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地图九种兵器攻略:成交量与买点和卖点的关系 - 股票量能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3:04

成交量与买点和卖点的关系

收藏 分享 2011-4-13 10: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 评论数: 0

摘要: (人人谈 http://www.rrtan.com )   成交量的变化领先股价的变化。对成交量的动向分析可以预测出近期股价或行情未来的变动,研究成交量的过程中,人们自然同时研究其对应的成交金额大小的变化。成交量与成交金额是 ... (人人谈 http://www.rrtan.com )
  成交量的变化领先股价的变化。对成交量的动向分析可以预测出近期股价或行情未来的变动,研究成交量的过程中,人们自然同时研究其对应的成交金额大小的变化。成交量与成交金额是不同的概念,证券交易的最小单位为1手,其中100股称之为1手,成交金额+股价*成交股数。成交金额与成交股数不一定成正比。这一点对成交金额动向分析时要注意。有时股价大幅上扬,成交股数下降,成交金额反而增加,出现成交量未见放大有时甚至开始量萎缩,成交金额因股价上扬而大幅增加的现象,这种成交量与成交金额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成交换手率与流入资金发生变化出现不良信号,值得投资者的警觉。提防行情可能发生的逆转。为了提高捕捉买卖时机的准确率,分析成交量变化时必须同时分析对应的成交金额的变化。   地量:底部出现
  当股价(或大盘行情)不断盘跌较长一段时间,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成交量逐步萎缩,反映市场抛售的投资者开始惜售,抛售力量逐步减少,每日成交活跃程度下降,部分持股者对行情下跌产生恐惧与悲观。当成交量越来越少,出现一段时间以来最低成交量,则意味着市场该抛售的投资者基本上抛售完毕,持有的投资者要么深套--死猪不怕开水烫,干脆不抛,要么是坚定看好该股或行情的投资者。地量意味着卖方力量基本耗竭,股价(或大盘行情)将筑底回升。地量的出现是相对某一段时间以来的成交量变化而言,时间越长内出现的地量往往意味沣这个底部越大,发出的买入信号越可靠,获利的空间与机会越大,时间越短内出现的地量则意味着这个底部为阶段性底部,发出的买入信号可靠性下降。
  由于研判地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数量标准,往往给投资者研判底部造成一些困难,有时市场下跌或调整行情出现地量之后还有地量。根据笔者多年在期货,股票实战交易经验总结发觉:当股价或大盘行情逐步呈价跌量宿走势。 ⑴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10-15%左右,90%以上可确认地量出现,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15-20%左右,80%以上可确认地量; ⑵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20-30%左右70%以上可确认地量,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30-40%,只有50%以上概率确认地量; ⑶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50%以上,基本上可认为地量还未出现。
  行情筑底大幅上扬后再来看:地量一目了然,马后炮式的地量发觉已无意义,提高预先研判与及时识辩地量的准确率尤为重要,除笔者实战经验以供及时发觉地量做参考外,还可以借助以下一些特征来增加识别地量的能力。
  ⑴时间上来看:地量容易出现在从最高点下跌以来已持续8个交易日(或月),13±1个交易日(或月),21±1个交易日(或月),34±2个交易日(或月),55±2个交易日(或月)这几个时间之窗内。从这几年沪市大盘演变来看,有70-80%的地量出现在上述几个时间窗之内。
  ⑵成交量至少有50%以上的萎缩,才来谈地量问题。个股常常出现几分钟成交几手的低迷市况,甚至十几分钟才成交数手,出现买,卖难的窘境,这个特征越明显则意味这个地量越可靠。
  ⑶成交量大幅萎缩,K线图上出现小阴小阳的组合,每天波动范围不大,出现"波澜不兴"的局面,关心股市的热情降低,来到证券公司的投资者大幅减少,人气散淡意味成交稀疏。
  ⑷市场心理从观望逐步转向悲观,随着市况低迷,市场心理由悲观转向绝望,这种气氛越浓,形成地量机会越大,底部特征越明显。
  通过以上几方面因素的辅助研判,符合的因素越多,形成地量的机会越大,也就意味着形成底部的机会越大。
  近期大盘回落调整,沪市大盘在8月12日——8月19日,成交量大幅萎缩,其中沪市在8月13日成交量为近期最小成交量,深市最低成交量发生在8月18日。沪,深成交量与成交金额与高峰期相比大幅萎缩80-90%,沪市,深市成交最小值刚好落在从6月30日了高点下跌调整以来34±2个交易日的时间之窗以内,去年8月18日是最低点。今年8月18日是去年大底部的周年纪念日,近期沪深两市的阴跌令不少投资者悲观绝望,8月13日,8月18日是否为地量,留待认真的读者结合实战自行研判。
  怎样从成交量的变化来捕捉买卖时机
  缩量阴跌筑底还是放量急跌筑底
  成交量的变化完全反映在供求关系上,而供需双方的力量变化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上一讲:我们着重探讨了成交量呈现地量时如何捕捉买入时机。实战交易过程中,有时却出现股价或大盘在下跌较长一段时间,突然放量加速大事民跌探底回升。这种地量之后突然增量下跌筑底的过程,就引发不少市场投资者关于是缩下下跌筑底呢?还是放量急跌才是筑底的两种观战本周不少投资者与笔者交流这个问题:到底是缩量下跌还是放量下跌好呢?
  成交量是真实反映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增减的变化。当股价或大盘行情从上升较长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跌,这时成交量放大,股价或大盘行情下挫,反映市场抛售的力量加大,意味着市场持股者开始大量卖出,卖方势力大于买方势力,股价或大盘行情自然下跌,当股价反弹上扬时成交量却不见放大,反而萎缩,反映买方力量介入不多,只引发股价短暂上扬,后市难以进一步推高股价。卖方眼见股价反弹无力又开始抛售,股价随着卖方力量转强而下跌。呈现明显的价跌量增,价升量减的不良信号,意味股价呈大跌小升的下跌趋势。任何高价位的增量下跌都可视为危险信号,反映市场大户或主力开始出现大量卖出。
  市场开始由升转跌演变中,下跌时成交量大幅萎缩,出现成交量一天比一天萎缩,交投一天比一天冷清,反映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市场普遍惜售,持币者观望居多,(由于下挡缺乏主动性买盘承拉)市场稍有抛单涌出,股价就下跌,给人的印象是市场疲弱,不堪一击,持股者持股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持股者悲观情绪就容易产生,特别是市场出现持续绵绵缩量阴跌时更加考验市场的持股信心与勇气。缩量阴跌往往下跌或回落调整时间比较长,卖方的能量逐步耗竭,这对性急的投资者来说是较大的打击,不烽性急的短线投资者往往被这种"钝刀割肉"式的阴跌搞得无所适从,常常被套后割肉,不甘心一俟反弹又买入,稍犹豫没出手反结束后又下跌,造成第二次套牢,多次套牢之后肉,对投资者的打击是很大的。绵绵阴跌,对绝大多数短线买卖的投资者来说是很难适应。对绝大多数短线客来说:往往希望干脆急跌,暴跌来代替缩量阴跌来得痛快,可惜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很多,行情很难按人们喜欢的方式来演变。
  纵观近十年股市实际走势来看:每一次缩量阴跌创下地量时,可以90%以上确认大底形成。地量之后买入是很安全的。
  为什么有的投资者希望下跌末期放量急跌来抄底呢?
  这情况情的前提条件是:股价或大盘已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下跌,下跌的幅度也十分可观,当股价经过大幅,较长时间下跌后,反映卖方力量逐步耗竭,成交量经过较长时间的递减,过数天成交量突然放大下跌,引发买方积极入市吸纳。这种下跌末期放量将再一次刺激头部放量下跌未抛售的持股者神经,令持股者担忧新一轮的下跌开始,引发持股者恐慌加入抛售行列,这种异常情况的发生。投资者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恐慌。大盘下跌末期的放量暴跌,往往引发管理层出台利好,维护市场行情的稳定,沪市股市的底有10%左右是这样形成的。股价下跌末期的放量意味着大户或主力撤出,应视为不良信号。成交量放大同时意味着买入者的增加,从实践经验来看,主力介入某只股票90%以上采取底部悄悄吸纳的手法,很少放量急跌时来建仓大笔买入。
  下跌末期放量急跌,不必抛售是一项明智的做法,至于是否买入则视情况而定。若暴跌之后有利好出台,应果断介入为上策。若无利好出台,只宜少量资金介入抢反弹,短线操作。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地量出现意味着90%以上的抄底良机,下跌末期放量急跌筑底必须要有利好出台才会筑底回升,投资者先观察政策面,消息面变化而动才能趋利避害。
  从成交量的移动平均线来捕捉买卖时机
  第一讲我们从地量意味着地价,探讨地量抄底的关键,第二讲我们又探讨了极少数股价或大盘行情在下跌末期出现放量刀跌探底的市况。对成交量的分析,在于提示买方与卖方数量增减的变化导致价格变动趋势的可靠性,由于每一天的成交量都在变化,人们常常通过考察一段时间的平均量的变化来辅助捕捉买卖时机。
  在上升市况中,成交量随着买入需求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在下跌市场中,成交量随着买入需求的减少而呈减少趋势。市场处于相对盘整期间,买方与卖方力量相当,市场成交量维持一定的稳定阶段,考察一段时间内平均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成交量可能增大或减少的趋势,从而捕捉由成交量变化引发的股价变化买卖时机。
  分析成交量的平均线变化往往可以借鉴股票价格移动平均线的分析方法,实际交易过程中,人们常把5日的成交量进行算术平均,每5天的平均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5日成交量移动平均量=-(V1+V2+V3+V4+V5)/5①
  由②式计算的结果是第5天这天对应的平均值F5,若计算第六天的平均值F6,则F6为:
  F6=-(V2+V3+V4+V5+V6)/5②
  若计算第七天,第八天的平均值以此类推,把计算所得的平均值标记在对应的成交量柱状图中,用一条光滑曲线把各个天数对应的平均值连成一条线,就画出5日成交量移动平均线。
  同理,人们同样可计算和画出10日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于每个投资者投资理念与风险不同,对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所选天数可以不同,选择天数越大,成交量移动平均线变化趋线越平坦,选择天数越大的均量线称之为慢线。选择天数越小,均量线变化趋势越曲折,人们习惯称选择天数小的均量线为快线。
  分析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时,必须注意关注是何板块股变化引发成交量增减。分析成交量平均线时,也要分析成交金额的移动平均线对应变化。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的计算与成交量移动平均线计算类似,只是把每日成交量改为每日成交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5日成交金额移动平均值=(M1+M2+M3+M4+M5)/5①
  成交量移动平均线和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实捕捉买,卖点的应用法则:
  (1)当快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下向上穿过慢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时,两条线相交点可视为成交量将放大,股价将上扬的买入信号,若这时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也出现对应的相交点,这就意味场外资金开始增加流入股票市场,反映买入的力量加大,有效需求增加股价上扬机会大,可视为买入信号。
  (2)当成交量放大较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出现一段时间来的量大量,欲称为天量,意味买方力量基本耗竭,该买入的资金基本上投入,继续增大投资的后续资金有限,股价或大盘上升缺乏动力,股价或大盘易掉头下跌。这时快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上向下穿过慢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两条线交叉出现相交点。
  反映成交量开始呈递减趋势,意味有效需求减少,股价或大盘下跌趋势将增大。这个相交点,可视为卖出点。若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相对应的相交点。可视为更可靠卖出信号。
  (3)当成交量移动平均快线与慢线呈横向平行或交缠排列,反映当前成交量基本增减变化不大,买方与卖方势力相应。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快线与慢线也出现类似状况,可认为市场出现徘徊,观望,盘整阶段,股价或大盘走势方向不明朗,当有利好或利空消息刺激,成交量突然增大,将打破这个动态相对平衡区,股价或大盘向上或向下突破盘局,这时成交量平均线快线与慢线就会发出交叉点,指明买,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