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家族:无聊的岁月的随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32:19
        等着做毕业论文,问问学长又说要等到周末开始,于是又多了几天无聊的日子,该怎么度过啊。上午勉强在宿舍呆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想到跑到图书馆看书,先是看看二楼的杂志,然后就是看看有什么小说书籍之类的消遣消遣。但在图书架上徘徊了好久,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觉得有些书籍纯粹是瞎编乱造,或者就是乱写一通,总之是看完总本书,不会有什么重要收获,或者就是过几天就忘得精光的那种。可是想想回宿舍也没什么事情干,于是还是赖着头皮好好呆在图书馆。呆的愈久,越觉得春节时期看得《白鹿原》是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巨著,阅读过程中让人仿佛亲身经历,读完回味无穷!        越来越发现那些教人如何处世的书籍不能去看,看了也是白看,这种书籍一般会列举很多的中外名事,把处事原则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开始看得时候好像受益匪浅,那些配套的小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看得是津津有味,殊不知,当你看完以后其实一点收获也没有。就是因为人生的很多道理都是要自己亲身去体会,只有自己亲身体会的事情才会放在心上,只有那些惨痛的失败教训才会让人不断地得到进步,而成功的经验往往被妖魔化了。所以现在要很避免将时间花在那些讲什么为人处世的骗人书籍上。       而有些书籍只适合粗粗一看,比如《21世纪应该关注的中国人》,《中国经济十年风云人物》等,没必要对那些人物了解太多,平时很少接触的可能过段时间就会忘记了,所以只要略读下就可以,不是自己领域的就没必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上面,否则会搞的“每件事都知道一点点,说的时候却会是一知半解”得局面。       我虽然说是看了不少书,但很多都是忘记了的,如以前看的《朱志勇的经济学》,晚上看到时却早已经忘光光了,连里面讲得大体内容也不记得。古人有句话说大度之人,读了很大书以后可以很好的消化,而以下狭隘之人看了很大书后,至多也只是个书架子,没有把它们整理消化,还是原原本本的,时间流逝后,也就会一本一本的消失掉,忘记掉。我可不要做个无用的书架子,特别是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化社会,每年出的书籍更是汗毛般的多,所以学会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天在敬民家里看到的曾仕强的《易经》讲座很少受益,就觉得老祖宗的东西还是很有用的,留下了的都是精华,很值得我们当今人读。突然又想起不知谁说的一句话:青少年时期学墨子,中年时期学儒家,老年时期学庄子,于是找来了《韩非子快读》,《墨子快读》,觉得里面的东西都是现在一些成功企业家管理中成功的秘诀,原来,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就是很厉害的任务,也是从老祖宗的精华里受益的。所以更显得读史,读经典的重要性了。       在图书馆里四处游荡,谢谢为什么有人很年轻就已经有了大作为了,而现在的我们这些大学生们都已经20好几了,还要靠父母的血汗钱过日子?因为随着现在社会的急剧变化,就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在大学里呆了4年,真正学习的时间其实很少,每天都是把时间花在很琐碎的事情上,长大的速度相对于以前实在是慢了很多,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多,家务活都不让干,每天至少在那个单纯的做练习,看书籍上面,而对社会的接触更是少的可怜,可想而知,他们都是还沉浸在象牙塔的单纯世界里,对外界的复杂社会还不适应。      明天找点事情干,后天就可以做实验了。成长,期待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