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指纹油那里有卖:霸权之间,工业民族大战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52:30
美一骂中国人,中国人就一般往他们爷爷奶奶的裆里找,“你丫杀印第安人,贩黑奴的时候,咋不人权了呢?”。并且中国人一把裆就掏到了古罗马,古希腊,那时鬼佬就是搞殖民地,屠杀、奴役当地土著,什么法国高卢人,德国日尔曼人,北欧维京人,都是被罗马人欺负,所以西方的鬼佬骨子里就是欺强凌弱的野蛮人。
相反,俺们中国五千年文明,衣冠相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对外对行侵略奴役。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称霸的国家。
这也是《霸权之间——世界体系与亚欧大陆腹地的发展》这本书作者的某些观点。
首先,由于在明朝时期中原人已经广泛采取苜蓿草作为战马饲料,因此使得明政府的战马质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品质差异极大地缩小了,而且大量使用苜蓿草也使得明政府官办马场规模极大,拥有大批战马。所以,这使得明初朱棣先后五次大规模远征蒙古而成为可能,遥想汉武帝和唐太宗时期还没有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如此大规模用兵的家底吧。特别是远征蒙古没有大批战马根本不可能,比如汉武帝经过三次北伐匈奴以后本还想用兵,但是由于能够渡漠的战马已经损失大半了,所以才不得在晚年发动攻打大宛的战争以求获取良马。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汉朝已经掌握了苜蓿草的使用方法,养殖了大批可以如明成祖那样可以远征蒙古的战马,也许匈奴问题的最后解决将不会延及东汉了。
另,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战争丧失优势的一个标志就是火器技术的使用在战场上逐步成熟并更广泛地运用到与传统骑兵作战当中去。作者一再举例,当初明成祖朱棣在与蒙古作战时多次使用大量使用火铳攻击蒙古骑兵给对方造成极大的战场心理压力的例子。
可以归纳起来这样说,明成祖朱棣对蒙古的征讨战争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历经千年以来野蛮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作战方式的以骑制步的优势开始发生动摇。一方面是因为苜蓿草的广泛使用极大程度地抵消了游牧民族的马匹优势,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另一方面,由于火器在战争中使用比例的加大,使得战争对科技文明的依赖程度偏高,战争开始变得对蛮族人不利起来。
作者特意以明朝初年明成祖对蒙古的远征作为标志,到清康熙时期与葛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军大量使用火炮攻击蒙古驼城的胜利,再到沙俄使用火绳枪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不断压缩蒙古人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标志着传统上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优势逐步让位于火器为主的战争方式。
我觉得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思考。气候是个因素,冷则体壮
武力强大与文明先进是两码事。
在古代,苦寒之地的民族彪悍尚武,因为他们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时时面对的是风雨和野兽;而中原南方民族自耕自足,又兼尚文之风,或者生活富足,因此勇武精神自然比不上游牧民族。
并且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强大与文明先进甚至富裕没有很大关系。就如一个没文化的壮汉可以打得一个博士生鼻青脸肿一样。
宋朝的文明程度,富裕程度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位列前茅的,但一直被落后的辽,西夏,金所打压。
但一旦进入枪炮时代就完全改观了,先进和富裕往往就会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冷兵器时代,骑兵克步兵,步兵克弓兵,弓兵克骑兵。骑兵机动性强,最适合野战,但攻城能力最差。步兵防御最好,最适合城战。弓兵一般是用来配合其它兵种使用的,很少单独用!
楼主把军队的强弱单纯的看成武器的好坏,这实在是很牵强。要照你这种说法,中国军事史上根本不可能出现以弱胜强的战例。
事实是,你所说的那些先进武器,在当时的中国使用频率并不高,因为造价实在太过昂贵!古时养一匹马,就同现在的人养车一样。
曹操征乌桓,其兵种主力为步兵,根本没你说的那么先进。
1、 游牧民马匹质量好,一般把差的卖给中原。训练条件好,马术好,有传统。
2、 游牧民靠卖马换到了先进文明的铁用来制作武器。
3、 游牧民在后期得到了先进文明顾问的全面辅导
4、 势力膨胀阶段,迅速得到汉化到一半但保留胡人传统的群体加入
5、 群体汉奸,随风倒势力的加入
6、 掠夺工匠等关键职业,帮助制造高级兵器
7、曹操军队里就有乌桓骑兵,乌桓和汉王朝关系比较好而和匈奴为敌,乌桓骑兵甚至帮助中央政权打南方的少数民族,但后期群雄纷争,导致局势复杂
8、汉族的所谓衰败的主因不是因为培训了游牧民族,而是因为群体汉奸行为
以下是我上次写的一个帖子,我承认我有偏见,但是这是建立在读历史书后的判断上的
中国历史上出现被游牧民族入主的情况 作为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 长达1500年以上 属于千年温水煮青蛙 很难防范 整个过程都伴随北方人民和游牧民族的复杂关系 祸根早就种在了蒙古灭亡南宋前的2千年
1、汉以前,和游牧民族主要是对峙,时刻都保持有警惕
2、汉强盛,作为文明帝国,北方游牧族归附迁入,但汉化不够
3、汉崩溃,五胡作乱,文明破坏
4、五胡乱华后,鲜卑进行深度汉化,并入汉族,这样的情况,虽然出了大灾难,但是最终形成相对和谐,并孕育出隋唐帝国
5、隋唐期间,中央帝国的影响力扩张的更大,使得东亚国家都采取唐的治理模式
6、唐崩溃,契丹做了历史性决定,即不进行完全汉化,但同样统治汉族人口,从而变成汉族正统国家和异族统治汉族的国家对抗,汉族国家的优势一向是经济和技术,文明进步过程中军事传统退化,异族的军事传统强。
7、导致了一系列的最终结果,北宋对辽,南宋对金,最终被蒙古统一。金朝和蒙古用了大量汉族工匠,特别是汉族工匠制造的攻城兵器和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的转折点在于一部分汉族似乎甘愿归附游牧民族帮助游牧民族或对抗汉族政权或侵略汉族政权,加上游牧民族做的不完全汉化的历史性决定。比如辽的契丹人口比汉族人口大约是1比5到1比10之间,根据可知的历史记录,辽的契丹族和汉族相处不能算不和谐。虽然辽的人口少,经济也差,但军事传统强,加上汉族工匠制造的武器,导致北宋不能占到优势。而以前的任何时期,游牧民族不能根本得到大量汉族工匠的帮助。
向前追溯,导致这一状况最终出现的可知历史标志性事件有
1、 汉初,被封为燕(现北京及周边地区)王的卢某投降了匈奴,协助匈奴侵略汉中央政权,这一关系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这是第一次记载下来的有规模的地区整体向游牧民族投降的事实,当然不能排除是地区统治者个人的行为,又或者说当时还没有强烈的汉族概念,但无论怎么说,这一地区当时的人民或者是统治者和游牧民族关系确实很不一般。这些关系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立。
2、 三国时期,曹操收复北方,幽州和冀州(现北京及周边地区)汉族居民可能认为曹操是来侵略掠夺,结果几十万人投奔了更北方的乌恒游牧民族。乌恒是一个和匈奴有对抗关系,三国以前和汉朝相对关系比较密切的游牧民族。结论是,该地区似乎更亲近于北方游牧民族而不是汉族政权。这一倾向贯穿了几乎2000年。
按照个人的愚见,最终辽国境内的汉族有很大的可能是历史上北京及周边地区汉族的直系后代,而这部分人也是最终导致中国历史走向改变的导火索。即汉族协助游牧民族对峙汉族政权,最终发展为蒙古统一中国。汉族,只会被自己人打败。
对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定性,可能性
1、 历史上这一地区汉族没有民族意识,属于根据利益做的决定而归附和协助游牧民族。可以算是历史上的群体性汉奸行为。
2、 这一地区汉族在当时根本只是刚汉化不久的胡人。学了汉族的技术知识,随风倒,汉族政权强大时候改了汉姓进行汉化,汉族政权微弱时候就马上倒向了游牧政权。

你给我找出一个在从机枪发明后还能NB的游牧民族出来
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其拥有无尽的马匹,而机枪发明前没有什么兵种可以完全克制骑兵。但游牧民族由于其生产方式的不稳定性,在科技文化上的贡献几乎为0,反而摧毁了不少灿烂的文明。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和中东的衰落和蒙古的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是这群屠夫强盗到西欧也来一次“大一统”,只怕你我现在还生活在黑暗的中世纪呢
-----------------------------------------
机枪时代骑兵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那时候机枪火力并不象现在这样凶猛
是坦克正式终结了骑兵,以波兰骑兵团对德国坦克群的覆灭标志着骑兵的没落
7、导致了一系列的最终结果,北宋对辽,南宋对金,最终被蒙古统一。金朝和蒙古用了大量汉族工匠,特别是汉族工匠制造的攻城兵器和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不仅仅是船只,蒙古攻南宋船只没有南宋的好,船小,但多,这是资源力量优势。
但蒙古船有了新武器:回回炮,回回炮发石头铁丸等,当时有一个回人想出了给石头涂油脂点火发射的办法,在水战中上演的实际比火烧赤壁更厉害,因为南宋的船不象曹操是锁在一起的,但大部被烧。炮及许多西亚技术,西亚人的贸易财富,也是蒙古定人等把他们定为二等的原因。
至于你的这种汉奸论,实在有待商榷,北方起义多的是,但得到的只是人群覆灭而已,你国家都打不过,难道让人民都去送死么?这是很荒谬的道理,皇帝跑了,反而怪宫女为什么不去殉国自尽?汉唐时期也有许多汉人在西域和北方混杂,做生意,一方大员,如马超威震羌人,董卓的西凉军,甚至投效敌国的中枢悦李陵等等,怎么没人说是群体性汉奸现象呢?只不过是那时侯我们强大心理不过敏,后来身体弱了,就怕风怕凉,什么都不敢吃不敢接受了,怕消化不了害胃,这样的心理是过敏。把国家丢土丧疆推到沦落了的人民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固然那时侯比较惨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因为这样的事实,使得这些土地没有沦为“外国”,没有成为完全陌生的文明形态,为后来再次一统留下了基础。活着的人能做什么,死了的还能复起雄心吗?再说一遍,国家因为错误和无能或者软弱丧疆,反而埋怨人民为什么不去自尽成节,这叫什么道理?宋君及其诸公将军惭愧自尽了么?当有复北希望时君主又怎么干的?
皇帝跑掉了,反埋怨宫女为什么不自杀殉国,叫什么道理
好好补补课吧!萨尔浒(不是萨尔许!)之战是在平原上摆开的堂堂对阵?还能让你轮射,三段击?抛开民族偏见,我们不能不承认努尔哈赤是史上当之无愧的名将之一,萨尔浒之战和老毛的三次反围剿有的一拼的!任而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敌进我退,敌疲我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可怜疲惫的明军只能被隐藏在树林中的八旗军当活靶子打,就是给他们机关枪也未必管用!(其实清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皇太极虽然作为政治家更出色,但将略恐怕就比不上其父了,松锦之战和长平之战,甲午之战一样,其实胜方是以国运相赌,命悬一线啊!)
马镫是北方游牧民族北魏鲜卑族发明的,应该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祖先吧。但出现比较晚,就是因为马镫的出现才使得骑兵战斗力猛增。
还有另外一个发明使得骑兵战斗力大增的就是马掌了,那是外国发明的,传入中国却是很晚,大约在唐宋时期。
有许多小发明却是影响历史的。
--------------------------------------------------------------根据考古发现,马镫出现至少不会比西晋晚,考虑到马镫应该有个成熟的过程,从现有历史资料看,马镫应该至少在东汉末年出现。和什么慕容鲜卑,拓拔鲜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最近在看一本美国历史,《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时常就会遐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美国印第安人的失败命运。这本书按照译者前言,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所写,多少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注意力都集中在白种人的扩张上,对于印第安人的失败,没有深入讨论。我们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和广大的网虫网文倒是愿意站在印第安人一边的,但他们总结的原因又往往过于简单,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白种人的凶残,屠杀或者说种族灭绝,以及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已。
这三条都是站不住脚的。要说凶残,印第安人的表现一点儿不比白种人差。剖开肚皮,剁下四肢,这是印第安人招待俘虏的常礼,至于剥下头皮装饰居室,就是他们的著名传统了。人类历史要真是凶残者得天下的话,恐怕就应该是印第安人去占领欧洲了。
屠杀同样属于一面之辞。人类社会对于屠杀和虐待的禁止,仅仅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在此之前,屠杀还一直是国际交流的主要方式。欧洲人最初修建的那些定居点,包括居民、士兵、房屋等等,经常会在几年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白人内讧的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也趁火打劫,搞了好几场大规模的屠杀。在美国独立以前,白人和红人基本上都是相互屠杀的,直到后来力量差距越拉越大,才变成了主要是白种人屠杀印第安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白种人和印第安人都是凶手,也都是牺牲。
种族灭绝的说法更加偏激,就连我们以反帝反修为己任的历史教科书,也从不敢说上一句“白种人对印第安人施行了种族灭绝的政策”。这种说法仅仅存在于某些网虫的口号之中而已。种族灭绝和屠杀一样,也是古代敌对群体之间的常事,但在北美,无论是红人对白人的屠杀,还是白人对红人的屠杀,基本上都是由一系列长期的孤立的零散的事件构成,远远比不上蒙古人屠杀中亚人,以及张献忠屠杀四川人那样集中而且疯狂,更不用说如同清军屠杀葛尔丹部,德国屠杀犹太人那样有组织有纪律了。诚然,只要是武装部队对于无辜平民的杀害,哪怕是只杀了一个人,也一样属于是屠杀行为,但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目的性以及一定的规模,屠杀是不能上升为种族灭绝的,不然1937年的南京人所遭遇的,早就可以称作是种族灭绝而不是大屠杀了。
军事差距也不是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在一切技术中,军事技术是传播最快的一种。印第安人很早就发现了欧洲武器的巨大威力,他们利用欧洲市场对于兽皮的需求,用兽皮换取了大量的武器。而印第安人一旦武装起来,结合其土生土长的天然优势,就成为北美大地上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红人打败白人的战例并不少见,例如1812年迪尔本堡和1813年乔治堡的守军,都在印第安人手下全军覆没,至于他们扫荡的白人民兵,那就更加数不胜数了。况且火力上的差距,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战术来弥补。1835年12月爆发的第二次密西诺尔战争,美军历时七年,耗费二千万,阵亡一千余人,仍没有达到迫使印第安人全面迁徙的目的。之所以这么艰苦,就是因为密西诺尔人利用当地的复杂地形,发展出了一种成功的游击战术。在一次圣诞节的袭击中,他们甚至创造了红人对白人1:10的伤亡比例。可以说,作为美国军队的敌人,十九世纪印第安人的军事劣势并不比二十世纪的越南人更大。
凶残、屠杀、和军事差距这三条原因之所以站不住脚,因为它们都是从外部,也就是从白种人那边寻找答案。它们回答不了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遭受过入侵、屠杀的民族数不胜数,古代的希波战争,五胡乱华不说,就是在近代西方的扩张之路上,也横躺着印度、日本、中国等一系列的民族;亚洲的入侵者并不比美洲的更加仁慈,十九世纪的技术差距比十七世纪还要巨大,那为什么这些民族最终都保全了国家独立,而印第安人却赔了土地又折兵,沦为美国的少数民族呢?——显然,仅仅强调外部原因是不够充分的,真正的原因应该到印第安人内部去找。
进入到印第安人的内部,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的一盘散沙。欧洲人最初登陆的时候,印第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群白皮肤的人,一定是天上下来的人,然后就是,好了,我们可以跟这群人结盟,来对付我们的敌人了。于是,在印第安部落的争相邀请之下,欧洲人轻而易举地各个击破,在美洲东海岸站稳了脚跟。同时,印第安人的一盘散沙还造成另外一个结果,就是部落之间消息闭塞,常常是一个部落打败了,附近的一个部落对于他们邻居的遭遇,以及现在新的白色邻居的德行还一无所知,他们见到白种人照样大喜过望,照样开出条件,邀请白种人去进攻更加遥远的印第安人。欧洲人就如同一种没有免疫力的病毒,肆意吞噬着一个又一个的印第安细胞。只有少数明智的部落,例如易洛魁的五个部落,在印第安内部缔结同盟,没有主动惹火上身,才躲过了这场飞蛾扑火的游戏,有幸成为后来红白大屠杀的主角之一。
不过,这些比起印第安人的另外一个错误来,还不算特别严重。在北美最初的三场战争,七年战争、独立战争、和英美战争中,印第安人都站到了美国的敌人一面。对于印第安人的站队原因,我没看到详细的分析,可能当时红人与白人的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与殖民地或美国的矛盾上面,因此一旦白种人的内讧爆发,报仇心切的印第安人,就选择成为美国的敌人而不是战友了。不幸的是,这三场战争都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印第安人三次站队全部站错,站到了失败者的一边。法国失败的结果是失去了加拿大,英国失败的结果是失去了殖民地,而印第安人失败的结果,就是确立了自己国家敌人的地位。前一阵中文网有一篇流行的帖子,大概是叫《美国四大国父与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记录了很多华盛顿、杰斐逊等人对于印第安人深恶痛绝的言论,这些言论不是孤立的,而是当时美国人对于印第安人的共同印象。这就为后来对印第安人的排挤和屠杀提供了舆论基础。由于缺乏长远眼光而屡屡与美国为敌,印第安人显然是自己为自己准备了一把屠刀。
美国独立以后,白种人侵吞印第安人土地又换了一种模式。当时的美国,和边境线上的印第安部落大多签订条约,划分好了界线,这时候西北部和加拿大的英国人,就会经常去鼓动印第安人,废除签好的条约,夺回东边的土地。另外也有很多美国流氓,垂涎于印第安人的肥沃土地,也经常制造各种事端,挑起他们的敌意。随着英国的空头支票,和美国的无理挑衅,印第安人往往轻率出动,进攻境内的村庄城镇。接下来,当然就是美国军队的大举报复,赶走这群不受欢迎的邻居,把边境线进一步向西推移。结果,英国人达到了骚扰美国的目的,美国流氓也达到了夺取土地的目的,而印第安人,除了背井离乡和白白流血,什么也没得到。不肯遵守现代规则,而是一味付诸轻率武力,硬往挖好的陷阱里跳,是印第安人后期领土丧失的主要内因。
学费交足,错误犯尽,印第安人终于开始反思他们节节败退的原因。十九世纪初,一位名叫特克姆塞的酋长,开始着手团结印第安人的工作。他在西北部的部落之间往来奔波,到处演说:“为什么印第安人连最后的地方也快要保不住呢?就是印第安人缺乏团结,没有武器。只有从加拿大森林,到墨西哥海湾的全体印第安部落团结一致,拿起武器,才能挡住白人移民进攻的浪潮,并且打败他们。”在特克姆塞的提倡下,印第安部落开始抵制白种人的纺织品,而骄傲地穿着自己的水牛皮,仅仅拿兽皮换取弹药和武器。同时参照白人军事组织的经验,特克姆塞把各部落的年轻战士集中起来,统一进行军事训练。
特克姆塞虽然对内宣扬民族主义,对外却坚持按照文明规则办事,他不希望通过战争来复仇,他自己也深知复仇的想法不切实际。他计划以“红色民族同盟”的名义,以平等地位和白人谈判,保障本民族的长远利益。1809年,美国印第安纳特区总督哈里森(后来1841年的总统)同一些重要部落达成协议,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大约300万英亩的土地。特克姆塞坚决反对,他说任何一个部落割让土地,都必须经过全体部落同意才算有效。由于特克姆塞的坚持,哈里森最终放弃了这桩买卖。
就在特克姆塞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刻,狡猾的英国人盯上了这颗希望之星。当时正是英美战争爆发前夕,美国磨刀霍霍要夺取加拿大,而英国正被拿破仑拖得分不开身,在加拿大的驻军只有三千余人。英国人自然打上了印第安人的主意,在他们的极力蛊惑之下,缺乏政治经验的特克姆塞利令智昏,集合了那支还没成型的军队,主动向哈里森开战。虽然有英国军队的支援,他们还是很快就被老练的哈里森打败了,特克姆塞也在一次战斗中阵亡,300万英亩的土地吞并进了印第安纳的版图。印第安人最有希望的一次抵抗,就这样断送在英国阴谋家的手上。
看历史看到这里,我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是的,特克姆塞就是印第安的李鸿章,特克姆塞之战就是印第安的甲午战争。现在我们终于摸到了印第安人的失败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他们的洋务运动搞得太晚了。特克姆塞开启了印第安人的改革之门,坚持传统的同时又操练新军,抵制洋货的同时又遵守规则。我们知道,这种半土半洋的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但又是古老民族注定绕不过去的,这是现代化的道路上注定要交的一次学费。但如果印第安的洋务运动能够提前进行,哪怕是在特克姆塞之前五十年开展,那么即使他们失败了,也可以擦亮特克姆塞的眼睛,让他踏着前辈的肩膀,开展下一轮的“戊戌变法”或者“明治维新”。如果印第安民族能够全面改革三五十年,哈里森还能这样轻易得手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白种人纷沓而来的三百年里,印第安人蹉跎了太多的岁月,一直到美国人都看见太平洋了,才有人醒悟过来,要讲政治,要讲团结,要讲学习。于是,特克姆塞的悲剧就成了整个印第安民族的悲剧,因为他是印第安人最后一座大堤,特克姆塞一旦倒下,印第安的本钱就全部耗光了,——历史没有那么多的错误可犯,他们再也没有学费,来进行下一轮的试验了。
曾经有一篇流传很广的印第安酋长的演讲,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意是说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我们印第安人和你们白种人各活各的,谁也不需要谁,你们凭什么来侵犯我们的土地?从印第安人的角度来讲,这篇演讲控诉白种人是很有力量的,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也恰恰说明,印第安人那么多的败仗实在都是白吃了。如果说谁也不需要谁的说法,出自不了解西方文明的乾隆之口,那还属于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已经跟欧洲人打了几百年交道的印第安人,居然还没有看出敌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全面优势,从而虚心学习,大力改革,那在我们后人眼里看来,也就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认为,挑战和应战是文明成长的主要动力。他把挑战分为微弱、适度、和强烈三个等级。过于微弱的挑战刺激不了一个文明,例如蒙古入侵对于日本,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而过于强烈的挑战又会摧残一个文明,例如蒙古入侵对于中国,宽容活跃的唐宋社会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严酷压抑的明清社会;只有适度的挑战,例如蒙古入侵对于莫斯科大公国,才真正起到了推动俄罗斯文明的作用。印第安人的悲剧,显然是由于他们对于白人入侵这一挑战,没有做出成功应战而造成的。但没有成功应战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这个挑战过于微弱了,还是因为过于强烈了,似乎又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方面,面对挑战,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都没有太大变化,根本没有应战,看来是挑战太微弱了;另一方面,卷入挑战之中的印第安部落,根本还没来得及应战,就一个接一个地消亡了,好像又是强烈了。
这种无法定位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由于印第安人的麻木不仁造成的。前面已经提到了,印第安部落之间都是各自为战的,对于处在抗战第一线的部落来说,他们还没来得及把对手研究透呢,更没来得及向对手学习,就被打得七零八散了。而其他的部落,对于邻居的命运又大多是漠然视之,同样不会总结任何经验教训,只要屠刀没落到自己头上就算了。这样,刚刚登陆的白人力量,相对于整个印第安部落虽然非常弱小,具体到某一个部落的头上,却又变成压倒性的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印第安人所遇到的奇怪挑战,就是一种微观上过于强烈,而宏观上又过于微弱的挑战,或者说,是一种由一连串强烈挑战所构成的微弱挑战。总之,由于印第安部落的内部矛盾,白种人的入侵始终无法形成一种适度的刺激,印第安人也始终没有、或无法认真应战。在印第安人的不学习不改革背后,其实又隐藏了一条不够团结的原因。
现在,我们从内部不够团结、政治不够成熟,一路追查到不学习不改革,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兜到不够团结上去了。看来这三条原因,它们之间也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互相纠缠、互相加强的。如果你不肯学习,你就永远无法成熟,如果你没有成熟,你就不会讲求团结,而如果你不讲团结,你就必须独自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自然也就腾不出手来学习了。这是很多后发民族都会碰到的一个怪圈,大概可以称之为“印第安陷阱”吧。
这个怪圈不去管它了,我们还是就事论事,来讨论印第安人的失败到底可不可以避免吧。我的答案是可以,有日本、中国、印度的镜子为证。作为事后诸葛亮,我认为对于白种人的入侵扩张,印第安人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为日本之策,在和白种人打了几仗以后,迅速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之处,看到“此诚美洲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也”,一边打仗通商,一边派出优秀青年,到欧洲学习考察,彻底按照西方体制改造自己。当然,免不了会有人指责他们丢了传统,但聪明的印第安人完全可以反驳说:人权首先是生存权,传统也当不了饭吃,还是先保住性命再说吧。日本从佩里叩关到日俄大战,短短五十年的时间,就从列强的入侵对象,变成了列强的一员。印第安人要是走了日本道路,如果各个部落团结,就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印第安联合酋长国”,今天称霸世界的,就完全可能是我们黄种人了。如果各个部落不团结,至少也是一个新的欧洲,政治分裂然而高度发达,今天大概也在谈判成立“印第安共同体”了。
中策是中国之策,虽然中国在学习改革方面落在日本后面,国家搞得一穷二白,但在二战当中站了一个好队,后来又在美苏之间借力打力,如今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反而比日本还大。在独立战争中,如果能有一个深谋远虑的酋长,率领印第安部落站到殖民地的一边,与大陆军一起浴血奋战,那么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将拥有多大一笔政治资本!独立成功后,凡是加入大陆军的黑奴都获得了自由,印第安人本来就是自由的,他们获得的肯定会比自由更多。可以想象,凭借他们的赫赫战功与庞大人口,印第安人会成为美国政坛上的一股活跃力量,从此再也不是被到处追逐的敌人,而是拥有发言权的主人,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会产生印第安族的总统呢。
下策则是印度之策。圣雄甘地的法宝是不合作主义,从英国的人权观念出发,利用英国当局的治理规则,发动一场推翻英国的运动。结果,“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条中国真理在印度失灵了,这位一没枪二没炮的干巴老头,不知怎么弄巴弄巴,居然也把印度弄独立了。——也许印度道路才是最有借鉴意义的,因为没有一个强力中央的印第安人,不可能像日本和中国一样,大举动员全国力量,在政治和外交上做出大动作的。对于印第安和印度这样的民族,入侵者连分而治之都不需要,只要一块一块地占领就行了。印度的道路,其实是一条弱者利用强者的规则,巧妙而又合法地抗争的道路,马丁路德金的维护民权,走的正是这条路。印第安人在美国独立以后,如果正视双方的力量对比,不要被英国人蛊惑,不要被美国人挑拨,也不要被民族虚火烧昏了头脑,那么至少,特克姆塞的路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出现了美国流氓的挑衅行为,也不要一戳就跳,而是坚持按照通行的文明规则处理。美国本来就是为了反抗压迫、实现正义而成立的一个国家,当时也仍然是全世界受压迫者的最后避难所,在所有的政府里面,美国政府应该算是最讲道理的。况且美国立国之初战乱不断,英美战争,美西战争,墨西哥战争,还有南北战争,只要印第安人始终阵脚不乱,美国人也未必敢轻举妄动的吧,今天的西部印第安人,也不失为一个墨西哥吧。
现在,有了日本、中国、印度这三面镜子,我就可以放心引用一句中国古话了:“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白种人的扩张政策是印第安人悲惨命运的外部原因,但他们自己的封闭、内讧、以及短视才是本质的内部原因。
随着美国全球地位的确立,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为印第安人鸣冤叫屈了。但我以为,印第安人的历史,除了当作一杆投枪之外,其实更应该是当作一面镜子的。尤其是中东的阿拉伯人,过去四百年里印第安人犯过的错误,在过去的六十年里,他们一样不拉全都犯遍了,而且还大有越犯越起劲的势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如果阿拉伯人对于这面镜子,“后人哀之而不复鉴之”,那就让我们耐心等待,看看对于那个“印第安陷阱”,会不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最后声明,这不是一篇翻案文章。我一向认为,所谓翻案,其中隐含的逻辑就是,对于每一人物每一事件,都存在且仅存在着一种正确的结论,该结论铁板钉钉不容置疑,是为“案”。任何对于“案”的质疑和讨论,都直接包含着推翻红头文件的祸心,是为“翻案”。——很显然,只有在言论专制的地方,才会有翻案一说频频发生。所以朋友,如果你认为我这是在翻案,拜托请去研究一下党的文艺政策,证明我们没有言论自由先。
在许多说教中,美国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成了铁打的罪证,一个帖子言之凿凿地教育我们:美国原有250万印地安人;到19世纪末只剩24万人,濒临灭绝。一句话,这是美国的罪恶。我不知这些宣传或说教者是粗枝大叶还是别有用心,历史并非他们说教的那样。
有印第安人被屠杀确是历史的真实,但与美国究竟有多大关系则是另外一个议题。举一个也许不甚恰当的例子吧,倘若谁说共和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从而割去台湾,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许多人必定还要跳起来。但同样道理的事情,我们说别人何以就心安理得呢?
我们无妨以《世界通史全编》这样的典籍文字为例:“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编撰这些上边这些文字的历史学家肯定学识渊博,不可能不记得北美13州是在1774年9月开始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才通过《独立宣言》;1783年9月3日《巴黎协议》签订,才算正式有了邦联式的美国松散雏形;1789年《宪法》通过后才算有了联邦制共和国。怎么能历数那么些美国尚不存在时的“美国罪行”?这显然是一种为需要而编造的历史,不过,怎么着也没理由把美国独立前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的战争归罪于美国,其荒谬,无异于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战乱都归罪于共和国。
还在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便已经与印第安人发生了战斗。当时抵达佛罗里达的奈华斯远征队就被印第安人围歼而损失惨重,头目奈华斯被印第安人击毙;1539年西班牙军德索托在墨西哥湾几乎被印第安人全歼,1000余人仅300人生还,德索托也被击毙;到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湾的据点几乎全部被印第安人夷平;法国殖民者也在北部被印第安易洛魁部落所击败;1622年的包哈坦战争中,印地安人摧毁了弗吉尼亚88个移民定居点中的80个,首府詹姆斯顿被夷平;1675年殖民者发起“大沼泽地战役”,以200余人伤亡的代价剿灭近千纳拉干人;而几乎同时,“菲力普王之战”中万余印第安人进攻新英格兰,荡平了90个移民定居点中50多个,号称北美历史上印第安人发动的最大战役。在战斗中印第安人的伤亡大致是殖民者伤亡的一倍以上。最终殖民者只能靠分化、收买印第安人才免于失败,菲力普王就是被收买的印第安人杀掉的。
印第安人当然还有胜利的例子:1680年普韦布洛人就成功地把西班牙人驱逐出境,12年时间里殖民者不敢冒犯;而1675-1678三年战争过后,阿布纳基人甚至迫使英国殖民者签约认输,并保证每年纳贡才得以生息。北美独立战争中1780年的哈马尔之战,就以哈马尔将军损兵折将败逃告终;1791年“圣克莱尔惨败”,圣克莱尔以伤亡几乎一半而告负。
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达之前也不像我们的宣传那样和平安详,这个种族有300多个部落,尚处于原始氏族公社末期。这些部落之间的残杀从未间断过,其野蛮与残酷远非旧大陆可以想象。特征之一就是胜利了的部落必须把失败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杀绝,印第安人尚未进化到需要奴隶的地步,他们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变色”;其二便是以割下的头皮数目计算战功,而战功卓著者就成为部落的首领;其三即迁徙性,从无永久领地的概念,要么放弃,要么被别的部落夺占。前边所叙述的殖民者赏项,不过以印第安之道还治印第安之身罢了。所不公平的,只是武器的差异而已。
欧洲殖民者对印地安人的杀戮,前边已有其残酷性的记录,不再赘述。但仅听信殖民者杀戮的故事而故意忘记了印第安人首先开始的杀戮也是不全面的。而且,英、法、西、俄、荷、瑞典、挪威等殖民者相互之间的战争,全都有印第安部落参与。例如1756-1763年法英两国为主体的“七年之战”,其北美战场易洛魁部落站在英国一边、北方其他部落在法国一边、南方印第安部落则与西班牙一起向英国开战。印第安最强大的两个部落的酋长菲力普和彭提亚克,都是被印第安人自己杀害的。
不过,并非所有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之间都以残杀为交往记录的,公认的美国新移民精神之源为1620年11月初抵达今马萨诸塞荒芜之地的“五月花号”,以该船命名的公约已经成为美国立国精神之源。美国唯一的本土节日――感恩节,便来源于纪念“五月花号”新移民与印地安部落之友好交往。所谓“感恩”,就是感谢马萨索德印第安部落的搭救之恩。
美国独立之时,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之间也并非毫无战事。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绝大多数印第安部落都站在英国一边镇压争取独立的大陆会议,缘由仅仅是酋长们迷恋英国殖民者赠与的商品。只有极少数部落与起义者并肩战斗。例如著名的1778年7月“怀俄明惨案”,以印第安人为主的镇压部队便残忍地屠杀了近四百名拥戴独立的和平居民;而在中部肯塔基,独立军几乎完全是在与印第安人作战,印地安人也屠杀了近千名要求独立的和平居民,手段均为残忍的印第安传统方式。1782年11月,骁勇的印第安人肖尼部落歼灭独立军一支部队,导致克拉克将军率部击溃这个部落并驱逐其到13州以外的西部。带有纪念意味的是,这是北美独立战争的最后一场陆战,它竟然是以打败印第安人帮助殖民者的镇压为结束标志的。?
北美13州获得独立后,英、法、西班牙发觉这是人类对殖民主义的首次胜利,它必将导致最后埋葬殖民主义。于是这三个殖民国家联手遏止殖民地独立的浪潮,而代替殖民者开战的却是印第安人。三国向他们提供的武器、金钱,他们便不断地从西部向新生的美国进击,充当殖民者的炮灰。前期的战斗是印第安人的胜利,仅1791年的“圣克莱尔惨败”,美国军队便战死637人、伤263人。1794年8月的“伐木之战”,印第安人被击溃,次年被迫签署《格尼维尔和约》,割让了从纽约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广阔土地。当然,也有印第安部落站在独立军一边,只是数量要少得多。
印第安人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领袖特库塞姆,便产生于1811-1815年的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这次战争英军不足两万人,由于印第安部落纷纷加入,结果依旧是印第安人帮助英国殖民者镇压独立的战争。1811年秋,特库塞姆率领印第安人在蒂普卡努打败美军;次年他率军攻克底特律,俘获美军2500人。1813年他率部与英军共同作战,多次击退美军对底特律的反攻,全歼美军一个旅。英军把900名美军战俘交给印第安人处置,印第安人将他们全部屠杀。后美军改编后发动反攻,特库塞姆随英军一起撤出底特律,在莫拉维安镇被美军追击,兵败身亡。
在东海岸战场,英军在罗斯将军率领下登陆,一度攻陷华盛顿,焚毁白宫、国会大厦等全部政府建筑物。在巴尔的摩的战斗中,美军撤换阿姆斯特朗,门罗接任陆军部长,率军顽强抵抗,最终击毙罗斯,打败了英印联军。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便诞生于这次战斗中。
而南方的克里特印第安人则配合英军突袭亚拉巴马的米姆斯堡,残杀新移民500余人。随后遭美军杰克逊部报复性反击,从1813年11月至次年4月,共激战6次,克里特印第安人战败,被迫割地求和。8月,在英军鼓励下克里特人再次进攻美军,激战至11月7日,美军攻陷彭萨科拉,英印同盟彻底崩溃,西北地区和亚拉巴马的控制权归美国所有。
此战不但使美国扩大了一倍,而且印第安人同老殖民主义国家的同盟最终瓦解。在美国与殖民主义战争胜利的鼓舞下,西半球各殖民地纷纷发动了进步的独立战斗。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积极支持一切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正义斗争。当南美各殖民地国家宣布独立时,美国是唯一立即承认它们的国家。欧洲的俄、普、奥、法等国则组成神圣同盟,形成对美洲独立运动的直接威胁。例如1823年10月16日和11月15日,俄国连续照会美国政府,表示决不承认美洲任何新独立国家,同时宣布将俄国在北美的殖民地(阿拉斯加)南部疆域从北纬55度扩展至51度,并严禁外国(其实也就是美国)船只在此线以北广阔海域航行。原来因觊觎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而建议与美国联合发展的英国,在取得占领西班牙的法国承诺不出兵南美之后,突然搁置了联合发展的建议,开始勾结神圣同盟企图共同干涉美洲的独立运动。?
鉴于这些严峻局势,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于1823年12月2日以国情咨文方式发表“门罗宣言”:欧洲国家不得再到美洲殖民;欧洲国家“将其制度延伸到西半球任何部分的任何企图都是对我们的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美国也不干涉欧洲的一切事物;美洲国家有权选择完全不同于欧洲的政治制度。在美国军事力量仅为法国的1/4、俄国的1/8情况下,对欧洲专制主义和殖民主义发出如此宣言是需要勇气的。门罗宣言有力地阻止了欧洲老牌殖民主义者的“神圣同盟”镇压1810年开始的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的计划,保障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建国。历史已经证明,是美国人打响了人类反殖民主义的第一枪,也是殖民制度的最后终结者。美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反殖民史,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
门罗宣言除有力地支持了美洲独立运动之外,也终结了印第安人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同盟。鉴于印第安人一贯站在殖民者一边向美国开战,门罗总统宣布不把印第安人纳入美国体系,1824年设立“印第安人事务局”,采取驱赶他们到保留地的政策。失去英国殖民主义者这个强大盟友之后,印第安人彻底处于弱势。
另外一种战争发生于印第安人与开拓西部的新移民之间。占领美国西部的主要是英、法、西三国老殖民者,他们之间以及原居住在此地域的印第安不时发生冲突甚至战斗。美国独立之后,解除了英王原来禁止移民涉足西部的法令,原美国地域居民潮水般涌向西部,而欧洲又潮水般涌来新移民。鉴于美国疆域尚不达此地,它采取了“保密地”方式,有计划地迁移东部印第安人到西部,以尚属殖民者管理的地域换取东部印第安保留地。
如此便产生了新移民与原住印第安人、迁移印第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争斗。这些争斗后来成为好来坞取之不尽的“西部片”资源。1844年美国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就以征服西部以完成美国“天定使命”为竞选主题。他上台后立即兼并得克萨斯,接着移民发动“白熊旗起义”,宣布加利福尼亚独立;美墨战争以墨西哥战败,美国领土从密西西比扩展到太平洋东岸。其间,美国政府与印第安部落签订一系列条约,迫使印第安人迁移至指定地域。据统计,自美国独立到1887年,此类条约达370个,目标只有一个,把有利于开发的地方从印第安人手中剥夺掉,用于开发西部的需要。
从1850年开始,美国军队的4/5被印第安人牵制在西部地区,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共发生战斗22次。1832年爆发的塞米诺战争,美军动员了5000人加上志愿者20000人,强行迁移塞米诺人。在奥斯西奥拉的率领下,印第安人利用沼泽与丛林、河网地带的便利与美军作战,使美军损失惨重。仅1835-1842七年间,美军就更换了8位司令。最后靠计谋擒获奥斯西奥拉才算打完这一仗,10年间战死达2000多人,耗资5000余万美元。妙不可言的是,印第安人在佛罗里达的零星战斗一直持续到1939年才算彻底完结。
在伊利诺以北地区,从1832年开始就爆发了“黑鹰战争”。印第安酋长“黑鹰”英勇机智,神出鬼没地打击美军,造成美军伤亡惨重。最终“黑鹰”战败被俘,但他却成了美国的英雄人物。一种先进的武装直升飞机就以“黑鹰”的名字命名。他的战术与毛泽东的游击战一并列入西点军校的必修课。那些津津乐道“西点军校学雷锋”的人,却不知西点真有毛泽东的地位。他的像排在大概第35位,孙子像排在第3位。
到南北战争爆发时,印第安人基本上站在南方这边,与北方军作殊死战斗。1862年印第安的苏族发动叛乱,随后阿帕奇族也发动叛乱,这使北方军不得不调大军迎战北边的印第安人,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遭受了沉重打击。如果印第安部落不是各自为战,也许美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美军利器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就是以这个骁勇善战的印第安部族命名的。
由于自从美国立国之后,大多数印第安部落都与美国为敌,先是站在殖民者那边,后来又站在南方奴隶主那边,引起的仇恨也是很深的。打败南军后,美国决心拔除这个心腹之患,变消极防卫为主动出击讨伐印第安人。美国发动的讨伐战是残酷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同样也有少数印第安部族是站在美国一边,但他们是以加入美军的方式,在与印第安部落作战的中,有的美军部队中印第安人甚至超过半数。
1864年谢尔曼兄弟分别率军主动讨伐印第安人,后来当上总统的美国内战英雄格兰特甚至扬言:“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美国政府拨款一亿美元,美军使用围剿印第安人主要食物――北美野牛――的方式,断绝印第安人食物来源迫使其投降。到1880年,北美野牛从原来的1300万头降至不足1000头,基本绝迹。此办法确实发挥了效力,失去食物的印第安部落纷纷放弃了抵抗。
美军还大量吸纳印第安人加入军队,去与印第安部落作战。克鲁特印第安部落也参加美军围剿阿帕奇部落的战斗。苏族击毙的准将坎比成了美军阵亡的最高军官,到1890年美军与印第安部落共作战1067次。印第安部落同美国军队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890年12月29日的“伤膝河之战”。此战美军阵亡25人,印第安人战死150人。该战事结束后,印第安人结束了最后的战斗。
丛林法则哪儿都有,中国也有
转个二黑的帖子
老美一骂中国人,中国人就一般往他们爷爷奶奶的裆里找,“你丫杀印第安人,贩黑奴的时候,咋不人权了呢?”。并且中国人一把裆就掏到了古罗马,古希腊,那时鬼佬就是搞殖民地,屠杀、奴役当地土著,什么法国高卢人,德国日尔曼人,北欧维京人,都是被罗马人欺负,所以西方的鬼佬骨子里就是欺强凌弱的野蛮人。
相反,俺们中国五千年文明,衣冠相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对外对行侵略奴役。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称霸的国家。
真是伟大ですね!
好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现在那么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多,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现在的中国人。
借一句伟人的话:too young ,too simple ,naïve!
事实上中国像世界其他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一样,就是充满种族兼并,血腥屠杀和奴役的历史。
比如,那个新疆,中国一张嘴就是汉代的西域,好像从汉代那个地方就是中国的。其实,汉代中国没有对西域实行过行政统治,只是勾结一派势力对抗另一派,从中渔利,跟西方的殖民者和当年罗马人一样。
相反,中国倒是对现在的越南(主要是北部)实行直接、有效行政管理。但现在教科书却刻意回避这一事实,正如历史名镇——镇南关,改成友谊关一样,可笑。
新疆在唐中期以后一千年,几乎跟中国没有关系。只是到了清朝,那个乾隆皇帝十全武功,杀光了新疆的蒙古人,准葛尔蒙古几十万老老少少,被“种族灭绝”,只剩下地图有个盆地叫“准葛尔盆地”。这才有了“新”疆,顺便还霸占一个回族女人叫——香妃。(by the way 现在中北海的那个新华门,就是当年乾隆爷给香妃造的“宝月楼”。)历史老爷们一口咬定,这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铁证,还说香妃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代表。二黑如果是当年的新疆人,就不觉得自己的女人跟北京城里的“异教徒”上床是什么开心的事。
好玩的是,朝鲜人几百年里,年年向北京进贡美女,历史老爷们从来不说——这是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铁证,也不说韩国进贡的美女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代表(据说,永乐皇帝就是高丽美女生的)。
比如历史老爷们很想证明,台湾“自古以来XXXX”。最早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一般都讲三国时,吴国孙权就派卫温、诸葛直率船“开发”台湾岛。二黑那个感动啊,以为那时就孔繁木了。
不过,古人的历史记载可不是那么美好:
春,吴主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欲俘其民以益众。陆逊、全琮皆谏,以为:“桓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吴主不听。
…………
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绝远,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温、直坐无功,诛。
看见了?这根本不是开发,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和“贩卖奴隶”,起初目的就是“欲俘其民以益众”,结果是“得夷洲数千人还”。二黑就一点没有看出,什么民族团结,不称霸,“自古以来就是”。
(还要说明一下,台湾的原住民,一般认为是印尼地区的棕色人种,根本和中国人不是一个种族的!把孙权贩卖“棕奴”说成“两岸兄弟一家亲”,属于内战,那就太无耻了。)
不要以为,中国人只在新疆、台湾地区,搞侵略、种族灭绝和贩卖奴隶。中国人对中原地区的原住民,也是双手沾满鲜血。
所谓中国人原来只是指河南、山西、山东等一小部分的“文明人”,其他地方都是蛮夷居住的地方。山东有个地方叫“莱阳”,其实,那原来有个不同于中国的部落——莱人,后来怎么没有了呢?据说是“融入中国民族”了,其实,就是“西方”的中国人在山东搞殖民统治,建立齐国,倚仗着先进的武器,疯狂屠杀,同化了莱人。这跟罗马在西方干得一样!
大家注意,二黑说“莱人”时,没有说他们是“少数民族”,第一这是汉族中心论的嫌疑,第二就当时而言,在山东殖民的“中国人”并不比“莱人”多,一如讲大航海时代,美洲住满了“少数民族”——印第安人一样,是可笑的。
还有徐州,那里的土著有相当高的文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一如“玛雅王国”,有名的徐偃王,也被“西方”来的殖民老爷给杀害了。
大家也不以为,中国人对原住民的屠杀和奴役,只是在春秋时代。事实上,每一个朝代,中国人只要是向远方殖民,就是血腥屠杀和奴役当地土著,一直到大清完蛋从来没有停止过。
比如,伟人故乡的那个省吧。在汉代那是一个中国人新建的殖民地,只有长沙那几个据点。周围住满了不友好的“印第安人”。殖民者的工作就是“开发”,“印第安人”的工作就是反对“开发”。所以,西部片里的情景早就在那里上演了。
“湖南印第安人”——武陵蛮的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反殖民,反奴役的英勇斗争血泪史如下:
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遣刘尚发兵万馀人溯沅水入武谿击之。尚轻敌深入,蛮乘险邀之,尚一军悉没。
48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
116年,秋,七月,武陵蛮复反,州郡讨平之。
137年,春,武陵蛮二万人围充城,八千人寇夷道。
151年,秋,七月,武陵蛮反。
153年,武陵蛮詹山等反,武陵太守汝南应奉招降之。
162年,冬,十月,武陵蛮反,寇江陵,“殖民头子”南郡太守李肃“荒狂”奔走。帝国主义头子汉桓帝居然,以太常冯绲为车骑将军,将兵十馀万讨武陵蛮,结果,进击武陵蛮夷,斩首四千馀级,受降十馀万人。
186年,冬,十月,武陵蛮反,郡兵讨破之。
234年,吴潘濬讨武陵蛮,数年,斩获数万。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
看见了吗,中国的殖民强盗,只有对英勇的“湖南印第安人”进行凶残的种族灭绝之后,才坐稳了殖民统治。
这种中国人殖民侵略,和当地“印第安人”不屈斗争,在中国历史屡见不鲜。
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历史上都是从铁与火走过的。回避这一点,就是装B文学。
但时代已经不同,还想玩那一套屠杀、殖民和奴役,那就是YY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