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琦不雅视频无删减: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27:14

中医诊病(四)

(2009-02-24 23:51:31)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营养

三、望形

望形,是指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望形的原理和意义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外以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等五体合于五脏,五脏与五体联系密切,五脏精气的盛衰和功能的强弱又可通过五体反映于外,人体外形的强弱胖瘦与内脏阴阳气血的盛衰是统一的。所以,观察病人之形体,可以测知其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以及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

二)望形的基本内容

1.形体强弱观察形体强弱时,要将形体的外在表现与机体的功能状态、神的衰旺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

体强:即体质强壮。表现为骨骼强健,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同时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体弱:即体质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同时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2.形体胖瘦 正常人体形适中,各部组织匀称。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都可能是病理状态。

体胖能食,肌肉坚实,神旺有力者,多属形气有余。是精气充足、身体健康的表现。

体胖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者,多属形盛气虚。是阳气不足、多痰多湿的表现。

体瘦食多,属中焦有火。

体瘦食少,属中气虚弱。

形瘦颧红,皮肤干焦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

(三)体质的判断

目前一般主张将人按体质分为阴脏人、阳脏人和阴阳和平之人三种。

阴脏人特点是阳较弱而阴偏盛,多为寒证,容易产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理变化。

阳脏人特点是阴较亏而阳偏旺,多为热证,并易化燥伤阴,导致阴虚阳亢、血耗神乱等病理变化。

阴阳和平之人,又称平脏之人,特点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匀,是大多数人的体质类型。

 

   




转载列表:

转载前一篇:土豆可乐饼后一篇:中医诊病(五)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四)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二)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三)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五)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六)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八)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九)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十)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十二)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十三)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十四)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十五)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十六)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十七)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十八)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二十)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二十一)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二十二)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二十三)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二十八)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三十)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呃逆自疗21法 老钟的BLOG--------http://blog.sina.com.cn/zhonghualao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