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赴死系统txt书包:[杂谈]关于苏轼贬谪命运的不同看法及文人治国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41:14
『文学批评』[杂谈]关于苏轼贬谪命运的不同看法及文人治国的几点思考访问数:172  回复数:3
楼主作者:文云龙2007  发表日期:2011-2-11 2:36:22  “乌台诗案”一直是苏轼不公正待遇的佐证,加上苏轼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留下大量千古名篇,因此自北宋以降,世人尤其是文人多对苏轼这一段命运抱以同情态度,而对司马光,王安石则产生厌恶感情,对宋神宗也颇有怨言。对此我颇不以为然,两千年来受儒家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倾向于采取二元两分法,世间万物非善即恶,非黑即白。君子与小人截然对立,君子完美无瑕,小人一无是处,反对君子的人就肮脏卑鄙。批判小人的人就大义凛然。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文化revolution中,我们已经得到了教训。
   我认为北宋苏轼时代还是有政才与风骨兼备的人物的。苏轼的命运,很大一部分在于其性格,他是个很伟大的文人,但可惜,不是一位值得称道的政治家。细观他的政治观点,在我看来,并非完全正确,且有骑墙嫌疑,对变法客观作评价很容易,但当时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变法改变国运。大书特书作为苏轼命途多舛证据的乌台诗案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严重。在宋朝,做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罪,一般均善始善终,颐养天年,即使庸碌无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其他朝代,比如明清,这都是满门抄斩的罪行。苏轼是文人,文人掌握着话语权,于是他的命运被不合理地人为放大,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古代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他需要权衡利弊,顾忌伦理道德,社会舆情。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要惩办他,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一个文采出众却不善治国的正直文人,一群精通治国治国之道且有影响力却不怎么正直的大臣,皇帝该选谁应该很清楚。文人在太平盛世可以来写诗作赋附庸风雅,办正事还是得用政治家。宋代对文人,可以说是历代最优厚的,赵匡胤曾密誓不杀文人及上书言事者,纵观赵宋一代,应该说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苏轼的事,给人很大误解,如果抛开历史,还以为宋代多么黑暗无道,多么容不得文人。事实恰好相反。反观其他朝代,比如明朝,高启、刘基、宋濂、杨基、张羽、林鸿、刘崧、袁凯、孙贲、方孝孺、解缙、黄观,这些人或流放,或腰斩,或诛族或毒杀,哪一个都比苏轼冤,比苏轼惨。至于清朝,就更不必多说了。这些人的命运都被人遗忘,而苏轼那点所谓的挫折,算得了什么?而正是这样一个待遇最好的罪臣却将自己的命运描绘得惨不忍读,有点歪曲历史的嫌疑。在我看来,文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矫情的,不给他点教训,他不知道该怎么正视自己。苏轼应该庆幸,他只是被贬官,然后在悠闲的环境中写出了名篇。而上文提到的那些人,论文才,不比苏轼差,可他们却过早得结束自己的生命,连作品都罕有传世,而他们的命运更是被人们遗忘。
   苏轼的名声,一半在于其文采,一半因其人生的起伏而赚取圣名。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之前纯粹从文学及法理上探究,认定某件事不合理却从未追究为何不合理以及中国三千年政治史中为何总避免不了这种不合理。后来才终于稍有理解。政治上的事不能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文人的角度去追究,而历史上的文人为何总是命途多舛也是有其自身原因的。书生误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文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没有必要首先质询统治者是否惜才,容人。再差劲的政治家处理问题,也要比纯粹的文人要务实,眼光要远,视野要开阔。文人涉足政治,需要以实力为支撑。文人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方式在诸多方面是与政治格格不入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解缙,他的悲剧很大程度在于不自量力。不能否认,他文采非凡,但他将对自己文采的自信上升为对政治上玩弄阴谋手段的自以为是。朱棣重用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修书,这是盛世的象征。朱棣曾对群臣说解缙是上天给他的人才,谁都知道这是他暂时用得到解缙。这么肉麻的话竟让解缙飘飘然,在其后几次耍小聪明小策略侥幸成功后就真视自己为治国重臣,弄权高手,竟不自量力参与到立储之争。以他的水平,怎么和同时期的三杨相比。这样一个人,最后被朱棣以一句“解缙尚在否”而结束一生,在修书未竟时将其杀害,只有一个原因:他做得太过分了。如果不看明史,以文人的角度,肯定会批驳朱棣残忍不爱惜文人,但实际上结合历史结合政治,我们会得到这样的结论:他是自找的!还是那句话,文人掌握着话语霸权,很多真相都被文人的渲染给歪曲了。在看待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文人,我认为应结合他的历史背景,从现实的角度,屏除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全面地去了解,不能因为他的文人身份,他的几篇文章就将天平向他倾斜。就文采我很欣赏苏轼,欣赏其自信豪放的情怀。但文采和政治毕竟是两码事。
  
   回首中国三千年政治史,华夏竟有两千余年由文人甚至诗人治国。震惊之余感到悲哀。文人命运跌宕起伏,原因已然明了:学而优则仕。身在书斋,心朝魏阙。文人的知识结构,道德追求与官场现实及行为规则脱轨。无法割舍的仕途情节导致文人在官场倾轧中人格发生分离:或者屈服现实,趋炎附势;或者坚守道德,大隐于朝。屈服现实者,背离儒家道德底线,大隐于朝,荒于儒家政治抱负。殊途而同归——文人悲剧命运不绝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