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电脑市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4:26
(一)
1、感冒不能用抗菌素、可用羚羊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清热感冒冲剂等中药,常喝醋少感冒。
2、百合加十个大枣可治感冒咳嗽。
3、解热镇痛常喝绿茶。
4、降血脂应常喝绿茶。
5、常吃红薯有非常好的降胆固醇作用。
6、激素不能乱用。
7、阿司匹林饭后服,千万不要空服。
8、止痛药不要乱服,86%的高血压就是常服止痛药的结果。
9、孕妇少吃药,否则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10、胃癌常吃枣,豆腐加野菜。
11、要想容颜好,粥里加红枣。
12、小儿活络丹治疗关节炎。
13、黄酒热服更好。
14、癌症应小剂量化疗,中药调理,饮食治疗。
15、薏米常吃护肝脏,它含有木瓜蛋白酶,可防癌,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6、过敏的人服防风通圣丸加乌龙茶可减肥。
17、茴香橘核丸可治男子睾丸肿胀疼痛。
18、芋头可治乳腺结块,芋头汁可抹乳房上。
19、秋冬养阴可服六味地黄丸,春夏养阳,可服金匮肾气丸。
20、喝热酒比和冷酒好。
21、大葱、大蒜是长出来的青霉素。
22、常吃野菜可抗病毒。
23、内蒙 中风病人多,主要是瞎喝酒。
24、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无药可救,要管住嘴,迈开腿。
25、常爬楼梯对心脏有好处,还可治疗关节炎。
26、厨子要低盐、低糖、低油。
食疗的好处:个人少受罪,儿女少受累
节省医疗费,造福全社会。
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储蓄健康;
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
(二)
1、黄豆煮熟吃可降胆固醇,玉米、花生、蘑菇常吃对身体很有好处。
2、棉花根熬汤喝可治咳嗽。
3、食疗养生保健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事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品永远不能代替完整的事物。
4、饮料里有很多添家剂,对人有害。果汁、白糖、可口可乐、儿童要少用,喝多了钙缺乏。国际社会公认:膳食营养因素的干预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5、高血压可综合治疗:(1)每天食盐降6克可降压(2)喝茶加杭州菊花各半,一月可见效。(3)芹菜切手睡前半小时,开水烫一遍,打汁喝可降压。(4)食蔬菜、水果可降压。
6、减肥是世界流行病,腰带长、寿命短,腹部脂肪每增加一英寸,体内就要增加四英里长的血管,从而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减肥就是要减肚子,控制体重可促进健康。
男性:体重公斤÷身高平方米<25
女性:体重公斤÷身高平方米<24
少吃肥肉和大块的如:洋快餐、烤猪、牛、羊排骨、汉堡包等。喝牛奶过多可使孩子肥胖,可喝豆浆。基本饮料是水,常喝会有健康的骨骼。
7、吃的过饱,营养过剩,加之运动量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原因。防治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从限食、运动与减肥入手。每天坚持走6.5公里,绿色苦瓜切碎开水烫后吃8个月,很有效。
8、男性更年期50-60岁,女性40-55岁,常吃香蕉可使你心情愉快,对方的关心比吃药效果好。
9、黄豆炖猪蹄可催奶。
10、少吃“洋快餐”和垃圾食品。如炸薯片、炸鸡块等,“氢化油”危害健康。
11、麦的郎、肯德基等洋快餐要少吃。
12、禁止在所有的饲料里放添家剂,人吃了这些动物是有害的。
13、吃马齿笕可治痢疾。
14、多吃海味、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健康。
(三)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膳食。
7、饮酒要适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二、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身士不二”的生态观
“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故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
“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三、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无使过。
四、人的健康生活准则
像心脏一样科学工作——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像蜜蜂一样快乐生活——事业成功,快乐松弛。
像蚯蚓一样持之以恒——专致用心,润物无声。
像弥勒一样宽怀大度——大度能容,知足长乐。
事业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
婚姻破裂了,难以重新再来。
健康失去了,永远无法再来。
日常保健要学会:放松,放松,再放松。
1、常吃番茄有利于前列腺疾病好转。
2、经常走路对改善前列腺微循环大有好处。
3、常提肛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
4、老年人打太极可平衡肌体。
5、复方丹参片可打通微循环,预防心脏病。
6、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如鱼、蘑菇等)
7、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养人。
8、黑豆粥可补肾,食肉食不能超过主副食。
9、杂食者美味也,广食者营养也。
10、食宜细缓,不可粗速,热食伤骨,冷食伤肺,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11、饭前喝汤,苗条健康,百练不如一走。
12、人类需要饮食、行为、心理三大营养。
13、早上起来喝杯绿茶很好。
14、常吃红枣、香蕉、苹果可克服焦虑。
15、乐观是人最有效的保健良方。
博爱使人健康,善良使人美丽。
真诚使人快乐,友情使人宽容。
亲情给你温馨,爱情让你幸福。
1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慢观天外云卷云舒。
17、常揉耳朵,风池有利于健康。
18、每天吃一两豆腐,可减少心血管病。
19、喝绿豆汤可解毒,还可治老年皮肤痒。
20、男子不可百日无姜。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2、便秘是万病之源。
23 萝卜上市,郎中下岗。生吃萝卜可抗癌。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国际营养学界近年对膳食指南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过去以营养素为基础转向以食物为基础。
因为营养素的发现依赖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现在发现,在食物中存在着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所谓非必需营养素,这些物质如低聚糖、香菇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和二十八烷醇等,同样也在发挥重要的健康作用。它们可以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延缓机体衰老、提高免疫力,在膳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大多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中国营养与健康的现状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富裕文明病并存”。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人数达2400万,佝偻病与缺乏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营养不良是造成感染流行病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的倾向日益明显。“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诱发一系列“文明病”;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2002年8月至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2.6%,全国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原来的4.6%上升到6.4%。1979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67%,1998年全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6%,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即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体。 膳食、营养因素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用膳食方法纠正高血压,即DASH(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计划。提倡通过多消费蔬菜、水果,低热量的食物来预防高血压。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的专家报告中,提出了膳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发病危险性相关关系的证据。这个资料尤其提到你要控制肥胖,就不能吃大块的食物。越是大块,像烤鸡腿,就非常容易引起肥胖。
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误区”   最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室鲍善芬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利用承担国际课题“北京市居民铜摄入量调查”的机会,在完成课题的同时,用称量法入户进行了居民全膳食调查。从2004年9月1日开始,通过4个月的连续工作,对北京市6个区县、12个居民区的初步调查数据看,存在以下
饮食“误区”。
1.许多家庭烹饪强调口味,用油过多。相当多居民家庭直接用装油的大塑料桶往锅里倒油,往往一倒就过量,三口之家一个月吃一桶油(5升)的家庭不在少数。每人平均每天要摄入30至50克油。尽管中餐比西餐的蔬菜摄入量多,但是饭店和食堂炒菜用油也多,吃完菜、盘底都是油,这是一个弊病。在和食堂炊事员交谈中,不少人提出食堂炒菜用油少了,就餐者有意见,嫌炒的菜不香。
2.许多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营养“误区”,认为吃荤油不好,多吃素油没事。
3.城乡居民目前普遍比较重视饮食营养,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肉。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烹饪以炒菜为主,炒菜比白灼、炖菜费油。如西红柿炒鸡蛋一般用油50克至60克,素炒菜花、炒洋葱、炒青椒也要用油约40克至50克,有的高达60克至70克。而素炒茄子一般用油高达100多克。
4.另外,菜肴搭配不合理,荤素不平衡。往往一份菜、三份肉,或一份菜、四份肉;应该调过来,变成一份肉、三份菜,或一份肉、四份菜这样才平衡。炒鸡蛋很好吃,但用油多、胆固醇高,2003年“非典”期间侯玉瑞同志编了一本
《68个营养食谱》。我们在电视台介绍过,其中有“苦瓜芙蓉蛋”,你切上一段苦瓜、一大段葱一起炒,这样既好吃,又平衡健康。
5.城乡居民“口重”的比较多,烹饪用盐量普遍比较大。我们入户调查发现:蒸一笼包子要用16克盐。烹饪、炒菜用盐量一般应当控制在
1%左右。
饮食结构“西化”导致大肠癌高发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与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合作,以1个病人与3个健康人的比例,两地各选择1200人进行生活习惯的统计分析,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纬度,但加州的华人居民大肠癌、直肠癌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他们在健康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饮食习惯西化是导致大肠癌高发的罪魁祸首。    因为大肠癌发病有83%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饮食因素至为关键,其主要诱因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
腰带长,寿命短,一胖百病缠  肥胖是欧洲最严重的慢性病,在欧洲国家,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肥胖,德国更厉害。在美国,肥胖是压倒一切的忧虑,1980年美国四分之一成年人体重超标,如今达到了三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一是肥胖者。2002年11月24日法国《玛丽安娜》周刊报道,现在美国人口31.5%约6000万人是大胖子,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为15%和23%,美国5岁以下的儿童10%超重。肥胖也成了中国青少年健康的
“公害”,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肥胖患者已达300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如果腹部脂肪的厚度增加一英寸,体内就要增加4英里长的血管,从而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   在西方,贫穷的人反而肥胖  贫穷的人反而肥胖,会使我们的祖先不可思议!2004年3月月14日,《纽约时报》题为“所有的‘进步’都在渐渐危害生命”的文章指出:正是美国社会底层的穷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鸡肉汉堡包、特大比萨饼、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等,使他们成为美国最容易发胖的人群。美国国民普遍肥胖的现实,反映出西方社会取得的“进步”具有深刻内在的矛盾性。2000年因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导致10万美国人死亡,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人数的5倍。  肥胖是美国第二位死因,吸烟是第一位死因。美国联邦疾控中心指出:64%的美国人体重严重超标;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不久将超过烟草、成为首位死因。这是出口到欧洲的万宝路,一面是大字———吸烟是杀手,另外一边的黑体字是———吸烟会杀死你的精子,危害你的后代。而出口中国的万宝路就没有这些标注。
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是古代儿童保健的原则。新生儿(第一胎)正常体重应该在3000克左右,超过4000克属巨型婴儿。001年,南京妇幼保健医院一年接生的6400多个婴儿中,体重在4000克以上的达540名!北京新生儿肥胖比例高达20%。前几年,我们医院妇产科接生了两个孩子,一个体重是10斤,一个是12斤,这两个孩子一检查,发现都是先天性糖尿病。然后我们就调查妈妈怀孕时吃的什么,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往往认为怀孕时候吃的越多婴儿越好,所以吃葡萄一下就吃两斤,傻吃,结果吃“傻”了。我觉得上面这句话应该改为“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2000年5月13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华医学会召开的科学减肥论坛披露,北京人肥胖率高达45%。居全国首位。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类的健康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就是指坐在沙发上,吃着炸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我国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达12.7%。美国对10岁至1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5小时的孩子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比看电视不足两小时的孩子高5.3倍。
哮喘、咳嗽、皮痒、头疼谨防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   英国发现了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这类儿童任性,感情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引起过敏、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痛。可乐过量饮用,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儿童发育。
“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吃得过饱、营养过剩,加之运动量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原因。“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防治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从限食、运动与减肥入手!  在这里我介绍一个病例,我们医院有一个同志的爸爸得了糖尿病,请我去咨询,他老爸生活条件不错,体质也可以,但由于退休后生活不规律,经常白天晚上搓麻将,来北京探亲,检查发现各项指标都够糖尿病了。他问我怎么办?我说这种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只能通过行为干预和膳食调整来治疗和预防。我建议:第一你让儿子给你买一个计时器,每天走8000步,即6.5公里左右;另外,每天买一条苦瓜当早餐吃,由于在印度医学中苦瓜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印度还有从苦瓜里提取植物胰岛素的专利。苦瓜切碎之后用开水焯,然后早餐吃掉苦瓜,把煮苦瓜水的水灌在瓶子里带出去散步,走累了渴了就喝苦瓜水。结果坚持了三个月以后,老人各项指标都正常了。  我这儿有一封一个北京朝阳区有1000户居民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给我来的信。她说从“非典”以后我在电视台做的节目他们都看,所介绍的有关防治高血压的“食疗”方法(即白天喝菊花茶、晚上喝芹菜汁以及“食疗”的天麻钩藤素汤面),社区居民用后很见效……现在我们送礼都不再送点心水果了,而是送健康教育的书。她信中的最后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她说:“我们大家祝愿您健康,因为您的健康就是所有希望健康的人的健康。”从这封人民来信,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央文明办和卫生部组织的“相约健康社区行”倡导的健康教育活动,确实给社区人民大众带来了切实利益。
关注“食品慢性安全”   从“食品慢性安全”的角度看“洋快餐”对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的慢性安全:是指食品对各种慢性疾病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有关食品慢性安全的评价标准如下:
1、食品对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食品对某些疾病危害因子的影响。
3、食品对人体基因的影响。
4、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指出,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95%来自动物性食物。美国参议院《营养与健康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戈文提交国会的报告:“现在的营养问题或者说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今天的危险已经不是脚气病或者坏血病,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比这微妙、可怕得多,千百万美国人塞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可能使他们患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一句话,会慢慢地致命。”这是他对上世纪70年代美国食品状况的尖锐抨击!
“洋快餐”对人类大脑营养的不良影响  唐代孙思邈著《备千金药方》书的《食治》篇指出,“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
细胞的抗衰老条件 最好的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说到吃,我们早已从“吃得饱”进步到“吃得好”。但是,看看我们目前的健康形势,真正的健康危机并不是传染病、急性病,这些病大部分都已得到了控制,而是由广泛的饮食不均衡引起的生活习惯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等。所以,对于“吃”的追求,不应该只顾着“吃得好”,而应力求“吃得对”。
至于“吃”的目的,并不是喂饱肚子那么简单,也不是供给机体能量那么笼统,现代细胞学认为,“吃”是为了供给细胞营养。机体是由70兆个细胞组成,细胞“吃得好”,才能有活力,细胞有活力,生命才有活力。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身体内部的微观宇宙,探究细胞的需求,把握生命的脉搏。基于此,本文从细胞疗法的角度简单阐述“吃得对”的问题。
细胞疗法三步曲
一、 细胞的营养
二、  日常食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留下碳、硫、氮、磷、氯等酸性物质,称为酸性食物,如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碳酸饮料、酒类、主食;另一类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留下钾、钠、钙、镁、铁等碱性物质,称为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
细胞需要全面的、均衡的营养,这就要求酸碱食物必须合理搭配。现代人,三分荤,七分素,30岁以后还必须外源补充碱性营养。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只顾自己“吃得好”, 根本没有顾及到细胞的需求。要知道,当你吃得肚子滚圆,嘴巴油光时,细胞却在无奈地哭泣。
机体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死亡,每时每刻都有新生。这种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所需要的各种酶都是恒定的,不会因为嘴巴和眼睛的喜好而改变。对于你漠视细胞营养需求的错误,细胞起初还会原谅,它会奋力自救,进行自我修复与调节。但这个能力极其有限,一旦你屡犯不改,超越了细胞的自救能力,细胞就会失去活性,失去健康,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器官功能低下,其结果必然是疾病。
所以,当我们盲目进补,或在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乐时光时,最好向内心深处问一问:细胞,你需要什么营养?
二、细胞的生存环境
人的身体70%以上是水分,包括血液、胆汁、胰液、胃液、肠液、脑髓液、关节腔滑液、唾液、尿液等,通称为体液。细胞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生活在这条由体液形成的小河里。
细胞喜欢这条河的PH值为7.0~7.4,即弱碱性。在这样的环境里,细胞各得其乐,各司其职。依靠所得到的全面均衡的营养进行着旺盛的新陈代谢,保证我们身体上每个器官与脏器健康运行。可是,我们一味地追求“吃得好”,体内酸性物质越积越多,体液越来越酸性化了。想想看,酸雨能毁掉一片森林,酸性的东西也能腐蚀掉一台机器,细胞在这条酸河里又如何生活?
迫不得已,细胞只好启动自救计划,调集身体每个地方的碱性资源(矿物质),来中和酸性物质,以求酸碱平衡。酸性物质少量时,平衡还能维持,日复一日,酸性的东西多了,细胞的自救也就趋于极限,一旦突破极限,你的疾病也就随之而来。所以,疾病的出现,犹如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有的人问,我疲劳,我骨质疏松,我贫血,我的钙、我的铁到底到哪里去了?很简单,一方面是这些人饮食不均衡,没有摄取足够的矿物质;一方面是有些本来含钙、含铁的食物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含量不高;更重要的是,当体液变酸时,这些钾、钠、钙、铁等矿物质都被细胞征调到除酸大军里去了。
有一个例外,癌细胞喜欢酸性体液,喜欢缺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癌细胞会迅速裂变,成为肿瘤。全世界所有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癌症病人的体液都是酸性,越到晚期,酸性越强。
改变体液的酸性化,还细胞一个弱碱性的自然环境,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
三、细胞的抗衰老条件
人的衰老,实际上是细胞的衰老。延缓衰老,就是要提高细胞的抗衰老能力。
衰老就是被氧化。一台崭新的汽车,放在院子里长期不开,就会成为一堆废铁,因为铁被氧化了。一块肥肉放在空气中,就会变黄,就会腐烂,因为脂肪被氧化了。细胞外层有一层由脂肪组成的细胞膜,也容易遭到氧化。当细胞膜被氧化后,就失去了通透性,里面的毒素出不来,外面的营养进不去。于是,细胞慢慢衰老,各种疾病不期而至。
所以,无论是使用什么化妆品,也只能使你外表年轻。内在细胞的衰老,注定了你会渐渐地老去。
细胞为什么衰老?问题的关键是自由基。自由基最主要的来源是氧气,虽然氧气提供了生命保障,但同时又是扼杀生命的“凶手”。机体燃烧氧气使生命得以延续,但同时会释放自由基。自由基攻击细胞,使脂肪被氧化,令蛋白质“生锈”,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刺穿细胞膜破坏基因密码,使细胞丧失自救能力而死亡。
机体中的抗氧化酶和其他抗氧化物质能降解自由基的杀伤力,阻止自由基的生成。条件是机体要有正常的酸碱度,还要有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如SOD酶、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植物黄酮等等。这些营养物质不是“吃得好”就能得到的,必须合理调整饮食,合理通过外源补充抗衰老物质。
综上所述,我们的一日三餐,就是为了给机体细胞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细胞是生病、衰老等“一切事情”发生的根源。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除了不能去左右大环境外,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从“吃”开始,保证细胞的健康。正如美国著名的医学营养学专家史娥普教授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东西吃得不对,没有医师能治好我们;如果我们东西吃得对,就根本用不着医师。
先进厨房再进药房
赵霖认为,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疾病,他形象地将此比喻为“先进厨房再进药房”。
赵霖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论述。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食物与药物一样,来源于大自然,同时也能治疗疾病。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当作中药广泛使用,如大枣、莲子、山药、白扁豆、山楂等;同样,也有不少中药被人们当作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金银花、西洋参等。
“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赵霖引用民间的说法,“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来告诉听众,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是非常宝贵的。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观点,食物的客观效果与中药药物有相似之处。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也在不断证实这一论断,对包括蔬菜在内的上千种食物的系统研究发现,食物中含有许多对机体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
赵霖说,西方公认的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曾说过:“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你的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一论断同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寓医于食”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2001年8月于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营养学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上,经过热烈的讨论,同样得出了“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的科学结论。
所以,饮食有节,身必无灾,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国际营养学界近年对膳食指南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过去以营养素为基础转向以食物为基础。因为营养素的发现依赖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现在发现,在食物中存在着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所谓非必需营养素,这些物质如低聚糖、香菇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和二十八烷醇等,同样也在发挥重要的健康作用。它们可以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延缓机体衰老、提高免疫力,在膳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大多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饮食结构“西化”“文明病”登陆中国  中国营养与健康的现状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富裕文明病并存”。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人数达2400万,佝偻病与缺乏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营养不良是造成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的倾向日益明显。“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诱发一系列“文明病”;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2002年8月至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2.6%,全国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原来的4.6%上升到6.4%。1979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67%,1998年全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6%,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即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体。   膳食、营养因素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用膳食方法纠正高血压,即DASH(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计划。提倡通过多消费蔬菜、水果,低热量的食物来预防高血压。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预防”的专家报告中,提出了膳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发病危险性相关关系的证据。这个资料尤其提到你要控制肥胖,就不能吃大块的食物。越是大块,像烤鸡腿,就非常容易引起肥胖。   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误区”   最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室鲍善芬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利用承担国际课题“北京市居民铜摄入量调查”的机会,在完成课题的同时,用称量法入户进行了居民全膳食调查。从2004年9月1日开始,通过4个月的连续工作,对北京市6个区县、12个居民区的初步调查数据看,存在以下饮食“误区”。  1.许多家庭烹饪强调口味,用油过多。相当多居民家庭直接用装油的大塑料桶往锅里倒油,往往一倒就过量,三口之家一个月吃一桶油(5升)的家庭不在少数。每人平均每天要摄入30至50克油。尽管中餐与西餐的蔬菜摄入量多,但是饭店和食堂炒菜用油也多,吃完菜、盘底都是油,这是一个弊病。在和食堂炊事员交谈中,不少人提出食堂炒菜用油少了,就餐者有意见,嫌炒的菜不香。  2.许多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营养“误区”,认为吃荤油不好,多吃素油没事。  3.城乡居民目前普遍比较重视饮食营养,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肉。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烹饪以炒菜为主,炒菜比白灼、炖菜费油。如西红柿炒鸡蛋一般用油50克至60克,素炒菜花、炒洋葱、炒青椒也要用油约40克至50克,有的高达60克至70克。而素炒茄子一般用油高达100多克。  4.另外,菜肴搭配不合理,荤素不平衡。往往一份菜、三份肉,或一份菜、四份肉;应该调过来,变成一份肉、三份菜,或一份肉、四份菜这样才平衡。炒鸡蛋很好吃,但用油多、胆固醇高,2003年“非典”期间侯玉瑞同志编了一本《68个营养食谱》。我们在电视台介绍过,其中有“苦瓜芙蓉蛋”,你切上一段苦瓜、一大段葱一起炒,这样既好吃,又平衡健康。  5.城乡居民“口重”的比较多,烹饪用盐量普遍比较大。我们入户调查发现:蒸一笼包子要用16克盐。烹饪、炒菜用盐量一般应当控制在1%左右。   饮食结构“西化”导致大肠癌高发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与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合作,以1个病人与3个健康人的比例,两地各选择1200人进行生活习惯的统计分析,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纬度,但加州的华人居民大肠癌、直肠癌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他们在健康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饮食习惯西化是导致大肠癌高发的罪魁祸首。因为大肠癌发病有83%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饮食因素至为关键,其主要诱因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   腰带长,寿命短,一胖百病缠  肥胖是欧洲最严重的慢*,在欧洲国家,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肥胖,德国更厉害。在美国,肥胖是压倒一切的忧虑,1980年美国四分之一成年人体重超标,如今达到了三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一是肥胖者。2002年11月24日法国《玛丽安娜》周刊报道,现在美国人口31.5%约6000万人是大胖子,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为15%和23%,美国5岁以下的儿童10%超重。肥胖也成了中国青少年健康的“公害”,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肥胖患者已达300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如果腹部脂肪的厚度增加一英寸,体内就要增加4英里长的血管,从而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   在西方,贫穷的人反而肥胖  贫穷的人反而肥胖,会使我们的祖先不可思议!2004年3月14日,《纽约时报》题为“所有的‘进步’都在渐渐危害生命”的文章指出:正是美国社会底层的穷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鸡肉汉堡包、特大比萨饼、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等,使他们成为美国最容易发胖的人群。美国国民普遍肥胖的现实,反映出西方社会取得的“进步”具有深刻内在的矛盾性。2000年因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导致10万美国人死亡,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人数的5倍。  肥胖是美国第二位死因,吸烟是第一位死因。美国联邦疾控中心指出:64%的美国人体重严重超标;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不久将超过烟草、成为首位死因。这是出口到欧洲的万宝路,一面是大字———吸烟是杀手,另外一边的黑体字是———吸烟会杀死你的精子,危害你的后代。而出口中国的万宝路就没有这些标注。   “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是古代儿童保健的原则。新生儿(第一胎)正常体重应该在3000克左右,超过4000克属巨型婴儿。001年,南京妇幼保健医院一年接生的6400多个婴儿中,体重在4000克以上的达540名!北京新生儿肥胖比例高达20%。前几年,我们医院妇产科接生了两个孩子,一个体重是10斤,一个是12斤,这两个孩子一检查,发现都是先天性糖尿病。然后我们就调查妈妈怀孕时吃的什么,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往往认为怀孕时候吃的越多婴儿越好,所以吃葡萄一下就吃两斤,傻吃,结果吃“傻”了。我觉得上面这句话应该改为“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2000年5月13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华医学会召开的科学减肥论坛披露,北京人肥胖率高达45%。居全国首位。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类的健康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就是指坐在沙发上,吃着炸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我国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达12.7%。美国对10岁至1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5小时的孩子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比看电视不足两小时的孩子高5.3倍。  “正当快餐店的金色标志风靡全球的同时,香烟广告中的男子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形形色色的洋酒广告更是不绝于耳。”美国《商业日报》记者用形象的语言这样描述美国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动的以快餐、香烟和酒等广告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攻势。   哮喘、咳嗽、皮痒、头疼谨防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   英国发现了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这类儿童任性,感情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引起过敏、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痛。可乐过量饮用,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儿童发育。   “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吃得过饱、营养过剩,加之运动量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原因。“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防治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从限食、运动与减肥入手!  在这里我介绍一个病例,我们医院有一个同志的爸爸得了糖尿病,请我去咨询,他老爸生活条件不错,体质也可以,但由于退休后生活不规律,经常白天晚上搓麻将,来北京探亲,检查发现各项指标都够糖尿病了。他问我怎么办?我说这种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只能通过行为干预和膳食调整来治疗和预防。我建议:第一你让儿子给你买一个计时器,每天走8000步,即6.5公里左右;另外,每天买一条苦瓜当早餐吃,由于在印度医学中苦瓜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印度还有从苦瓜里提取植物胰岛素的专利。苦瓜切碎之后用开水焯,然后早餐吃掉苦瓜,把煮苦瓜水的水灌在瓶子里带出去散步,走累了渴了就喝苦瓜水。结果坚持了三个月以后,老人各项指标都正常了。  我这儿有一封一个北京朝阳区有1000户居民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给我来的信。她说从“非典”以后我在电视台做的节目他们都看,所介绍的有关防治高血压的“食疗”方法(即白天喝菊花茶、晚上喝芹菜汁以及“食疗”的天麻钩藤素汤面),社区居民用后很见效……现在我们送礼都不再送点心水果了,而是送健康教育的书。她信中的最后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她说:“我们大家祝愿您健康,因为您的健康就是所有希望健康的人的健康。”从这封人民来信,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央文明办和卫生部组织的“相约健康社区行”倡导的健康教育活动,确实给社区人民大众带来了切实利益。   关注“食品慢性安全”   从“食品慢性安全”的角度看“洋快餐”对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的慢性安全:是指食品对各种慢性疾病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有关食品慢性安全的评价标准如下:  1、食品对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2、食品对某些疾病危害因子的影响。3、食品对人体基因的影响。4、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指出,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95%来自动物性食物。美国参议院《营养与健康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戈文提交国会的报告:“现在的营养问题或者说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今天的危险已经不是脚气病或者坏血病,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比这微妙、可怕得多,千百万美国人塞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可能使他们患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一句话,会慢慢地致命。”这是他对上世纪70年代美国食品状况的尖锐抨击!   “洋快餐”对人类大脑营养的不良影响  唐代孙思邈著《备千金药方》书的《食治》篇指出,“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  人类大脑对工业文明的产物“洋快餐”是陌生的,大脑渴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的营养,即与4万年前相同的天然食物。而我们却用40年前尚不存在的食物———“洋快餐”、氢化油来搪塞它,难以想象,在许多人的大脑中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如何饥馑的场面!(掌声)(摘录自美国出版的《大脑的营养》一书)。   “洋快餐”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  2004年11月6日出版的《中国食品报》,刊载了程昭寰教授的文章,指出最近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以洋快餐为代表的垃圾食品,会损害青少年与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通道,可对大脑和思维素质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加拿大研究人员用高脂和普通饲料来喂养2组一月龄的小鼠。当长到4个月时,在训练老鼠完成一项简单的记忆任务后发现,“胖”老鼠的表现远不如“瘦”老鼠,后者学习能力强。   “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和“能量*”   2002年2月15日,埃菲社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中国传统深受西方风尚冲击”,文章中说道“从战国时代以来的数千年中,中国的古老传统一直得以保存,但现在却仿佛屈服于不可抗拒的西方生活方式”。从美国那里,中国模仿到的是最糟糕的东西“洋快餐”。美式“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营养学家为“洋快餐”取了个绰号,叫做“能量*”和“垃圾食品”。   “洋快餐”严重破坏膳食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才能摆脱亚健康状态:瓜、果、蔬菜是碱性食品,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以及谷物属于酸性食品。无论何时,餐饮中都应掌握膳食“酸碱平衡”,注意菜肴的荤素搭配,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使人体保持弱碱性体质。否则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会严重影响健康。  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上,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在日常饮食上尽可能注意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的合理搭配。  餐”的食物

饮食“西化”养出小胖墩
赵霖教授指出,现在许多父母奖励孩子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吃洋快餐,正因为这样的食物结构,我们国家的肥胖儿童才逐年增多。
他担忧地说,回忆童年的时候,他想到的都是烤红薯、煮老玉米棒的香味,而现在的孩子长大之后,回忆童年时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
“沙发土豆”就是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但凡有这样饮食习惯的孩子,80%以上是小胖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儿童中已经出现“果汁饮料综合征”,赵霖介绍,这类儿童学习成绩差,任性,感情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早晨起来好一点,因为一夜没喝果汁。后来医学工作者发现,“果汁饮料综合征”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
十几年来,西式快餐在中国越卖越“火”,对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习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洋快餐”对我国儿童饮食结构造成的错误导向更是贻害无穷。
赵教授说,饮食“西化”的原因是营养知识普及不够和健康教育滞后,经济虽然上去了,但错误导向造成的营养问题却出现了。面对西方“文明病”对我们的困扰,我们有必要大力开展营养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认识“洋快餐”对健康的危害。
居家生活少盐、少油
只有在中国,饮食才有主、副食之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
在现场,赵霖现场教授了听众一些“养生之道”,比如“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四条腿、两条腿是指肉食,一条腿的蘑菇就是健康的食物。
还有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一个是喝菊花茶,坚持一个月后就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其次控制吃盐量,现在北京人每日平均吃盐15克~16克,如果每天控制在10克以下(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是6克),一个月以后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个“食疗”方是天麻钩藤素汤面,即将10克天麻、10克钩藤熬汤,然后用此汤下面,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
吃饭的时候最好“细嚼慢咽”,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有利于身体健康。
“晚饭少吃一口,舒服一宿”,现在很多人肥胖是因为晚上应酬,吃完就回去睡觉,所以就非常容易肥胖。
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
目前我国的整个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富裕文明病并存。在很多年轻人当中,更是每天都吃一大堆药片,这样其实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他讲到了他一次去欧洲的感受,在那里蔬菜都非常贵,一根黄瓜、一棵小的白菜就要一欧元,合人民币10块,而他回到北京拿着10块钱都可以买一小车的菜回来。
西方是药片文化,因为西餐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品种单调,造成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欧美人均蔬菜摄入量100余克/日,而中国人是500~600克/日。为补充膳食营养不足,西方从各种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形成了现代所谓西方药片文化。美国人由于蔬菜吃得少,前些年许多新生儿发生脊柱裂,美国后来就把叶酸提取出来制成药片,要求孕妇普遍补充。
而中国人因为有非常平衡的饮食,这样的先天畸形非常罕见。
赵霖说,西方立足于药片文化,把好好的菜都变成药片,因为卖菜是挣不着多少钱的,只有提取了才能挣钱。
一般人都以为生病了就要吃药打针,以为这样就能健康。可是,我们忽略了,获得真正的健康和预防疾病可以通过我们人类最宝贵的原始本能,即身体的自然抵抗力来完成,这是真正的治疗方法。我们认为,疾病其实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方法,身体是在为健康而战,提醒我们多休息,帮助我们治疗。
健康不是与生俱来的,要获得健康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破坏它们,就会百病丛生,赔了健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低说过:你的食物就是你的医药;不适当的食物引起疾病,恰当的食物也可以治病。
不管科技知识多么进步,不管人们花费了多少金钱在医学研究上,人类仍然会生病和死亡。最伟大的医生用药最少也最简单,因为他们明白大自然在健康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很多疾病是可以自愈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为它们费多大劲,或者完全不理,它们都会痊愈的。在20世纪初,爱迪生曾这样说过:“未来的医生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人类本身,饮食的营养以及疾病的起因和预防'。希波克拉底说:“大自然治病,医生只不过是大自然的帮手。
人类的任何创造都比不上他自身非凡的构造。骨髓内每秒钟会产生250万个红血球,满足全身各处细胞的供氧要求。体内的消化系统会以每天10L的速度产生消化液来消化食物。每时每刻我们的身体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对细胞,组织,系统进行有效的更新。
我们经常说到的“卫生保健”事实上是“疾病保健”。现代医学其实并没有提供真正的卫生保健,相反却从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卫生产业其实是“发展最快的失败产业”。医学应该是预防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手段。
以心脏病为例。目前人类一生中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是50%。65岁前死亡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是死于心脏病,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在退休前有过心脏病发病史。高血压的治疗传统上建议减肥和推荐降压药,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食物的作用。100mg的维生素C就可以显著降低血压(我们已经在很多高血压患者身上尝试,效果很理想)。剑桥医学院进行的大样本无对照研究实验表明,仅500mg维生素E就可以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75%。我们已经通过改善处于亚健康,甚至患重病的人的饮食习惯和补充营养食品获得康复。
高血压患者一旦被宣判为高血压,经常意味着将一辈子吃降压药。其实,血压增高是身体为了更好的协助我们获得氧气和养份。高血压患者一般血管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和血管腔变窄。所以只能通过提高血压加快血流的速度,满足身体的需要。可是,吃降压药只是扩张了血管,从而降低了血压。血压降下来了。很多人反而会觉得头晕,头痛。我们通过改善病人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食品,使得长期吃降压药的病人已经不用吃药了。因为,我们协助身体让血管的弹性恢复,动脉粥样硬化解除,血液粘稠度的降低,所以,血压不恢复是不可能的。
可以预测到,未来的医院将是一种辅助机构。未来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通过运用自然医学的各种治疗方式使机体恢复健康。
· 身体是最好的医生,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