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一套真实图片大全:中国军网_数字报戒 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8:43
戒 懒 朱 满
俗话说:“一懒生百病,一勤生百巧”。懒,影响事业发展,影响单位进步,影响生活质量,历来受人唾弃。当前,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中,懒,是重要表现之一。
有些人懒学。他们热衷于应酬,忙于具体事务,把工作忙作为不学的托词,学习稳不住神,静不下心,学不进去,把“学习不够”作为常说不改的“光荣缺点”;有的表面上看也学了,但不是为了掌握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而是用于装潢门面、应付检查。
有些人懒思。正像小平同志早年批评的那样:有些干部“工作不努力,不深入基层,不亲自动手,不动脑筋,靠秘书办事,讲五分钟话都要靠人家写成稿子照着念,有时还念错了!”这些人怕动脑子、怕累身子、怕担责任;学习别人经验,照抄照搬,没有创新、缺少特色;对基层的问题偏听偏信,别人说啥就信啥,不细察,无见解;处理问题、部署工作想当然、凭感觉、靠经验。
有些人懒政。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诿拖延、欺上瞒下;有的对是非问题甚至明显错误意见,不表态、不得罪人,哼哼哈哈当和事佬;有的上边推一推动一动,抓一抓紧一紧,甚至上级抓了推了也无动于衷。
说得再具体点,还有些人腿懒,该到场的不到场,该去的地方不肯去;有的人嘴懒,该说话的不说话,该要求的不要求;有的人手懒,该自己写的、自己做的让手下代劳。即便去了、讲了、干了,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心不在焉,做做样子,走走形式。
勤劳肯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历来都是人们对权力者的不屑。许多领导干部能走到今天的岗位上,也是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赢得上下信任得来的。一些人之所以懒了,说到底是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出现了问题。
如有的同志不愿多学习,主要是认识不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感觉不到知识的恐慌,总觉得自己学历够用,不学也能挺一阵子。其实不然,当今之世,知识成几何式增长,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我国改革步伐加快,隐蔽战线斗争错综复杂,兵员结构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科学理论做支撑,就会在复杂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不掌握前沿知识,就会在各种矛盾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不学习先进技术,就驾驭不了现代高端武器装备。有的同志不愿多思考,是把思考当成苦差事,缺乏进取精神。作为常人追求安逸的生活不算错,但作为领导干部不要忘记,今天的安逸生活是多少先驱们思考奋斗换来的啊!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还有更大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实现。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如果领导干部不愿去思考,就不能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就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出其内部的必然联系,就不能走出旧思维破除老框框开创新工作局面。
懒惰,看似清闲优哉。殊不知,长期懒惰是一种意志的消磨、精神的颓废。富兰克林说,“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我国古代也有“勤能补拙,懒可致愚”、“勤能精业,懒可败绩”、“勤能养德,懒可丧志”等诸多教诲。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都是好学、苦思、勤勉的人。文豪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鲁迅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马克思仅写《资本论》就阅读了1500多种图书;毛泽东戎马倥偬,手不离书;周总理日理万机,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可以说,中华民族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成就,无不饱含着炎黄子孙的勤劳和智慧。
天道酬勤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当前,改革处于关键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我们接纳新事物需要新眼光,研究新问题需要新思维,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思路,而这些都离不开思想的勤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如果一些同志的懒习不改、懒风不治,势必跟不上发展的潮流,就会变得落后、落伍,终将影响事业发展,影响个人进步。
治理并消除懒惰作风,首先要从思想上清除懒的根源。通过强化学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明白,懒学无以成才,懒思无以成业,懒政愧对人民重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做到学而不厌、思而不怠,勤奋敬业,鞠躬尽瘁。其次,要从制度上设置懒的“围栏”。严格述职、述学、考核、民主评议等制度,让懒人感到有压力、没面子、丢位子。第三,要从环境上改变懒的风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勤奋敬业、真抓实干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营造奖勤罚懒的氛围,强化“无功便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即是错”的责任意识。戒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从身边抓起、从自身做起。只要每个人都勤于学、勤于思、勤于政,就会推动部队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