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 西瓜影音: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0:44

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王玉庆

尊敬的布赫委员长、中国科协左铁镛副主席、辽宁省李万才副省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对为召开本次年会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辽宁省沈阳市及有关单位和同志致以崇高敬意!

同志们:

在短短几年时间,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倡导下,循环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发生这一重大转变的标志有三:一是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目前,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正在拟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二是循环经济概念通过媒体开始走向社会,通过政府文件、工作会议和宣传培训走向决策者、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循环经济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三是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试验示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生态省、市、县建设的重要抓手。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正处于一个由理念倡导向试验示范及至全面推进的重要转折时期。要尽快完成这一重大转折,我们就必须正确理解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和解决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技术、法规、政策、体制和机制等关键问题。

在这一形势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审时度势,抓住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来召开年会,非常及时,意义重大。我希望,也相信本次年会能就这些重大问题,拿出好主意,提出好建议。

为了帮助大家深入研讨,我愿意抛砖引玉,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我国相关实践探索的特点和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3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对我国意义重大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趋势看,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从我国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看,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一)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必然选择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类社会始终致力于处理好两大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二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公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普遍矛盾。一方面,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平衡稳定是生态系统发展演替的客观要求。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上是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活动需求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从生产力发展史的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曾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初期发展、工业化和后工业化3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原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线性掠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高级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原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阶段,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和主要以生物产品为原料的家庭手工业中。其技术范式的核心是劳动力、简单技术与土地的结合,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生态系统的容量范围之内,自然循环,和谐共处,但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于低级阶段。

线性掠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阶段,主要存在于以化石能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化社会中。其技术范式是劳动力、机器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结合,出现了大通量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社会经济活动对物质资源的索取和废物排放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废物自净容量,人与自然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选择。除了努力追求人的代际和代内公平发展外,国际社会1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点是重构经济发展模式,缓解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在资源供求和环境容量问题上的尖锐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OECD国家提出21世纪头10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4项基本原则:再生性、可替代性、可吸收性和防止不可逆性。从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和实践了“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3R)”原则,试图在工业化阶段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中,增加循环机制,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规律,将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高级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循环经济。

不管循环经济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如何,从人类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进程看,发展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国际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途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在经过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13亿人口初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但在经济总量快速上升的同时,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特别是在资源环境问题上,由于我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和经历压缩型过程,资源环境问题呈现出复合型的特点,来势猛烈,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所未经历过的,这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对这样的形势,在总结历史教训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内涵极其丰富,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的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到2020年GDP翻两番应不成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资源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原因。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11倍。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绝大部分被我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5的水资源和不到1/3的土地资源已出现全面紧缺势头。总体上,我国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如果不重构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资源就只能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风险很大,国家经济安全无保障。

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

第一,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

第二,由工业、城市生活带来的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和大气二氧化硫及颗粒物污染等老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诸如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全球环境问题等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第三,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地退化、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水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加重,生态问题复杂化。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未来的环境形势将是雪上加霜,不堪重负。据专家估计,2020年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环境负荷将是2000年的3.6倍;要维持现在的环境状况,单位GDP环境负荷必须下降72%。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表明,循环经济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能源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调控,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率,达到资源能源低消耗、经济高产出、污染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循环经济的这一本质特征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5个标准,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所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四)发展循环经济适合国情,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占领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前面已做了论述,是否适应中国国情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我国在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克服劣势,发挥后发优势,实行跨越式发展。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条件都十分充裕,他们用了近20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这样的历史条件,对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已不复存在。中国人口多,重要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增长方式粗放。在这种基础上,要实现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走超常规的发展道路,用50年或更长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为我国经济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已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个中观层次上的理念和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理论和技术的集大成。在上述这些方面,过去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今天倡导的循环经济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经验可以从中借鉴。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德国的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人在《四倍跃进》中提出,只要技术革新和效率革命到位,在同样资源消耗条件下实现财富的四倍跃进,或在经济成倍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减半是可能的。目前,一些欧盟国家已出现了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耗脱钩的现象。

在资源能源效率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同时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改进潜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幅度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4个省(直辖市)、10多个城市在循环经济方面展开了较全面的实践探索,进展良好。也有一些省市在循环经济的某一方面开展了试验示范,或正在积极准备推进循环经济工作。这些循环经济探索实践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领导重视,宣传声势大,组织机构有保障。

江苏、辽宁、山东、上海、贵阳等省市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地方发展档次、实现现代化的大局中去考虑。在具体工作中,将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省和生态市建设的主要抓手,使循环经济发展既能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又能落到具体工作计划当中。针对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广大干部群众不熟悉的情况,各地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教育活动。

从组织领导体系看,基本上是政府或党委一把手挂帅、经济等相关部门参与、环保部门促进和协调,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积极参与的运行机制。

环保部门作为循环经济理念的先觉者和倡导者,在各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

第二,统一部署,规划先行,示范引路。

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省市中,共同的做法和经验是,首先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然后按照规划,统一部署工作,通过建立不同领域和层次的示范项目,带动面上实践。江苏省在编制全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同时,要求地方制定相应规划。目前,13个省辖市、10个县级市、10个工业开发区正在编制或完成了地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2年以来,江苏省相继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企业、园区和社会层面。

第三,试验内容丰富,模式多样,内涵有创新。

从各地试验的情况看,循环经济实践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在生产领域,实践的重点是通过3个层次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一是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小循环。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计,涉及化工、轻工、建材等10多个行业。二是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目前我国有10多家工业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三是通过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连接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此外,生态农业也是辽宁、江苏等地循环经济实践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系。

绿色服务业(第三产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政府绿色采购等都是一些地方消费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抓手和努力方向。

一些地方注意到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即日本所称的“静脉”产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它是连接生产和消费领域物质循环利用的纽带。虽然这一产业在我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目前产业化程度和资源化深度不够,技术水平低,没有发挥其推动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应有作用。

另一个实践创新是推进循环经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辽宁省的实践探索,循环经济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可以发挥4方面的作用。一是利用循环经济理念转变过去那种“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模式,寻求新的替代模式,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二是利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理论和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三是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中,充分挖掘潜力,找寻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废矿渣,发展接续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创造就业机会。

最后,作为学术研讨会,我想提出几个需要研究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外延和理论基础问题。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同,我国所倡导的循环经济与国际社会的相关概念,无论是在内涵及外延,还是在实践的侧重点上都有较大区别。我们的循环经济内涵和外延一定要考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等。

循环经济概念目前提得很响亮,战略地位也很高,实践也需要,那么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特别是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联系又是什么?度量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尽快研究清楚。

第二,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规划问题。

前面,我谈了对这些问题的想法,但这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如循环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与污染防治工作的关系?循环经济与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关系?等等。

要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践,需要研究制订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规划,确定战略领域和重点,处理好循环经济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些问题关系到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什么样的重大决策。

第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问题。

一般来讲,循环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运行的基本规则必须界定清楚。许多实践经验总结出“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需要研究其具体内容和相互的关系。而且,随着循环经济实践的深化,运行机制可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循环经济发展的“3+1”模式,即在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及建立废物处置与再生产业4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

具体包括:“小循环”,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中循环”,在工业区及区域层面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大循环”,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物分类回收体系,注重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这些模式如何丰富内涵,如何从理论上加以说明,都需要科研工作支持。

第四,循环经济的立法问题。

循环经济立法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采用哪一种立法模式:国家先立,还是地方先试验?先立专项法后立基本法,还是倒过来?每一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和不同的难易程度。此外,循环经济的法规与环境资源法的关系是什么?应该包括哪些法律内容?等等,都需要研究。

第五,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

循环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对传统模式进行转型。完成这一转型就需要逐步重建一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基础性制度如产权和价格等制度;规范性制度如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制度等;激励性制度如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制度等;考核性制度如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制度等。

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首先需要通过研究理清现有各种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改革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制定缺位的政策,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第六,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问题。

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社会朴素和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企业无法提高生态效率,降低消耗和排放。所以,技术研发尤其重要。

同志们,以上几个问题是我们在循环经济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和下一步全面推进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供同志们在会议期间讨论参考,并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继续探讨,力争早日得出满意的成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群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他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新的环境理念,服务于全国环保中心工作。

希望各地环保部门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关心和支持环境科学学会的发展,把他真正办成你们的家。

最后,祝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圆满成功,各位代表身体健康!

谢谢!

作者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