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te ne:新晚报古代退休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35:29
□衣殿臣
退休,古代叫做“致仕”。《公羊传》上就有“退而致仕”的记载。后来也称为“休官”。如李商隐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有时也简化成“休”,如杜甫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从汉代起,退休一般限为七十,所以白居易有诗说:“七十合致仕,礼法有明文。”因为退休对官员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常有诗歌吟咏,今天读来仍有启迪意义。
唐代的退休年龄,也是七十岁,大多数官员尚能遵章而行。其中,白居易对致仕的认识最为深刻,时有吟咏,作品不下二十首。
诗人认为: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社会,人们大都是“六十年太老,身体不支持”(自咏五首),因此应该早些“致仕”。
他在《自问》诗中甚至提出五十岁退休的主张:“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也因愁。官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时休?”对于那些贪恋禄位、到了年龄而不愿退休者,则写诗规劝,他的《合致仕》就写得入木三分:“七十合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落双目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纟委,愚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佝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绘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看,这是何等切中要害的分析与议论!
宋朝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曾两度为相。他因病曾几次向太宗提出提前退休,太宗不得已批准了赵普的请求。离京时,宋太宗写《送赵普》诗为之送行,鼓励赵普要身退心不退:“忠勤王室展宏谋,政事朝堂赖秉扶。解职暂酬卿所志,休教一念远皇都。”
宋真宗时苏州太守孙冕,因感到自己体力不支,无法继续为官,便向皇帝提出退休申请,还写了一首《书苏州厅壁》诗,以明致仕之志: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须抖擞老精神。”这种功成身退、主动致仕的做法不是很有自知之明吗?
明朝的开国功巨、政治家和文学家刘基,字伯温,被朱元璋视为当代的诸葛亮,刚满六十岁便辞官回乡养老,有致仕诗云: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草屋傍林泉。因思若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却文章不值钱。”
诗中虽然流露出某种消极逃避的意念,但那淡泊名利、返璞归真、颐养天年的思想,还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