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去 鲍鹏山txt:文章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31:19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理念。但要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都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界,语文学习方法越来越多受到重视。在此,本人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由于本人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参加过两个语文课题实验研究:一是读书时代和参加工作头两年参加的颜振遥教授创立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它是以对知识的能动的智力的加工活动,舍自学,无可代替,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自学能力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二是现在参与的余蕾老师创立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它是以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找衔接点,联系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以提高学生思维及运用语文能力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比较,发现自学辅导教学方式中的一些环节对我们的衔接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在此,谈谈自己在进行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中吸收自学辅导教学方式中优点促进教学的一点粗略体会。

一、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在衔接教学实验中运用

衔接教学的核心是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课内外相连接,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即语文是生活,生活是语文。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提高、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将自学辅导教学五步骤(启、读、练、知、结)中的部分步骤运用到我们的衔接教学课堂上,促进我们的教学。

(1)、“启”的运用

在我们的衔接教学课堂上,课前说话训练完成以后就是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般是先复习旧知识,再说学习要求导入,或者是为引起学生兴趣,用较多时间生动地讲些与本节课若即若离的内容导入新课,导完后回到新课上来,学生的兴趣已减退了,所以我们可以运用自学辅导教学中的“启”:用较少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兴趣持续的时间更长,节约时间。

(2)、“知、读、练”的运用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一般采用“提问法”和“小组研究”即:教师先根据课文内容和与生活的衔接点设计一些问题,然后把前后课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研讨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讨论好后,再面向全体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提问,然后指定个别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这种模式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学习效果不错,实际上也有很大的弊端:一是如果学生甲去帮助学生乙,便影响了学生甲的学习;如果允许学生乙去向学生甲请教,便打断了学生甲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甲的学习。二是如果组成学习小组来边讨论边学习,则个人的自学能力得不到训练,还会有部分学生不动脑筋,只管搭车吃现成的。三是讨论好后再一个一个的回答,会出现提一个问题要几分钟才指定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以上出现的几个问题既浪费时间,使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又会出现华而不实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将自学辅导教学步骤中的“知、读、练”环节运用到衔接课堂上:先依然根据课文内容和与其相关的衔接点设计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然后给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自己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辅助资料自学,遇到不懂的地方或疑难点,举手询问巡查中的教师,而不去打扰其他学生,让他们快者快学,慢者慢学。(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到20分钟以内)自学完了以后,再给学生7、8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最后让学生按顺序(顺序要经常变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让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互补能力得到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弥补了我们课堂上的一些问题。

二、    辅教学中因材施教落实策略在衔接教学中的运用

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上一般采用口耳授受法,很难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就是说课堂上因材施教很难落实,“班级体”与“个别化”的矛盾无法统一,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极为不利。在我们的衔接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自学辅导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的策略,解决“班级体”与“个别化”的矛盾。具体做法是:教师面对全班进行教学的时间大大少于个别辅导的时间。这就在时间上保证了因材施教的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提出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措施,但不要求齐步走。自学快者快学,提前完成进度可以继续向下自学,优生不压抑;慢者慢学,老师用个别辅导给予帮助,使其赶上来,学习有困难的不掉队。这种班定步调相结合的教法,能使不同思维品质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材施教得到落实,并能让每个学生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像这样做后,课堂的主动权彻底教给了学生,他们得到了思维和自学的空间,真正做到了新课程标准所讲的那样: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对适应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

三、自学辅导教学考试方式在衔接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了解和反馈方式。我们的衔接教学实验的考试方式实现了语文教改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将工具书和资料带入考场。这就对教师平时的教学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为其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创意写作的强劲内驱力,使语文课程真正做到了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但是,在我们的开卷考试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比较片面,出现考试成绩好但运用语文能力较差。为更好的改变这种片面性,可以借鉴自学辅导教学中的考试方式——分散进行,分别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读、写、听、说”四方面进行考查:(1)读——考朗读,选定课文或自定文章在班上朗读考查;考默读,选一篇学生未读过的能看明白内容为1500字左右的现代文,要求每人用最快速度默读完,写出内容大意,记下每人用的时间,作为评价标准。(2)写——即综合笔试,与我们的考试方式基本一致。(3)听——教师说或放录音,让学生听后写出大意,或者是设置情景考查,作为试卷,时间一般在3——5分钟。(4)说——设置一定的情景考查学生的复述、介绍自己、演讲、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听、说的考查一般在学期末前三周进行,最后结合笔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对学生的评价既全面又公正。同时又促使学生在平时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真正将语文生活化。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摸索创造,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语文学科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