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邪恶漫画h:信佛勿入误区四_清清紫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05:18
信佛勿入误区四2009-06-11 20:42

信佛勿入误区 四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禁区逐渐打破,受人的本性的使然,信佛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还有不少人真正走入了正法修炼,证悟到了很高的法理,在一定层次上明了了自然、宇宙、生命之特性和存在的意义。但也有人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步入了误区,给佛法、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续) 二十五、注重名人效应

过去有个说法“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川确实都有佛、道的影子,名山成了修炼人修炼的好场所。过去修炼讲“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那些大山清净自然,场态纯正,对于出家修炼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场所。但到了近代许多人不是在求法、求道进行修炼了,而是在求富贵、求平安,这样就给修炼带进了很多很不纯净的东西。许多到诸如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沱山等名山去的人不再是去求法求道,寻求解决修炼中遇到的困惑的办法,而是去旅游观光或祈求解决生活中遇到困难,去求升官发财。这就完全有违佛道修炼的初衷了。这不仅使一般人心得不到修正,而且还给修炼场所带来许多可怕的污七糟八的东西,破坏清净自然的环境。所以,现在许多真修者、修炼有素者并不一定在有名的寺院。到这些地方也不一定能求到真法真道。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平平安安还是多灾多难都是生前积德或造业的多少所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除非多行善事行大善事。而且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过去的名山因为出了大德之士而有名,并不能说明现在一定还有大德之士在其中。就象佛教产生于印度,并不是说佛教永远在印度一样。

还有人只注重历史上一些名人是怎么修的或说了什么,在论述佛学理论时往往旁征博引,看起来讲的头头是道,但有的没有实质内容或由于理解错误,用的牛唇不对马嘴。历史上有些名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明白人,对佛法真理也不一定能悟到多少,也许就如普通常人一般,只是因为历史的机遇使他处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成了历史名人,如果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的话当作绝对真理可能会误入歧途。

佛法的体现可分为很多层次,人修炼的心性越高,对佛法的理解越深,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展现的越透。有的人写文章谈什么是佛法,怎样修炼佛法,那也只是他所在层次的认识,并不是最终的理。不修炼的常人很难理解大觉者所在层次的心态和讲出话的真正含义,而佛法浅层次的表现更接近普通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容易为一般人接受,所以,有的人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终的正法大道。释迦牟尼讲“法无定法”,告诉人们佛法无边,我们不能局限在已经认识的层次上。而且佛法修炼主要是向内心去修,修炼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向外去找,向外去求,求法求道也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只是注重别人说了什么,看别人是怎么修的,而不修自己就很难真正提高了,也很难悟到高层次的法理。

还有的人把不同宗教的东西进行对比,看谁好谁高。其实是不能这样对比的。你说佛教是什么,西方宗教是什么,那只能说明作者看到的表面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实质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到,也不会明白,如何能比?!

二十六、受不良文艺作品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佛法,没有正确的善恶标准
人的大脑就象一部容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装进去什么,装进去什么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人就是什么。一个人听到看到的都是正的善的,装进去的是佛法,那么这个人一定能修炼自己,走正自己的路;相反,装进去的都是恶的坏的,其思想行为一定好不到哪儿去。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对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正的作品能引导人心向善,奋发向上;而负的作品能让人疯狂、颓废、坠落。有些作品表面上好象是在宣传正面形象,但其中很多讲的是耍手段,搞阴谋诡计,追求的吃喝享受,甚至暴力色情等,一样达不到好的效果。

现在有些影视作品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弘扬正气,鞭笞邪气。如《大长今》写的虽然也是宫廷戏,充分揭露了宫庭内部的相互倾轧,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但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善恶分明,只要是善良、正直、坚韧,有时哪怕被误解,也不放弃善良的本性和做人的原则,最终必能战胜邪恶。

可是,也有许多影视作品没有明确的善恶标准,而是根据编剧的喜好,或剧情的需要,或为了增加上座率、收看率随意不负责任地杜撰编写的,如出家人为了美女、藏宝图之类的东西去争争斗斗,打打杀杀,使人误以为出家人象常人一样贪图名利享受,甚至还不如常人,这都是在败坏佛法形象。而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正宗的佛学,有的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也没有人去给他们介绍,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有人把佛法当作封建迷信的东西进行批判,致使许多人更不相信佛法,没有道德上的诉求,心中没有善恶好坏标准,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江河日下。现在佛教处于末法时期,有些僧人不能完全按释迦牟尼讲的法去修炼,这也只是那个人的问题,并不是佛法的问题。文艺作品要表现这样的人也应该在维护佛法真理惩恶扬善的大原则下进行,而不能毫无原则地诽谤佛法,将人引入认识误区。

有的作品直接写的是佛法修炼中的事,但不是用剧情去弘扬佛法真理,反而篡改佛法真理,歪曲事实,这样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世界上人是万物之灵,佛法决定了只有人才能修成佛,才能成正果,其它任何生命都是不行的,修成了也是魔,所以动物修到一定时期要遭天杀。这是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是有的作品为了宣扬所谓缠绵悱恻,凄凄惨惨的爱情故事,完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致使人同情恶者,憎恶善者。如白蛇传原本说的是修炼到一定火候的蛇妖缠住了许仙,这对人是一种祸害,法海遵循天理将蛇妖镇在了雷锋塔下,使许仙得以解脱,从而修成正果。可是后来的《白蛇传》为了宣扬白素贞与许仙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竟把维护天理的法海描写成了破坏人家婚姻爱情的恶棍,从而使人憎恨法海,善恶不分。这就是在误导民众,破坏佛法。现在的这些演职人员好象是使文化繁荣了,其实是做了大坏事。

人们只有真正去学习正宗佛学,修炼佛法才能真正认识佛法,了解佛法,掌握佛法,从而有正确的善恶标准,修正思想和行为。

十七、把佛法修炼混同于巫术

佛法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也是修佛的方法。人只有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修炼心性,去掉对世俗间名利情的执著,使心性至真至善至纯,同化于宇宙特性,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才有可能使生命得以升华,返本归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凡是不修炼心性,不升华思想道德,不同化宇宙特性的这门那派的说教,都不是正法大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儒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文化,所以都是正的文化。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沉积了一些歪门邪道,有的打着佛道的旗号却不修炼心性,所作所为有违宇宙根本特性,这些东西不仅不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归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会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现在人类社会处于末法时期,不少人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心法约束,所思所想随心所欲,特别是为了利益、权力等世俗中的东西可以不择手段。同时,也有许多不好的不正的东西沉渣泛滥。有的人既不承传正的修炼方法,也不修炼心性,以为“信佛”就是烧香磕头,就是祈求平安,祈求升官发财。如原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听到“女大师”殷凤珍的“你快高升了,要想上升,你就信佛。你还有两步或三步,即当省长、省委书记和到党中央国务院”,便笃志不疑,把烧香拜佛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丛福奎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原山东省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经常请“大师”预测前途。“大师”说胡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命里还缺一座“桥”。胡建学便下令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线修上一座大桥……。这种把个人利益、仕途奉为至高无上追求目标的思想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不仅要受到人间的法律的严厉制裁,而且由于败坏佛法,污辱佛法,会受到天法的严惩。

现在不少人张口佛,闭口菩萨,用一些巫术给人看病祛邪,而自己又不修炼心性,这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修炼。这样的人往往是因为得了某种病或做了什么梦,而有了点小功能。其实,这种功能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由于自己心不正招来了邪灵附体,其所谓的功能往往是由附体控制所至。尽管其可以为人治愈一些小病,说准一些别人尚未发生的事,但对人没有一点好处,只会误人误己。《西游记》中有一回写到师徒四人到了车迟国,遇到了三位国师,三位国师与唐僧师徒打赌,最后发现三位国师一个是虎、一个是鹿、一个是羊。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类似三位国师的人不少,有必要学会鉴别。象丛福奎、胡建学身边的大师都是这种情况。在佛法修炼中,只有象唐僧一样对佛法坚定不移,不为世俗的金钱、美女、权力所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正道,才能成正果。

十八、信则有,不信则无

提起佛、佛法,现代许多中国人有种观念,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好像是说这类事情你信他就有,不信就没有,完全是人自己所招来的。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这样理解的。佛法是自然特性,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法则,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认不认识他,承不承认他,他始终存在。正如磁场、红外线、紫外线、珈玛射线一样,这些东西在人类科学技术没有认识之前就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让人认识了它们而已。人通过修炼、通过正悟,参透出来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和宇宙存在的法则就是佛法,这是人对宇宙自然在一定层次上的一种认知,不是说人没有认知,他就不存在,人认知了他才存在,只是法理往往是随着人的心性展现出来的。

人如果只有凡心,看到听到追求的只会是尘世中的名利、地位等,只会为这些东西而乐而忧,争争斗斗,高层次的东西决不会轻而易举地展现在人的面前。随着人心性的提高,对佛法认知程度越高,理解的越透,佛法的殊胜美妙展现在人面前越丰富。如一般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佛是什么样,但修炼达到一定境界者就可以看到佛是身披迦裟,蓝蓝的卷发,大大的耳垂的光焰无际的殊胜伟大形象。敦煌壁画那些美妙的图画绝非凭空杜撰出来的,那栩栩如生的佛像、仙女、飞禽走兽,如果不是高僧大德们感悟看到了超越人类世界的世界那些美妙的景象是不可能画出来的。现代也有人试图依样画葫芦,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东施效颦,画出的人物缺乏一种神态,更象世俗中的人,这说明现代一些作画者的心性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看三维画也是这种情况,必须全神贯注,平心静气,物我两忘,两眼盯住画面才能在平面画的基础上突破平面画看出三维画来。如果心浮气燥,思想中还留存有周围环境及自身是怎么也看不出三维画的效果的。

佛家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无论什么人行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一般的常人都逃脱不了轮回之苦。现在许多人不信佛,也不信道,有的也不相信善恶报应,是不是因果律对这种人不起作用呢?是不是他们就不在六道之中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人不管是信佛,还是信道,或信其它宗教,甚至于什么也不信,都要受到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制约,谁也逃脱不了。这些法则不是哪一个人规定的,是宇宙自然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觉者感悟认识到了这些法则之后,传授给了人,作为觉者来讲,也不能违背这些法则,否则,一样会受到约束。只是觉者更加懂得这些自然法则,他们会维护这些法则,不会违背法则。

佛家讲善讲忍,这是提高心性的关键,也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准则,否则人心会大乱,道德会败坏,人类社会也会面临灭顶之灾。不仅佛家是这样讲的,西方宗教也是这样讲的,挪亚方舟的故事讲的就是因为人类的道德败坏到了极点才惹怒了上帝,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雨,除了挪亚一家因为有方舟得以存活下来外,其余人全部埋葬到了汪洋大海之中。可是,现在有些人看到中国经济落后了,不仅不从人的本性上找原因,去掉头脑中的污垢与愚见,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反而认为是佛家讲的善和忍影响了落后,这完全是是非颠倒,混淆黑白。若以这种思想引导民众,带给人类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二十九、厚此薄彼

人生活在尘世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圈子,由于人与生俱来的亲情、友情、同志情使得人往往对其圈子内的人感情深厚,愿意来往与付出。而对于陌生人则有种戒备心理。特别是现在许多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态度,遇到陌生人的险情和矛盾往往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在外吃饭时,如果是熟人可以共同进餐,如果陌生人把自己正在食用的餐具碰一下,有的人可能再也吃不下去了。许多城里人看到乡下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常常欺负乡下人。这就说明在人们的心中存在一种分别心。佛家认为,人不应该有分别心,佛法要求人必须修去对世间名、利等执著不放的心,修去为私为我的心,而生出对众生的慈悲之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谁都应该心存在善念,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因为所谓敌人也是因为业债引起的矛盾或因自己心不正被魔钻了空子,控制人制造矛盾,搞乱人的心智。只要按照佛法修炼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心魔自然消除,业债得以化解,敌人也就不存在了。

现代的中国人受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许多人不敬佛向道,分别心格外强烈,甚至意识不到分别心的存在,也认识不到分别心是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障碍因素。特别是用“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之类的简单二分法教育和影响民众,更加强化了人的分别心。这种社会氛围也使许多信佛的人存有分别心却意识不到。如信佛的人在一起谈论佛法时津津乐道,而对于不信佛的人则避而不谈。听说佛度有缘人,就格外亲近那些相信佛法的人。自己相信了哪一门哪一宗哪一派就认为自己所信的那一门是最好的。又如师徒过河,碰到一位希望他们能背她过河的女子,师傅连忙将女子抱过了河,徒弟纳闷半日,忍不住问师傅为何近女色,师傅道:我早已放下为何你还抱着。显然师傅心无所住,只为帮人无分别心,而徒弟住心于戒律、分别于男女都占全了。修佛修出的是慈悲心,对谁都应该慈悲,应把慈悲留给每一个人,无论是信佛还是不信佛,无论是拥护自己的人还是反对自己的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慈悲对待。反对者拥护者那都是对方为人处事的态度,而我们自己则不应用不同的心对待别人。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特点不同,根基不同,人生的道路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不同。那么,在处理人和物的具体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与厚此薄彼地对待他人就不是一回事了。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教化和救度世人。有些不信佛法的人不等于没有佛缘,可能只是机缘还没有成熟。有些对佛法认识还不那么深刻的人也许还存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因素。如果把人拒之千里之外,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印度的摩罗国,离都城约有六,七里的地方,有一所精舍,住着约有五百位出家人,他们都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其中有一个年纪较长的,名字叫摩诃庐,他以愚笨而出名,无论怎样教他,都教不会,他连一句偈语都背不会。在五百比丘中,大家都轻视他,看不起他,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呆在一起,所以他一直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国王派遣使者到精舍来,要请比丘们去供养,愚笨的摩诃庐,惭愧自己的痴笨,不敢参加国王供僧的聚会,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当他一个人留下时,他难过地找了一根绳子,走到一棵大树底下,想要结束生命。正在这个时候,宝像庄严的佛陀现于他的面前,佛陀严肃的呵斥他道:“摩诃庐!你不加紧用功精進,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做出更加愚痴的事情?”佛陀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本来在过去一世中,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修道者,因当时不肯施教于他人,生起傲慢心,轻视旁人,所以这世才受此愚笨的报应。这你怪不得别人,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应该深深的忏悔,死并不能了结罪业。”

摩诃庐被佛陀点醒之后,非常惭愧,跪在佛陀面前忏悔。慈悲的佛陀,不计以往的过失,只要知错而改过,佛陀都一样认为他是好人。这时,佛陀不厌其烦的给摩诃庐开示说法,启迪他慧悟,正好机缘也成熟了,佛陀说法之后,摩诃庐觉悟正果,愚钝的心灵,顿时开朗,他能够了解佛陀的微妙法语,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这时佛陀知道他已经悟道,就命他赶快去参加国王的供养,并且为大众们说法,当他正要离开时,佛陀又告诉他说道:“摩诃庐!过去你当长老的时候,收有五百个弟子,这五百人正是于王宫接受国王供养的五百比丘,你现在赶快去,他们正在等着你的指点。” (转、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