同意将商签ECFA作为第五次会谈的重点协商议题,标志着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迈出重要步伐。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有所下滑。两岸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05.1亿美元,同比下降20.8%;从台湾进口8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7.0%。我有关部门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555个,实际利用资金18.8亿美元,同比减少1.0%。
4.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开展,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2009年5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形成29条共同建议,涵盖文教交流各个领域,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教交流的基本方向和努力目标,为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作了有益准备。
两岸各界积极开展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教交流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影响更为广泛。两岸文化交流亮点频出。2009年故宫博物院向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雍正——清世宗文化大展”提供了37件(套)文物展品,这是60年来两岸故宫文物首次共同展出。两岸共同举办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成为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两岸城市交流和文化机构合作日益深入。上海与台北首次在对方城市相互举办“城市艺术节”。两岸美术馆首次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双年展”。两岸文艺交流好戏连台。“情系”系列两岸文化联谊活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合唱节、“妈祖之光”大型综艺晚会等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广泛。两岸教育、体育等领域交流以及青少年文化交流也更为活跃。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两岸青年联欢节、沪台中学生迎世博千人歌会、京鲁台万名师生祭孔大典、大陆体操奥运金牌选手赴台表演、首次航行台湾海峡的第一届帆船赛、首次厦金海域横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为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不断谱写新的和谐乐章。
马英九执政后,对陈水扁执政时期推行的“去中国化”、“台湾正名”等采取了一些纠正措施。2009年马英九以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亲自主持黄帝陵遥祭典礼,倡导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台当局放宽对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制,如开放大陆歌手、剧组人员赴台表演,放宽大陆学生赴台学习限制和人数,恢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赴台驻点等,也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5.两岸各界交往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一年多来,两岸人员往来蓬勃发展,民间交流日益热络,在台湾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大幅增加,规模明显扩大。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台湾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奥运活动,营造了两岸同胞共襄中华民族盛举的良好气氛。2008年12月,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到台湾安家落户,受到台湾同胞普遍欢迎。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施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09年12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已达2.5万个团、64万人次,实现了2009年6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累计为台湾带去11.3亿美元的直接收益。2009年5月在福建举办的首届海峡论坛,由两岸50多个单位联合举办,台湾25个县市、20多个界别全都派出了代表,参会台湾同胞达8000余人,是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参与最广泛的一次两岸民间交流盛会。2009年11月,在中共中央台办与亲民党方面组织支持下,两岸有关民间团体共同举办主要面向台湾基层民众尤其是中南部农渔界的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对台交往层次也不断提高。2009年有6位现任、离任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以民间身份赴台交流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飙、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等先后率大型团组赴台交流,受到台湾各界欢迎,产生重要影响。
在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大陆居民赴台人数大幅增加。据统计,2008年大陆居民赴台为27万人次,同比增长21.2%;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达93万人次,是2008年的3.4倍。台湾居民来大陆近两年分别为437万人次、448万人次。
6.两岸同胞共克时艰,加深了彼此感情
200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台湾经济受此影响,全年增长率仅为0.1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陆各地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台资企业发展、扩大岛内企业生产需求的政策措施。2008年12月国务院台办王毅主任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宣布了十项措施。2009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提出了五项重要举措。2009年5月,王毅主任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了落实上述举措的八项具体方案。这些措施包括:积极扩大对台产品采购,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台资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和帮助台湾在大陆举办促销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等。一年来,大陆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大对台工业和农产品采购力度,订单金额超过140亿美元,对缓解台湾经济困境起到积极作用(链接二:大陆对台采购对缓解台湾经济困境的作用)。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纷纷以多种形式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向大陆同胞共捐款6.7亿元人民币。这是两岸关系紧张对立多年以来,两岸同胞再次携手抗灾,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无私援助铭记在心。2009年8月,台湾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大陆同胞积极向台湾同胞伸出援手。大陆及时向台湾受灾地区提供板房、消毒设施等救灾设备,积极支持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大陆民众向台湾捐款9.8亿元人民币,占外界对台捐款的90%以上。台湾当局对大陆各界真诚援助也表示感谢。两岸同胞在危难之时相互扶助,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
7.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支持
多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坚持实行一个中国政策。无论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或推动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还是陈水扁叫嚣的“一边一国”、“烽火外交”,乃至其竭力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无一不在国际社会处处碰壁。
两岸关系新形势下,马英九当局终止陈水扁执政时期推行的“烽火外交”、“金援外交”,减少了两岸双方在涉外领域的内耗。我们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稳妥地处理了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人选等一系列问题,既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又为两岸关系发展增添了积极因素。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美、日、欧盟等均表示乐见台海局势缓和,欢迎两岸进行接触和对话。2009年11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美方表示:“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三、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备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两岸关系发展仍然面临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还需要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
1.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
民进党下台后,政治、经济资源流失,陈水扁及其家人贪渎弊案遭司法追究更使它雪上加霜,党内也出现了是否要调整政策路线的争论。但是,民进党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打着“维护台湾主权”的旗号,反对国民党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全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2008年11月,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台期间,民进党疯狂发动围攻,制造了十几年来台湾最严重的暴力冲突。2009年初开始,民进党反对两岸商签经济合作协议,并推动举办反对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公投。8月,民进党少数人利用“八八水灾”之机邀请达赖访台,9月又在台播放美化热比娅的纪录片,并谋划邀请热比娅赴台,对我进行挑衅。民进党的这些行径得不到多数台湾民众支持,但对两岸关系发展仍然产生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我们要看到,两岸关系越是发展,“台独”分裂势力的危机感就越强,越是要进行破坏。我们应对此高度警惕。
2.两岸政治难题制约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
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着一些基本矛盾和政治分歧,影响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速度、水平和前景。当前,我们推进两岸协商的基本思路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继续深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影响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这就需要两岸双方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预作准备,创造条件。
2009年11月,两岸专家学者和退役将领出席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首次在岛内公开综合研讨包括两岸政治、军事等议题在内的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具有开创意义,受到高度关注。虽然双方难免存在分歧和争论,但这种讨论打破了岛内忌讳碰触敏感政治问题的局面,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3.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仍有较深疑虑,对两岸关系重大政治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
台湾同胞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台湾各种民调反映,多数台湾民众希望台海局势稳定,赞同和支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认为大陆对台湾人民、对台湾当局态度友善的比率也有所上升,马英九当局各项施政中最受肯定的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政策,支持度一直超过50%。但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存在错误看法。总的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心态比较复杂,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占大多数,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的声音还很弱,部分台湾民众还受到“台独”思想影响。对此,还需要我们做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对于部分台湾同胞由于各种原因对大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发展两岸关系持有疑虑,我们要以最大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导,而且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增进福祉。
4.两岸关系发展继续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牵制
一些外国势力坚持“以台制华”战略。美日均有一些人强调两岸力量对比已严重失衡,十分担心两岸关系发展速度加快,主张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美国奥巴马政府仍然以执行“与台湾关系法”为名,坚持对台军售的政策。2010年1月,美国宣布向台湾地区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造了新的障碍。
总之,两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四、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

2008年12月31日,中央隆重举行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在中共十七大关于对台工作总体要求和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根据两岸关系和台湾局势的发展变化,全面阐述了中央关于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主张和方针政策,是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根本指针。200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就进一步学习理解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了深入阐述。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充分体现了维护和发展全民族利益的高度责任感。这一重要讲话的鲜明特色和主旨,就是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紧密联系起来,把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
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坚定意志,充分展现了我们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和诚意。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体现了总揽全局的战略思考。这一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就是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鲜明地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他还指出,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立足于对台工作长期的丰富实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画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充分体现了奋力开拓两岸关系前进道路的政治智慧和务实思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军事安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们的政策主张,指明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努力方向,为开创两岸关系的未来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向台湾方面发出了郑重呼吁。这六点重要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体现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这六点重要意见,表明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同时又尽量回应了台湾方面的合理诉求,有利于双方共同探索和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全面贯彻落实六点意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能够行稳致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就
能够逐步建立。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两岸同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奋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我们历来认为,台湾同胞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只有最广泛地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最充分地调动和汇聚起一切积极因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大有希望。
总之,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是在认真总结30年来对台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在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基础上,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稳步向前迈进。
一年多来对台工作的积极进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愈益深切地体会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根本指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行动指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巩固两岸同属一中框架是保持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
一年多来两岸关系的丰富实践,也让我们积累了有益经验。两岸双方更加认识到,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实现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
一年多来取得的突破和成果还清楚地告诉我们,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必将给两岸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实际利益,也必将得到两岸民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参与,这一历史进程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也无法阻挡的。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机遇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两岸交往机制化和制度化进程日趋明朗。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台工作,继续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落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六点意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锐意开拓进取,不断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不懈努力。

链接一:两岸“三通”实施情况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两岸“三通”实施情况是:在海运方面,双方相互开放直航港口81个,我们开放68个,台湾方面开放13个。两岸船舶从事两岸间客货运输直接往来,不再弯靠香港和日本的石垣岛。在空运方面,开通了台湾海峡北线2条、南线1条双向直达航路,双方通航城市39个,我们开放31个航点,台湾方面开放8个航点。往来两岸的定期航班达到每周270班,春节等节日并加开航班。在邮政方面,两岸开办直接平常和挂号函件、包裹、特快专递、邮政汇兑等业务,并加强了其他业务合作。在通商方面,两岸货物实现了直接运输,台湾方面进一步放宽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上限,两岸开始金融合作,特别是大陆资本可以向台湾投资,两岸投资从单向发展为双向。
两岸直航为两岸业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实现海上直航后,两岸往来船舶每个航次可节省弯靠第三地签证费约9000多美元,节省航行时间16-27小时,相当于减少15%-30%运输成本。空中直航后,大大降低了两岸民众往来和空中货物运输的成本。比如上海到台北的飞行时间比过去缩短了1个多小时,可节省40%-45%的燃油成本。

链接二:大陆对台采购对缓解台湾经济困境的作用
大陆组织大规模的对台采购,对台湾出口起到明显拉动作用。从台湾整体的出口情况来看,在大陆启动专项对台采购之后,自2009年7月开始,台湾出口逐月大幅下滑的势头得到明显缓解。2009年10月,台湾对外出口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下降4.7%,从11月开始恢复正增长,不仅好于美国、日本,也好于韩国的外贸形势。
从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数据看,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6月之前连续4个月下降30%以上;7月在台湾向美、日出口仍不见起色的情况下,对大陆(含香港)出口迅速转为仅下降20.6%,而9月份开始恢复为正增长,11月份增长率更高达47.8%,12月份增长幅度更大。据台湾方面公布的数字,2009年1至11月,台湾生鲜水果出口大陆总值是2008年的2.5倍,而生鲜蔬菜出口则大幅增长10.7倍。
大陆对台采购还带动了台湾工业生产恢复。在此仅举一例,比如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产业作为台湾的龙头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大陆实施对台采购不仅帮助其恢复了产能,还形成供不应求局面,台湾液晶面板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也由2008年的35%大幅提高至2009年的50%。
大陆组织专项对台采购不仅拉动了台湾出口,带动了台湾生产恢复,而且增加了台湾就业,惠及广大民众,相关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员工都从中受益。台湾许多企业包括台积电这样的知名企业,不仅全部召回被迫休无薪假的员工,还需要加班赶工,企业员工增加了收入,服务业也恢复了活力。

事实证明,大陆赴台采购是实实在在负责任的,对缓解台湾出口下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 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天津石化化工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进伟大事业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海洋事业新跨越 袁纯清王君2011年新年贺词: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临汾日报社论:站在新的起点上 抓内涵 重细节 塑品牌 积极推进学校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在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大会上的... 弘强:锻造队伍 锤炼作风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反腐倡廉新跨越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监管服务工作新境界(1)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监管服务工作新境界(2)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监管服务工作新境界(3) 马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 弘强:锻造队伍 锤炼作风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反腐倡廉新跨越 弘强:锻造队伍 锤炼作风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反腐倡廉新跨越1 海安建筑业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时评: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