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赘肉:“党-国精英”——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4:47

“党-国精英”——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历史回音 2010-10-02 11:51:31 阅读51 评论3   字号: 订阅

 

刘椰滨

 

2010-01-26

 


  摘要:从1989年开始,曾经的世界两极之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经过几年的瓦解历程,解体为大大小小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多年来,对于苏联解体的研究一直不断。对于我们来说,从中获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第一的。本文拟从“党-国精英”这一角度出发,论述苏联解体的原因。

 

  关键词:党-国精英;苏联解体

 

  许多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对于苏联解体提出过许多解释,大致有以下四点:一,由于失去生机的、僵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二,由于民众的反对。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侵入瓦解。四,领导层内部的背叛。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最本质原因是什么?本文认为,应该是“党-国精英”自发地、有意无意地抛弃了社会主义。

 

一、谁是“党-国精英”

 

  苏联体制最明显的非社会主义特征就是少数党-国精英垄断政治权利。斯大林时代采取的是一种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统治形式。之后,演变为一种更为现代的寡头政治。后斯大林时代,尽管比较温和,但依旧是专制的,它无视人民基本的权利和自由,更谈不上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组成这一阶层的人群包括: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政治局、书记处、部长会议、中央委员会——这是这一阶层的高层。其次还包括广大的官员。在党内,它包括各部领导、中央委员会其他重要人物、共青团高层领导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省、主要城市党委第一书记。在政府中,它并包括联邦各部门和各委员会的高级官员、最高苏维埃领导人、各加盟共和国的部级官员。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门的高级官员。此外,还有大型企业的最高层、贸易协会领导人和科教文卫、大众传媒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二、苏联体制改革和党-国精英形成的过程

 

  1.文化领域

 

  戈尔巴乔夫掌权后首先将改革重点放在了文化领域和解放个人权利自由的思想领域上。1986年,他实行了被称为公开性的政策。此政策对知识分子团体造成了很大震动。不过新获自由的他们最终走向了与戈尔巴乔夫建立循序渐进的改良式社会主义目标相反的道路。

 

  戈氏当上总书记两个月后,禁放电影《阿戈亚尼》解禁。随后,著名政治犯阿诺托里·夏兰斯基和安德烈·萨哈洛夫被释放。1986年3月,他又邀请大众媒体批评苏联党政机关……这些措施最终终结了苏联数十年来对社会生活的管制监控,导致“市民社会”的迅速出现。在戈氏看来,这些政策将使得人们慢慢接近自己所规划的蓝图。然而,市民社会一旦在公开性的刺激下出现,苏联高层就会失去对讨论的完全控制。人们确实做了戈氏所期望做的,但也表达了与之背道而驰的主张。

 

  苏联知识分子的观点日益转向拥护资本主义,是国家社会主义终结、亲资本主义联盟最终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到1990年,这种声音遍布各种媒体。但握有苏联体制实权的人却没有予以打击,为什么没有?这恰恰是理解苏联为何解体的关键。

 

  2.经济领域

 

  苏联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编制和全民所有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之间一个已经被废除,另一个也被贴上了废除的标记。

 

  1988年,领导层通过了《合作法》和《私人劳动法》允许和鼓励苏联市民从事私人商业活动。同年12月又通过了一个《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该决议无疑是给私营商业提供了一个赚取巨额利润的机会。这项决议颁布后,私营外贸公司和进出口企业遍地开花,3000多个公司成立了。不到两年时间,一个新的私人资本主义集团就形成了。这些新兴的富有阶级很快和之前的激进知识分子们结合起来,以大规模西方援助承诺为后盾,成为支持亲资本主义立场的重要力量。

 

  3.政治民主领域

 

  作为苏联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部分的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于1987年开始启动。中央委员会在这一年提出:工厂、乡镇、城市的党组织领导要经过选举产生。而且享有很大权力的地方党委书记要由同级的党委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同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在代表会议上由多个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的新体制,并颁布了一条在一些地方进行选举试点的法令。

 

  这些拥有较大自由的选举为苏联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党和政府的官员都受到媒体质疑,而赞成激进改革的知识分子却在这场选举中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好感。同时,中央委员会的重组使得共产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起了极大变化。它使得党脱离了对苏联社会生活的管理。

 

  这些措施日益使得党-国精英们开始寻求更为明显的政治联盟,同时也加速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角色转换。许多在选举中被淘汰的旧有官僚和权势人员意识到,被戈尔巴乔夫“不小心”弄得分崩离析的苏联政治体系已经不再值得为之努力,同时他们也逐渐领悟,他们本身可以通过残留于手上的特殊权力和待遇进行得天独厚的蜕变。鲍里斯·叶利钦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三、他们为何倒戈

 

  “我当然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我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一名政府官员如是说。众所周知,苏联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一个苏联人若想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几乎只有在仕途上不断攀爬。然而苏联官员的这种在生活上的优越和西方国家比起来却相形见拙。更何况,在苏联体制下,通过合法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不可能,并且总是要担惊受怕被别人起诉。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杰里·霍克指出:“在这种行政制度下的政府官员如果在西欧政治制度下,可能生活好得多,现在他们也知道了这一点。”霍克认为,可能就是这一事实使得苏联的体制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当许多原苏联党-国精英最终认识到不值得为这一政权制度奋斗并且放弃奋斗的时候,这一政权制度也就垮台了。

 

  虽然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是通过革命推翻的,但它却是来自领导层:旧的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党-国精英在这种革命口号下结成联盟。亲资本主义联盟也从知识分子、经济学家那里获得支持——所有这些人都属于苏联内部的特权集团。

 

  参考文献

  [1][美]大卫·科茨佛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李慎明主编:《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原载:《青年文学家》2009年14期。独家整理:中国转型智库)