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花记 温凉盏:谚语与农耕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32:45
谚语与农耕文化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谚语的语言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并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它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广泛流传中被记录整理保存了下来。许多谚语从产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不仅在当时具有其社会意义,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来自生产斗争的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是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谚语,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极为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谚语界说

 

    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的固定语言,在古代,对谚语的解释有许多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也有的学者称谚语为“鄙语”,《尚书·无逸》某氏传中说:“俚语曰谚”,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记载为:“谚,直语也”,《辞海》将谚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P451)《中国谚语集成编辑细则》里面将谚语定义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尽管对谚语的解释十分繁多,而且都有着其不同的观点,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都承认谚语是一种通俗化的、大众化的语言。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它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1]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早就已经存在了,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了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更加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2]由此可见,谚语的创造自然和最具有生产经验的广大劳动群众的语言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当他的学生樊迟问起他如何从事农业活动的时候,他只好承认“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3]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谈到如何学习语言时,首先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并提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4]

 

    谚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财富,它以口语的形态,在广大人民的口头上,被广泛地流传和沿用,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并且在长期的、广泛的流传过程中,不断集中广大群众新的知识,不断经受实践的新的验证,从而不断地扬弃,不断地丰富的智慧之花。谚语是人民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人民大众,并且深深地根植于人民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土壤之中。学习谚语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汇,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谚语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谚语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最早记录下来的谚语是那些被称之为“农谚”和“气象谚语”的谚语。[5]它们涵盖了中国各地老百姓长期以来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来自生产斗争的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是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这两类谚语的科学性,也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

 

    

 

    二、农业谚语

 

    自古以来,谚语始终活跃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被广泛地运用着。这不仅说明了谚语内容的广博,还同谚语来自民间,与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有关。《庄户杂字》中开门见山、浅显易懂地阐述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天地,庄农最为先”,“庄农”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6]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农业经济是在广阔而肥沃的平原土地和丰富的江南水系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中早已出现了一批有关农业生产的文字(如“禾”“田”“圃”)。汉族是以农耕起家的,所以汉谚有“七十二行,以农为本”的说法。历代农民在长年累月的农业生产劳作中,经过反复的实践验证,取得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摸索出了农业生产上的种种规律,然后把这些都浓缩到形象、生动、简短的语句中去,由此创造了丰富的农业谚语。我们可以从农民群众千百年的谚语中随手举出许多有关农业方面内容的谚语。农业谚语早在汉代的《四民月令》、《田家五行》、晋代的《毛诗草木虫鱼疏》、北魏的《齐民要术》等古书中都有大量的记载。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就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农作物、节气、水利、耕作、肥料种植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其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的分量。[7]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8]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就是掌握“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效联系和配合。

 

    (一)天时谚语

 

    天时,是节气农时的条件,即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因此,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地制宜,不违农时的安排生产,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大批的农谚都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在面积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

 

    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

 

    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

 

    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

 

    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

 

    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二)地利谚语

 

    地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各个环节的重要经验。土地、肥料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关于“土”的谚语很多

 

    1)有讲土壤改良的:

 

    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

 

    冷土换热土,一亩顶两亩;

 

    铺沙又换土,一亩顶两亩;

 

    白土地里看苗,黑土地里吃饭;

 

    2)有讲水土保持的:

 

    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水土不下山,庄稼定增产;

 

    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

 

    3)有讲深耕的:

 

    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

 

    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

 

    深耕一寸,多收一成;

 

    春耕深一寸,顶上一遍粪;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

 

    4)有讲整地的:

 

    地整平,出苗齐;地整方,装满仓;

 

    种庄稼,不用巧,沟边地边打整好;

 

    犁地要深,耙地要平;

 

    光犁不耙,枉把力下;

 

    2、关于“肥”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1)有讲施肥重要性的,

 

    庄稼百样巧,肥是无价宝;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要得庄稼好,须在粪上找;

 

    肥料足,多收谷,一熟变两熟;

 

    这都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没有肥料想要把田地种结实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2)有讲积肥门路的,正所谓多积肥,多增产,如:

 

    积肥没巧,腿勤就好;

 

    村前村后走一围,随手拈来都是肥;

 

    羊圈摇钱树,猪圈聚宝盆;

 

    3)有讲巧施肥的,合理恰当的施肥,庄稼自然会长得壮壮实实,如:

 

    庄稼施肥没别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春天上粪不懂性,赶到秋后就光腚;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3、关于“水”

 

    1)有讲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的,如: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宝,四季不能少;

 

    种田种地,头一水利;

 

    多收少收在肥,有收无收在水;

 

    一滴水,一滴油,一库水,一仓粮;

 

    2)有讲适时灌溉的,放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不可随心所欲,还要根据地势、水情、节令等重要因素来适时地进行灌溉,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

 

    秋水老子冬水娘,浇好春水好打粮;

 

    轻浇勤浇,籽粒结饱;

 

    水是庄稼油,按时灌溉保丰收;

 

    灌水要适宜,田间全大米;

 

    3)有讲积水防旱的,如:

 

    等,水在天;干,水在地;

 

    久雨积水早排出,旱天之时早开源;

 

    蓄水如固粮,水足粮仓满;

 

    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时事;

 

    地利是农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作用。关于地利的谚语在整个谚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内容也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谚语具有广泛性的特征。

 

    (三)人事谚语

 

    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植”“保”“收”等环节的经验。人和地的关系甚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成正比的,我们不可以忽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1、关于“植”

 

    1)有讲播种的,如:

 

    舍不得种子,打不着粮食;

 

    庄稼长得好,全靠播种早;

 

    天旱播种宜深,逢春播种宜浅;

 

    宁在时前,不在时后;

 

    2)有讲合理种植的,如:

 

    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

 

    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

 

    肥田土好栽稀些,瘦田土丑栽密些;

 

    麦子稠了一扇墙,谷子稠了一把糠;

 

    3)有讲锄草松土的,如: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锄地胜抵三分雨,松土好比下次肥;

 

    一遍锄头,顶遍粪,三遍锄头,土变金;

 

    寸草不生,五谷丰登;

 

    4)有讲间苗、补苗的,如:

 

    多补一棵苗,多收一把粮;

 

    减作产量高,多种收获大;

 

    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多补空;

 

    禾苗小,要趁早,除去小,留选好;

 

    2、关于“收”

 

    1)有讲适时收获的重要性的,如:

 

    麦黄了,就要割,又怕起风又怕落;

 

    九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九成收;

 

    麦子一熟不等人,耽误收割减收成;

 

    就早不就晚,抢收如抢宝;

 

    2)有讲各种作物具体收获季节的,如: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枣儿甜如蜜;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

 

    处暑收黍,白露出谷;

 

    3)有讲收割经验的谚语,如:

 

    细打细收,颗粒还家;

 

    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丰收年;

 

    小麦不怕神共鬼,只怕四月八日雨;

 

    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生活的质量。

 

    3、关于“保”

 

    1)有讲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谚语,如:

 

    光栽不护,白搭工夫;

 

    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

 

    有虫治,无虫防,庄稼一定长得好;

 

    一亩不治,百亩遭殃;

 

    2)有讲如何预防病虫害的,如:

 

    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

 

    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

 

    要想害虫少,除尽地边草;

 

    种前防虫,种后治虫;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根据生产劳动中的亲身经验,总结了一套人事方面的口诀、谚语,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谚语是人民大众自己的语言,农业生产是民众的活动,用谚语来反映民众的生产劳动,就显得特别的亲切随意、生动贴切。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9]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三、天气谚语

 

    天气变化是我们可以看见的比较平常的自然现象,我国是气象观测开始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天气谚语,同生产谚语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天气谚语最早见于《诗经》和《春秋》,这说明早在我国殷商时期,劳动人民就早已经总结出了许多预测天气变化的看天经验。[10]如《诗经》中有“朝济于西,崇朝其雨”、“殷其雷,在南山之阳”等谚语了。元朝的《田家五行志》是我国古代天气谚语的集大成,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面非常宽泛,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详尽的天气谚语集。在古代,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手段,没有卫星等预测天气的设备,然而中国的祖先们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而丰富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勤劳的农民们,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农耕活动中,通过各种迹象和征兆,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总结了一套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和口诀,为当时人们的生产、劳动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气象谚语多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从农业生产出发来反映气候气象变化规律的。一句家喻户晓普普通通的气象谚语,往往可以道出一定地区的风云雷电,旱涝湿干,寒暑凉热等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如“西北阴,雨纷纷”、“乌云在东,有雨不凶”,同时也能看出农业生产的某些规律,如“冬无雪,麦不结”、“腊雪是被,春雪是鬼”等。天气谚语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气象谚语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农村生活、生产实践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广大劳动人民对天气有了某种意义上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反映了天气现象的普遍规律,对人们的客观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气象谚语的来源

 

    气象谚语是传授气象、天气变化的谚语,反映了风云雷电、寒暑燥湿等气候变化的规律。气象预测的谚语是谚语在气象谚中数量很多,涉及的面也极为广泛的一种。从气象谚语的来源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从日月星观察天气的变化

 

    日月星是天空中最常可以看见的天体,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因此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口诀,

 

    1)讲日的,如:

 

    日没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太阳披蓑衣,明天雨凄凄;

 

    日头出得早,天气难得靠;

 

    2)讲月亮的,如:

 

    月晕主风,日晕主雨;

 

    月亮打黄伞,三天晴不到晚;

 

    月如悬弓,少雨多风;月如仰瓦,不求自下;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可以适时地了解天气的变化,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劳动;

 

    3)讲星星的,如:

 

    星光闪闪如动摇,大雨下得没处逃;

 

    星星眨眼,离雨不远;

 

    天河明,雨将行;星星稠,雨点流;

 

    我们可以知道,有了这样的谚语对我们的社会活动有了一定的帮助。农民耕种最常用的观测天气的方法便是通过对日、月、星的观测,这是农民最常见的天体,因此,他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谚语为农业生产服务。

 

    2、从霞光、虹、晕观看天气

 

    霞是日光照在云彩上所产生的现象,霞指的是染上日光的云朵。虹、晕等都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它们对反映天气的变化有着独到的作用。

 

    1)根据霞光来预报天气的谚语

 

    元代娄元礼的《田家五行志》就有很多关于这样的谚语,如“朝霞暮霞,无水煎茶”、“日暮返照,晒得猫儿叫”还有许多关于霞的谚语,如:

 

    火烧霞,烧不起,三日内有雨;

 

    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浏浏,晚霞红丢丢,早晨大日头;

 

    早间霞,夜间雨;傍晚霞,早晨露;

 

    广大劳动人民总结出了“朝霞主雨,晚霞主晴”的规律,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之中。

 

    2)根据虹来预报天气

 

    虹出现在太阳相对的一面,有:

 

    东虹日头,西虹雨;

 

    东虹风,西虹风,南面有虹要下雨;

 

    这些谚语是说东虹是晴的预兆,阴是雨的预兆;

 

    3)根据晕来预报天气

 

    自古以来,人民都用晕来预测天气,于是产生了有关于晕的天气谚语,如:

 

    日月戴帽,雨将到;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风;

 

    日晕必下三天雨,月晕必吹一天风;

 

    这些谚语的产生进一步扩大了谚语的来源,使得谚语的范围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劳动人民可以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此来保证农业的丰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从气温的变化和云的变化观测天气

 

    看气温变化,天气的冷暖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特定的时间背景,如,在梅雨时候便有“黄梅寒,井底干”的谚语,“昼暖夜寒,东海也干”预示着天气少雨多晴,如果是在秋冬季节就会有“冬至前后,泻水不走”的谚语,四季的交替会导致气温产生明显的冷暖交替,并以此来判定天气的好坏,如“春寒多雨水”是说春天如果寒冷,雨就会下很多。“冬至前后,泻水不走”是说冬至前后的雨水比较多,因此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变化。云的变化快,形式多样,一定形态的云往往代表一定的天气情况,如“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说的鱼鳞状的云,气象学上称此为“卷积云”,是风雨的前兆;“瓦块云,晒死人”则说的就又是另外形态的云;“黄瓜云,淋煞人;茄子云,晒煞人”,“黄瓜云”说的是卷云的一种,为雨将要来临的先兆。通过云来看天气的晴雨也是农民常用的一种方法,黑龙江农民根据云的飘动,创造了这样的谚语,如“云行东,雨无踪,车马通;云行南,马溅泥,水没犁;云行西,雨潺潺,水涨潭;云行北,雨便足,好晒谷”。

 

    4、从动植物的种种迹象观测天气变化。

 

    正所谓“世间万物皆能测天”,劳动人民还创造了大批利用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等来观天测象的气象谚语,这类谚语总结了风雨湿干、寒暖交替气候变化在动物身上的规律性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某些动植物对天气的变化十分灵敏,广大劳动人民在这个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有许许多多的关于这个方面的测天谚语。

 

    1)从动物这一方面来看,有:

 

    朝莺叫晴,暮莺叫雨;

 

    青蛙哑叫,雷雨前兆;

 

    小燕前寒食叼米,过寒食叼水;

 

    久雨听鸟声,不久转天晴;

 

    这些谚语都说明了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人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作出总结,得出了宝贵的谚语。

 

    2)从植物方面来看,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植物,因而有:

 

    水底起青苔,卒逢大雨来;

 

    水面生青靛,天公又作变;

 

    朝出晒杀,没出濯杀

 

    (二)气象谚语的内容

 

    从天气预测的内容来看,主要有风、雨、阴、晴的预测,雾、露、霜、雪、雹的预测和旱涝、潮汐、地震的预测,这类气象谚语很多,每一种天气变化都有谚语与之相吻合。

 

    1、讲风、雨、阴、晴的预测

 

    风、雨、阴、晴是较为平常的天气变化,劳动人民为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创造了富有一定科学性的气象预测谚语,

 

    1)讲风的预测,如:

 

    热燥生风;

 

    一年四季风,季季都不同:春风暖,夏风凉,秋风寒,冬风冷;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刮风刮倒树;

 

    2)讲雨的预测,如:

 

    雷声急,无雨滴;雷声慢,水满畈;

 

    天上起了泡头云,不过三天雨淋淋;

 

    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云彩里钻太阳,大雨下一场;

 

    3)有讲阴的预测,如:

 

    乌鸦成群过,明日天必阴;

 

    久晴必有久阴,久阴必有久晴;

 

    重雾天能阴;

 

    早雾晴,晚雾阴;

 

    4)讲晴的预测,如:

 

    今晚鸡鸭早归笼,明日太阳红彤彤;

 

    早晨雾,晴破肚;

 

    早上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早起东无云,日出渐光明;暮看西边晴,来日定光明;

 

    2、讲云、雾、露、霜、雪、雹的预测

 

    1)讲云的谚语,如: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天旱不望朵朵云;

 

    一块乌云在天顶,再大风雨也不惊;

 

    2)讲雾的谚语,如:

 

    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夏雾热,秋雾凉,冬雾雪,春雾白花开;

 

    春雾狂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十雾九晴;

 

    3)讲露的,如:

 

    大风夜无露;

 

    阴云夜无露;

 

    阴雨夜无露;

 

    草头露,树梢无;

 

    4)讲霜的谚语也有很多,如:

 

    雁南飞,霜期近;

 

    一日浓霜三日雪,三日浓霜顶场雪;

 

    一夜孤霜,来年大荒;多夜霜足,来年大熟;

 

    春霜不隔宿;

 

    5)讲雪的有流传于北京的谚语

 

    冬日南风三日雪;

 

    八月十五雨星,来年定是雪打灯;雪打灯,好收成;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冬雪宝,春雪草;

 

    霜后南风雪;

 

    6)讲雹的有广泛流行于贵州

 

    云色恶,必有雹;

 

    八月无晴雷,有累必有雹;

 

    连头轰雷多遇雹;

 

    天上泛红云,必定有冰雹;

 

    3、讲地震、旱涝、潮汐的预测

 

    气象谚语对预测未来短时期内天气的变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农民为了防止这些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因此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讲地震、旱涝、潮汐的预测的谚语。

 

    1)讲地震的,如:

 

    春秋地震多,冬夏地震少;

 

    冷热交错,地震发作;

 

    房子东西摆,地震南北来;房子南北摆,地震东西来;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2)讲旱涝的

 

    旱涝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有史以来的几千年间,发生的水旱灾情,就有两千多次。[11]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旱涝作斗争,为战胜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质和量,人们创造了不少认识、预测这种灾害的谚语。汉代王充《论衡·变动篇》说“故天且雨,蝼蚁徒,蚯蚓出,琴弦缓,固疾发”,可见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智慧性很强的物象测天谚语,如:

 

    连发三日东北风,定有大水后面跟;

 

    立夏东风摇,麦子水中涝;

 

    正月雷鸣二月雪,三月田间晒开裂;

 

    腊月三场雾,河里踏成路;

 

    3)讲潮汐的,如:

 

    朔望潮汐大,上下雨弦无;

 

    雨落无小汛,干晴无大汛;

 

    初一、十五,水上日午;初九、二十三,水大牛归栏;

 

    初一,月半,子午潮;

 

    气象谚语是最早的天气预报,是世界各国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后逐渐摸索出的天气变化规律,在历史上,对我们祖先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无疑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气象科学宝库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现今社会的气象观测,虽然早已经现代化了,但是这些天气谚语,作为我们展望气象形势,保证农业生产,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因此,目前各地的气象台,仍然把天气谚语作为一种天气预报的方法,并且广泛地使用着。我们知道,杨逢春收集了一千一百多条测天的气象谚语,在实践中逐条地加以验证,十九年来他积累了四十多万字的验证资料,总结了一套比较好的测天方法,制造了“鲫鱼泥鳅跳水自动记录器”、“黄鳝伸头报警器”、“鸡入笼时间观测器”,向土法测天自动化迈进了新的一步,有力地保证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12]现今时代,我们在用气象预测谚语的时候,必须要找出它的科学依据,不能信手拈来,应该认真地加以思索,反复掂量,验证它的正确性,同时也应该了解此谚语的适用范围、使用时间、季节性等,这样才可以让谚语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居生活等服务,充分地体现谚语的社会价值。

 

    四、小结

 

    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谚语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谚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各种新生事物、新经验的不断涌现而不断发展的,自然而真实地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沉积与印记。[13]每两种谚语之间都着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气象谚语和农业谚语之间也有着它们必然的联系,农民观测天气就是为了保证农业可以丰收。有许多农谚反映了天时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四时占候》中的“雨打墓头钱,今岁好丰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农业谚语、气象谚语等充分结合运用,以此来促进农业的生产。当然,由于科技水平、文化素质的限制,迷信思想的存在,一部分的谚语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缺乏科学依据,对此,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加以辨别。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遗产,我们应该抱着“吹到黄沙始到金”的心态,加以扬弃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