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传奇刷点卷下载:老顽童网站—杜启康:读书掇存(三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41:06
(290)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书画家、篆刻家朱复戡作七律挽诗一首:“痛惜贵妃辞醉酒,蓝桥魂断哭梅郎。花飞云散悲天女,凤去巢空还羽裳。金殿利锋倾宇宙,玉堂春梦隔幽苍。生离死诀绵绵恨,从此虞姬别霸王。“
(291)1926年,冯玉祥从苏联回陕后,有军事顾问乌斯马诺夫赞襄军务。他好打听西北军实况,并常常向冯发问,渐渐涉及用人行政。冯甚不悦,一日对乌:“你知道我们中国‘顾问’二字怎解吗?”乌答:“不知何解。”冯告之曰:“顾者看也,问者问语也。顾问者,当我看着你,有话问你之时,乃请你答复也。”乌颜说:“是的,总司令不问,我便不言了。”冯怕其太难过,随笑说:“但我一有所问,你当尽情答复啊。”
(292)俞平伯评价李叔同:“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纸,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293)李石曾长期吃素。某次,他与吴稚晖一同去上海。名医丁福保请二人吃素席。席间,丁、李二人大谈素食的好处:“既卫生,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谈得非常起劲。吴稚晖平日生活简朴,出门行无车,在家食无鱼。此次随李石曾一起原想大快朵颐,谁知席上只有蔬菜和豆腐,无鱼无肉,吃得不来劲。丁福保问:“吴老先生对素食有何看法?”吴稚晖笑了笑,说道:“我嘛,上头是喜荤的,下头却吃素;石曾先生上头吃素,下头却是吃荤的。”李石曾是个老头子,却刚刚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夫人。吴稚晖一言惊人,竟将李石曾臊了个大红脸。
(294)1911年,刘半农为了编一本“骂人专辑”,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粗话启事”,公开征集各地方骂人的话。赵元任看到“粗话启事”后,来到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各地方言把刘半农骂了个狗血喷头。随后周作人也来了,劈头盖脸地用绍兴土话把刘半农大骂了一顿。几天后,当刘半农去教室上课时,竟又被广东、广西、湖北等地的学生用土话骂了个老半天。每当有人开口骂他时,他都说::“好!好!谢谢!”
(295)大跃进时期,钱学森发表文章说:“把每年射到1亩地上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已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他后来又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再次以“中国力学学会会长”的名义发表同样的意见,说亩产粮食可以达到3.9万斤。
(296)戴鸿慈和端方在美国国会看到了林肯总统“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的演说辞镌刻,细问其义,美方翻译甚伪绕舌,这时中方翻译说:”我国早有译文,即‘民有/民治/民享’。戴、端赞不绝口:“还是我们译得好!”又问:“译者何人?”答:“孙文。”
(297)反右中,吴晗揭发罗隆基,说罗颇有点愤愤不平地对人说过:“周恩来是南开出身的,毛泽东是北大出身的,我是清华出身的,为什么他们就能代表无产阶级,而我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呢?”他认为目前是“马列主义的小知识分子领导小资产阶级的大知识分子”,其实就是“外行领到内行”。他的话犯了毛泽东的大忌。毛泽东曾同斯诺谈起过,他曾在北大图书馆担任每月工资8元的助理员,“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意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1958年,毛在写给同窗好友周令钊的信中说:“那些留学生们,大教授们,人事纠纷,复杂心里,看不起你,口中不说,目笑存之,如此等类。这些社会常态,几乎人人都要经历的。”
(298)吴佩孚有副官某,依仗吴的信赖,曾上书请任河南某县县长,结果吴批了四个字:“豫民何辜!”吴又有一个旧同学王某,曾上书云:“愿提一旅之师,平定两广,将来班师回洛阳,解甲归田,种树自娱。”吴即批示道:“且先种树。”
当时德国驻华公使的千金正值妙龄,对吴佩孚无限仰慕,径直写信向吴佩孚求婚。吴不识德文,吩咐秘书译出呈上,那情书便成了公函。吴佩孚依例挥毫阅示:“老妻尚在!”(未完待续)
出处:老顽童网站 编者:杜启康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