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叶岛在哪里:不要忽视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3:22
不要忽视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生病时还需吃药,而食物对药物有着很大的影响,如降低或增加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或增加某些药物的吸收;使某些药物的疗效提高或降低等。所以,正确服药对我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药物刺激

  有些药物口服吸收后在通过胃肠道时对胃肠黏膜会产生刺激,常常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所以多采用食后或进食时服用。这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氯化钾、皮质素、SMZ等。大量饮水则可降低其对泌尿系统和肝脏的损害。

  2.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碳酸氢钠与牛奶或奶制品同服可产生毒副反应;鱼类与异烟肼同服可因异烟肼内积蓄而中毒;呋喃唑酮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茶叶、葡萄酒、扁豆、鸡、肝、腌鱼等含酪胺食物同服可致高血压;酒精及含酒精饮料能增加阿司匹林、安定、扑尔敏、消炎痛、布洛芬等的毒副作用。

  3.减少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药物的疗效

  我们平常所吃食物中,特别是牛乳制品对药物的吸收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四环素、红霉素等与食物同服时,因食物中钙离子与之结合会使这些药物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铁剂、胃蛋白酶与菠菜等含鞣质的食物或饮料同服时会产生沉淀减少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产生氨基酸可竞争性抑制左旋多巴的吸收,故在服用左旋多巴期间应尽量少食高蛋白饮食;酒精能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B2的吸收。受食物影响的药物还有:息斯敏、开博通、利福平、阿莫仙等,这些药物应食前服用。

  4.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疗效

  灰黄霉素与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同服则能增加吸收;油脂食物可促进无味红霉素的吸收,提高其疗效;酒精有中枢抑制作用,可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疗效。

 油盐酱醋糖等对药效也有影响

  油:植物类食油,如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等,可增强降脂药物的效果。动物油,主要是猪油、羊油、鸡油等,能增强体内脂肪的贮存,且降低那些降血脂药物的功效。因而在吃降脂类药物时,忌吃动物油,应吃植物油,以利增强降脂药物的功效。

  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对人体起着调整体液和细胞之间酸碱平衡的作用,吃盐过多可导致高血压。因此,食盐过多可降低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疗效。所以在服用这些药物时,病人应尽量少吃盐,以利药效,反之会加重病情。

  酱:酱油、豆瓣酱等调料是烹饪时必不可少的作料,但病人在服用优降宁等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不能吃酱油,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醋:由于醋是酸性物质,在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素、磺胺类碱性药物时,食醋会使药物中和而失去药效。因此服用上述药物时必须忌食醋。

  糖:有些人吃中药汤剂怕苦加糖调味。其实,吃中药不能多加糖,因为糖会抑制有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有些健胃中药就是靠药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达到其治疗效果的。又因中药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能与含铁、钙等元素及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起化学反应,这样不但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危害健康。因此,不管服中药还是吃西药,都不能因药味苦而随意加糖。

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很大,但常被忽视。下列影响要特别注意:进食高糖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如蜂蜜、麦芽糖、枣、碱性饼干及含糖多的馅类食品,可与解热药形成复合体,从而减少药物初期的吸收速度。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故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限制糖的摄入量,以低糖饮食为好。

   高脂肪饮食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如灰黄霉素和其他脂溶性抗生素),也可降低某些药物的吸收(如铁剂)。

   高蛋白膳食可使左旋多巴的吸收减少。高蛋白饮食可使药酶活性轻度增加,而低蛋白饮食使药酶活性降低,药效改变。

 含矿物质多的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如牛奶、乳制品、海带、钙质、饼干等高钙食物,或进食花生米、葵花子、核桃仁或进食水产类等高磷食物,以及进食用石膏(含钙),盐卤(含镁)等制成的豆腐,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形成络合物而影响药物吸收。进食含钙多的食物,能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易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富钾食物土豆,若与呋喃米、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可因补钾而增强药物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饮用大量饮料和增加食盐摄入量,可加速碘排泄。进食咸菜、腌鱼等高钠食物,可影响利尿药和降压药的疗效。

 茶叶中含大量的鞣酸,若用茶水服药,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金属离子、生物碱、酶类等结合发生沉淀,可影响药物吸收及酶的活性。饮茶可拮抗催眠药、抗组胺药等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酒与药物合用,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大剂量乙醇对药酶有抑制作用,但少量饮酒对药酶有诱导作用。

 酱豆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类同服(因酱豆菌在肠中能合成维生素K,可抑制双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辛辣食物或佐料不宜与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同服(因刺激胃酸分泌,可减低抗酸药的疗效)。

 味精(含谷氨酸钠)不宜与苯妥英钠同服,因苯妥英钠可促进谷氨酸钠迅速吸收,产生碱血症、低钾血症等谷氨酸钠急性中毒表现。

 服药时间:饭前(空腹)和饭后(饱腹)服药,可显著加速或推迟药物的吸收。

 食物与缓释剂或控释剂同服后,药物吸收速度或程度显著增加或减少,即生物利用度发生显著性变化,称为制剂的食物效应。缓释或控释剂的药物剂量一般为常释剂的2~3倍,食物可能使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发生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1985年,发现高脂餐可引起茶碱缓释胶囊突释而使病人中毒。

 产生食物效应的原因:①食物使胃肠道发生变化,如胃排空延缓、胃内pH值上升、分泌液增加、肝血流量增加等,对于药物的释放、吸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消除、排泄等环节产生影响,使药物的吸收速度或吸收程度发生改变;②食物对药物的直接影响,取决于药物剂型及食物热量;间接影响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部位、食物品种及进食量等。

 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①食物热量:脂肪含量越高食物热量值越大,胃排空越慢。②用餐与服药的间隔时间:餐后立刻服药其食物效应最大,问隔时间越长其食物效应也就越弱。餐前或餐后服药的食物效应也不相同。③缓释或控释剂型是食物效应的首要影响因素。食物对不少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有一定影响,可诱发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对食物效应要有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