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骨灰:老顽童网站—设计死亡(郭 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0:35
我女儿笑我老爱设计死亡。
生死大事,岂能等闲视之。我的生,只能由父母设计。死,则我不妨自己设计。
我也并非设计我的如何去死:是“马革裹尸还”呢?还是“自行失足落水”呢?是“自绝于党与人民”,跳楼或上吊呢?是被毒蛇或疯狗咬了一口不治身亡呢?是偶得沉疴一病不起呢?是灯油熬尽,说一声“我也该休息了”,含笑而终呢?
世事无常,作这类的设计,实乃白搭。有的死法,自己其实也设计不了。我所设计的只不过是我在临死前该留几句什么遗言而已。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不是鸟,没“其鸣也哀”的资格。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很上档次的人物,其言善与不善似乎无关宏旨,无关大局,无关世运。
我从少年时代起,一生病就想写遗言,但那简直是跟父母恶作剧。
年届六十,倒正而八经地诌了一副自挽联备用,联曰:
“千椿心愿未了,如今一了百了。
万般世事堪忧,此后无忧可忧。”
年届六五,又曾写了几句遗嘱放在一边。
“死尸很不好看,因此,请免了向遗体告别;
死人不该耽误活人工夫,因此,请免了开追悼会。
造纸既耗费木材,又污染淡水,用纸理该得省且省,因此,请免了发讣告。
人口日益增多,土地日益紧缺,森林日益减少,死人决不能占用该留给活人的地皮和木料,因此,请免了造墓和用木材装骨灰。我的尸体请尽量利用,最好用以肥田。
我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祝愿包括我的亲人在内的所有活着的人统统幸福。”
年届七十,已是“古稀”,怕别人在我死后发那种千篇一律的未能免俗的讣告,就又写了一份代讣告的临终告白,题为《我走了!》:
“郭因,原名胡鲁焉,幼名胡家俭,安徽省绩溪县人。生于山村,到老不脱土味。长于故国,一生未开洋荤。经历不足以动人心。业绩不足以惊天地。坎坷不足以泣鬼神。三两头衔,不足以装点门第。几文积蓄,不足以讨好儿孙。淡淡平平,无可记叙。生平入学苦少,幸读书尚多。有一得之知,具一孔之见。曾斗胆写出若干著作传世。共有几斤几两,不便自我掂量。人以之覆瓿,我决不皱眉。1926年,我悄然而来,今悄然走矣。爱我者,请节哀。嫌我者,请闷笑。”
今年,我已是虚岁75的老人了,来日自然更少,死后的尸体到底该如何处理,也时或考虑起来。我一贯提倡树葬,恰好我所居住的城市已有一个树葬墓园,我当然要选择树葬了。我生平最喜欢桂树,不仅因为与我一辈子同沐风雨、共度患难的老伴名叫桂英,也因为桂树四季常青,桂花的香味又特别好闻。我决定让孩子在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或直接把尸体埋在树葬墓园,并栽上两棵桂树,墓碑刻字,我不想落套,打算刻上这么一段话:
“我不是文人,因为我从来无意为文。
我不是专家,因为我一生不钻牛角。
我不是学者,因为我懒于引经据典。
我不是教授,因为我不愿照本宣科。
我学习,我思索,我实践。
我带着问题来,却没有得到称心的答案。
我怀着希望来,却没有实现美好的理想。
我走了。来于自然,返回自然。
我只愿树常绿,山常青,水常碧,天常蓝。
我只愿人类少些灾难,地球且慢衰亡。”
题目似可用:《写给世界,留与后人》。下面再签上自己的名字,也可刻上生卒年月。
我的老伴无论是走在我之前还是走在我之后,都和我合葬在一起。她的墓碑上该刻些什么字,就由她自己考虑或让女儿去动脑子,我便不越俎代庖了。
把碑文稿拿给女儿看,她笑笑说:“太长了。而且还可能要得罪一大批文人、专家、学者、教授。何必呢?其实只用第六第七两行就很好,最多加上第八行。除标点,40字以内,石工刻起来也不累。”
女儿还说:“您这样的身体,二十年内绝对走不了,老忙乎这些干啥呢?”
不管女儿怎么说,我搞我的。反正茶余饭后闲着也是闲着,到我眼睛一闭,后事总由女儿作主折腾,我不随她也只得随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