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35:55
上下其手 无标题

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与伯州梨。伯州梨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梨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可以说,这个成语的产生,是郑国为人刀俎,被人戏弄的结果。

春秋时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郑国是一个任人欺凌,常被骚扰的诸侯小国。公元前547年,楚康王、秦景公联合出兵伐吴,抵达雩娄(今我省固始),闻听吴国早有防备,就改变目标,乘机入侵郑国。是年五月,楚秦联军进至城麇(郑国领地,在郑楚边界地方)。郑国守将皇颉出城迎敌,结果失败,不但城池被占,皇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获。但楚军主将太子围,为与穿封戌争功,却说皇颉为他所俘。二人争执不下,遂请楚军主帅、时任楚国太宰(辅助国君理政的重臣)的伯州梨裁决。伯州梨有意偏袒太子围,就说:“那就问一下俘虏吧!”于是便让俘虏站了出来。伯州梨对俘虏说:“他们所以争论,皆因你的缘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于是,他指着太子围,举起手说:“这是太子围,是我们国君宠爱的弟弟。”继而,他又指着穿封戌,放下手说:“这位是穿封戌,方城以外地方的县尹。说说看,是谁俘虏你的?”俘虏回答说:“皇颉碰上了太子围,抵挡不住。”显然,是说皇颉为太子围所俘。穿封戌闻之大怒,操起戈追杀公子围,结果没有追上。后楚军带着俘虏,撤回楚国去了。

说实话,貌似公允的太宰伯州梨,在评判过程中,利用俘虏的畏惧心理,耍了一个小小的阴谋诡计。他抬起手(上其手),说这是国君宠幸的弟弟公子围;放下手(下其手),说这是方城外县尹穿封戌。明显是偏袒太子围,欲把功劳记在太子围 的头上。作为阶下囚的郑国俘虏,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哪有分辨是非、坚持正义的权力,纯粹是一个玩偶罢了。而真正捕获皇颉的穿封戌,怒而追杀太子围,也就不难理解了。后来,人们根据伯州梨的这个“小动作”:上其手和下其手,归纳为成语“上下其手”,一直沿用至今。

上下其手原意为玩弄手法、贯通作弊。后来用于形容统治者或官僚政客为愚弄民众,不惜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