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服装进口商邮箱:文章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8:36
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内容摘要]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源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少问,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以各种形式启发、激活学生思维,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词:问题 设计 提出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现代学习方式来支撑与保障,是难以想象的。《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保证。所以,如何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少问,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要想真正为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可感的、有思维价值的、具有情境功能的问题,教师必须要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精心的准备,力求让问题设计科学化,让问题提出合理化,教师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发现、筛选、归纳及评价问题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问题的设计科学化: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可以让学生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应注重四性:(一)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生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艺术课程,教师是要结合知识与技能、理解与应用、情感与价值交融等提出问题,利用课本的阅读材料、丰富多彩的故事来提出问题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问题设计的具体性与生动性,以便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思考。比如:在教《项链》一课时,针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设计出 “请同学们根据所提示的上联‘一夜风流项链即锁链’,结合文本内容对出下联”的问题,多数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便能对出较理想的下联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全面理解文本的内容,而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二)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思考性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心想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具有现实思考价值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堂上不提没有思考性的问题,不提“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避免设计学生齐答的问题。应设计出一些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认识具有理性深度,经过思考能解答的问题。比如:在教《项链》一课时,针对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分析,设计出“玛蒂尔德其人:爱慕虚荣的一面?人性美的一面?”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作辩证分析,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的表层分析设问。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人性的多面性,而且能增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探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动力。(三)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事先思考过,是有目的的问,不能随便设问,否则问题不是太难就是无味,达不到问的目的,课堂气氛也不会令人满意。要问在最需要和最值得问的地方,在重点和难点处多问,在学生易错、容易混淆的地方多问。对于学生知道的问题少问,对学生不需要知道的问题尽量少问。比如:在教《游褒禅山记》一课时,针对作品中的理性思想,设计出“谈谈这篇散文的记游特点,并针对本文第四自然段提出的有关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请结合今天的实际谈谈你对‘深思而慎取’的理解。”引导学生除了对散文文本的记游特点作分析外,还作现实针对性反思,加深对做人和做学问道理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就知识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能力。(四)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把难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前面的问题成为后面问题的基础和台阶,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暗示和方法的提示,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差别》一课时,针对作品中的主题思想,设计出“文章里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差别是什么?布鲁诺该怎样弥补这种差距?结合现实,谈谈你觉得自己更接近谁?从中你又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除了作分析,还结合现实生活作自我反思。这样既能保证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话说,并学到一定的知识,而且能增强他们认识并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关注生活的能力。二、注重问题的提出合理化问题设计出来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解答出相关的问题来。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三个要素,而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是语文新概念课型的核心,就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我认为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认识。(一)        问题的提出应具有时间性问题的提出不能随心所欲,须有一个合理的时间程序作安排。复习提问在课的开始,讨论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巩固提问在课的后阶段。每个问题的提出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是学生感知判断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的过程,这也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与巩固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二)        问题的提出应具有启发性语文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若两方面都能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老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就有了保证。教师的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带有启发的作用。教师的问必须事先思考过,是有目的的问,否则达不到问的目的,课堂气氛也不会令人满意。比如:在教《一个文官的死》一课时,先提出“文官之死,谁是凶手?”学生多答“文官自己”,后经教师提出“谁是凶手?仇杀?情杀?他杀?”这一启发性的问题,学生便不会只从表层去思考问题的答案了,而是从小说文体的社会层面去分析问题的答案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体内容作全方位认识,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就迎刃而解了。只有借助启发式提问,才能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全面把握,才能增强探究问题的信心与能力。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有错误或不会回答时,教师应该用启发的语言进行提示和引导,为学生回答问题架桥铺路,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三)问题的提出应具有整体性新课标提倡全员参与,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问题可以请3—5名学生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课堂问题讨论的机会。避免课堂变为少数学生的独角戏,也避免了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或看客的可能性。这样不仅不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苏轼的《南堂五首》(之五: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和《纵笔三首》(之二: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人造卫星数过人)两首诗时,教师提出“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时,学生便可积极参与课堂问题讨论,各抒己见,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不仅能全面把握苏轼的豪放与婉约诗风,而且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也由此表现了出来,课堂上也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四)问题的提出应具有量力性 所谓量力性,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在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时间和提问的方式上要量力而行,适当引导产生教学的共振。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正确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这体这二者的关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1)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个体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好有差,智力也有高有低,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题目提问能力较弱的学生,综合性大的问题提问能力强的好学生。适当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出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出来。(2)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学业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初学阶段提出一些基础的问题,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在综合复习阶段提问一些综合性题,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讲新闻文体时,初学阶段提出“新闻的要素有哪些,文体有哪些特征?”等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新闻文体的基础知识作了解;在综合复习阶段则提出“某新闻文本所反映的社会价值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作分析。” 等综合性问题,这就要从新闻文体的鉴赏评价、探究层次上下功夫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增强他们探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3)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语文是一门综合语言艺术课程。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就决定了同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收到学生做题得心应手的效果。比如:在复习诗歌鉴赏题中“分析意境型”题时,既可以提出“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这一问题,也可提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实质作全面透彻的理解,回答起来才不会生硬,才不会不知所云。做到这一点,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有保障,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分析才能把握透彻。三、注重问题的评价方式多样化    课标的“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时时对学生问题的解答作科学的评价,这是语文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所以,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一)学生互评:叶圣陶先生教导过“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所以学生的答案尽量由学生自己诊断对错。这样学生能认真听教师提问题,能认真思考问题,认真听同学回答问题。在评价时教师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有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如果学生评价的答案有错误,教师可继续请好一些的学生来评价直至所有的学生都清楚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中的闪光点成为促使学生进步、发展的源动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二)师生互评:教师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应该用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会从心理感激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教师的评价也应是总结性、规范性与客观公正性的。我认为师生互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认识: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从不同角度转换叙述方式,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的内容加以评论,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以示范;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其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因为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要有民主作风,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总之,课堂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沟通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能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的课标的教学目的之一。参考文献:1、唐建新《新课程 新高考 新导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12期)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3、《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石鸥  刘丽群《语文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